寻唐(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984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不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军师西门伫献捷。
  鼓声隆隆,许子远声嘶力竭用力吟唱着。
  船缓缓地从山下掠过,薛平仰首望着小山之上擂鼓的许子远,双手抱拳,深深一揖。
  风起,鼓动风帆,向着下游对岸的码头而去。
  鼓声却是源源不绝。
  银州城外,鼓声隆隆,号角不绝,数支左武卫兵马正往来盘旋,演练着战阵,演武台上,蓄了一把大胡子的李存忠,顶盔带甲,肃立不动。
  数年练兵,如今的左武卫兵精粮足,随着一次次的汰弱裁劣,眼下的左武卫,虽然只余下了两万出头的兵马,但战斗力,却是上了另一个层次。说起来虽然李泽将左武卫丢在了银州,但对于他们的装备却是从来没有另眼相看过。
  毕竟,这里是防备着吐蕃人的最前线。当然现在,左武卫已经不是过去的防守姿态,而是愈来愈咄咄逼人了。
  吐蕃是愈来愈乱了,但此时并不是左武卫动手的好机会,不过表现得更强势一些,却也可以更有效地吓阻吐蕃国内的某些人。
  一旦国内大局已定的话,那么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韩锐急步走上了演舞台,低声道:“大将军,刚刚从宁夏传来了消息,薛都护并没有回武邑去。而是折返回了西域。”
  李存忠一怔,转过头来,道:“薛平可不是一个轻易动摇的人,出了什么事了?”
  “据我打听得来的消息,是有人在薛都护回程的路上意图刺杀薛都护!”韩锐的声音更低了一些。
  李存忠脸色一凝:“许子远?”
  韩锐摇头:“不是,是岭南向家的人,策划这件事情的人,最后都被许子远给逮着了。而且薛平好像也确认了这件事。这,这也太莫名其妙了。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别的门道?”
  “这样的事情,造不来假的!”李存忠沉默了半晌,“大略便是岭南向家觉得薛都护孤身一人回去用处也不大,所以想杀了他栽赃给李相吧,这一盆脏水真要泼上去的话,李相可是洗不干净的。”
  “真正提岂有此理!”韩锐有些愤怒地道。
  李存忠一笑:“薛平回去了,对很多的打击是很大的,他,毕竟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呢?”
  “我们?”李存忠突然笑了起来:“我们什么时候跟向家的人有勾连了?我们从来就与他们没有关系。”
  “那向家派来的那几个人?”
  “绑了,秘密送回武邑去。”李存忠道。
  “不如交给内卫?”
  “他们押回去和我们押回去,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李存忠笑道。
  韩锐会意地点了点头:“明白了。”
  “对了,今天戴琳的夫人做寿,邀请了我,你与我一同去吧!”李存忠道:“戴督从武邑回来之后,我还没有正儿八经的与他见过面呢,这一次正好与他详谈一番。吐蕃眼下的局面,我觉得咱们可以添一把火,从中谋取更多的一些利益。眼下咱们可要与戴督密切合作,为将来多伫备一些资本,一旦动手的时候,便可势如破竹。国内的战事咱们是赶不上了,但内战哪里比得上开疆拓土来得痛快?”
第八百七十九章:绝望
  与最后一个兵部官员讨论完了关于军队的一些物资配备问题的时候,外面已经响起了三更的梆子声。韩琦这才有时间端起桌边上的一碗已经冷透了的粥,回头看了看桌上还冒着热气的茶,便将茶汤直接倒进了粥碗里,然后又将边上的一小碾咸菜也倒了进去,搅和搅和,几大口便吃完了。
  时候太晚了,这个时候兵部厨房里的人肯定都已经睡了,再叫起来替自己热一碗粥,未免也太兴师动众了,就这样将就一下子算了。
  他不打算回去了,准备就在公厅一边的休息间对付一个晚上,明天,又将是忙碌的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战的气氛越来越浓了。而兵部,也已经成了最为忙碌的部门,偏生这个时候,李泽又将王温舒调到了平州,将李安民调了回来。
  虽然两人算是对调,李安民也兼着兵部左侍郎的职务,但刚刚回来的李安民,熟悉部里的事务,还需要时间。纵然他也是老于军务的人,但兵部事务跟李安民以前的那些经历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更何况,现在的朝廷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有着条条框框圈着,要是出了圈儿,那可不是事急从权能解释的。
  御史台的那帮人,没啥正事干,可都是瞪着眼睛盯着他们这帮干事儿的人呢!所谓干得越多便越容易出错,还真不是说着笑笑而已的。
  没办法,只能他自己多多辛苦了。
  可辛苦归辛苦,一旦想到自己的辛苦,可以换来洛阳,长安等地的收复,韩琦便又感到舒坦了。
  抛开其它的那些让人心忧,烦恼的事情不说,能覆灭伪梁,收复洛阳长安,于他而言,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朱温是第一个公开篡唐自立为帝的人,这样的人,不彻底打垮,怎么能收复人心呢?
  不但要打垮,还得重重地踩上几脚才好。
  走出公厅,微风拂面,韩琦心情大好。
  收复洛阳长安之后,整个大唐,基本上就可以说是再次归于一统了,不管是李泽还是向训,他们都是大唐的臣子。
  未来的朝堂之上,肯定会有争执,有吵闹,有争权夺利,但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哪朝哪代不是这样呢?即便是尧舜的大同时代,即便是秦皇汉武时代,朝堂争斗,政治权衡都是存在着的。
  所以说,韩琦一点儿也不担心未来。
  皇帝虽然年幼,但却是极聪明的。
  他还在,薛平也要回来了,再加上向训,容宏这些实力派,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牵制住李泽,扼制李泽生出一些不该有的野心。
  但李泽是真正有大才能的人。
  想要天下大治,想要重现大唐昔日辉煌,还非得有李泽这样的人才干事儿才行。
  所以韩琦心中早就有了计较,将来等到还都长安之后,他还是会支持李泽成为皇帝之下第一人,中书令一职非他莫属。再以向训为侍中,以薛平为尚书郎,则朝中便能达成平衡。
  李泽和向训肯定是要对着干的,李泽实力强横,但向训是国丈,各有各的优势,而薛平则会成为他们两人之间的桥梁来协调二人之间的矛盾。
  李泽负责制定政策,薛平负责来实施,而向训嘛,就负责给李泽捣乱就行了。
  说到治国平天下,向训与李泽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他的这个想法,是与薛平两人反复权衡之后,最优的方案,很可能也是最能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案。
  所以薛平必须得回来。否则以他一个人的力量,只怕在李泽拿下长安之后,就无法阻止李泽想要做些什么了。
  希望一切都能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发展。
  韩琦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准备去小睡一会儿。天亮之后,他还要去向李泽汇报一应军务。
  刚刚走到偏房的门口,身后却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韩兵部,出大事了。”一个略带着惊慌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去了您府上,说您一直没有回家,我便直接过来了。”
  “什么事情?屈忠?”韩泽看着来人,心中不由微微一沉。屈忠是第一届的武举的榜眼,同时,他也是大唐名将屈突通的后代,中举之后,却并没有进军队,而是由韩琦薛平等人安排,进到了御史台。
  自从钟浩出事情之后,他们急需要在御史台重新培养一个自己的代表人物,而屈忠身家清白,又是正牌子的武进士,正是一个好的人选。
  事实上屈忠进入御史台之后,表现一向很好,即便知道这家伙是韩琦薛平一系的人,但御史台的杨开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办事干净利落,是一把好手,办起案子来,一个人能顶好几个人用。
  屈忠的手微微有些发抖,看了一眼周围,却没有作声,韩琦转身,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公厅当中。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快说?”
  “今天刚好是我当值,宁夏行省内卫哪边,突然押解过来了几个人犯,直接便投进了御史台的监房,我接了卷宗。”屈忠咽了一口唾沫。
  韩琦没有说话,等着屈忠的下文。
  “这几个人,都与向氏有关,而他们去了宁夏省,竟然是筹划着要刺杀薛平薛都护!”屈忠结结巴巴地说。
  “什么?”本来坐了下来的韩琦呼地一下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思议,紧接着却是勃然大怒:“宁夏许子远这么不要脸了吗?如此栽赃陷害的事情,他居然也敢做出来?他这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还丝毫不顾国家大义了,该死,该杀!”
  屈忠看着韩琦,缓缓地摇了摇头:“韩兵部,不是假的,也没有陷害栽赃,从卷宗上所罗列的情况来看,这些事情,恐怕是真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卷宗里,附着薛都护的一个贴片,还有司马氏的司马楷所作的证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