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校对)第9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5/984

  曹彬举起了手中的大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吼道:“前军,出击!”
  震耳欲聋的呐喊之声顷刻之间响起。
  前方的轻步兵们提着刀,向着奔跑,轻骑兵们后发而先至,轻易地越过了轻步兵,踩着倒伏在地上的庄稼,向着对面冲了过去。
  他们紧紧地将自己贴在马背之上,两脚不停地叩着马腹。
  冲锋之时是最令人恐惧的。
  当与敌人交接的那一霎那,生死便早已经确定,用不着再恐惧了。
  敌人不会因为你怕就放你一条生路。
  除了杀人与被杀,你没有另外的选择。
  骑兵队伍分得很开。
  轻步兵们的队形也分得很散,与过去的大兵团会战的冲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而这个改变,便是因为唐军的火炮。
  开花弹对于这样的集群冲锋的杀伤力太过于恐怖,而散兵冲锋,则可以有效地减少这样的伤亡。
  向前,越过火炮的射角,然后再聚集起来向前发起迅猛地冲锋,与敌人纠缠在一起,这是益州兵们在多次与唐军作战之后摸索出来的经验,是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战场认知。
  火炮一门接着一门的鸣响,一枚枚的炮弹冲出了炮弹,落在了奔跑的人群之中,巨大的投石机扬起了高高的掷臂,无数用网兜扎起来的碎石块飞上高空,挣脱束缚,然后打着旋地发出一声声的尖啸盘旋飞舞。其中有一些投掷出来的却是一个个的装满了猛火油的陶弹,落地之后,无数拳头大的火团四下飞舞,点燃了战场中间的麦田,熊熊的烈火夹着滚滚的浓烟将整个战场彻底淹没。
  益州轻兵步和轻骑的损失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这是因为大唐第一兵团的炮兵阵地,不再是呈一条直线排列,而是形成了左右两个阵地,他们的射界是倾斜而互补的,这让他们几乎覆盖了整个战场中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而另外一些他们照顾不到的地方,则使用了投石机来进行弥补。
  小小的战术变化,却是让益州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进攻一开始,所有的牺牲在指挥者眼中,都已不再是一条条鲜活的性命,他们的眼中,只有一个个战术目标能不能完成。
  鼓声不停,冲锋不止。
  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人踏着前方人的尸体,继续向前。每一波人的倒下,都会为后一波人向前再突进一段距离制造出足够的时间。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最后一搏(下)
  冲过了火炮的覆盖范围,闯过了投石机的打击界面,冲锋的益州轻步兵与轻骑至少减员了三分之一。
  但对于幸存者而言,越过了这一死亡线之后,战争,又回到了他们熟悉的场景之中。
  分散的队形开始聚集,因为死亡、鲜血而激起来的内心深处的原始兽性完全迸发了出来,嚎叫着向着前方如山稳,如林密的防御队形展开了冲锋。
  强弩的破空之时显得是那样的刺耳。
  无数弩箭如同蜂群一般迎面扑了过来。
  如同被割麦子一般,益州兵们纷纷倒地。
  但是到了这个距离,他们终于可以还手了。
  手中的弩箭开始向着对面发射,骑在马上的骑兵们用力地挥舞着手里的绳兜,绳兜里装的是陶罐,而陶罐里装满了猛火油。
  借助着马力,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舞得浑圆的绳兜投掷出去,飞向对面那密集的队形。
  有的落在大盾之上,油液溅开,整个大盾顷刻之间便燃了起来。有的落在了队形之中,溅在了士兵的身上,士兵转眼之间便变成了一个火球。
  着火的大盾被迅速地扔掉,一面新的盾牌重新立了起来。着火的人在惨叫声中向后退出队列,到了空地之上,早就准备好的士兵们扬起沙土,将其覆盖起来。这样的火,用其它的办法根本就无法扑灭,唯有让其与外界隔绝,才能起到效果。
  更多的弩箭对准了那些轻骑兵。
  有的轻骑兵刚刚点燃了陶罐抡起来的时候,便被射中,人倒下,陶罐破碎,燃烧的火团布满了人和马的身体,人在地上翻滚着,哀嚎着,战马却带着熊熊的火焰嘶鸣着向前发狂般的奔跑。
  更多的弩箭射出来,有的战马在半途倒地,有的却还挟着最后一点力量冲到了军阵跟前,疼痛难忍的战马已经无法分辩出危险与否,它们重重地撞了上来。
  一根根伸出来的长枪刺中了它他们的身躯,枪杆在瞬间折断,士兵们也惨呼着倒退出列,这种冲击力,绝非人力所能阻挡的。
  有些战马撞到了大盾之上,直接将后面的士兵撞得筋断骨裂,倒地狂喷鲜血而亡。
  轻步兵们此时终于得到了机会,他们冲到了军阵的跟前。
  迎接他们的是不断攒刺的长枪。
  挥刀格击,冲撞着大盾,有的将身体抵到了大盾之上,在大盾后面探出的刀刃刺中他们身躯的时候,他们也将手中的刀从缝隙之中狠狠地捅了进去。
  柳成林站在高高的将台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激烈的战况,战死的,受伤的,络驿不绝地从将台之下被转移到后方的野战医院之中,他眼珠子都没有转动一下,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后面正在缓缓向前移动的钢铁长城。
  前面的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开胃小菜,这些轻骑兵也好,轻步兵也好,根本就无法撼动他的军阵,这些人,只不过是炮灰,是消耗他的炮弹和弓弩的炮灰。
  真正的有生力量,还没有上场呢。
  只不过炮灰的数量太多了一点,这给他的前线部队造成了一些麻烦。
  一次性地投入上万人来进行这样的攻击,是极其奢侈的。
  朱友贞果然疯狂的不顾一切了。
  火炮已经停止了轰击,只有投石机还在有一下没一下地进行着打击。
  连续射击数轮之后,火炮的炮身需要冷却,接下来他们有更重要的任务。
  “大将军,左翼柳长风将军发来信号,请求骑兵出击!”将台之上,一名军官大声禀告道。
  “让他等着!”柳成林不耐烦地道。
  都是老将了,还这么急不可耐,自己不能清晰地判断眼前的局势吗?
  益州兵的确善战,而且忍耐力也极强。此时出击,除了让僵持的局面更加僵持之外,还能有什么作用?
  归根到底,还是第一兵团的将校们,仍然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对手,指望着能将对手一冲而垮呢?
  这种心思,至少今天是要不得的。
  对方在正面主战场之上的兵力,足足是自己的三倍,而在侧翼,也是自己军队的一倍有余。
  消耗,不断地消耗,不断地打击对手的信心,才是取胜之道。
  人再勇敢,人心也终是肉长的,也是会感到恐惧,感到无能为力的。
  前方的轻骑和轻步兵仍然在拼死鏖战,而后方的主力,亦在缓缓向前推进。夹在他们队伍之中有着无数的石炮车和强弩。
  负责指挥前线作战的曹彬,将重骑摆在了最前面。
  这是一个反常规的作战方式。
  但柳成林却明白对方这是在无可奈何之下的超常之举。
  他要用重骑来撼动唐军的军阵,也是要用重骑来吸引唐军的主意力。他要将自己的强弩、石炮车更多地迫近到射程之内然后向唐军轰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撕开唐军的防线。
  是先对付重骑,还是先对付这些强弩与石炮车,是曹彬给柳成林的一道选择题。
  一般的弩箭是无法威胁到这些重骑的。
  再厚的大盾也撑不住这些重骑的冲锋。
  很快,柳成林便给出了答案。
  他选择无视了重骑,而是集中了所有的火力,来攻击后方队形更为厚重的甲士以及夹杂在夹士之中的强弩,石炮车。
  重骑立即开始了最大速度的冲锋。
  在唐军的眼前,一道黑色的钢铁洪流扑面而来,山一般的压力顷刻之间便传递到了每一名士兵的身上。
  “出击!”前线,一名年轻的军官霍然站起,拔刀前指。
  盾阵猛然打开,两个一组的唐兵从盾阵之后冲了出来。
  奔跑之中,他们向着两边跑开。这些人,甚至连横刀都没有带一把,他们的手里死死地握着一根铁棍,而铁棍的上头,则缠绕着细细的钢丝绳。两人拉着一根这样的钢丝绳,视死如归地迎向了前方冲来的钢铁洪流。
  这些唐兵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迎接他们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牺牲。能够在这样的场合之下幸存下来的,绝对是上天的宠儿。
  毫无意外的,他们无声无息地倒在了重骑的冲锋之下,但下一刻,重骑兵的队伍却是猛然混乱了起来。
  锋利的钢丝绳有的直接切断了战马的马蹄,有的虽然没有来得及展开,但却缠绕在了马蹄之上,依着惯性再向前跑了几步之后,战马重重地砸在了地上。
  更多的唐军士卒冲出了盾阵,与最先的那一批人不同,这些人却都是手持着长枪大矛,不停地攒刺着减慢了速度的重骑,而在他们的后方,则是一些唐兵将手中的类似短流星锤一样的武器抡圆了不停地扔出去,攻击的,仍然是这些重骑的马腿。
  即便如此,仍然有为数众多的重骑摆脱了前面的纠缠,重重地冲上了盾阵。
  与轻骑不同,这些重骑所到之处,当真是人仰马翻,顷刻之间,便在厚厚的军阵之中开出了一条道路,直到他们再也无力前进,被四周的唐兵用长枪戳下马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5/9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