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9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4/984

  不时能听到手雷的爆炸之声,士兵的呐喊之声,也能看到猛火油弹引发出来的熊熊大火。
  “明天,我将带领主力离开襄阳,前往汉中!”石壮看着田国凤与陈长富,“你们两个,不适宜在长距颠簸了,就留在襄阳,肃清这里的残敌,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两人对视了一眼,一夜的休整时间虽然短了一些,但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不容拒绝的军事命令。
  “那就这样吧!荆州过来的靖安军,给你们留下三千人,再加上你们的本部人马,人手上是足够了。”石壮点了点头:“这里就已经如此难打了,汉中,只怕要更难一些。这是朱友贞的最后一搏,为了获胜,他什么手段都会使出来的。”
  “如果朱友贞在汉中也使出这一招,那的确是难打。”田国凤道。
  石壮却是摇了摇头:“汉中集结了朱友贞的主力,与襄阳的打法绝对不一样。因为襄阳只是想拦住我们,卫护他的侧翼,而在汉中,朱友贞是想全力争胜的。”
  “与第一兵团打野战?”陈长凤瞪大了眼睛。
  “第一兵团只过去了四万人,剩下的人还要卫护长安的安全,而朱友贞在汉中集结了足足十万人,而且这些年,益州一直施行的是先军政策,他们的军队素养是很不错的。那里十万人如果与襄阳的这些兵差相仿佛的话,那朱友贞的确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这也是我必须要抓紧时间过去的原因。”
  事实上,石壮手中的兵力也并不是很多,闵柔还在黔州,田国富在施州,现在他能带去的人马,也不过一万中军主力而已,即便加上柳成林的第一兵团四万人,也只不过五万人。
  一比二的军力对比。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最后一搏(中)
  石壮的猜想一点儿也没有错。
  朱友贞是要全力争胜。
  眼下的局势,对于他而言,僵持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旦僵持下来,必然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唐兵聚集到这里。
  眼见着南方联盟已经要全面败北了,一旦李泽收拾掉了向真这一伙子,回过头来,必然全力进攻益州这最后一块还没有拿下的土地,那时,他就更没有机会了。
  只有获胜,用一场大胜来为益州争取活下去的机会。
  一旦能够成建制地消灭掉对面的柳成林的第一兵团,那么,可以预想得到,在短时间内,长安方面想再要聚集起这样的兵力发动第二次攻击,是需要时间的。而这场大胜也可以让岌岌可危的益州被震慑,从而增强自己的统治力,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这一战,是拼死一搏。
  也可以说是最后的挣扎。
  所以朱友贞在安排了后事之后,动员了他所能动员的全部力量,一股脑儿地投入到了汉中战场之上。
  抛开襄阳的兵力不算,他在汉中一共投入了十万大军。
  在益州这几年,在盛仲怀的努力治理之下,在郝仁的残酷压制之下,益州还是聚敛了大量的金钱的。
  虽然他们仿效了大唐的农民政策,给所有百姓都分了地,但老百姓并没有因此得到利好,因为他们的所得,依然被掠夺走了,只不过以前掠夺他们的是那些大户豪绅,而现在掠夺他们的直接就是官府了。
  而郝仁的目标,就是那些大户豪绅。
  朱友贞需要钱,需要大量的钱,而这些人手里有钱。
  随便找上一个借口就可以抄家灭族,从而轻易地聚敛起大量的金钱,怎么会让朱友贞不喜欢呢?
  对于朱友贞而言,他要的是先渡过眼前的难关,至于以后?如果没有当下,哪来的以后!
  而朱友贞弄来的钱,基本上全都投入到了军队之中。
  这使得益州军队,大体之上是相当稳定而且有不错的凝聚力的。
  在益州,吃得饱穿得暖的,基本上也就是军队了。
  而这,也导至了益州招兵是非常容易的,大量的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进入到了军队当中。
  初升的朝阳刚刚从地平线上跃起,草叶之上的露珠颤颤巍巍欲掉不掉之时,悠扬的号角之声已在天地之间回响。
  号角声声,鼓声隆隆,大地微微发抖,草叶之上的露珠齐唰唰地滚落到了地面,瞬间不见影踪。
  旋即马蹄得得之声响起,自两个方向之上向着中间迅速地集中。
  这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在西乡难得一见的一块粮食产地,此刻,才刚刚微微泛黄的庄稼地里,两拨骑兵毫无顾忌地冲了进来,就在这一片最多还要个把月时间便能收割的庄稼地里,展开了厮杀。
  这是两边的哨探斥候。
  战马往来纵横,刀光枪影纵横,弓弩之声不绝于耳。
  大片的麦子就此倒伏在地。
  两军交战,率先交手的,总是作为两军前驱的斥候。
  作为军队的精英,他们也是伤亡最大的部队。
  不停地有人倒下,后方也不停地有新的就候再度加入进来。
  没有谁比谁更强,有的只是勇气、意志、韧性以及运气。
  战场之上,就算是最为勇敢的人,最不信命的人,却也不得不相信运气的存在。就像有些人,他总是作为最勇敢的家伙冲锋在前,杀敌在前,但一场仗下来,他却能毫发无损全须全尾地回来。一次是这样,两次也是这样,除了感叹这个运气逆天,还能说什么呢?
  两军的斥候在拼死厮杀,而两军的大队人马,却相隔了数里,缓缓地展开了阵势。
  朱友贞是必须要全力争胜,所以抛弃了城镇的防守,想要寻找唐军第一兵团的主力决一死战。而第一兵团的指挥者柳成林,也不希望进行一场攻坚战,就算他有火炮,对于有了防备的防守者一方,也并不是完全有效的。
  襄阳之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他也想来一场主力大决战。
  双方主帅,一拍即合。
  朱友贞有兵力的优势,而且自觉自己的军队纵然比不上唐兵的训练有素与装备精良,但也差不了太多,当有了人数的加成之后,这一点劣势已经被抹平。
  而柳成林,则是基于对自己军队的绝对信任,纵然对方人数是自己的一倍有余,他仍然信心十足。
  必竟,这不是打群架。
  打架,一个人打两个人,有可能打赢,但十个人打二十个人,就不同了,如果是一百个人打两百个人,大概率会输。
  但当人数到了一定的量上,到了以万为单位的时候,人数多的一方,就不见得能稳占上风了。
  临时打起的木制将台之上,朱友贞全身披挂立于其上,在他的前后左右,军队已经徐徐展开。最前方,是只着皮甲的步卒。
  这些人每人只发了一柄横刀,一柄弩弓,而且弩弓里,也只装了一支弩箭而已。
  他们不是战斗的主力,他们是炮灰。
  是用来吸引唐军炮火并且力图打开缺口的敢死、先登。
  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快。
  用他们最快的速度越过战场,冲到对方的防线之前,与对手展开近距离的搏杀,从而为后方主力的进攻,争取得至关重要的空间与时间。
  在他们的队伍的中间,一队队游戈的轻骑兵,与他们的任务相仿。
  而在他们的后方,才是益州军队的真正主力。
  甲士。
  左右两翼,各布置有五千骑兵,这是为了迎击唐军左右两翼的骑兵,防止对手在轻步卒和轻骑兵冲锋的时候,他们自两翼齐出剿杀战场的。
  如果让对手的骑兵冲进了中间主战场,那么这些轻步兵必然会成为屠杀的对象。
  朱友贞摆出来的阵容,表明了他将要不惜一切代价进攻的架式,而柳成林,则是摆开了防守的阵容。
  很简单的道理,对方想要进攻,那就用铁桶阵来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
  当进攻无法撕碎有效的防守的时候,当进攻一方的力量被大幅度的消耗的时候,便是防守一方反击的时刻。
  大盾在前,长枪居中,弩手于后,而在这些人的身后,一门门的火炮,昂起了头颅,黑洞洞的炮口,冷冷地注视着宽阔的战场。而间杂在火炮之中的,还有一门门高大的投石机。这是刚刚萌芽的热武器与冷武器时代最具杀伤力的武器的一次协同作战。
  战场的中间,有一道死亡线。
  号角,鼓声再度响起。
  而仍然在麦地里厮杀的双方斥候,在听到了这一次的号角与鼓声之后,却是不约而同地向后撤离了战场,转身打马奔向了自己的部队,只在战场中央留下了一具具的尸体和遍地的鲜血。
  号角停,鼓声止。
  战场之上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也就是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
  高台之上的朱友贞嘴里轻轻吐出了两个字。
  “进攻!”
  竖起的大旗指向了前方。
  下方,一面接着一面的大旗倒下,指向对面的唐军战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4/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