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815

  要修建城池吧?要修建房屋村庄吧?要修路吧?要修水利吧?要拓宽河道吧?要购买农具种子吧?要买耕牛吧?要招募工匠吧?工匠要不要银子来养?那些征召来干苦力的矿工也要付银子给那些部落酋长吧?
  剩下的大头就是养兵,陆军需要冷兵器和火枪火炮,这些都是银子,水师需要建造船只保养船只,官方商队也要建造更大更重更能适应远航需要的商船,军队的口粮需要保证吧?他手底下的官员需要俸禄吧?从城市到村庄的行政系统的维持需要投入吧?免费扫盲教育需要投资吧?
  这样算起来,二百万两银子的财政收入能有几两银子落到他的嘴里?
  他都恨不得一两银子掰成十份来用,这些年他吃肉都不敢大口吃,每顿饭一小碗绿叶菜一小碗肉一小碗汤和一大碗米饭,或者蒸一两个土豆吃酱菜,要不然啃几根玉米,苦巴巴的简直不像个侯爷。
  好吃的东西都留给老婆孩子和老爹,给他们好吃好喝的供应着,给袁黄他们供应足够的冰块和丰盛的工作餐,他自己就将就着对付着,除了晚饭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饭午饭都不敢在人家面前吃,生怕让手底下官员知道自己的窘迫,好东西都留着招待客人装逼用,自己私下里连一碗冰镇绿豆汤都不舍得喝。
  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啊!
  军工厂那边要银子都是十万两起步,由不得他大手大脚的花银子,这才启用陈龙正当审计署的署长,想着开源节流,老子擅长开源你们也不能擅长不节流。
  于是揪出来三条情况轻微的小咸鱼,本来是可以一笔带过的,但是没想到矫枉过正,陈龙正愣是给办成了惊天大案,小咸鱼给包装成了大鲨鱼,一顿刀子砍下去血流成河,震惊整个缅甸官场。
  这还不算,这家伙连人家市长的老婆出去买一盒一两银子都不到的胭脂水粉涂来增加夫妻情趣,他都要揪住人家老公问东问西,问这银子哪儿来的,正不正规,是不是贪墨所得,还是你准备贪墨了?
  他以为胭脂水粉都是黄金做的。
  于是干了三个月,萧如薰就顶不住底下官员的哭闹,让陈龙正再操起老本行干外交去了,但是这一闹,还真的是肃清了整个缅甸官场,本来就如同白莲花一般纯洁的缅甸官场现在更是白的发亮,堪称一尘不染,无形间帮萧如薰省了好大一笔开销。
  人头上的开销能省一点是一点儿,攀科技树点科技点真的不是一般人玩的转的,没有政府作后盾,你一个人想搞,你自己可以办到,但是要推广全国形成生产力,那就是痴人说梦了,任何一项发明从发明出来到全国推广形成生产力,没有政府在后面推波助澜,可能吗?
  萧如薰这些年也在不断的鼓励那些工匠发明创新,想方设法的提高生产力,规定发明创新提高生产力或者减少消耗的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的奖励,所以这些工匠也都像开了挂一样的提出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建议,银子又像流水一样往外淌。
  挣得多,花的也多,日常开销已经是天文数字,现在又想着要制造超越时代的米尼弹,萧如薰真的是给整得有点心力交瘁了,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搞出更多的创收点,好给攀科技树的时候增添一点活力。
  陈龙正派快船提前递回来的行动报告送到萧如薰的桌案上的时候,萧如薰刚刚批了一笔三十万两银子的日常运营费用给军工厂,正在心疼的滴血,结果一展开行动报告,顿时被雷的外焦里嫩。
  陈龙正真心是一个子曰诗云版的弱化霍去病,活生生一个捣蛋鬼,到了什么地方就非要搞出点大新闻不可!
  去一趟欧洲就引领了时代潮流,去一趟暹罗就成了大众偶像妇女之友,去一趟菲律宾就给惹出了几百人的人命官司,好家伙,“职带兵大破西夷二百,聚歼之,得其首级筑京观以慰利先生在天之灵”……
  啥?利玛窦死了?
  萧如薰赶忙继续看下去,这才看到是这家伙以为利玛窦被打死了,而且还是对方先开枪,他悲愤之下下令军队还击,把二百人的西班牙兵全给杀了,脑袋还给割下来筑了京观,说是要慰藉利玛窦的在天之灵,结果利玛窦摔了一下摔活了,原来是被贼酋的枪给吓晕了,所以陈龙正以为他死了。
  昏迷到了船上才醒过来的利玛窦的描述是他尽全力阻止这场械斗的发生,但是对方军官太不讲规矩,居然对他开枪把他吓晕,于是引发了不可挽回的事件,他有罪,他要向萧如薰向教皇请罪什么的……
  萧如薰看完整件事情的描述之后,深深的为自己外派陈龙正去搞外交这神来之笔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这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来了枕头。
第四百三十八章
总督的中国恐惧症
  军工厂是个永远喂不饱的吃钱的饕餮,萧如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钱不能停。
  可是军工厂要投钱,其他地方也要拨款,城市扩建需要钱,村庄聚落建设需要钱,源源不断的抵达缅甸求生活的人们需要住所和天地,这是萧如薰招募流民的时候答应的东西,这是招牌,不能坏掉。
  那么大的投入和有限的收入一对比,立马就显得萧如薰是个彻头彻尾的穷鬼,为此,他想要钱都想疯了,但是很无奈的是,现在有银子的人都在大明的江南待着,过着风花雪月的奢侈生活,丝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生死。
  有一组很有意思的统计数据,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七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涌入中国,共计约五亿两白银。
  也就是说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白银最终都以贸易的形式流入了中国。
  但是要注意的是,按照大明朝当年的赋税规则,这五亿两白银朝廷的国库是吃不到几口的,从万历到崇祯,东南沿海商税连年递减。
  到崇祯年,崇祯皇帝给一通忽悠,直接丢掉了仅剩的一点点商税,这才闹出了茶税七两银子的闹剧。
  大明朝的皇帝穷得叮当响,百姓也穷得叮当响,那么银子呢?这五亿两银子呢?
  全都在东南沿海的官商豪绅大地主手里,全都在他们手里,这些通过商业形式流入中国的银子,明政府根本无法从中分一杯羹,文官一听皇帝要征收商税,立刻群起而攻,非要皇帝收回成命不可,为的就是这爆炸一般涌入的银子归他们自己。
  萧如薰深知,如今南直隶福建浙江这三省的富人加在一起,手上的现银绝对有不下一亿两,相当于明政府五十年的财政收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银子的流入还只会多不会少。
  他们的底蕴之深厚,财产之丰厚,堪比现代的那些商业大牛们,甚至还胜过他们,那都是一笔一笔的现银,还没有股票和外来资本参股,拿到手里的都是真金白银,一点都不虚假的。
  但凡能开征商税,明政府会忽然发现,自己的财政收入一下子暴增了好几倍,几乎能赶上宋朝的程度,但是不行,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皇帝开征商税的,他们在中央扶持自己的代言人,拼尽全力阻止皇帝收商税。
  萧如薰这里没有阻力,所以商税收的很痛快,而且从这里,他还截留了一批本该流入东南沿海那些豪绅地主口袋里的银子。
  这批银子数量虽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如薰肯定会被这些人注意到,他们会注意到缅甸镇的存在会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这就是萧如薰未来必将面对的事情。
  这些国之蛀虫、硕鼠,死到临头尚且不愿意把银子拿出来一点帮大明对付满清,等满清把刀子架在他们脖子上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异族人是不会和他们讲道理的。
  七十多年的财富全都便宜了满清,满清抄家杀戮,至少从这些人的手上弄到好几亿的白银,帮着他自己稳定了政权。
  可笑!
  萧如薰现在没有办法从这些人手里得到银子,他也不想和这些人做生意,他们背后都站着一批一批的文官御史,关系硬朗,动不动一本奏折参上去,萧如薰会十分麻烦。
  他在京城的唯一依靠是宋应昌,宋应昌这三年来担任刑部尚书尚且安稳,但是若要支援萧如薰,尚且不足。
  内部走不通,就只能走外部,南洋这一亩三分地里面,萧如薰的面子还管点用,一声令下,没什么人敢说个不字,所以他才能从那些豪绅地主嘴里抢下一块肉来自己吃,那都是武力争取来的。
  可这一块肉现在养不活自己了,另外一块美味的烤肉还在火上没烤好,那就只能去别的地方抢肉吃,其余小国的肉要么太小不够塞牙缝,要么就是关系良好的藩属国无法下嘴,看来看去,只有西班牙殖民的菲律宾能下手,而且块头刚好。
  萧如薰一直眼馋西班牙的香料生意,就想着要从中分一杯羹,但是西班牙人也不傻,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给萧如薰分点肉吃,他们自己还嫌不够吃呢!
  萧如薰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所以一直都在寻衅滋事,这一次派陈龙正去搞事情,也是想着要搞点事情出来好让自己有借口对西班牙人发难,这下可好,借口来了。
  和西班牙人之间的纷争不是国内纷争,大明国内的政治斗争讲究的是厚黑和手辣,讲究隐忍和出其不意,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官场内斗就是如此,但是放到国际上,总结一下就只能总结出来三个字——不要脸。
  所以清政府最开始和洋人搞外交的时候总是吃亏,对方既不厚黑也不讲隐忍,上来就谈利益,三句话不离利益,平等谈判的时候谈利益交换,不平等谈判的时候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你要是和他攀交情,想利用私人关系获得台面上的转机,那是想都别想,这些人经过百余年的三角贸易之后,锻炼出来的惯性思维就是强盗思维,只看拳头和利益,你不和他谈利益,或者让他察觉到你的心思,那他立马就和你翻脸。
  当初洋人动辄就要换约修约,不换不修就要打,搞得清政府的厚黑宫斗专家们十分不适应,为此吃了不少亏。
  而深谙美帝国主义横行世界的外交秘诀的萧如薰就总结出来了对付欧洲人简单粗暴的行为方式——不要脸!
  就是不要脸,什么都别管,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对的说成错的,把自己的错误说成对方的错误,把对方的正确做法抢到自己这边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对方口诛笔伐,引发全民公愤,将自己打造成正义的使者,目的是替天行道,最好要让别人觉得非你不可,除了你世界上就没人能主持公道了。
  这次事件的起因是萧如薰要抢回三万多将近四万的菲律宾华侨,要把他们带到缅甸来填补自己的人口,也避免日后这些人成为西班牙人要挟自己的把柄。
  西班牙人在第一波的较量中因为明政府的乱入而乱了阵脚,被萧如薰抓住机会一顿怼,直接撤了防,选择投降。
  第二波较量就是武力较量了,菲律宾总督府里面的鹰派不满意总督的投降派行为,私下里勾结华侨中的大商户,以相同的利益导向为结合的契机,结合在了一起,为了给萧如薰的撤侨计划添堵,他们也是蛮拼的。
  可惜他们遇上了陈龙正这个大祸害,被陈龙正一波窒息的操作直接搞窒息,二百人的军队全部都被干掉不说,那些华侨大商户也被陈龙正一锅端了。
  烧的烧砸的砸,一群人上船离开之后,被利玛窦的信使带去的菲律宾总督才带人赶到,一看现场,顿时天旋地转……
  面对这样的局面,萧如薰决定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抓住时机对菲律宾发难。
  首先,写一封义正言辞的抗议书,就说我派人去协调解决问题,你们不但不协助我解决,反而还派人来阻止,两百人的军队,还敢挟持我的顾问,还敢对我的顾问开枪以至于把他吓晕,我杀你两百人算是对得起你!
  不仅如此,你们还勾结那些叛徒阻止我带人回家,三千多人为此惨死数百人,这些人命我会一笔一笔的和你们算,你们别急!
  还有就是天主教会,那位亚历山大主教,你们的执行力之低下,应对能力之脆弱,让我深感失望,我不再信任你们,不能允许你们在我的辖地传教了。
  就这样怒怼一波菲律宾总督和亚历山大主教,把他们的鸽派势力和天主教势力给怼一遍,成功激起他们的内乱。
  尤其是不允许他们传教这一点,那些天主教徒为了在中国传教是什么都付出了,眼看着临门一脚,结果射门的运动员却忽然半身不遂倒地不起,你说这算什么?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菲律宾总督是被抬着送回马尼拉的,得知事情发生的亚历山大主教也是震惊万分,而一直主张强硬的鹰派实力看到两百多颗头颅堆积而成的京观之后,震恐莫名,好几个暗中支持这次行动的官员都告病没有来参与议事,而主张妥协的一派则愁眉苦脸。
  这算什么事儿?
  刚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结果却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些反对派瞒着总督办这件事情,你办成了也就算了,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留点中国劳动力我们心里也有点低。
  但是你们不但办砸了,还把自己都给赔了进去,不仅把自己给赔了进去,还成功激怒了萧如薰那个活阎王。
  事情的经过,利玛窦的书信上写得很明白,他百般劝说之下,陈龙正表示先不开枪,但是没想到休斯实在是太嚣张,一枪打在他身下的土地上,把他给吓晕过去了,陈龙正一看,以为自己被打死了,于是决定复仇,这一复仇就把那支两百人的部队给埋葬了。
  等他醒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之后的行动是中国人内部的事情,他们不用在意,可是休斯真刀真枪的支持华侨大商户的行动造成七百多名中国人和一名中国兵死亡。
  有人死了,萧如薰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希望总督府和主教早做准备,他被带回缅甸疗伤去了——陈龙正固执的认为他受伤了,非要带他回去。
  总督大人真是想发火想杀人都找不到对象——因为他们已经提前被中国人给杀死了。
  两百名训练充分的士兵,一经交手,就被中国人给歼灭了,中国人自己还没有损失,只有几名士兵崴了脚,唯一战死的那个中国兵还是他们追击华侨商户的时候被杀死的,等于西班牙人白白配了两百士兵进去却一无所获。
  总督被中国人的战斗力给吓到了,他根本没有去考虑当时的情况,只知道自己的军队在三百中国兵面前没有任何还手的力量,就被干掉了,那他只有一千四百多军队,中国人只要来两千人,他必死无疑,而萧如薰手下有三万军队,这不是秘密。
  之前被中国皇帝吓了一下,现在又被中国侯爵给吓了一下,总督大人已经患上了严重的中国恐惧症。
  “完了……完了……他们一定会出兵的!萧如薰一定会出兵的!我们都会死……我们都会死……”
  他双手抱头,喃喃自语。
  相对于总督大人严重的中国恐惧症,亚历山大主教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这里,而在他的传教大业和教皇之路,在他看来,中国的传教大业是他通往教皇之路必要的辅助,没有中国教区成千上万的教徒的支持,他基本上不可能胜过那些资历深厚的枢机主教。
  他算是比较年轻的,而教皇务必要德高望重,他不占优势,唯有通过开辟中国教区赚取大量的声望,才是通往教皇的不二之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