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07

  是夜,黄忠殒于御营,时章武二年一月中旬。
第三百四十五章
痴情
  江哲同周彻并立于山上,远望蜀军,蜀军势大,仿若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销金伞盖,左右白旄黄钺,金银旌节,前后环绕。周彻伸出那纤细如玉的手指,指着刘备所在之处,淡淡道:“军中必有刘备,给我三千精兵,可一举破之。”周彻那空灵而悠远的声音如此悦耳,以至于江哲都有些失神,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脚上那双妻子亲自为他做的布鞋,顿时脑中一片清明,他是个对感情忠贞无比的男人,只会将自己的爱倾注在唯一的妻子身上,可以说,江哲此人,应当算是所有女人期盼的最好的丈夫了。他的容貌虽只是中上之姿,但却可以减少一大群外貌协会的花痴少女,而其胸中锦绣,以及本身的涵养气质,都是顶尖的。
  江哲是一直将周彻当作男人的,哪怕曾在那场兰亭的盛宴之上,也曾见过清丽如仙的周家女郎,但眼前这位穿着银蓝相间的铠甲的将军,以其超绝的军事天赋,早就赢得了江哲的尊敬,他本人不会在意性别,只有真才实学,才能让他重视。
  听到周彻那蕴含着强烈自信的话语,江哲一边用手把玩着自己仅用一根木簪绾起的长发,一边望着蜀军阵中,轻笑道:“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视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旷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于夏日移屯于山林树木间,而后都督自会以奇计破之。”
  周彻冷淡的看了自顾自把玩着头发的江哲一眼,淡淡道:“老生常谈,奇计虽妙,但也太过憋屈了,等待时间太过漫长,若能在刘备气势正盛之时,将他击溃,其必无再战之力,于是便能直捣西川,则大事可定。”
  江哲并没有反驳周彻的话,可惜周彻忘了北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国家呢,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将刘备放在眼里,他所在意的是,北方的那个家伙居然亲自来到了前线,一直游刃有余的江哲,一反常态的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是以向来躲在角落里阴人的他,都来到了这前线观察战事,顺便放松放松。
  而江哲的胃口,远比周彻想象的要大,蜀国刘备的亲征,充其量只是一枚吸引众人的棋子的罢了,他的目标,却是——襄阳!
  “不愧是周郎之子,信心可真是十足呢,不过,我要提醒的一点是,吴、魏终有一战,到时候,你这位小周郎,可不能手软哟。”江哲用悠悠的语气说道。
  周彻听了他的话,不知为何,整个人都有种泄气的感觉,仿佛刚刚那种统领万军的气质不复存在,她的脑中浮现出了一张朝思暮想的面容,可是……他是魏国人呢。
  江哲额上的刘海遮住了他的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从抚在额上的指缝间用一种玩味的目光看着周彻,又大大方方的挑拨离间道:“对了,最近那位公子榜首的风流韵事依旧不减,好像现在在蜀地又同那诸葛孔明之女颇有暧昧,真不愧是我一直欣赏的荀奉倩呢,他的《兰亭序》,我每日都会细细品味一番。”
  周彻咬了咬唇,清丽绝伦的脸上一片杀气,她忽然抽出锋利的长剑,便架在了江哲的脖颈之上,冷冷道:“我最讨厌你们这样的谋士了,一个个都喜欢躲在阴暗的角落中算计一切,为了计策的成功,可以牺牲一切,真是讨厌、讨厌、讨厌!”
  江哲脸上一直带着温润如玉的微笑,偶尔咳嗽两声,仿佛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实则正如周彻所言,他就是深沉诡谲的谋士,他离间周彻与荀粲的关系,不夹杂任何私人情感,而是希望周彻可以成长的更加耀眼,成为真正的统帅之王,她是不需要被这样无聊的爱情羁绊的,只需要成为一把利剑就行了,而这把利剑,得由他来掌控。
  江哲拥有这个自信,只要吴国在大战略之上完全按照他的想法走,而周彻则在战场上毫无保留的施展她的统帅之才、高超战术,即便是魏国那位近乎全能的荀家六郎,也无法抵挡他和周彻两人联手,到时候,一举灭魏,也不是什么难事。
  看到江哲脸上那略带诡谲的笑容,周彻冷哼一声,收剑上马,扬长而去,她现在只想直接率军打到成都,这自然不是为了发泄怒火,而是把那个死奉倩坏奉倩抢到身边来,因为,她又恼他了……
  周彻偶尔在士卒们热血激昂的高喊“周郎”之时,却更希望能听到那人喊的一声“小妹”,然后在宁静的午后,抱着他的手,靠着他的肩,听他那温暖而治愈人心的琴音,好好放松一下,睡一觉,那便是幸福吧……
  江哲望着周彻离去的背影,惋惜的叹了口气,嘛,为什么每次想对荀粲用离间之计时,就各种无效呢,这家伙的魅力光环到底有多逆天啊,说起来若是那荀粲的哥哥不是荀顗的话,那就用不着这么麻烦了,因为他知道,弟弟一定会站在哥哥那一边的。
  郁闷的江哲抓了抓头,在他的眼中,漫山遍野的蜀军仿佛已经成了熊熊火海,而他将目光投向了北方,深邃无比的眸子中闪过一丝凝重之色,荀景倩,你会怎么出招呢?
第三百四十六章
悠悠我心
  无论三国之间的形势是多么紧张,但荀粲所在之地,却总带着一种难言的安谧,他的好友卫泓,已经顺利返回魏国了,身体虽然还是比较瘦弱,但根疾已除,只要小心保养,绝对可以好好活下去。
  不得不说的是,卫泓原本是抱着必死之心来见挚友最后一面的,那种精神颇有些像飞蛾扑火,但他为了爱,却意外的获得的拯救,仿佛那满腔无私的友爱,化作了他的余生一般。
  他带着荀粲的嘱托好好活下去,而他此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掌权者,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帮得到荀粲,才能帮得到天下百姓,荀粲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了卫泓一生的更加执着的追求。
  当然,卫泓不知道的是,这话荀粲就是拿来装逼用的,荀粲本人的追求才不在这里,为天下为百姓谋福利那是顺便做的事情,愉悦舒适自由的生活才是他的追求,虽然看起来太过小家子气了,但是荀粲自己觉得快乐就行了,至于伟大的理想与追求,就全部托付给兄长和挚友了。
  虽然如此,卫泓在乘着舟筏回望那巍峨的蜀中山峰时,偶尔也会感到一丝怅惘,若是可以,他可真想找个温暖的怀抱依靠一下,只是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他那绝世倾城容颜之上便浮现出了一丝苦涩,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开玩笑说的一句话,这辈子只能对着镜子自己拥抱自己了……
  此次卫泓离蜀,却是从水路而走,会经过荆襄之地,那条水路自是李白曾在一首诗中写过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条水路,或许卫泓在途中还真会感受到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扁舟之上,卫泓的手中捧着一幅字画,却是荀粲在蜀中时所抄的《蜀道难》,全诗以行书笔法写成,一气呵成,挥洒自如,而上面的署名却是李白,他不知道荀粲什么时候又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朋友了,但无论如何,这首《蜀道难》却真真正正用瑰丽宏大的笔法写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浪漫主义情怀,配上潇洒的荀氏行书,当真让卫泓爱不释手。
  卫泓觉得若是这幅字画拿到拍卖场去拍卖的话,绝对可以拍到天价,无论是字还是画,皆可入上品,如此书画,当真可作传家之宝,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卫泓那本就纯净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
  回首望着渐渐远去的蜀中山川,听着江水拍打两岸的声音,回想起挚友长亭想送的场景,卫泓诗兴大发,在身怀上品武艺的卫家老仆的笔墨伺候之下,他却写下了一首真正体现自己本心的词,词名《爱侣》——寒侵秋道,霜打林葩,泪洒菱花。忧撼山骤雨,风烛危危。拍天鲸浸,孤舟岌岌。卮酒方歇,长亭应别,披襟当风两相偕。同一笑,叹悠悠我心,惟君可解。
  写完之后,卫泓面若桃花,其容颜之美,却令天上的鸟儿见了都坠落于水,而水中的鱼儿见了,也沉没了下去,此之谓“沉鱼落雁”。
  嘴角噙着的一丝笑意终究化作了一声叹息,他一挥而就的整首词,被他撕烂了,洒到了空中,漫天都是纸屑在飞舞,他仅仅落下一滴清泪,而后却引吭高歌,举止豪迈,放声大笑,笑声在整个天地间激荡,引得两岸猿声回应不止。老仆见状,不由惑惑不解。
  后有《世说新语》记曰:“季风之情怀,散佚于三峡江中,而其后名士之姿,海内皆称焉。”
  ……
  无论卫泓如何,荀粲只当他是挚友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几月他在蜀川,一直在向诸葛亮学习,兵法谋略,皆有所涉猎。
  诸葛亮似乎真的将荀粲当作了自己的传人,实则他却有更深层次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在诸葛亮看到自己的女儿和某人渐渐走进之后就产生了,不管怎么说,若是琅琊诸葛氏能同颍川荀氏拉上关系的话,起码诸葛氏就又多了一个臂助。
  而荀粲在诸葛亮身旁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得诸葛亮对于蜀国的前途渐渐变得不太看好,天下大世家本就同气连枝,若女儿诸葛果可以嫁入荀家,也算门当户对,到时候若蜀国被灭,依靠荀氏在魏国的根基,加上原本诸葛氏就有的根基,诸葛氏依旧会屹立不倒,兴盛下去。
  说到底诸葛亮只是将蜀国当作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而已,出身大世家的他,更加在意的也是自己的家族,王朝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大世家终究会永久传承下去。
第三百四十七章
遁甲天书
  青城山山脚处,竹林之间,阆苑之中,荀粲最近从诸葛亮那里得手了一本奇书,其名曰——遁甲天书!
《遁甲天书》分《天遁》、《地遁》、《人遁》三卷,据诸葛亮所言,乃是昔日山中一仙人所赠,此人名曰左慈,在魏武帝曹操还在世时,曾掷杯戏耍曹操,左慈曾言:“我常年在峨眉山修行,忽然有雷震碎石壁,露出‘天书三卷’,为《遁甲天书》,分《天遁》、《地遁》、《人遁》三卷。”
  事实上,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就被左慈传授了《遁甲天书》,但是却一直不知道此人,而依靠《遁甲天书》,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施展了一次名为“借东风”的神技,当然,真正的原因却是,诸葛亮根据这具有《易经》原理的《遁甲天书》,推测出了有东南风来临。
《遁甲天书》作为三国之中最有名的三位仙人之一的左慈(其余两位是南华老仙和于吉)传下的书,自然有它的神妙之处,《遁甲天书》名为天书,想要看懂却不容易,但是荀粲甫一接手此书,却仿佛灵魂之中都产生了一种悸动。
  荀粲忽然想起了自己以前那本普普通通的《南华经》,这时他终于觉得这《南华经》是不同寻常的,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是那南华老仙所传,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自己已经得到了两大仙人的传承?
  不过荀粲对仙人却一点都没有什么敬畏之情,大约是前世的记忆还完好的保存在那儿,各种各样的仙侠小说让他明白,仙人或许只是手段比凡人高明的存在而已,而且一般来说,是无法左右人间的。
  诸葛亮钻研《遁甲天书》大半辈子,仅仅只是入门,却已经达到极限了,他将《遁甲天书》传给荀粲,便意味着他认可了荀粲这个弟子,诸葛亮在赠书之时没有一丝留恋,其为人之豁达,让荀粲敬佩不已,那种慈祥的目光,让荀粲恍如看到了荀彧重生,说起来,《南华经》是荀彧托付给他的,而这时,《遁甲天书》却是诸葛亮托付给他的,真是巧合无比。
《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中曾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诸葛亮平生最得意的一种阵法,便是这八阵图,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而八阵图不仅可用乱石堆成,更可以令兵士练习而成。
  而这八阵图,便是诸葛亮从这《遁甲天书》之中钻研出来的,是以这《遁甲天书》之玄奇,当真令人向往,若是能钻研透此书,或许真的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了……当然,这过于夸张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遁甲天书》对于谋士的价值来说,不亚于武功秘籍对江湖人士的价值。
  荀粲获得此书之后,便深深沉了进去,脑中全是遁甲变化,仅仅是开头几段,就让他有种醍醐灌顶,如痴如醉的感觉:
  “释天遁笫一天遁者,生门与六丙日奇合地下六丁为天遁,蔽也。假令阳四局乙庚之日酉时天心为直符。加时干六乙,开门直使,加时宫七,即生门与日奇六丙合六丁于一官,是为天遁也。假令阴六局戊癸之日哺时天蓬为直符,加时于六庚,休门为直使,加时官四,即生门与六丙月日奇合临六丁于九官,是为天遁。释地遁笫二地遁者,开门与六乙日奇合临地下六己为地遁。此时得日精之蔽也。假令阳一局丙辛之日,日出天冲为直符,加时干六辛,伤门直使临一宫日,即开门与日奇六乙临六己于二宫,是谓地遁也。释人遁第三人遁者,休门与六丁星奇合前二太阴中为人遁,此时得星精之蔽也。假令阳七局乙庚之日夜半天任直符,加时干六丙,生门加时宫一官,即休门与六丁星奇合前二太阴中六宫为人遁。凡得三遁之时,出门奇,百事吉。……”
  荀粲越读到后面,只觉得愈加晦涩,连他那极其聪明的大脑都会觉得吃力,他这时才深深体会到了之前那本《南华经》的妙处,总觉得这《南华经》就像是这《遁甲天书》的基础一般,若不深读南华,则这遁甲天书便像是空中楼阁……
  而就在荀粲皱眉苦思之时,一个曼妙的身影却一下子环住了他的腰,荀粲的背上便感受了女子胸前的柔软美妙之处,诸葛芸那不满的声音便在荀粲的耳边响起:“大笨蛋,整天钻在这天书里面,有什么意思,走啦,出去玩玩!地点就选择父亲入蜀时在鱼腹浦所建的八阵图如何?”
第三百四十八章
知己之情
  荀粲听了诸葛芸的提议,不由心中意动,整天待在这房中钻研,怕是也无法钻研出什么东西来,而诸葛芸口中所说的“鱼腹浦”,便在夔门之西奉节城南一公里处。鱼腹浦沙碛上,有闻名遐迩的八阵图。《夔门府治》载:“八阵图在治南二里的大江之滨,孔明入川时垒石为阵,纵横皆八,八八六十四垒……”
  在荀粲的印象中,像八阵图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原本只是《三国演义》胡扯出来的而已,却没想到它会真的存在,但他转念一想,这三国早就已经人是物非了,且不说历史上的风俗民情等已然大变,单是凭空出现南楚这样一个国家已经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了,虽然这南楚已是名存实亡,孙权篡位已是板上钉钉。
  去见识八阵图只是第一个原因而已,第二原因自然是见识一下那将要来临的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场重要战役之一(其他两场自然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了),能用欣赏的角度观看这场大战,一定会非常过瘾的,对荀粲这样没有任何国家意识的人来说,谁胜谁负都不关他的事情。
  “好吧,果果,就听你的,不过在去之前,我还得向诸葛叔父请教一番。”荀粲放下手中的《遁甲天书》,轻轻握住诸葛芸搂在他腰间的玉手,转过头,眼中带着绵绵的情意,似乎没有一个女人能逃过他精心编织的温柔陷阱。
  诸葛芸看着荀粲那纯澈的眼神,只觉得心跳微微加快,她虽然一直表现出“喜欢品赏美男”的豪迈情怀,但这样的女孩,一旦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那就会害羞的可爱。
  要知道,这世上最难说的情话,就是面对真爱了,为了真爱,有些人可以默默的付出一辈子,而不说一句示爱的话,而许多男人往往在逢场作戏之时,各种甜言蜜语却会像不要钱一样随口说出。
  诸葛芸招架不住荀粲的注视,而手被荀粲握着,她在感受到一种甜蜜之感时,却是愈发害羞了,她满脸的通红的抽出双手,转过头去,却是红着脸磕磕绊绊的说道:“切,你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比我还要多,真是气死我了!”
  荀粲心道这坠入爱河的女人,当真有些不可理喻,醋意乱飞,他和诸葛亮在一起又不是谈情说爱,而是正经的向诸葛亮学习。至于对诸葛芸的回应,自然算是一种对诸葛亮的报恩,然后才是诸葛芸那秀美无双的容貌,于是荀粲随意回应了她几番,却没想到这诸葛芸倒是天天缠着他了。
  荀粲当然知道诸葛亮深层次的用意,从诸葛亮的立场来说,他绝对是不会放弃蜀国的,名声对诸葛亮来说很重要,他一定会以最完美的名声留在史书之上,哪怕最后是悲剧的结局,但悲剧却能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可以说,诸葛亮连自己如何死亡,都已经算好了,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能这样对待荀粲,或许是荀粲令他动了惜才之心,而更多的,却是因为荀粲背后的荀氏家族,史书永远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无论这个时代多么动荡,最后的胜利者总会是世家门阀,因此,有荀家这一层关系,即便他败了,那也只是生前的失败,但死后,说不定他就是胜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诸葛芸已经算是诸葛亮拜托给荀粲的物品了,这是诸葛亮同荀粲两人心知肚明的事实,女人的作用,大抵应当算是拉近关系的纽带,仅此而已罢了。
  荀粲来到了丞相府的后院,每当此时,诸葛亮必定会自弹一曲,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最近诸葛亮除了在后方为刘备筹划粮草辎重之外,还加强了东川的戒备,以防止魏国的偷袭,而圣教这个江湖组织提供的情报则源源不断的送到他的面前,他愈发慨叹这个女儿的优秀,若是男儿身的话,那就真的完美了……
  诸葛亮弹得却是一首名叫《雉朝飞》的琴曲,乃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处士牧犊子所作。牧犊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当然还有人认为是卫女殉情而死,她的褓母在墓前哀伤地奏起她生前抚弄的琴,忽见两只雉鸟双双飞去,由此便得《雉朝飞》,一般是采用前一种说法。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独伤兮未有室,时将暮兮可奈何?”
  诸葛亮的琴音总是这样的高雅,让荀粲这个爱琴之人赞叹不已,但是荀粲听着听着,脸上却出现了古怪的神色,诸葛叔父似乎太过迷恋这首琴曲了,仿佛真的将自己代入到了那个老而无妻的牧犊子的角色中去了,但是,诸葛亮是有妻子的啊……
  诸葛芸似乎察觉到了荀粲的诧异,却是用无比感叹的语气在荀粲耳旁说道:“父亲又想周郎了呢,我一直不能明白男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真的比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还要美丽吗?”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何为爱
  荀粲听到知己二字,脑中忽然而必然的出现了周彻的模样,对他来说,周彻便是他的红颜知己,那种如同空谷幽兰的月宫仙子之姿,令他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他甚至对周彻没有任何侵犯她的欲望,只是搂抱着她,闻着她身上那种如兰似麝的清幽味道,为她弹琴,便会觉得十分满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