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1592(校对)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815

  大秦官方对他们没有过多的限制,除了一些要紧地方不能涉足之外,商业区是完全开放没有限制的。
  大秦首都的商业自然相当的繁荣,藩属国的国君们和北边草原的部落酋长们何曾见识过如此繁华的商业贸易?
  早上很早就开市了,一直到半夜还有夜市接着开放,真正的休市时间也就三个时辰左右,其余时间总是有商人在叫卖。
  大秦帝都没有宵禁这个说法,虽然晚上城门会关闭,但是城池内还是一样的繁华。
  更让这些人感兴趣的是,整个帝都的路都是砖石路面,而不是他们熟悉的烂泥路,大秦帝都的路面都是以砖石铺就,相当的平顺整洁,踩在上面走起路来很舒服,也不用担心鞋子脏掉,也不用担心下雨路面很烂无法行走。
  他们本以为只有皇宫里才有砖石路面,结果大街上也有。
  而且大秦首都也没有难闻的臭味和骚味,街头上看不到任何的脏东西,哪怕是小巷子里面都没有人随地大小便,取而代之的是很多被称之为“公厕”的建筑,很多行人要是有三急,就会进入其中解手。
  “皇帝陛下喜欢整洁,认为卫生非常重要,所以京师的地面不单单是用砖石铺就,还设置有很多的公厕,专供行人解手之用,路上还有很多负责打扫卫生的扫地工。而且为了防止有人恶习不改,皇帝陛下还规定了惩罚措施,随地大小便的要被带到官府里打板子抽鞭子,当众被扒下裤子打板子抽鞭子,然后还要罚钱,这样罚了一阵子之后,就再也没人敢在京师随地大小便了。”
  对于布延汗的疑惑,跟在身边的外交部翻译人员是如此回答的。
  “哦,原来是这样。”
  布延汗就跟个刘姥姥进到大观园里一样,被大秦帝都的清洁干净和种种新奇的见闻给弄得一愣一愣的。
  回想起自己部落里面的脏乱差的样子和难闻的味道,布延汗只觉得差距之大令他感到无比的沮丧和郁闷。
  身为蒙古帝国的大汗,自己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作为大秦帝国的皇帝,萧如薰过的又是什么样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要是让我来过,该有多好?
  他悄悄的这样想着。
  他甚至不敢大胆的想,因为他行走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一队一队手持武器巡逻的精锐士兵。
  繁华之下,是坚强的军力在支撑,有些人甚至连小心思都不敢光明正大的想。
  无独有偶,翁果岱也是一样的感觉,当然作为他来说,他并没有思想上的包袱,只觉得大秦的人都生活在仙境里,而他生活在猪圈里。
  砖石路面,漂亮而保暖的房屋,气派的高楼建筑,雕龙画凤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香气四溢的小吃……
  个中差距之大,足以人仰望。
  大秦帝国的强盛,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
  翁果岱看着从身边走过的一列十数名气宇轩昂手持精良武器的巡逻士兵,将心中的心思狠狠的摁了下去。
  李昖和随同的官员也是一样的感觉,李昖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但是身边随同的官员有前明时期就不断来到北京办事的,一路观看下来,也觉得变化之大令人咂舌。
  “京师昔日里看来和王京并无太大的区别,不过是占地面积和建筑多寡,现在再一看,完全是换了一番模样。”
  李昖身边的经常出使前明和大秦的官员忍不住感叹道。
  一起出来的外交部官员不无自得地说道:“那是自然,当今陛下所作所为处处出人意料,但是办完事情之后,所见所闻就连我们这些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就说这京师,早些时候随地大小便的比比皆是,小巷暗道里骚臭难闻,甚至能看到动物死尸。现在想起来,这又如何算做帝都?不过现在一切都好了,京师是如此的洁净,砖石路面完全不会泥泞,地面上有杂物也会有人清扫干净,若有人敢随地大小便随地丢弃脏污物件会被立刻抓起来达到官府打板子罚钱,久而久之,一切自然变好。”
  李昖边走着边点头,看着往来不断的行人和路边叫卖的小商小贩,还有京师气派的建筑高楼,再回想起自己引以为傲的“王京”,不由得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和失落感。
  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要是当日我选择了内附,来做大秦的王爷,生活在京师,是不是也能这样?
  这样的想法只出现了一会儿,就给掐灭了。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在朝鲜好歹还有权力,在大秦,只能当个闲散废物王爷,还能做什么?
  李昖对于这一点倒是看得很清楚。
第一千三百章
爹爹,我怕
  作为大秦帝国的储君,萧如薰对萧振邦的培养和教育是丝毫不放松的。
  从早些时候亲自带着他处理朝政亲自抚养一直到现在,即使交给知识渊博的老师也不会减少亲自教育的时间。
  一有时间萧如薰就要检查振邦的功课,没时间挤出时间也要来检查振邦的学习情况。
  在萧如薰给振邦安排的老师所传授的四书五经基础学识之外,萧如薰还叫振邦用闲暇时间读《韩非子》和《商君书》。
  他让振邦提出自己的疑惑,自己比较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之间的差异,并且进行思考。
  眼下虽然诸事繁多,但是萧如薰依然会挤出时间给振邦解决自己的疑惑,紧抓振邦的思想状态,不让他的思想状态脱离预设的轨道之中。
  萧如薰经常就一些很有意义的话题和振邦展开讨论,引导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让他偏听偏信一家之言。
  “孟子所言,人性本善,但是荀子所言,人性本恶,父皇,孩儿实在是疑惑,就询问了老师,老师说人性本善,之所以作恶,是因为后天教育不当,所以应当更加专注于后天的教育,可是孩儿总觉得这样说也不太对。”
  振邦满脸的疑惑,怎么想也说服不了自己的内心。
  萧如薰拿过他手里的《韩非子》翻阅了一下,然后关上了书本。
  “如果每个人都是善良的,那么法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每个人都是恶人,国家又该如何存续?”
  “父皇的意思是……”
  振邦不是很明白萧如薰的意思。
  “为父的意思是,没有单纯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好或坏的一面,只是看他所处的地方和状态以及他所经历的事情。”
  振邦恍然大悟:“那就是说孟子是对的,人就和水一样,并非自己天生不善良,而是因为所处的地方不同,被逼无奈?”
  萧如薰摇头。
  “不是那么简单的,人是人,水是水,孟子生活在战国大变革的时代,他所说的这一切,都带有辩论的意味,即支持自己的言论,拼尽一切方法,证明自己是对的,比如白马非马,就是这样产生的。在那样的时代和背景之下,孟子所说的一切都带有极其强烈的他本人的欲图,为了证明他是对的,任何人都是错的,与此相对,韩非子亦然,为了证明他是对的,他也能将其他学说都当作是错的,所为的,无非是个人和学派的利益。”
  振邦又有些迷糊了。
  “那到底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呢?”
  萧如薰笑着摸了摸振邦的小脑袋。
  “这重要吗?”
  “父皇以为这不重要吗?”
  振邦疑惑地看着萧如薰。
  “大秦没有法度吗?大秦没有教育吗?孟子所说的和韩非子所说的应对方法,大秦都具备了,作恶的人,有法律严惩,正常的百姓,可以得到国家的教化,既然大秦都具备了,性本善和性本恶对于我们而言,还重要吗?”
  振邦还是懵懂不解的样子。
  萧如薰叹了口气。
  “振邦,为父让你学习儒学和法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你增长学识,更希望让你知道,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学说,而她们所处的时代,是战果大变革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每一家都竭尽全力证明自己的学说是对的,让统治者采纳他们的意见,任用他们的学子,助长他们的势力,你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振邦眨了眨眼睛,想起方才萧如薰所说的话。
  “为了……他们自己?”
  “对,他们争鸣,他们辩论,不是为了真理,不是为了真的将性本恶和性本善辩论出个所以然,而是为了私欲,为了让统治者相信他们,接纳他们,给他们权力,让他们上位,享受荣华富贵。性恶如何?咱们不会没有教化,性善又如何?咱们不会没有法律,性本恶和性本善对于我们而言,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争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正确,而对方更错误,让战国时代的王们接纳他们,成为统治者。”
  振邦瞪大了眼睛,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也就是说,性本恶和性本善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统治者愿意采纳儒家还是法家?”
  “对。”
  萧如薰满意的点了点头:“振邦,为父这样对你说,是因为旁人可以相信性本善,也可以相信性本恶,可以成为儒家的信徒,也可以成为法家的拥趸,而你不可以,因为,你就是统治者。”
  萧如薰的手抚摸着振邦的小脑袋,振邦讶异的看向了萧如薰。
  “振邦,你是为父的儿子,大秦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天下的一切,未来都是你的,孟子和荀子韩非子,以及他们的信徒们,和你的地位不对等,他们是臣,而你就是他们要争取的那个王。你的身份决定你不能成为任何人的信徒,你是王,你不能相信任何一种学说,任他们说的天花乱坠,你只要记住,什么对大秦最有利就用什么,管他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对大秦而言有意义吗?对你而言有意义吗?”
  振邦张了张嘴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没能说出来。
  萧如薰接着说道:“振邦,你要记住,等你做了皇帝,不管手下的人是性本善的信徒,还是性本恶的拥趸,他们,都是你手中的棋子,你要他们生,他们就生,你要他们死,他们就死。你要学会玩弄他们,而不是被他们玩弄,不管他们对你说什么,想让你相信什么,你都要记住,他们是棋子,你是棋手,只有棋手能玩弄棋子,棋子休想玩弄棋手。”
  “那……那老师说,孩儿应该……”
  “老师是臣,你是君。”
  萧如薰打断了振邦的话:“寻常人家可以说尊师重道,但是振邦,你是君,天下独一份的君,老师,也是你手中的一枚棋子,你要学会利用他,玩弄他,而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走。”
  振邦好像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他可以牵着天底下任何一个人的鼻子走,唯独只有你不行,振邦,你是他的君,你是他的主宰,给他尊重,听他授课,这是礼貌,是为人基本的道德素养,不是其他的任何东西。”
  “孩儿……孩儿好像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8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