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815

  德川家康沉默了。
  接着又有一位大名询问丰臣秀吉,说万一朝鲜不满意这个约定,假意投降之后再和明国合兵夺回国土,该怎么办呢?
  丰臣秀吉又是一阵嘲讽,解释说,我还让朝鲜发誓永远不背叛日本,这就是为了防止这一条,如果朝鲜发誓之后还要起兵攻打南部四道,那就正好给了我们继续进攻的理由,这个条件就是为了我们再一次发兵有借口而设立的,没有借口就算是我也不能出兵,所以才要设一个借口,你们真笨!
  丰臣秀吉解释之余不忘了嘲讽这些东国大名的低智商,虽然的确有些恼怒,但是东国大名们更多的还是觉得德川家康的担忧不无道理。
  接着,丰臣秀吉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大陆战略,将自己邀请天皇移居北京,而自己居住到宁波,吞并整个明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战略,东国大名们笑颜如花的拍手称赞,丰臣秀吉更加高兴的哈哈大笑。
  宴会结束,宾主尽欢,大家欢聚而散。
  回到住处,看着一屋子面色各异的东国大名,德川家康阴沉着脸开口道:“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朝鲜的事情一旦事发,太阁肯定会要求我们出兵,他肯定会不停任何劝告的亲自去朝鲜,到时候,你们打算怎么办?我先表个态,我是不会出兵的,你们呢?”
  “不会。”
  “不会。”
  “绝对不会。”
  “附议……”
  ……
  一番表态之后,德川家康意识到,自己等了许久的时机已经到了,这场朝鲜之役,给丰臣秀吉带来的是毁灭,给自己和日本带来的可能是新生。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舜臣
  没错,能给德川家康带来机遇的,却是丰臣秀吉的死局,而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丰臣秀吉此时此刻还沉醉在自己的梦里,迷失在自己眼前的幻境里,丝毫不曾意识到真实的情况已经到了何等的程度,宇喜多秀家等人不惜欺骗他也要得到的撤退令没有等到,却等到了丰臣秀吉的梦。
  那七个条款,分明就是要他们的命啊……
  釜山的日军高层们聚在一起,愁眉苦脸的看着那封信和信上的要求,一桶一桶的吞着后悔药,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的哀伤萧如薰感受不到,萧如薰也没有必要去感受,虽说不能把日本人逼得太急,但是起码的攻势还是要有的,不然自己人这边不好交代,朝廷那边也不好交代,给大家一个怯战不前的样子可不好,所以萧如薰偶尔也会派小部队对着某座城堡轰轰轰的来上几炮,刺激一下日本人的神经,也让自己人发泄一下情绪。
  得知朝廷水师出动的萧如薰心中大定,但是碍于自己对水战的了解实在不多,而皇帝却把水师的出动作战指令权交给了自己,一般而言水师出动都是可以独立作战成体系,水师总帅只是和陆军协同作战,却不是上下属的关系,然而这一次,朱翊钧把水师的统辖权也交给了自己,水师总兵陈璘需要听从自己的命令才能出动作战。
  这让萧如薰感到甜蜜而又烦恼,权力加大当然是甜蜜的好事,可是陈璘那位六十岁的老将军,资历得多深?要是能听自己的才怪!朱翊钧这是有意的还是有意的还是有意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李如松就让自己十分头疼了,更别说还是个年纪更大的,整个军中除了袁黄也没有人可以在年龄和资历上超过他,更别说这大神从嘉靖时代就一直在东南抗倭平乱,和袁黄是同一个等级的大神,要不是贪了一点儿,怕也只是比李成梁差一线,而不是现在这副刚刚被启用的模样。
  陈璘的确是个英雄级的人物,但是这位英雄却有个致命的缺点,贪,大概是和李成梁一样的经历让他变得有些世故和贪财,但是陈璘却没有李成梁的机警和变通的本事,而且看人也不准,所以每次贿赂文官上司都贿赂错了人,不是被举报就是被羞辱,然后罢官,要不是带兵打仗的本事的确不错,一辈子都不会被启用。
  这一次以花甲之龄被启用,还要听从一个二十三岁的毛头小子的指挥,可想而知陈璘的心里是有多么不忿。
  所以虽然有不敬老的嫌疑,萧如薰还是打算用重典让这个极品老兵俯首听令,乖乖的去把对马岛拿下来,完成自己的战略计划。
  因此,萧如薰需要恶补一些关于水战和船只的知识,袁黄对此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讲不通透,估计也不是陈璘的对手,萧如薰就想到了一个人,然后下令把他从全罗道召来。
  李舜臣。
  这个不世出的水战天才。
  时势造英雄,李舜臣就是明日朝三国博弈的大时势之下所造就的最纯粹的英雄,为此而盛,为此而死,兴盛于朝鲜之役的最开端,结束于朝鲜之役的最后一战,仿佛他的一生都是为这一战而准备着,这一战结束了,他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消失在了这片天地之间。
  这位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萧如薰一直都很想见见,现代的韩国人在朝鲜之役这场战役中粉饰吹嘘了很多他们自己人的神迹,仿佛没有明军他们也能打赢这场战役,然而他们唯一一位并不需要吹嘘就能得到承认的英雄,就是李舜臣。
  我们可以嘲讽韩国人的小国寡民的姿态,却不能嘲讽李舜臣这位足以称之为英雄的人物。
  他从朝鲜之役的最开端就与朝廷的支持没关系,从头到尾几乎是一个人率军独立作战,失去了朝廷失去了政府的支撑,困守沦陷区最南端,只靠着自己的一支船队和一个港口,些许的补给和全罗道的一块土地,在与日军的海战之中屡屡创造奇迹般的战绩,败少胜多,乃是整场战争中日本人最为恐惧的朝鲜将领,没有之一。
  如果可以给他足够多的船只和足够多的火炮,他完全有能力在海战中歼灭日军的水师主力,即使在他没有足够船只的情况之下,他还是靠着劣势兵力屡屡重创日本水师,将日本水师的海上运输路线搅的乱七八糟,日军七百艘主力战舰被他在一个月之内干掉一百艘,其余的都缩在港口不敢出战,他最活跃的一段时期甚至凭着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海上运输能力的七成打掉了。
  可以说李舜臣的活跃也间接让日本人的进军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为萧如薰的出兵争取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可以说这段时期内李舜臣就是日本人无法打败的海上霸主,当然这也和日本人的战争机制有关,朝鲜海军之所以占据优势,是因为指挥官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日本海军的失败,完全该归咎于那些大名各行其是。
  不过这也没办法,日本水军的九千两百人,实际上被分成了九大部分,总帅九鬼嘉隆一千五百人,藤堂高虎两千人,胁坂安治一千五百人,加藤嘉明七百五十人,来岛兄弟七百人,菅达长二百五十人,桑山一晴一千人,堀内氏善八百五十人和杉若氏宗六百五十人。
  日本当时没搞统一兵制,大名上战场都是自带人马,所以打起仗来士兵都紧随自家主公行动,每一个大名都是一个独立的军事单位,自然要以自家利益为先。
  如此就给了李舜臣各个击破的机会,唐浦、固城、栗浦三场海战结束之后,日军水师不甘失败,痛定思痛之后,决定集合所有力量和李舜臣来一场决战,是为闲山岛海战。
  结果日本再度损失了近一百艘战舰,尤其是水军总司令九鬼嘉隆为了讨好丰臣秀吉而建造的超级战舰“日本丸”也被李舜臣击沉,直接导致日本水师的斗志丧失。
  和陆军的弥天大谎不同,水师没有隐瞒丰臣秀吉,丰臣秀吉从一开始就对水师不抱太大的期望,所以当他听到闲山岛和安骨浦的败战消息之后,默默无言,非但没有斥责败将,还给身受重伤的胁坂安治发了一份感谢状。
  似乎此时,丰臣秀吉已经不再对击败李舜臣有什么幻想,但是李舜臣自己却犯了错误。
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马攻略计划
  李舜臣之所以犯错误,也是着急想为陆军减轻压力,想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
  在萧如薰出兵前一个月,李舜臣得知大明已经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为策应大明的行动,李舜臣决定冒险率水师奇袭釜山城,完成萧如薰设想许久的终极战略,切断日军联结对马及九州的补给线,若是能完成,等明军一出兵,这场战争实际上就可以划下休止符,结束了。
  然而日本水师早已得知消息做好准备,闭门不出,从城中枪击重创朝鲜军,朝鲜将领郑运中弹身亡,险些被俘虏的李舜臣逃向加徳岛,此役战果仅止于烧掉釜山城下四百余艘空船,连胜皆捷的朝鲜水师损失惨重,李舜臣不再轻易言战,转为攻击没有战船护卫的运输船,降低日军补给能力。
  李舜臣经此战之后明白了自己手上的船只数量和兵力无法达到切断日军补给线的目标,便决定稳扎稳打,袭击日军的运输船只,如此一来便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最初丰臣秀吉制订的补给计划,是希望日本水军能沿全罗道西进,与陆军配合行动,水陆并进,陆军作战,沿途靠水补给,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开朝鲜多山地形,提高运补效率。
  而现在李舜臣把日本水军牢牢地挡在了丽水以北,掐灭了日军从全罗道运输物资的可能,等若斩断了日军一臂,日军只能依靠名护屋-对马-釜山把补给运到朝鲜,再通过庆尚道的山路一路辗转运输,速度惨不忍睹。
  如果只是粮食的话,日军还可以就食于当地,真正让前线日军将领难受的,是其他几样战略物资的匮乏,比如铁炮、弹丸、火药与火绳,日军以铁炮作为核心战法,这几种物资是保证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可朝鲜除了火药勉强可以供应一点以外,其他的都必须从日本长途跋涉运来。
  铁炮在日本可以生产,这也还罢了,但是像制作火药关键原料之一的硝石、制造弹丸所用的铅和做火绳用的棉线,这几样东西在日本的产量极低,本身也需要进口,搜集极其不易,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缺点在这个时候暴露无遗。
  可以说小西行长在攻占平壤之后停滞不前,加藤清正放弃北上的根本原因就是李舜臣在海面上的大活跃,李舜臣以一己之力把日军的运输补给能力灭掉了一半,另外一半还在不断的打击,让日本人头疼不已,却又毫无办法。
  如此海战人才,相当熟悉日军的水军战力和情况等等,萧如薰不向他请教又向谁请教呢?
  于是萧如薰请来了李舜臣,并且亲自迎接他。
  李舜臣接到萧如薰的调令之时,是有些犹豫的,因为他不知道萧如薰找他要做什么,但是萧如薰现在是整个战役的实际负责人,不仅拥有对明军的指挥权,碧蹄馆之战收复汉城以后,为了表达对萧如薰的信任和感激,李昖还把朝鲜军的指挥权也交给了萧如薰。
  萧如薰现在不仅可以调动明军,还能调动朝鲜军,集中朝鲜水陆主力在全罗道驱逐日军戒备庆尚道的指令就是萧如薰发出的。
  所以李舜臣现在没有任何理由推脱。
  他把水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得力副手,然后带着几个亲兵和一个儿子就启程出发,来到了大邱大营。
  如今,天兵主将,威名赫赫的萧如薰提督在朝鲜君臣看来已经是宛如救世主一般的人物,三个月不出兵,一出兵就如闪电般三战收复朝鲜三都,歼灭倭寇十万,把倭寇打的屁滚尿流的滚回了釜山当起了缩头乌龟,萧提督一月光复半个朝鲜的功绩已经为朝鲜人所共知。
  李舜臣自然也知道,因此才有些不安,不知道萧提督找自己是要做什么,是要嘉奖自己歼灭了倭寇三分之一主力的功绩,还是要责罚自己轻敌大意在釜山大败而归的败绩呢?
  抵达大邱大营的门口,李舜臣远远的看到了一名红袍披风大将威风凛凛的站在门口,不由一愣,于是远远下马,步行向前,见到红袍大将之后行军礼,开口询问:“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奉萧提督之命前来,不知将军是?”
  “萧如薰,请李将军过来的人。”
  红袍大将一笑。
  李舜臣顿时愣住,萧如薰大笑,携起李舜臣的手就带着他往大营里面走。
  “李将军屡屡击破倭寇水师,本督甚为钦佩,眼下大明水师出动在即,本督急需一位对倭寇水师了解颇深之人为本督完善计划,这就想到了李将军。”
  萧如薰一边笑着一边用言语安抚有些愣神的李舜臣,李舜臣这才明白萧如薰找他来的真正理由,原来是大明要对日本水师动手了,这让他有些激动莫名,他最早想要完成的计划就是攻占对马岛、切断倭寇的补给路线,不知道这位提督是不是也有如此的想法。
  “敢问提督,大明水师出动几何?有何目的?”
  “五百艘战舰,大约有万余水师官兵,目的,就是李将军没能完成的那次任务。”
  李舜臣老脸一红,问道:“莫不是……釜山?”
  “不,不是釜山。”萧如薰摇了摇头:“第一目标是对马岛,我欲图利用水师在对马岛全歼倭寇水师主力,而后引官兵登陆,攻占对马,把对马岛夺下来,彻底切断倭寇和朝鲜之间的联系,将釜山倭寇困死的同时,将战线往前推移,以便随时进攻倭寇本土。”
  “进攻倭寇本土?!”
  李舜臣顿时一愣,说老实话,他虽然想着切断倭寇的补给线,但是从战略角度来说,只是为了拯救朝鲜半岛,他从未想过以朝鲜的国力可以反攻倭寇的本土,朝鲜唯一一次主动进攻倭寇的军事行动还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朝鲜世宗时期,朝鲜出兵两万攻打对马岛,驱逐了倭寇,随即班师,却没有保持占领对马岛。
  对马岛处于朝鲜半岛与日本本土的中间点的位置,距离朝鲜本土约五十公里,天气晴朗时,站在岛上高台可以远眺到朝鲜半岛的釜山,当初蒙古人东征的时候两度攻占对马,对岛民进行屠杀,如今的对马属于宗氏家族的封地,也就是在平壤被明军打死的宗义智的封地。
  “对,进攻倭寇本土,被动防御总是吃亏的,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最能减少战争损失的对策,把战火烧到倭寇本土,让他们也好好的尝试一下被战火波及的苦楚!”萧如薰恶狠狠地说道:“总而言之,对马岛必须拿下,釜山倭寇的退路也要切断,届时,海路被封死,陆路被堵死,我就是困,也要把那几万倭寇给活活困死!”
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装朝鲜水师
  李舜臣激动了,萧提督的战争决心如此坚定,那么朝鲜复国在即,釜山倭寇也不足为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