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攻略(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451

  可是面对着这种情况,他如何能够不疑惑,如何能够不迷茫呢?做了一辈子忠臣,到头来却是连做忠臣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没有人让他去效忠了,那么,又该如何是好呢?真的要重新推举一个王,带领高句丽吗?
  姜以式的迷茫,很好的影响了整支军队,为苏宁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不得不说,遇到这种事情,把人家的国王抓住了带回自己的国家里面,还真是一件天大的功劳,苏宁还不太知道李二陛下如果知道了这个消息是会如何的激动,本来只想着守住就好,现在没想到不仅仅守住了,还把高句丽给实际上灭了国,他会如何想呢?
  李二陛下自然是会非常高兴的,当然了,他目前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从北平把消息传达到长安城还是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的,每到这个时候李二陛下就非常痛恨马匹的速度和传输讯息的速度为何如此之慢,慢到了让他几乎无法忍受的地步,几天前的消息要今天才能传到,那会延误多少时间?
  他也只能等待了,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最新的情报,首先是秦琼的上奏,一看,李二陛下就瞪大了眼睛,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高句丽大军居然撤退了,而且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撤退的,估计撤退已经有三四日了,剩下了不到一万兵马在狐假虎威,被李伯瑶识破,长孙冲攻下大营,发现留守主将高惠真已死,而前些日子俘虏的高句丽王族高延寿莫名其妙的死在狱中也很让人怀疑。
  李伯瑶给出的猜测是苏宁在高句丽国内搞出了什么大动作,结果逼的高句丽人不得不撤退,但是从时间上来说,又觉得不太对劲,无论怎么快速,从苏宁登陆的地方把消息传到北平前线的高句丽大军军营也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而发现不对劲也没有多少时间,拷问俘虏的到的消息是三四日,而三四日的时间根本不足以消息一来一回。
  秦琼决定留下三千兵马固守北平城,亲率一万五千铁骑追击高句丽军队,一探究竟,如果可能的话决定收复失地,夺回营州,如果不可行,那便撤退回北平继续固守,等待支援,对于苏宁在高句丽本土的动作,秦琼表示极度担忧。
  之前李二陛下接到的来自于北海海军的消息是北海海军决定和东海海军联合起来,举兵三万东渡辽东半岛,把苏宁给救下来,苏宁和他们的约定就是辽东半岛,如果可以的话,就把辽东半岛给攻下来,如果不行,那就撤回去,而且苏宁的计划是奇袭高句丽国都,走的时候还带走了很多很多的火药,说是可以出其不意,那么结果究竟如何呢?
  消息来得太慢了,真的是太慢了。
  凭着仅有的消息,李二陛下进行了推测,毕竟从时间上来算,绝对不会是因为苏宁的登陆和突袭引发的高句丽人大军回师,因为如果是那样,肯定还需要好些日子才会发生,但是时间上完全对不上号,这就很奇怪了,结论就是高句丽人退兵不是因为苏宁的奇袭,也不是因为北海海军消灭了高句丽的水师,而是另有别的原因。
  这是什么原因呢?李二陛下非常奇怪,非常好奇,觉得无法理解,打的好好的,占据了优势,却突然退兵?难道是诱敌之计?想要把叔宝的兵马引诱出来,然后聚而歼灭之?那也不对啊,直接在大军营里面设伏不就好了,为何要撤军撤退一段路程,还能给叔宝留下来传输讯息的时间?
  而且深为苏宁所赞许的李伯瑶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李靖费尽心血培养的两个人,一个苏宁一个李伯瑶,或者说李靖费尽心血培养的李伯瑶绝对不是易于之辈,苏宁还有他自己的师尊在里面,李靖只是后来教育了他几年而已,学的时间哪里有李伯瑶的时间长?李伯瑶被苏宁认为是最具有统帅潜质的年轻人,所以李二陛下也很看重他。
  按照李伯瑶的谨慎,肯定会不停的检验消息的正确性,不停的派出斥候探路,绝对不会轻易的就落入圈套中,而且军队大多都是骑兵,撤退也撤退的很快,除非遭遇了伏击,那就看李伯瑶和长孙冲的个人本事了,叔宝的身子骨实在是让人担忧,军中做主的搞不好就是李伯瑶和长孙冲两个人。
  如此一来,叔宝的一万五千兵马岂不是非常的危险吗?李二陛下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举动,就算敌军没有留下什么伏兵,可那些军队可都还在啊,区区一万五千之兵就算是夺回了营州,一样很危险,苏宁那儿只有一万不到的兵马,加上三万海军也就四万人,而且都在辽东半岛上,根本就无法支援秦琼。
  自己手上的预备队就是玄甲铁骑了,如果真的到不得已的时候,必须要出动玄甲军,否则叔宝的性命堪忧,长孙冲和李伯瑶两个年轻人的性命也很危险。
  最危险的还是苏宁那个小子,他在高句丽本土究竟做了些什么?他究竟有没有把高句丽的国都给攻破?攻破的话取得了多少战果?这些战果对于战局有没有益处?这小子就换把自己置于险地,然后出其不意的奇袭敌人的首脑指挥机关,可是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成功的话收获很大,失败的话极易丧命,这小子行不行?
  只能等最新战报来了才能知道了……真的很怀念当年率兵纵横天下的时候啊……
  苏宁当然不会打无准备之仗该做的准备已经做好了,甚至用来诱敌的兵马也准备好了,就是要让姜以式被吃得死死的,被海军的武器铺天盖地的打击的时候还会不过神儿来,最好是直接就被干掉,那就爽了,除掉了一个大敌不说,整个辽东半岛都会成为大唐的领土,严重威胁高句丽的内陆腹地。
  究竟是老猫技高一筹,还是小老鼠更加机灵呢?拭目以待吧!
第八百零六章
吃猫行动(下)
  “队长,队长,醒醒,醒醒,前面的弟兄们传来消息,说已经看到了高句丽人的斥候了,估计再过不久高句丽人就要来了,队长,快醒醒。”一名唐军士兵来到一名靠在树上睡觉的军官面前,向他报告道。
  军官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点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郁闷的说道:“别喊了,爷听见了,他娘的,高句丽这帮瘪犊子来得到挺快,爷还没睡饱呢他们就来了,咱们收拾收拾,去下一站吧,找这个速度,高句丽人估计再过几个时辰就能到海边了。”
  士兵询问道:“队长,你说,苏侯爷真的打算在海边上把高句丽人给吃掉?高句丽人很多啊,前面的兄弟说起码好几万呢,那么多人,苏侯爷也打算把他吃掉?咱们可就几万人,还要算上海军里的那些水兵,能打赢吗?”
  军官一巴掌拍在那小兵头上,怒道:“你他娘的就不能说点儿好话?苏侯爷是什么人?苏侯爷打仗什么时候输过?爷早些时候可是在蜀中跟着苏侯爷打仗的民军,一战以后爷就升官儿了,当上军官了,你说跟着苏侯爷打仗有没有好处拿?小子你给我长点儿心吧!苏侯爷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死不了肯定发达,懂不懂!”
  小士兵摸摸脑袋,有点儿委屈,但是一个字儿也不说了,军官招呼了周围几个士兵,骑上快马快速往后撤退了。
  他们是苏宁安排的十几个哨探小队的其中一个,沿着薛仁贵大败高句丽前军到海边伏击圈这条道上安排下来的哨探小队,以精准的报告高句丽军队的行动动向为使命,为苏宁指挥大军伏击高句丽主力做出贡献,职责重大,从昨儿个晚上到今儿个早上,好几个小时了都。
  很快的,下一组哨探故伎重施,在高句丽斥候赶来之前撤离了,为苏宁再一次送去最新的情报,苏宁看了看天色,立刻指挥军队扫平海边的多余的脚印,然后在海边预备一支几百人的殿后部队和足够的船只,从海边到第一艘可见大战船之间还分布了七八十只渡海载人船,上面全部都是士兵。
  不过这些士兵可不是陆军,而是海军士兵,也是苏宁率军冲击高句丽军团之后的第一批预定登陆海军,苏宁就是要营造一个大军登船完毕,只剩下少数部队还没有登船完毕的景象给姜以式看,让姜以式以为大唐军队只差一点点就要被他追上,只差一点点他就可以救回高建武,挽救高句丽,成为救世主,立下大功劳,登上人生巅峰。
  当然那只是给姜以式看的,让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追击大唐海军上面,而忽视掉那些岸上的脚印等等,毕竟苏宁觉得再怎么精心的安排也会有蛛丝马迹留下来,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姜以式的经验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战术都经历过,虽然唯独抢滩登陆战和海陆两军联合作战他们没有经历过,可是也不能排除他能看出什么的因素。
  如果被他看出来,那可就不好办了,苏宁就要想方设法的准备逃命了,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还有一支船队,那是苏宁留着的预备计划,plan
B,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至少,也要给军队留下一条后路,否则,全都决定战死在陆地上,也太吃亏了不是吗?
  所以还是有一条后路的,当然苏宁并不希望后路派上用场,而是希望高句丽人没有后路可以走。
  那些船队里面有些士兵是有信号弹的,只要高句丽的军队集结完毕,他们就可以发射信号弹,通知大唐海军对岸上的高句丽军队进行无差别射击和打击,什么东西都可以用,什么东西都用上,比如什么石头啊燃烧罐啊箭支啊之类的,只要是可以够得着的,全部都给用上,够不着的等够得着的全部打完了再上。
  够得着的打完了就要把船队往前面靠一点,靠近岸上,然后再进行设计,那个时候连弩之类的东西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狠狠的射击高句丽军队,狠狠的打击高句丽军队,一字儿排开的海军船队有足够大的打击覆盖范围可以保证让高句丽人透心凉心飞扬,也可以让姜以式透心凉心飞扬。
  等到海军的打击彻底摧毁了高句丽兵马的秩序之后,苏宁就会发射信号弹,看到信号弹之后,大唐海军的远程打击就会停止,那些游离在海上的水兵也会乘船登陆加入战团,狠狠的收拾高句丽军队,然后海军上多余的水兵也会立刻乘坐其他的船只登陆,和苏宁突然杀出的铁骑协同作战,狠狠的打击高句丽军队。
  这样一来,苏宁可就不相信姜以式还有多大的能耐把已经完全溃散的军队给整合出来,第一轮铁骑冲锋还是以燃烧罐为主,仅剩的五百个燃烧罐就可以发挥出他最大的用处,把高句丽的军队给烧乱,大唐铁骑纵横驰骋,当然了,边上就是海,那些着火的兵肯定拼了命的往海里面跑。
  这个时候,那些坐在船上还没有登陆的水兵就可以手持连弩把那些着火的兵当成活靶子,海水里面的水兵也可以在近海之地大肆砍杀失去抵抗力量的高句丽兵马,陆军把高句丽陆军往海里面赶,那些高句丽兵争先恐后的下海,还不知道有多少会溺死,有多少会践踏而死,那些高句丽兵就是不会抵抗的疯子,他们的存在可以很好的增加水兵战士们的战绩。
  一切都按照苏宁的计划进行着,正午时分,苏宁远远的看到靠近海边的地区旌旗飞扬,尘土飞扬,爬上大树一看,更是如此,密密麻麻的高句丽兵马黑压压的一片压了过来,这种兵力,如果没有海军的帮助,苏宁绝对不会脑子坏了的去挑衅他们,肯定有多远跑多远,谁会去和这么多兵马打架?
  但是他们已经陷入了苏宁的计谋之中,近海的士兵慌慌张张的丢掉武器和旗帜推着船只下了海,拼尽全力的划入海中,等到高句丽的士兵们举起弓箭射击的时候,最后撤退的这支小队已经逃出了高句丽弓箭射击的范围中,高句丽人只能干瞪眼,只能痛苦的干瞪眼儿。
  可惜,苏宁离得很远,又没有望远镜,这一切看得不太真切,但是似乎是看见了一个白发大将走到海边上,望着大海一动不动。
  估计,那就是姜以式吧?
  苏宁这样猜测着,的确,没错,他就是姜以式,姜以式追击到海边上,看到了一大堆小型船只向着更远处的那一群大型战船而去,心里面的感觉就不用多说了,那是一种梦碎的感觉,心碎的感觉,一切都已经没有挽回余地的感觉,绝望的滋味……
  姜以式明白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唐军已经成功撤退了,而是去了水师的高句丽根本无法在海上对唐军造成什么威胁,高句丽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五百多只战船全部被焚毁,水兵全军覆没,就是想追都追不了,明明只是短短的一段距离,短短的一点时间,明明是触手可得的,却什么也碰不到。
  大概是因为死里逃生,计划成功,心中非常得意的原因,成功撤退的唐军士兵所乘坐的最后一只小船的一名士兵成功作死,苏宁也远远的看到了一幕让他难以忘怀的景象,一个唐军士兵大概是对着岸上的姜以式大加嘲讽,以至于姜以式彻底癫狂,在海军进行无差别射击之前一柱香,姜以式成功突破了极限。
  怒吼一声,弯弓搭箭,一只重弓就被他拉成了满月,继而箭矢如疾电一般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结了那个作死的小兄弟,苏宁看得有些的目瞪口呆,那起码得有五百米左右的距离,这姜以式是妖怪吗?那么远的一段距离都能给他射中?他到底是不是人?那个小兄弟被射中了喉咙,箭矢射过去是一道弧线,他就大概是被钉死在了船上,周围的士兵们都给吓傻了……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天知道这老家伙还会做出什么惊人的事情……
  于是乎,很顺应苏宁的心意,十几支信号弹接连升天,意味着海军攻击的开始,姜以式不太明白这个是什么意思,但是长久以来的经验似乎给了他一些特殊的感知,他感到了一阵恶寒,但是在第一支粗大的弩箭射中他身边的三名护卫并且将他们串成一串变成铁板烧之前,他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全部的感触都被失去了王并且间接导致灭国的事情给压制了。
  所以铺天盖地的箭矢、石头、火球出现的时候,他还有些愣神儿,身边的护卫惨死之后,又被另外一个护卫给拉了一把,成功地躲开了一块磨盘大的石头的冲击,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原来站的位置已经被那块大石头给占据了,周边的几个士兵不是砸碎了胳膊就是被砸碎了腿部,叫得很惨很惨,死得很惨很惨。
  等到震天的哭嚎之声和嘶吼之声传遍了这一片天地的时候,姜以式终于反应过来,敌人的海军进行攻击了,他遍视周围,全是死尸和碎裂的器官、残缺不全的尸体,还有被火燃烧的士兵,到处乱跑乱窜不受控制的火人,被一只粗大的箭矢钉死在地上的士兵,有一个人,也有两个人,还有三个人,被钉死了……
  被石块砸死的是最痛苦的,当然了,被石块砸伤但是还没死的就更加痛苦,残肢断臂让他们痛苦到了极致,失去了战斗的力量和活下去的信心,一个接一个的火球落地,带来的就是一大片着火的士兵疯狂的乱窜,乱吼,随之带来了更多被燃烧的士兵。
  这是海边,这是海边,有很多的水,只要有水,士兵们可以得到救赎,除了那些浑身着火失去视线的士兵,那些只有部分被烧着的士兵还是会往海里面冲的,可是当他们冲到海边的时候,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重新接近了海岸的唐军水兵坐在船上拿着奇怪的弩箭对着岸上射击,几乎箭无虚发,并且赶过来的唐水兵越来越多。
  海水渐渐变成了红色,被鲜血染红了,死在海边的高句丽士兵越来越多,也是因为着火的士兵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士兵往海里面跑,然后被箭射死,侥幸没死的并且熄灭了身上火焰的,是很少很少的。
  那种景象,苏宁同样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八百零七章
姜以式之死(上)
  时机已经到了,铺天盖地的打击已经彻底的将高句丽的军阵毁掉,所有人都在夺路而逃,谁也不想被那飞来横祸给取走性命,天上的打击比面对面的对手打击更容易造成人类的恐慌,因为很容易就不知道打击的来源,未知的永远是新鲜与恐惧的,尤其是这种未知是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就更不希望有人知道,好奇害死猫可是一句至理名言。
  放到战场上,放到这个时代的第一次海陆联合作战上,这句至理名言依旧有它的合理之处,因为谁都没有见过这种场面,谁都没有想到过海军的威力居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在这样的场合下,可以把任何人都为之头痛的十万大军打至这副模样,这是很要命的事情,所以,这种恐惧感就被无形中放大了许多倍。
  高句丽人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恐惧,并且被这种恐惧所支配,不说高句丽人了,就说苏宁身边的薛仁贵,虎胆之人也被吓得面色煞白,直往嘴里面吸凉气,他只觉得他这次随苏宁出来打仗是开了眼界了,见到了火药的第一次实战实用,见到了海军陆军的第一次合作行动,世界战争史上的两个第一次都被他经历了。
  磨盘大的石块从天上以极快的速度冲下来,砸在了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的高句丽士兵的身上,瞬间就是一片血肉飞溅,那种速度很难让人的反应神经反应过来,而那种恐惧又足以阻挡身体上的动作跟上神经的反应速度,使得所有人的动作都慢了半拍,虽说有些时候慢半拍是感觉萌萌哒,可是在战场上,绝对是找死的节奏。
  被石头砸扁,被八牛弩射成关东煮,再被燃烧罐烤成铁板烧,从而走完了从动物到食物的一生,高句丽的士兵们终于感受到了恐惧,感受到了从很久很久以前就遗忘的来自于中原汉家王朝的恐惧,想起了曾经被他们忘却却一直支配他们的恐惧,那个时候,给高句丽带来这种恐惧的人,是一个叫做公孙度的男人。
  多久了,多久没有感受过这种恐惧了,而今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乱作一团,完全失去了有效指挥,军官带头逃命,士兵们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崩溃了,军队数量多固然强大,可是指挥上的失灵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那是足以毁灭掉这支军队的后果,更别提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的姜以式,他活了一辈子,打了一辈子的仗,还是第一次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炸营那是古往今来的名将名帅们最为恐惧的事件,一旦炸营了,根本无法控制住,那种落后的通讯手段,是百万大军的生死大敌。
  苏宁觉得已经到时候了,这个时候再继续下去只会白白的错失大量歼灭高句丽有生力量的机会,如今这支军队已经差不多没有再聚合在一起了,海上打击的杀伤力有限,苏宁觉得是时候让骑兵出击了,于是乎苏宁下令让亲卫军发射信号弹,其余全军准备突击。
  数十只信号弹上天,浓浓的烟雾足以让远处的海军看到,张亮看到了信号弹,立刻下令全军停止攻击,转而向陆地靠拢,张士贵看见了信号弹,也立刻下令全军停止远程打击,并且立刻向海岸边靠拢,准备上岸加入战团。
  海军的远程攻击告一段落,苏宁翻身上马,拿起自己的大枪,大吼道:“全军听令!凡高句丽兵马者,斩尽杀绝!不要俘虏!斩尽杀绝!不要俘虏!随我杀敌!”
  说完,一催马匹,苏宁当先冲出了密林,薛仁贵随后大吼一声:“随我杀敌!”紧随苏宁其后冲出了密林,将军带头冲锋带给了士兵们无尽的勇气,士气高昂,士兵们纷纷大吼着冲出了密林,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大唐铁骑的突然出现带给了高句丽兵马更大的心理打击,原本并不是所有军队都失去了秩序和管制,但是这一次,大唐万人铁骑突然冲出,高句丽兵团终于彻底崩溃,原本只要躲得远一点儿就可以逃开恐怖的远程打击,但是这支军队的出现使得这种躲避也成为奢望,根本不成立。
  高句丽的骑兵只有两三万的数量,之前被薛仁贵歼灭了七八千,现在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由于跟随姜以式冲在最前面,也是最先被远程打击亲密招呼的对象,损失惨重,原本还有两万之数的成建制的马队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了,连建制都算不上了,所以只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剩下的全是步兵,根本跑不快!
  骑兵在速度上占据绝对的优势,虽然这里颇有些坑坑洼洼的障碍,但是还有别的路,苏宁带着骑兵们从侧面一马平川之地迂回冲向跑在最前面的高句丽溃兵,画了一个完美的弧线,一枪打飞了排在最前面的一个骑马高句丽将,薛仁贵紧随其后,一杆大戟用力一挥,两个步兵瞬间被削去了头颅,栽倒在地上,血如井喷。
  骑兵们奋勇的冲入了高句丽溃兵中,不停的斩杀这些毫无抵抗能力的溃兵,不过这些溃兵数量太多,有些时候杀都杀不过来,随随便便一挥刀就是血花四溅,杀人就和杀猪一样,但是溃兵太多了,求生欲望强大,苏宁已经看到不少骑兵战士被推到在地,被无情的践踏而亡,苏宁一急,大喝一声:“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燃烧罐!掷!”
  苏宁下达命令给了自己的亲卫队,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大护卫掌管的卫兵队掌握着全部的燃烧罐,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开始准备从马匹两边的布兜里拿出燃烧罐,从怀里面拿出火折子,一点火,迅速出手,立刻就是一片大火,由于人数密集,一砸就能砸到一个人,由于距离比较近所以不会当场裂开,但是一旦坠地,一样会裂开,会着火。
  一道火墙立刻就形成了,几百个燃烧罐营造出了一片火海,顿时把这些溃兵们北逃的路线给封锁住了,骑兵队得以迅速整合兵力,一般而言,动物都是害怕火的,但是自从大唐掌握了燃烧罐这个武器之后,就有意识的训练一批战马应对火焰,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焰,这批久经考验的战马并没有表现出害怕的神色,反而自己有意识的躲避火焰,往没有火的地方跑。
  有了马镫这些超时代的物件,士兵们的双手得以解放,马匹知道如何躲避火焰,也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只要杀敌就好了,下面的路放心的交给马匹,它们自然会保证自己的安全,这就够了,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句丽兵马的损失何止惨重二字可以描述,前路被堵,后面的海军也渐渐的追了过来,远程打击换成了铺天盖地的弩箭射击。
  被改造过后的大唐弩箭采用了秦弩的基本构造,根据秦弩的构造加以改进,辅以墨家子弟的高超技术,将这些弩箭的射程和威力打造的远超秦弩,虽然在射速上比不上特别设计的连弩,可是设成和威力都不是连弩可以赶得上的,针对这种射一支装一支的弩箭,大唐自然也有别的应对方法,三段射就这样成为了弓弩队的主流战法。
  源源不断的弩箭铺天盖地的朝着高句丽军队飞过去,每一支弩箭几乎都能带走一个人的姓名,高句丽军队前面被挡住,后路被截断,一时间混乱无比,推推搡搡中发生了不知多少践踏事件,为了争夺逃命的空间,更不惜拔剑相对自己人,惨烈的外部环境下,内部居然也产生了激烈的械斗,进一步加剧了伤亡人数。
  当然了,毕竟是人数太多,就算是之前杀伤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如今还是有着相当的人数,苏宁终究无法以一万多人的马队挡住数万人的狂潮,还是有不少高句丽兵马冲出了马队组织的防线,还有不少高句丽兵联合起来扑倒一个大唐骑兵,然后将那个大唐骑兵杀死,抢占马匹而逃,这样的人虽然少,可是也不可小视。
  大唐骑兵的伤亡也不能算小,苏宁看不下去了,立刻改变战术,命令连弩马队列成一排,以二十发连弩疯狂射击高句丽兵马,不管是没有冲破防线的还是已经冲破防线的,全部都是射击的对象,薛仁贵已经杀红了眼,整个人都杀成了血人,白色的追风战马也变成了红色的汗血宝马。
  苏宁自己也杀得不成样子,只觉得浑身都被热热的液体给弄湿了,然后变冷,感受着极其不舒适的粘湿的感觉,苏宁觉得很想吐,可是相比之杀敌来说,吐这种事情似乎不是很应景,与其浪费时间吐,还是把敌人杀光以后再说比较好,于是苏宁把到了嘴边的东西硬生生咽了下去,做了这辈子自己觉得最恶心的事情,也在之后的岁月里面每一次想起此事都会忍不住的恶心……
  海军的战士们终于杀上了岸,岸边上已经被一层又一层的高句丽尸体所堵塞,全部都是着火了想要下海灭火结果被守候再次的弓弩队射杀的,海军战士们抵达了近海处之后就冲到了海岸上,放弃了弓弩,改用大刀长矛和高句丽人拼杀,虽说是海军,但是战斗力一点儿都不弱,长期在水上训练使的身体更加强健,杀气敌人来更加得心应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