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15

  佐渡岛就算了,可石见银山产银量太大,除非大明抱着彻底消灭日本的想法,否则日本绝对不会同意割让石见银山的全部收益,但是按比例分成,每年要求日本提供多少两白银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至于让日本人一点东西都得不到从而和大明拼个鱼死网破,也要让日本大出血,不复从前那般可以集中全力进犯某个国家,为未来彻底吞并列岛创造条件。
  那么就可以把近代欧洲对付清政府的那些法子拿出来了。
  割让土地一部分,开放港口通商一部分,治外法权一部分,战争赔款一部分,大明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关税降低甚至是减免、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
  当然,这得建立在是德川家康那个老狐狸主导日本的前提,丰臣秀吉这个狂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他只会战斗,一直战斗到死。
  所以萧如薰要为日本的内战推波助澜。
  三管齐下,把日本坑死在十六世纪。
  锦衣卫情报网开始出动的同时,日本国内关于日军全面战败,龟缩到釜山被明军团团围困的消息甚嚣尘上,也不只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反正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肥前国,并且迅速向周边地区传播,而住在名护屋城里的丰臣秀吉也不可避免的听到了不少流言蜚语。
  最早传出这些流言蜚语的时候,丰臣秀吉是完全不相信的,他只当是当初那些想要造反的家伙的余孽放出的消息,想要动摇军心,一边写信给大名们安抚人心,一边派人去缉拿那些传谣言的人,一时间谣言消失,人心安定。
  但是这一波谣言就传的非常诡异了,之前造谣生事的人已经被抓的差不多了,也砍了不少人头,这一次出事的时候丰臣秀吉再让人去抓,抓到是抓了不少,头也砍了不少,就是没像之前那样谣言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即使丰臣秀吉的思维和精神已经处在一个很不正常的时期,但是他依然相信自己打了大胜仗,他的军队正在明国境内大肆进攻,半个明国已经在他的统治之下,面对这样的谣言,他先是极度的恼怒,其后是杀人般的愤怒,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想到一些让他很不安的细节,却又有些细思极恐的感觉。
  不对啊,小西行长暂且不说,加藤清正这个孩子怎么也没有消息传来?这不正常啊?
  就算是打到了明国内部,距离远一点,家书也该传回来了吧?不至于一点消息都没有吧?
  丰臣秀吉开始对只存在于宇喜多秀家战报里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等人感到疑惑,与他一样,黑田如水也对只存在于战报里的黑田长政产生了疑虑,并且早早的得知了真相,虽然有那么一瞬间,黑田如水产生了要杀去朝鲜找萧如薰报仇的想法,但是随后他唤回了理智,他冷静的分析了目前诡异的局势,决定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躲在自己的书房里偷偷流泪,怀念自己的儿子。
  黑田如水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忠诚于丰臣秀吉了,他还有别的想法,不过德川家康的存在的确是让他十分忌惮,这个外样大名的领袖人物,实力强横的东国大名,他一定已经知道了丰臣秀吉在朝鲜大败的消息,那么他会如何做呢?
  平心而论,黑田如水不会做丰臣秀吉的死士,从他被宣布领地十万石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可是他的身上毕竟被烙上了太深的丰臣系的烙印,如果德川家康召集了东国大名正式反叛,他又该何去何从?
  丰臣秀吉的嫡系在朝鲜损失惨重,不仅仅是士兵上的损失,还有主要人员的损失,光是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两人的损失就足以让丰臣秀吉伤筋动骨,就更别说其他的损失了,他探知到的消息都让他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他不相信德川家康就没有这种感觉。
  他们被丰臣秀吉的狂妄所感染,居然忘记了那个大帝国是多么的强悍善战,是日本不可能战胜的存在。
  被挑衅的发了怒的大帝国,又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人呢?又会如何对待整个日本呢?
  黑田如水想得比较深远,但是很多人只能看到眼下。
  几乎在丰臣秀吉下达第二次抓捕谣言诽谤者的命令的同一时间,一封来自朝鲜方面军统帅宇喜多秀家的书信也抵达了名护屋丰臣秀吉的手里,这封信畅通无阻的来到了丰臣秀吉的手里,丰臣秀吉极其迫切的打开了这封信观看,一看之下,大喜过望。
  宇喜多秀家说——明军战败,向我乞和,宇喜多秀家建议可以撤军准备谈判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撤兵刻不容缓
  丰臣秀吉本来是个聪明人,这是肯定的,不聪明是没办法从奴隶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但是他的年纪不小了,脑子也有点糊涂了,他每天呆在名护屋里,对战况的把握完全来自于朝鲜前线将领的书信,而那些将领深谙秀吉心理,一贯讳败扬胜,给远在日本的丰臣秀吉勾勒出一幅无比璀璨的前景图像。
  那封信,就是前线日本将领们愁眉苦脸半个月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破局之计。
  没办法,实在没办法了,眼下的情况就是日军有足够的兵力守住倭城,把守住釜山地区,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重新前进和明军争夺朝鲜的其他地区。
  除了釜山这一块地区之外,其余的地区全部被明军和朝鲜义军收复,就连全罗道都被收复了,日军被困在釜山动弹不得,若不是海路依然通畅,他们就要被饿死了。
  这般的惨状,加上几名高层的死亡,比如加藤光泰和增田长盛,还有黑田长政,加上之前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剩余的日军高层对明军充满了畏惧,也已经没有了继续进兵决战的勇气。
  碧蹄馆之战,之前叫嚷的最凶的小早川隆景是逃得最快的,比宇喜多秀家逃的还要快,回到釜山之后就病倒了,现在还卧床不起,情况堪忧。
  日军士气普遍低迷,躲在倭城里不敢离开,远远窥视到明军操练的雄壮阵容时都心惊胆战,偶尔听到几声炮响都要惊慌失措好一阵子。
  而更恐怖的是,明军还在日军面前筑起了一座高达十米的京观,全是用斩下的倭寇头颅筑城,经常有三三两两的明军在京观底下炫耀武力,示威性的发炮开枪挑衅日军,日军却一点反击的勇气都提不起来,完全被明军的气势压了下去。
  还有一天萧如薰闲来无事,召集军中将领聚餐的时候,突发奇想,学习《三国志通俗演义》里的诸葛亮羞辱司马懿的桥段,给对面的倭寇总帅宇喜多秀家写了一封信,然后送了他一套朝鲜女人穿的衣服,还有一盒胭脂,嘲讽他缩在城池里面和女人没什么两样,还是趁早滚回日本比较好。
  此举一出,军中诸将都来了兴趣,也要附庸风雅一把,就连袁黄老头都忍不住参了一脚,以各自的名义分别给玄苏口中幸存的日军高层写信,赠送女人的衣服和胭脂羞辱他们。
  李如松更是恶趣味,他闲来无事到大营附近的山林里打猎肉食,居然猎到了一只虎,耀武扬威的扛回来炫耀自己的武力,正当此时,他把自己珍藏的那条虎鞭奉献出来,一起送给宇喜多秀家。
  他的信上还说什么听讲宇喜多阁下的那里没什么用,起不来,烦恼的连仗都不能打了,在下很想帮助你,就送你一根虎鞭,但愿你吃了以后能起来和我们作战,如果还是起不来,那我就爱莫能助了,您只能穿上女装做女人了之类的……
  反正众将极尽羞辱嘲讽之能,将各自的恶意满满的倾泻在了这些物件里,然后派了一个抓来的日军俘虏把这些东西带回去赠送给日军的高层。
  日军高层受到了这份来自于明军高层集体赠送的厚礼之后,集体气晕,尤其是宇喜多秀家,看着眼前的女装和虎鞭,气的是一佛出窍,二佛升天,差点没背过气去,一甩手把那根虎鞭扔到地上,狠狠的跺了好几脚,年轻人的火气大,气的他几乎当场就要发作。
  宇喜多秀家抽出剑就要冲出去,他要召集兵马和萧如薰决一死战,死都不能受辱,刚要冲出去,便被石田三成死死拽住。
  “这是萧如薰的奸计!你不能中计!他就是要激怒你!他就是要让你出战!你不能中了他的奸计!!”
  石田三成拼命的劝说恼羞成怒的日军高层,好说歹说才把他们说服,然而这样的消息却已经传开,高层们集体受辱不敢声张的消息越传越汹涌,日军士气进一步下降。
  等到第二天萧如薰带着一批骑兵到倭城附近耀武扬威的挑衅日军的时候,他们也缩在城墙后面不敢开枪射击。
  在这般压抑的氛围之下,逃兵的现象不可抑制的出现了,第一次只是三个人相约逃跑,被巡逻的军官发现,抓住之后也没声张,只是斥责了事。
  结果第二次就是十六个人的小集团一起出逃,其中还有上次的那个军官,还做了很详细的计划,跑到什么地方有船可以逃回日本等等,还是运气不好,被岛津义弘发现了。
  从临津江边落荒而逃的岛津义弘在战后受到了惩罚,降了军职,因为不敢告诉丰臣秀吉所以还没有削弱领地,但是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大名鼎鼎的萨摩强兵也因此而受到了羞辱,这让他极为不快,正好此时抓住了这些逃兵,岛津义弘决定给自己出一口气。
  结果这十几人是第五军团福岛正则的手下,福岛正则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加上自己的手下还是让岛津义弘这个“逃将”给抓住的,于是出言包庇自己的手下,反咬岛津义弘没事找事,要求严惩岛津义弘。
  这就让森吉成很不满意,岛津义弘的萨摩兵属于他麾下的福岛正则骂岛津义弘就是在骂他,他怎么能忍?两人先是嘴上吵吵,然后发展到动手动脚,最后直接互相拔出武士刀对砍起来。
  这场争论以宇喜多秀家出面各打五十大板而告终,但是第三天,福岛正则手下这十六人就消失不见了,福岛正则被抽了一个大嘴巴,脸肿的很厉害,这让他很没有面子。
  于是他下令彻查,彻查之后才发现是逃兵,一方面派人追捕,一方面加强了防卫,然而这并不能阻止逃兵的出现。
  第一波逃兵成功逃亡之后,越来越多的逃兵就开始出现了,第二次三十六人,第三次五十七人,第四次八十一人,第五次一百零六人。
  这个数字最终累加到了日军高层无法无视的地步,在明军的强大压力和日军高层的不作为之下,情况极为严峻。
  面对这样的情况,石田三成不得不下达严令,各军团如果不能管理好逃兵问题,直接问责军团长,促使军团长用自己的家臣去管理这些问题,虽然有效控制了逃兵现象,却也让石田三成等人意识到从朝鲜撤兵刻不容缓这件事情。
  所以就有了那封信。
第一百五十三章
德川家康的时机
  丰臣秀吉是不清楚前线战况的,但是最起码的后勤问题他还能看明白,即使粮食草料可以从朝鲜就地补给,但是铁炮和子弹还是要在本国生产运送,国内的资源日益紧张,民众呼声越来越响亮,一些大名的警告越来越急切,这不是丰臣秀吉可以故意不理睬的。
  他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走势,至少打仗需要吃饭和武器,这是不可避免的。
  就在这个时候,宇喜多秀家的信抵达了,这让在自己的自信和实际情况中反复摇摆不定的丰臣秀吉瞬间坚定了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失去了最后一次从梦中醒来的机会。
  大喜过望的他立刻四处写信向大名们炫耀明军被自己打的求和的战绩,然后写信给宇喜多秀家,让他给明军提上七款议和条件,交给小西行长去谈判,缺一条都不可以答应。
  这七条条件分别为:第一,迎明帝公主为日本皇后;第二,发展勘合贸易;第三,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第四,京城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于日本;第五,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第六,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第七,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丰臣秀吉极其自信笃定的说,一条不答应就不能允许明军投降,这次看在他们老实的份上就不要他们的地盘了,如果下次再犯,就要打到他们割地为止!
  宇喜多秀家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差点哭了,这已经不是和谈的范畴了,这是要逼着“战败的”大明签城下之盟,更何况还要已经不知生死的小西行长去谈判,还要明帝的公主做日本皇后……本来宇喜多秀家只是想要一个体面一点的撤军机会,等大军回到日本之后,既定事实如此,丰臣秀吉只能咽下这枚苦果,而不是现在这种情况。
  看到这封信的日军高层们面面相觑目瞪口呆,他们完全想不到他们一点一点种下的苦果已经长那么大了,大到他们根本就吃不下去的地步,更别说小西行长估计已经死了,哪里去找另外一个“小西行长”去“谈判”?
  釜山日军高层陷入了集体懵逼之中。
  这信件的一来一回足够锦衣卫在日本的探子们集结起来接受任务,然后开始分头行动了,周琦记挂着萧如薰提出的那个特殊要求,于是亲自带人前往日本萨摩藩寻找许仪后,通过当地的身陷日本的中国人的牵线搭桥,还真的就找到了被岛津家奉为上宾的许仪后。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东国大名们接到了丰臣秀吉的炫耀信,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什么前线战况一片大好,明军已经被打败,向我乞和!这封信把知道内情的东国大名们看的是目瞪狗带,好一会儿德川家康才分析说这肯定是西国大名们为了撤军而找的借口,就不知道丰臣秀吉还想干什么。
  果不其然,德川家康说中了,很快,丰臣秀吉提出“大明日本友好七条”的事情传遍了名护屋,大大的安抚了名护屋的民心,让丰臣秀吉进一步沉浸在了这份美妙的感觉里,然而却让其他头脑清醒的大名们开始质疑丰臣秀吉的精神状况。
  再怎么要面子也该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了吧?这种情况下还提出这样的要求,丰臣秀吉是不是疯了?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大家都盯着德川家康,同样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德川家康眯起了眼睛,阴沉的眼神使人不寒而栗。
  “这几天,我们找个理由去拜见一下太阁吧!”
  德川家康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去看清楚一件事情,如果他能确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那么他将会狠狠的抽自己一个巴掌,然后杀了丰臣秀吉,如果他不能确定,他还会狠狠的抽自己一个巴掌,继续做丰臣秀吉的狗。
  堂堂的百万石大名,怎么能让一个疯子统领?更何况这个疯子正在拿整个日本的生死存亡开玩笑!这个要求要是真的被不知轻重的某人交给了明军,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老大帝国的全力一击,这不是现在脆弱的日本可以承受的。
  德川家康的动作很快,他带着几个东国大名,带着一些珍贵的礼品要去拜见丰臣秀吉,打的旗号是恭祝丰臣秀吉打败了明国赢取了战争的胜利,丰臣秀吉大喜过望,对德川家康等人“识时务”的行为表示赞赏,设宴款待他们。
  宴会上,德川家康小心翼翼地询问丰臣秀吉,说既然战争打赢了,那么咱们是不是要向明国提一些要求比较好?
  丰臣秀吉哈哈大笑,说,那是当然的,我要求明帝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天皇陛下做皇后,算是给他面子了,两家结姻亲之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阻止明国反叛我们。
  德川家康沉默了一下,然后又问丰臣秀吉,说那我们怎么要求朝鲜呢?是不是要朝鲜割地赔款什么的?
  丰臣秀吉点了点头,得意的回复德川家康说,要朝鲜把南部四道割让给日本,成为日本进攻大陆的跳板。
  德川家康忙问为什么不要全部,丰臣秀吉嘲笑德川家康眼界短小,说如果让朝鲜完全被吞并,会大大的刺激明国,勇士们征战实在是太累了,需要休息,先拿下南部四道,等勇士们休息好了,直接去攻打北部四道难道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