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校对)第7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4/1505

  但是大规模且强悍的武力又是维持帝国的必须,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并不容易,西汉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一试点首先是在青州开始进行的,这里是郭鹏的起家之地。
  该政策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且给了现役军队的士兵们以无比的信心之后,就开始往兖州推行,然后扩展到了豫州,和冀州。
  眼下没有那么多退役的士兵可以安排下去,所以没有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定这一制度,之后上了规模,这个制度是要完全确立下来的。
  这将进一步增强郭鹏对地方基层的掌控力度,进一步扩张郭某人的权力。
  郭某人需要更多更多的权力,需要足以收拾那帮家伙的权力。
  现在还不够多,还不够强!
  有了在这四个州的成功试点,郭鹏就放心的在荆州进行了第一波上规模的裁军。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波荆州的裁军还是挺成功的,江夏郡和荆南四郡有大量荒废且肥沃的土地,正好适合这三万多精壮男子去开发。
  郭鹏派遣参谋部和民政部官员进入荆州,协助办理。
  民政部主要负责指导监督当地政府进行授田,然后组织耕牛、农具、种子还有房屋给士兵们,帮助他们在地方成家立业。
  这帮官员还做了一回集体月老,在军队里搞了一次大规模相亲,把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孤女们都给安排上了。
  而参谋部则负责指导这些士兵在所在屯田村庄担任“教官”职位。
  指导他们如何带领当地壮丁农时耕种,闲时操练,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自我防卫,坚持到正规军的到来。
  一般来说一个村庄按照人数多少,派两到三名退役军卒担任教官,由于这些军卒识字,还能协助村长等基层小官带领农户们一起识字。
  整体来说,这一政策推行的十分成功有效,在荆州五郡之中推行的比较顺利,没什么人干涉,荆州官员们也比较服从郭鹏的命令。
  大概是之前那场崔渠案给魏帝国官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余波未散,地方上不敢造次。
  生怕成为皇帝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尤其是荆州官员们地位普遍不高且投降不久这样的原因。
  当然了,根本原因还是荆州的利益被划分完毕了,郭某人和荆州本地人达成了妥协。
  郭某人拥有江夏郡和荆南四郡的控制权,而对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南阳郡和南郡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表面上收收税,实际上里面还是他们的私人乐园私人王国,归政府管理的自耕农不多,高度自治的庄园坞堡不少。
  这两个郡内继续维持东汉模式,大家谁也别干扰谁。
  郭某人之所以可以维持现在的局面,也多亏了这个模式。
  这一次荆南四郡的开拓,荆州本地人出力不小,出钱出物出人协助朱灵转运物资,所以郭某人给了那些出力的人不少奖赏,还有一些政治利益。
  这样挺好的,识相,老老实实的待着,还能让你们多享受一阵子,非要现在就跳起来和我作对,那不就死路一条吗?
  不揍你揍谁?
  对吧,崔琰?
  郭某人心中充满了戏谑的感觉。
  荆州的问题从延德三年三月到七月,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安定下来了,裁军完成,朱灵率领一支精锐继续坐镇江陵。
  一边震慑宵小之辈,一边率军担负起整修道路的部分职责,一边也担负着总预备队的职责。
  无论张辽和乐进谁有需要帮助的,他都要出兵相助。
  未来进军交州,他从这里直接南下也是比较便利的。
  江南四州里,荆州是最快平定下来的,给郭某人省了不少钱,不过扬州和益州就没有那么快了,更别说郭某人答应三年不染指的交州。
  也好,这就是时间表。
  三年之内,把扬州和益州也给完全稳定下来,就能继续往南进取,把魏国的真正力量捅进交州,到那时候,可由不得张津说三道四。
  在小冰河时代彻底降临之前,至少要把江南之地初步开发起来,大运河工程也要算算日子上马做策划。
  二十年之内,这大运河必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魏帝国能否扛过这一波小冰河,就看自己的准备是否完全了。
  不出意外,郭某人是有把握的,所以无论如何,江南,必须要开拓!
  安排!
第0943章
临淄训练营
  扬州和益州的情况又和荆州不一样。
  该说不说,荆州在刘表的努力下,荆南的状况反而比其他两个州的南部要好不少。
  扬州上了规模的数十万山越贼人还有益州那遍布全境的属国蛮夷,都是十分棘手的。
  张辽已经奋战数年,如今吴郡、丹阳郡和庐陵郡已经基本上扫荡干净,会稽郡北部已经基本上扫荡干净。
  现在张辽就在带领军队深入豫章郡和会稽郡南部,对盘踞在豫章郡和会稽郡南部的山越集团进行最后清剿。
  因为张辽发起战争比较突然,没有给山越集团任何喘息的机会,所以一开始活动区域在江东北部的山越集团算是倒了血霉。
  他们被张辽几乎连根拔起,剩下的人见势不妙,意识到魏人翻脸不认人了,就没命的往南跑。
  张辽当然不会放过他们,一路紧追,用放火烧山的残酷模式对他们进行彻底打击。
  数年间率领魏军深入到了汉人势力从未深入过和真正掌握过的地方,披荆斩棘向南前进,几乎等同于开辟新的疆土。
  江东北部已经被肃清一空,江东南部到五岭以北地区还在鏖战之中。
  主要是丘陵遍地,丛林茂盛,原住民和残存的山越贼人的行踪颇有些难以追寻。
  为了降低魏军伤亡,张辽只能采用放火烧山的模式一边开拓一边战斗,比较耗时耗力,但是效率高。
  郭鹏毫不怀疑张辽能够顺利的打到五岭地区,把所有残存的山越贼人全部消灭掉,但是这显然需要时间。
  同理,益州也是如此。
  满宠为益州制定的计划是三步走,第一步消灭贼匪,第二步消灭属国,第三步向南开拓南中四郡。
  到延德三年五月份的时候,第一步就已经完成了,益州内部蜂拥而起的贼寇已经被魏军全部镇压消灭。
  魏军再次展示了自己强大的武力和无可动摇的统治力,满宠也初步树立了威望。
  然后就是第二步,乐进和法正邓芝等人制定计划,采取了类似于远交近攻的模式。
  对距离较远的地区进行安抚,对距离较近的地区进行政教合一,然后强行找到借口而后开战。
  计划非常顺利,到延德三年七月的时候,广汉属国和蜀郡属国已经被平定,魏军大获全胜,斩首三千余,获得十数万人口。
  然后乐进就开始计划向三巴之地的賨人动手了。
  当时攻击益州的时候,賨人曾经出动兵马帮助刘璋,给魏军带来了一些麻烦,让乐进很生气。
  等攻占益州之后,益州投降官员报告这是賨人相助所导致的。
  乐进当时就有了要剿灭賨人的想法。
  之后在张松的告知下,乐进得知賨人内部因为是否要帮助刘璋也产生过分歧,一部分賨人选择帮助,一部分賨人拒绝帮助,拒绝和魏军为敌。
  很显然,一锅端是不合适的,賨人的战斗力还挺强的,一锅端的话,不免要集中主力对其发动破袭,但是眼下乐进没有这个条件。
  所以乐进决定采用法正和邓芝的计划。
  邓芝建议,让自己作为使者,去接触那些没有协助刘璋的賨人,与他们交好,建立联络,争取拉拢他们为魏军征战,然后一起去进攻那些和魏军作对的部分,以此减少魏军的进攻压力。
  对此,法正也予以了赞同,于是,乐进决定派遣邓芝做使者前去出使賨人部落。
  这古老而善战的部落终将迎来自己的选择和终末。
  不过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战力大成的魏军并不是郭某人的操心对象,他最操心的,还是丝绸商路的问题。
  七月底,郭某人在洛阳叫来了曹氏商队和糜氏商队各自的实际负责人,在自己的书房里接见了他们,面授机宜。
  “让你们筹备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陛下,陛下吩咐的事情我们正在筹备之中,已经选出了合适的商队与合适的货物,就等着陛下的命令,只要陛下下令,我们立刻就能开始行动,去西域行商。”
  曹氏商队的负责人杜峰回复郭鹏。
  曹氏商队的实际负责人杜峰和糜氏商队的实际负责人马远都是临淄营收养的战争孤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4/15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