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815

  暴徒们乱作一团,有逃跑的也有想要抵抗的,但是混乱的场面是他们无法聚在一起抵抗,便根本无法在这短短的几十米的距离内阻止明军,明军转瞬就杀到,挥刀便砍,一刀一个一刀一个,干脆利落手下无情。
  暴徒虽然有武器,但是无法和明军抗衡,除了少数孔武有力的壮汉能反击,大部分人都被明军一个打好几个的一边倒如猛虎屠羊一般的屠杀。
  就算是那些孔武有力的壮汉,也被陈龙正带着五十名燧发铳手一个一个的定点射击,看着一个危险的就一枪过去爆了他的头,看着一个踹倒明兵做势要砍的就是一枪过去,子弹穿胸而过,倒地的明兵怒不可遏的站起来,一刀劈过去直接将他斩做两段,回头看了看陈龙正他们,便继续杀敌去了。
  咱都很快就进入了尾声,醒悟过来惊骇欲绝的马文东在几个亲信的保护下且战且退,这家伙运气还可以,匆匆忙忙一枪居然打中了一个追击他们的明兵,一枪毙命,顿时让陈龙正怒不可遏,也锁定了目标。
  “那就是马文东!先生!那就是马文东!!”
  刘小六跟在明军士兵后面也在厮杀,不过他没什么战斗力,就跟在士兵后面,见到士兵砍倒了一个暴徒就上去用钉耙补几下子宣泄一下愤怒的情绪。
  正巧一抬头看到了一个明兵被一枪打倒,定睛一瞧,那就是马文东,顿时无边无际的怒火就涌上心头,扯着嗓子就大喊,让陈龙正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那就是贼首!射击!不要让贼首得脱!”
  眼见大局已定,陈龙正也不管了,下令五十名燧发铳手和他一起瞄准正在溃逃的那一小撮人,一声令下,五十枪连响,和方才一样的画面再次重演,那一小撮人齐齐倒地,再也没有站起来的,陈龙正立刻带人扑了过去。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诛(下)
  五十名燧发铳手快速接近那一小撮人,将那一小撮尸体给围了起来,仔细的检查着,冷不丁的这堆尸体动弹了一下,从里头伸出了一只手,然后一个满脸是血的家伙冒出了头。
  看着一圈神色不善的明兵盯着他,马文东先是大脑一片空白,然后无边无际的恐惧席卷了他的内心,他是铁石心肠,但是铁石心肠也怕死,他显然意识到了什么,于是他一声大喝,举起手里的枪对着这些明军,嘴里大喊着“别过来”之类的话。
  几名装填好弹药的士兵立刻举枪对着他,开始还有戒备,但是看着已经熄灭的火绳还有这厮颤抖的身体,就知道这是典型的外强中干。
  陈龙正推开众人走了过来,看见了浑身打摆子的马文东举着枪吓唬着周围的明军,瞧了瞧他的火绳,陈龙正脸上冷笑连连。
  就这货色,居然害死了他一个士兵,真是不值啊!就这货色,居然害死了那么多村民,那么多老幼妇孺,真是不值啊!
  刘小六跟在陈龙正身边,握着钉耙的手因为愤怒而不停的颤抖着。
  “先生,这就是马文东那个该千杀的!”
  陈龙正点了点头。
  “你就是马文东?”
  陈龙正发问了。
  “你是谁?你们是谁?为什么要害我?!”
  马文东一边打摆子一边色厉内荏的吼叫着。
  “本官是世镇缅甸总兵官、镇南侯萧如薰麾下镇南侯府外事参赞陈龙正,来接吕宋大明子民回家的,马文东,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违逆侯府命令,私自截留大明子民,还敢肆意屠戮大明子民,作为大明子民,你可知你犯了什么罪?”
  马文东看着陈龙正那过分年轻的面庞,忽然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子自从离开家乡来到吕宋的第一天起,就已经不是什么狗屁大明的子民了!老子在大明连饭都吃不上!差点被饿死!到了吕宋才有一口饭吃,老子有今天都是自己拼来的!和大明何干?!别说什么狗屁侯府,皇帝老儿的圣旨老子都不看!”
  陈龙正怒不可遏的怒喝道:“即使如此,你为何屠戮同胞?不论你是否自认为大明子民,你来自大明,你和这些父老乡亲都是同胞之宜!缘何下此毒手!连垂髫幼童都不放过,你于心何忍?!”
  “哈哈,你们这些读书人大老爷怎么懂我们这些泥腿子求生的不易!老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吃了多少苦头,摸爬滚打了多久!你们这些锦衣玉食出身的大老爷怎么明白?!你们一纸召令就要把老子的活路给抢走,没了这些人,老子就没有活路,全家都没有活路!你说我怎么办?!”
  “这不是你屠戮数百人的理由,你丧尽天良,连垂髫幼童和花甲老者都不放过,任你有千般万般理由,你也逃脱不了责罚,我父一样出身贫苦,我年幼时一样吃尽苦头,吃不饱穿不暖,依然坚持不懈努力读书,最终逆天改命,才有今日,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你也没有脱罪的理由,就算本官答应,惨死的数百父老也绝不答应!”
  陈龙正怒目圆瞪,忽而挥起手动刀刃,几步上前,唰地一下刀光一闪,但听得马文东一阵凄厉的嚎叫,见他的左臂自肘部以下被斩断,手中枪械掉落在地,立刻就有几名士兵上前将其制住。
  陈龙正忽然露出这一手倒是让不少士兵另眼相看,陈龙正是个标准的大明士子,身上有读书人的光环,本来就让士兵们敬畏,现在不仅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还一起参展,枪法精准,连刀法都不俗,极其凌厉,他们都没注意到,马文东的左胳膊已经断了。
  谁说读书人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啊,咱们萧侯爷手下就三个读书人,还都他娘的能上战场,袁黄就不说了,早早地跟着萧侯爷打日本打缅甸,作为赞画随军谋划,是萧侯爷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袁俨也带警察剿过匪,他娘的是一股来路不明的悍匪,把仰光城西面的市场闹得天翻地覆,盘踞在一座小岛上,袁俨没让水师出动,自己带着警察驾小舟摸到小岛上,血战一天一夜,拎着几百颗血淋淋的头颅回来了,从此仰光城周边没有不服从他号令的人存在。
  现在唯一一个看上去陈龙正还会刀法,枪法还奇准,还能带兵打仗,该怎么说?当真是真人不露相啊!萧侯爷看人也真准啊!
  萧如薰要是知道了,也只能苦笑——不是老子看人准,是老子只有这三人能看,别的士子根本不跟我啊!派人去请一些年轻的秀才举人来侯府里面当幕僚人家都爱理不理的,有什么办法?
  不过最新消息,一批一百多人的平均年龄六十以上的穷老秀才已经跟着他的船队往缅甸来了,据说是在大明混不下去了,打算到缅甸来混口饭吃,萧如薰打算让这一百多个老秀才教缅甸的士兵和民众识字,开始扫盲行动。
  不教诗书礼仪,就教识字,对于军队和普通民众而言,识字够用了,更深一点层次的东西,萧如薰还有其他的想法。
  望着惨嚎不止的马文东,陈龙正叹息一声,暗道一声何必如此,便摇了摇头,让刘小六带着人到各地方去找父老乡亲,刘小六一阵阵的呼唤,终于唤出了藏在山洞里面的父老乡亲们。
  一开始他们还怀疑这是马文东的计策,几个胆子大的冒险出来一看,这才确定马文东是真的完蛋了。
  看着凄惨的马文东,黑压压一片的人们的怒火是难以遏制的,陈龙正也知道这些民众需要发泄心中的怒火,于是果断把马文东交给了他们,他们在一些老人的建议下,决定采用一种菲律宾当地的古老刑罚来对付马文东。
  石刑!
  马文东一听这两个字,顿时惊恐的喊叫起来,这让陈龙正相当的好奇,这石刑到底是什么能让马文东这种丧尽天良的混账如此恐惧,看了之后才知道,这当真是很恐怖的刑罚。
  把人捆起来,吊在一块山石上,黑压压一片父老乡亲们用炽热的眼神看着他,手里拿着大小不一的石块,一块一块的往马文东身上砸,一直到把他活生生砸死为止,这种痛苦和恐惧,怕是能和凌迟相提并论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表示怜悯,陈龙正默念一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没有出声。
  马文东就这样活活被砸死。
  陈龙正的救援行动至此大获成功。
第四百三十七章
搞个大新闻
  陈龙正的救援行动尚且不为萧如薰所知的时候,萧如薰正在缅北山区的军事基地里面烦恼着制造米尼弹的事情。
  萧如薰清楚的知道,以目前这个时代的处境而言,有线膛燧发枪和米尼弹装备的火枪步兵就是他可以做到的全部了,以目前这个手工作坊式的工业体系的生产能力来说,这就是他能达到的极限,再往上就是近代化学辅助之下的机械工业时代才能办到的事情了。
  萧如薰再怎么自信也不会自信到能在万历二十五年在大明进行一场工业革命,那是做梦,他绝对不认为自己能做到,事实上目前这个两千多工匠和五千名士兵配置的军事基地已经是这个时代的顶尖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存在了。
  萧如薰从欧洲搜罗了一大批的工匠和自己培养的资深铁匠组成的生产线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手工火器生产线,他们正在制作着这个时代顶尖的火枪步兵装备,他们可以制造出有膛线的燧发枪,虽然产量不高,但是配给亲卫队使用是绝对够的。
  现在大部队还是在使用廉价方便批量生产的火绳枪,镇南军的火绳枪在质量上也远远高于明军原先使用的鸟铳,这并不难,有成熟的手工生产线就能做到,拉膛线制作燧发枪也不算难,熟练的老工匠也能做到,但是如果要制作米尼弹,那么难度就大了去了。
  萧如薰绝对不认为米尼弹是制作一个模具融化一块铅三两下就能制作出来的,也不会认为凭着口吹箭这样的古老武器带来的灵感就能方便工匠们制作出米尼弹。
  如果这样的话,欧洲士兵也不用带着锤子上战场敲子弹一百多年,欧洲人也不会在膛线步枪出现差不多三百年以后才折腾出了米尼弹,以至于米尼弹才使用二十年就被后装枪给淘汰了。
  一颗米尼弹的制作背后是一整条生产线的严密配合,不说别的,绝对精确的尺寸就是目前老工匠们难以逾越的关卡,米尼弹的特点是在子弹尾部挖一个凹槽出来,以便于火药燃烧的时候冲击子弹尾部造成子弹扩张,以契合内部膛线,从而实现射击。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枪管内径和子弹直径的问题,他们必须要在限定的尺寸内制造出来,这样才能保证火药燃烧的时候能让铅弹扩张到可以嵌入膛线的地步,从而实现顺利的射击,如果子弹直径过小,那和滑膛枪就没有区别,如果直径过大,不怕炸膛吗?
  那么制造子弹就绝对不能用手工打磨,而要用模具,制造枪管也不能用手工凭感觉了,也要用模具制作了。
  一支线膛燧发枪的生产成本是一支滑膛火绳枪的三倍不止,萧如薰算过一笔经济账,制作一支火绳枪的成本大概在四两银子左右,而制作一支线膛燧发枪的成本则在十二两银子以上。
  这时候的十二两银子意味着什么?
  “西门庆旋用十六两银子买了一张黑漆欢门描金床,大红罗圈金帐幔,宝象花拣妆,桌椅锦杌,摆设齐整!”
  金瓶梅就成书于明代嘉隆万时期,萧如薰三年前率兵南下的时候,就听得浙江一带在传闻一本不正经的书正在一些高门大户之内秘密流行着,唤作什么梅,想来就是金瓶梅了,这里头的物价都是这个时期的物价,用来做对比也很好理解。
  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买了床上三件套和卧室家具一整套,不知道是用来安置金瓶梅三位里的哪一位,但是西门大官人出手阔绰不凡,为了金屋藏娇,这床上三件套和卧室家具想来也是高档货。
  一整套填满一间女人用的屋子的高档货,十六两银子,这还是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的东南沿海地区。
  萧如薰一支线膛燧发枪十二两银子。
  等于萧如薰现在手上的三百多支线膛燧发枪足够让西门大官人收藏一百套金瓶梅三女到金屋里面慢慢玩弄,这不是砸钱,这是烧钱,还是把来之不易的银子扔到一千八百多度的大熔炉里面,扔进去就见不着影儿。
  萧如薰这里商税猛收,还不用给朝廷缴纳赋税,朝廷也不收他的商税,他还和东南亚诸国做粮食生意和军火生意,基本上垄断了军火生意和粮食生意,还掌握了贸易游戏的规则制定权,赚的盆满钵满。
  去年一整年,萧如薰的缅甸镇整整二百万两银子的财政收入,那是白花花的银子堆起来数的,萧如薰保守估计,等欧洲商贸航线开通以后,翻个一番不成问题。
  大明每年的财政收入总额也才千万两银子,这是在商税几乎没有的前提下,再经过老朱蛋疼的“地方留足自用剩下的押解京师”这样的规矩,收到朝廷手上的也就二三百万,等于萧如薰现在的财政收入已经可以和大明朝的国库称兄道弟了。
  就是这般雄厚的财力,在养水师养陆军轻轻松松毫无压力的情况下,线膛燧发枪的制造和米尼弹的研制依然让萧如薰感到吃力,一笔一笔的银子砸进去,满缅甸找矿山开采,不断征召大量的人手去开采矿山,甚至于萧如薰都起了寻个借口灭了那些部落原住民的想法,这才勉勉强强维持现状。
  铅弹倒不是多心疼,打变形了就捡回来回炉重制,消耗还不是很大,但是用目前最先进的苏钢法制作钢铁,依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苏钢法本质上还是灌钢法的延续和改进,虽然比起当初的灌钢法要高效许多,但是为了满足军队的需要,铁匠们的产量也是紧赶慢赶才能赶上要求。
  总而言之,萧如薰的军工基地现在维持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每个工匠和干杂活的士兵都很累,要不是看在高俸禄的面子上,工匠们还真不乐意,他们不止一次的让萧如薰多征召一点人手来,萧如薰也在沿海等地多方招募铁匠,但是铁匠招募的太多容易被朝廷的耳目察觉,萧如薰不愿意冒这样的险。
  他只能自己出钱培养铁匠了。
  这还不是打仗的时候,只是萧如薰平时对士兵的训练要求高,每天都要开枪射击保持速度,还要多方填补枪械的库存以备不时之需,反正这三年,自己养一支军队自己治理一方水土,萧如薰才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才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打仗打的就是钱。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抗战的时候中国兵人均弹药才几发,他这才明白北洋水师和日本人干仗的时候为什么有很多空包弹劣质弹甚至是装填沙子的废弹,现代战争打得都是钱,老佛爷把银子都拿去修园子了,哪儿来的银子做炮弹呐?
  每天看着军队啪啪啪啪的练习队列射击,萧如薰视察他们的时候表面上是一脸严肃非常正经,心里面却在不断的流血,这些都是钱啊,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这三万五千军队是他用几百万两银子喂出来的精锐之师啊,他们要是不能以一当十,那真是对不起这几百万的银子啊!
  想想老朱骄傲的宣称他养兵百万不用百姓一粒米粮,结果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的百万兵被东南破产农民和日本浪人打成了筛子,几十个日本浪人都能打到南京城底下,这就是他夸下海口的下场,而萧如薰和他一对比,简直是个苦哈哈。
  财政收入看起来多,但是一算下来,这一穷二白的蛮荒之地缅甸能走到今天这地步,还真没几两银子能给他拿去做私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