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984

  现在自己做的,基本上还是在顺水推舟,只是在上面稍微地施加了一些力量。毕竟现在自己的问题是先要解决四分五裂的问题。
  只有大唐真正的做到天下一统了,只有等到大唐愈发的富裕了,自己才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当中去。
  那需要精力,需要财力,需要人才。
  视察完了胶州港,李泽继续前行,章循则返回了青州。马车之内,李泽非常兴奋地把玩着这一次田波从武邑给他带来的一件新玩具。
  抚摸着手里这件软中带硬的黑乎乎的玩意儿,李泽的兴奋溢于言表。
  这是一块橡胶,一块真正能变成橡胶制品的橡胶。
  “是怎么弄成功的?”
  “还是夏夫人知道公子您的性情,夏夫人说,带上这个,不管您再不开心,立马也会高兴起来的。”田波笑着道:“这是格物院的一个博士做出来的。自从您让人从爪哇弄来了生橡胶之后,他就一直在研究这个东西。”
  “这我知道,可他弄出来的东西,冬天还行,一到夏天,就粘在了一起,根本无法使用啊!”李泽道。
  “完全是一个意外!”田波笑道:“这家伙在生橡胶里加入了琉璜,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到了夏天,还是不行。您也知道,格物院里的那些人,都是一些疯子,这人便也有些疯魔了,日思夜想,一次太过于疲劳了,在实验的时候睡着了,手里的橡胶掉到了炉子里,等他惊醒的时候,这块实验品外面已经完全烧焦了。这家伙心疼不已,您也知道,从爪哇弄来这些生橡胶也是不容易的。他刮去了被烧焦的部分,却发现内里还完好的那部分,变得非常有弹性,跟您曾经说过的那种熟像胶极象了,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温度是不是?”李泽也恍然大悟。
  “就是温度。这个博士于是通过不同的温度来烤制那些橡胶,终于得出了这一些样品。”田波道。
  “这是好东西啊,既耐磨,又柔软,又有弹性,田波,这玩意儿如果能大规模生产的话,我们又可以多出一门独步天下的生意了。”李泽大笑起来。
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
  “独门大生意?”田波有些不理解手里这砣软不隆冬的东西,能做出一些什么来。但既然李泽说能行,基于对李泽的绝对信任,他也没有置疑。“可是这玩意儿的原料很难弄。”
  “并不太难弄。”李泽断然道:“不仅爪哇那边有,其实在岭南那些地方,也是有的。”
  “这么说来,还要等我们彻底拿下了岭南之后才能大量地弄到这东西?”
  “别忘了,我们有水师。”李泽嘿嘿一笑:“爪哇那边一个又一个的岛屿,土王割剧,还是以部落为主的生存状态,面对强大的外来力量,他们还缺乏有效的反制措施。”
  “占领?”
  “不不不,合作,合作。”李泽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先让那些土王见识到我们武力的强大,然后再用我们生产出来的那些物资,比方说粮食,各式各式的日常生活物资,各种精美的瓷器,铁器,木器去跟他们换这些资源。合作比占领要好,如果硬要去打也不是不行,但需要我们付出的管理成本太大,得不偿失,倒不如贿赂当地的掌权者,由他们去动员本地人生产这些东西然后卖给我们。嗯,这也是给他们找到了一条财路,我想他们一定非常乐意来做这一件事情。”
  田波想了想,道:“公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在哪些地方还是需要有一个据点的,最好是能拥有一个港口,驻扎上我们的水师,这样一是可以保证我们在中哪里的利益,二来,我们的远洋船队亦多了一个补给的基地,我觉得第二个甚至要比第一个更重要。”
  “先与那里的土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尝到甜头,接下来再来做你刚刚所说的事情。”李泽道:“一上来就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划一块地方跑,人家肯定是不乐意的,当然先要让对方看到我们能给他们带来无以伦比的财富,要让对方知道我们是好朋友而不是敌人,然后再来做这些事情,便顺风顺水了。”
  “还要培植一些我们的代理人。”顺着李泽的思路,田波接着道:“想来那些土王在本地也不是没有反对者的,我们可以扶助这些人慢慢地成长,最终让这些人能够手握那里的大权,如此一来,我们便能以更低的代价,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内卫搞这一套,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一些套路,可以说是颇有心得了。
  “回头你与王明义两人好好地商量一下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李泽颇为欣慰的点了点头,现在很多事情,只要自己起个头,下头人便已经知道后续该怎么做了。
  说到这里,忽然又想起了早先章循说过的话,便接着道:“这件事情,主要还是商业。便由王明义来牵头,内卫做辅助。你们要做的所有事情,都必须披上商业的外衣。尽量地别弄得血淋淋的。”
  “是,公子。”田波点了点头。抬头看了一眼李泽道:“上次公子跟我说的有关情报委员会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值得商榷,这样一来,内卫的独立性便会受到很大的感扰,很多事情,便不好做了,我觉得这对以后不好。毕竟,内卫的很多事情,是不宜公开的。”
  李泽看着田波,直到看得他低下头去。
  “公子,我……”
  “我知道你是在为我考虑!”李泽一笑道:“也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田波,你和屠大屠二他们这些人一样,都是跟着我从最困难的时候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的,我很欣慰的是,到了现在,你们当初的那一批人能活到现在的,都还保持着初心,没有被权力蒙蔽了眼睛,弄昏了神智。只有一个沈从兴,让我失望了。”
  提到沈从兴,田波又是难过伤心,又是愤怒不满。
  “你要明白,内卫不是我的私人武器。”李泽悠悠地道:“更不是我用来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的黑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暴力机关,从来都不属于我个人。”
  “公子!”田波有些震惊地抬头看着李泽。
  李泽向下压了压手,示意对方稍安勿燥。
  “正是因为内卫的特殊性,所以才要给他加上一把枷锁。”李泽道:“内卫的权力太大,有时候我细思起来,也觉得甚是恐惧。这样一个庞大的暴力机关,有着自己一整套的运转体系,有着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一旦失控,必然会酿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田波卟嗵一声跪倒在李泽面前。
  李泽一笑将他拉了起来:“我不是不信任你,要是不信任你,就不会跟你说这些话了。出了沈从兴这件事情之后,我是真的很痛心,我希望能够保全当年的那些老兄弟。说句实话,能活到现在的那些老兄弟们,现在基本上都身居高位了,死在战场之上的事情,只怕是基本不会发生了。所以我不希望以后像你这样的老兄弟,死在朝廷的律法之下。”
  “我知道你忠心耿耿,会让内卫成为我最有力的武器,但以后呢?你能一直呆在这个位置上吗?你知道公孙先生已经在提议让你换一个位置吗?”
  “公孙先生是这么说的吗?”
  “他这是为你好。”李泽道:“你呆在这个位置之上,不但对外,也是对内,你跟我说说,这些年来,你在那些文臣武将们身边,埋下了多少个钉子?你刺探了多少人家的隐私事情?你以为这些人当真都一无所觉吗?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你再想想,即便是当年的那些老兄弟,这些年来,是不是也在无形之中疏远了你?”
  田波低头思忖,汗滴在额头聚集。
  “等你离开了这个位置,换一个人上来掌控实力如此恐怖的一个组织,你说谁人能放心?”李泽笑道:“所以,要趁着现在你还在位的时候,我们把这个组织的权力外面,加上一个笼子,让他有序地运行。当然,这样也许会降低他运行的效率,让他的威力下降,但相比起他有可能带来的恶果,这是完全值得负出的代价。”
  “我明白了,这是公子在为我考虑呢!”田波连连点头:“回头我便认真地去推动此事,内卫内部的高级官员,我会去说服他们。”
  “等到我将这天下所有的割据势力都收拾了之后,便将你调去一个清闲的部门去舒舒服服地享福养老。”李泽笑道。
  “那我还是给公子来当管家。”田波道。
  李泽盯着他道:“到时候我肯定是要当皇帝的,要住进皇宫之中的,你确定你要来当我的管家?”
  田波一怔,一下子省悟了李泽话里的意思,当下懗然道:“这个,这个还是算了吧!我不当了。”
  李泽哈哈大笑起来。
  “不要紧的,等我当了皇帝啊,肯定不会再用太监,我呢,有两个老婆也就足够了,所以更不会广开后宫,你到时候真想来当我的管家,也不是不可以的。”
  田波亦是笑了起来:“公子,这一次来之前,公孙先生跟我说到如何让公子您在不起大波澜的情况之下,顺利坐上这个位子的办法,他已经与章回章公商量了很久了。”
  “这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不会打起来吗?”
  “打架公孙先生自然不是章公的对手,所以一般这样的情况之下,公孙先生都会拉上我作伴,尽量避免与章公单独相处。”田波道。
  “这家伙一向狡滑,他们怎么说?”
  “名份!”田波道:“公孙先生与章公一致认为,公子您需要一个名份。而这个名份,就是您得具有李唐皇室的血统。”
  李泽怔了片刻,失笑道:“据我所知,父亲只不过是一介寒门,当年还是得到了王家的看重才开始发迹,最后又与苏家结盟才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当上了成德节度使。虽然也姓李,但与李唐皇室有什么关系啊?”
  “没有关系,也能弄出关系来啊!”田波笑道。“公子可知秦王一系吗?”
  李泽点了点头,他来到这个世上之后,可是仔细研究了这个与他原本认知之中似是而非的大唐的,对于李唐皇室自然有着很深刻的映象。
  “当年李唐立国,秦王可是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是诸王之中军功最大的一个,也曾竞争过太子之位,可最后还是输了。”田波道。
  这便是历史的分野了。与李泽所知道的原本时空之中的大唐完全不同的一点。
  “太子上位,忌惮秦王的赫赫战功与在军中的影响力,不遗余力的打压,最终,秦王获罪,子孙星落四散。”
  “公孙是想让我们冒充秦王的后世子孙?”李泽明白了过来。“这不妥吧,如果父亲在世,也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
  “公子,家庙之中,李公只追溯到了您的太爷一辈,再往上,便是一片空白了。”田波道:“公孙先生说,指不定就是呢?”
  李泽哑然。
  “公孙先生和章先生已经在着手做这一件事情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田波道:“从历史文献,到秦王家谱,再到秦王一系的一些乡野传闻,秦王后世子孙之间的书信往来,笔记等等。总之,整个工程已经展开,等到您打下长安之后,便会有一些眉目。到时候您进了长安之后,还需要您跟着做一些配合工作。”
  李泽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第九百四十九章:难题
  武威书院中的政经学院,就是李泽培养新一代大唐官员的摇蓝,虽然现在还在进行科举,但世人所公认的是,只要考进了政经学院,不出什么大的漏子,便能妥妥儿得获得一个进士身份,从而成为正式的官员。而不是政经学院出身,即便名气再大,学问再精深,也有很大的可能在科举考试之中那些古怪的题目之中败下阵来。
  新式的科举考试,已经完全颠覆了过去的规则,老派的读书人,即便还想走科举这条鱼跃龙门的路子,也基本上行不通了,除非他们能重新学习从乡学到县学、府学再到武威书院的一整套新式的教材。
  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也有人成功,但绝大多数的老派读书人,还是无情地被这个时代抛弃了,他们也成为了李泽治下最为不满的那一批人。
  不过李泽不在乎。
  俗语不就说了吗?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举只知道说酸话的家伙,李泽才懒得理会他们呢。现在他所一力倡导的新学,正在源源不断地为他制造着他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思改变的那些老派读书人,只能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所辗碎,然后抛进时代的垃圾堆中。
  他们很快就会变成极少数。
  政经学院为李泽培养着一批批的新式官员,而从这里面也走出来了不少的优秀的官员。许子远与徐想两人绝对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这两人的经历,已经成为了书院之中的传奇,被所有的学子们津津乐道。
  不管是许子远当年单骑说服张嘉,然后经营河套,还是后来徐想卧底数年,一举逆转对伪梁的战略优势,使得伪梁一蹶不振,这两个人都在大唐复兴的过程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这两人,都成了大唐重臣,一个总督宁夏,一个施政浙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