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名门公子(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07

  但是,荀粲作为一个无欲不欢的人,若是整天守着一个女人的话,那可真是难为他了,而他的最厉害之处,便在于他在对待每个人女人时,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宠爱她们,哪怕心中会觉得厌烦,他也永远不会表现出来,明明没有真爱,他都可以将自己伪装成深爱的模样,这样玩弄女人的手段,也算是他的本能了。
  因此,荀粲在玩赏女人,以发泄自己的欲望,并取悦自己的身体时,他都会以貌取人,他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美丽而无脑的花瓶,这样才方便他收藏,对于像诸葛芸这样暂时因为热情而陷落的危险女人,他可不想直接拿下,因为他无法完全掌控。
  说到底荀粲还是忌惮诸葛芸的身份,他现在所拥有的两个收藏品,苏小小与甄洛,无一不是依靠他的羽翼才能生存下去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是最好掌控的了,苏小小需要安定平静富足的生活,荀粲可以给她,甄洛需要存活、需要欲望、需要男人温柔的宠溺,荀粲也可以给她。
  但诸葛芸需要什么呢?无疑,是荀粲全心全意的真爱,这荀粲可给不了,因为一个男人的真爱,是永远无法让两个女人分享的,只有男人的身体可以,荀粲欣赏的,是诸葛芸的容貌与才情,能够利用的,是诸葛芸的医术,对她温柔而包容,是因为诸葛亮的师徒恩情。
  不过荀粲却不会拒绝诸葛芸,因为在每一个陷入爱情的人眼中,若自己的每次示爱,都能得到所爱之人的回应的话,那可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有时候望着自己的真爱,就会十分满足,若真爱能够走到她的身旁,宠着她,呵护着她,那可真的会觉得无比甜蜜了。
  荀粲深谙此理,因此他可以为诸葛芸说这世上最甜美的情话,可以为她策划最浪漫的情调,可以弹她喜欢听的曲子,可以为她写最深情的诗词……但唯独没有真爱……当然,感情上的羁绊总是有一些的,不过在程度上,还比不上周彻。
  “唔,说起来,这世上最美的应该就是爱情吧。”荀粲对诸葛芸轻柔的说道,“可惜我从不知道那是什么。”荀粲在心中补了一句。
  “嗯,我也觉得爱情真的很甜蜜呢……”诸葛芸低声说了一句,一边对着自己的手指,一边又害羞的低下头,习惯了以前诸葛芸形象的人,见到这么崩坏的诸葛芸,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那个在肆意调戏美男,游刃有余的无情小魔女,现在怎么会变得如此纯情?
  荀粲仔细看着诸葛芸那越看越秀美的脸颊,想起初见她时,那种仿佛见到另一个自己的感觉,不由觉得有些胆战心惊,他心道,去他妈的爱情,如果我真的不小心爱上了一个女人,会不会像果果这般?天呐,那得多可怕!
  这样一想,荀粲登时对爱情敬而远之,因为它是一种没有解药的毒药,也是一种极致的迷药,一旦深陷,简直无法自拔,似荀粲这种看似多情实则无情的人,若真的爱了,或许也就甘愿死在这爱情的毒药之下。
  听完诸葛亮那雅到极致的神品琴音,虽然早已同他交流过琴道,但再次听来,却又有另一番别样的感觉,或许诸葛芸从中听出的是知己之情,但荀粲却听出了那种极致的真爱,他这时从诸葛亮与周瑜这一对身上体悟到了,原来爱情这玩意也能超越性别,无视种族,跨越生死的……真正的爱,是褪去一切浮华外表之后,纯粹灵魂的吸引,理论上似乎无法存在,因为人若没有外在的条件,又如何能吸引别人?
  弹完之后,诸葛亮仿佛沉醉在自己的琴音中,不愿醒来,等到他看到荀粲恭敬的站立在一旁时,才略微有些恍惚道:“原来是贤侄啊,不知此来何意?”
  说完这话之后,诸葛亮又看到了站在一旁发呆的女儿,不由调侃道:“贤侄不会是来提亲的吧?”
  “不是!”荀粲与诸葛芸同时喊了出来,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面露尴尬之色,唯有诸葛亮一直带着慈祥的笑容,倒像是在看一对欢喜冤家。
  “爹爹,你又欺负人了,哼,你难道忍心让我这个聪明绝顶的女儿嫁给这个大笨蛋?我才不要呢!”诸葛芸抱着胸,抬着下颚,用挑衅的目光看着荀粲,很明显,荀粲刚刚那一句“不是”又让这小魔女不爽了,因为只能由她来说“不是”,而不准荀粲说“不是”,在她内心深处,更希望荀粲说“是”……
第三百五十章
汉家天下
  荀粲现在基本上习惯了诸葛芸孜孜不倦的傲娇,偏偏在她脸上还看不出一丝做作的感觉,他这才知道这诸葛芸以前那高贵优雅的形象可真是伪装的够完美,都快要赶上荀粲这禽兽的风范了,因为基本上在懵懂的少女眼中,荀粲就是个完美的公子榜首,才华横溢,容貌英俊,风流多情,怎么看都是少女的梦中情人。
  实则真正的荀粲自然没有这样完美,因为她们与荀粲的距离够远,所以觉得他很美好,但究其本质,却总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大抵便是因为荀粲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一切以追求自身的愉悦为第一目的,至于其他,他却不怎么在乎。
  而且荀粲向来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该禽兽时绝对不会禽兽不如,推起妹子来比较爽快,遥想当初破处之时,荀粲便是借着酒意半推半就的将苏小小给上了,此等恶劣行径,他本人却常常觉得痛快,因为这就是完全随心所欲的感觉,能够彻底贯彻自己的意志,真的是非常愉悦的一件事。
  这时,荀粲向诸葛亮大概说明了他和诸葛芸两人想要去见识一下鱼腹浦八阵图的事情,诸葛亮闻言,沉吟片刻,便道:“不错,结合那本《遁甲天书》,再仔细钻研我在那里摆下的石阵,的确会受益匪浅,但需知那石阵虽然玄妙,但终究是死物,不可太过拘泥于此。”
  荀粲深以为然,无论任何阵法,只要用得好,就不会过时,而那八阵图虽然玄奥,但却只要用投石机强行将那石阵破坏,或者用火药之类,那么什么玄奇之阵也就被破了。
  “嗯,我这说的,你应该都懂,这是第一点要注意的,还有就是,说不定这次八阵图会真的派上用场,若东吴那位大都督一不小心误入这八阵图的话,你就便救他出来吧。”诸葛亮扇着羽扇,面色沉静的说道。
  荀粲闻言,顿时心中讶然,他以前也看过《三国演义》,里面对那段陆逊被困八阵图,但却被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救出来的情节还有些印象,这时经过他这蝴蝶翅膀一扇,难不成自己倒成了陆逊的恩人了?
  不过这样也好,荀粲同陆逊的关系本来就不错,算是故交了,那架名为“号钟”的名琴还是陆逊所送,昔日他更是为陆逊出谋划策过。虽然这架“号钟”被荀粲千金一诺送给那蔡琰了……
  陆逊十分欣赏荀粲,一直希望荀粲在东吴出仕,奈何荀粲却因为荀彧病危不辞而别,这让荀粲心中隐隐有些愧意,他对繁华的江南很有好感,毕竟也算是他的第二故乡了,所以这次有机会能帮到陆逊,荀粲还是比较愿意的。
  虽然隐隐猜到了诸葛亮故意放陆逊一马的原因,但荀粲还是忍不住问道:“不知叔父为何让我做这样的事,若是能斩杀或活捉那位大都督,岂不是一劳永逸?”
  诸葛亮淡淡道:“贤侄,你我皆名门世家出身,那江东陆氏亦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世家,若真的杀了那一位,岂不是让我琅琊诸葛氏与陆氏交恶?况且,杀了那一位,最大的受益者可不是我蜀国,而是魏国,欲要灭魏,一定要吴蜀联合才行,要不然就会被各个击破。”
  诸葛亮无所顾忌的在荀粲面前说如何“灭魏”,而荀粲则连连点头,对于荀粲这种毫无爱国之心的人物,他显然不认为谈论灭魏是件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说起来,他本人更喜欢吴国,因为吴国各种娱乐活动比较多,又很像历史上那个名叫南宋的国家,当真名士风流,风花雪月的最佳场所。
  “奉倩受教了,那么,叔父还有什么要交代的?”荀粲虚心的问道,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荀粲潜移默化的影响诸葛亮的思想的时候,诸葛亮也在荀粲这块璞玉之上雕琢着自己的痕迹,或许正如荀粲所说,天下汉人本一家,三国纷争只是内部斗争,只有北方异族建立的三个国家才是真正的大敌。
  那三个国家分别是五胡、元和清,其中五胡又简称为胡国,乃是离魏国最近的国家,也是常常威胁魏国边境安全的国家,而至于元和清,则在胡国以北和以西,似乎都颇具实力,比胡国还要强,总的来说,元国就好比中原三国之中的魏国,军事实力强大无比,而清国则好比三国之中的吴国,同西域贸易昌盛,国家比较富裕,至于胡国,那就是好比最弱的蜀国了。
  这三个由异族建立的国家,都比较野蛮,其中由蒙古人建立的元国更是将人分成几等,其中汉人被他们列为最下等的人,而由女真人一个叫野猪皮的家伙建立的清国,则最喜欢将百姓当成奴才,以奴化教育为主,但据说清国的子民都活的津津有味,有的汉人都喜欢专门跑到那里去当奴才,真不知道清国有什么魅力之处。
  荀粲以前乍一听闻这个时代居然还有元国与清国这样的存在,他只觉得找到了更加愉悦的事情,那便是狠狠碾压过去……
第三百五十一章
冷静的爱
  现在当然不是考虑异族那三个国家的时候,毕竟他们再怎么强也终究是野蛮的游牧民族而已,以后不仅要用武力使其跪拜在大汉民族面前,更要用中原最博大精深的文化,将其民族的劣根性完全去除,以示我汉族的博大胸怀。
  诸葛亮要交代的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前面两点,但对于刘备的成败却缄口不言,然后诸葛亮想了想,沉静的脸上却浮现出了一丝促狭的神色,这让荀粲下意识觉得不妙,只听诸葛亮幽幽道:“还有一点,那就是,以后我家果果就交给你了,你能保证永远让她不受任何伤害,快快乐乐的吗?”
  诸葛芸原本对荀粲同诸葛亮的谈话并没有太大兴趣,所以早早的跑到一边的草坪上看书,但耳朵向来很尖的她,却听到了父亲的这句话,她顿时满脸通红,她似乎可以感受到荀粲下意识向她这边看过来的目光,于是她更加羞涩了,便将那本医书覆盖在了脸上,但耳朵却仿佛兔子一样竖了起来,屏气凝神,让人见了她这副样子,便会觉得愈发可爱。
  诸葛亮未等荀粲回答,却又开始替自己的女儿吹起来了:“我家果果啊,除了年纪大了点,但其他的方面说是完美也不为过,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欣赏你吗,那是因为我觉得你的气质与表现都像极了我家果果,让我总会把你下意识当成了男人版的果果,你看,你们俩这么像,一定会合的来的。”
  听了诸葛亮的这话,诸葛芸的双手抓住了身体两旁的青草,被医书遮挡下的脸上一片火辣辣的,她一边磨着牙齿,一边心道,爹爹这家伙这么这样说,难道你家女儿真的是没人要了吗?真真是气死人了!
  其实诸葛亮还真觉得自家女儿没人要了,古时候十五六岁出嫁那才是最完美的年纪,等到上了二十的,基本上都是没人要的老姑娘了,要嫁都只能嫁给一些妻子早亡的鳏夫了,原本诸葛亮是不准备让女儿出嫁的,除了因为对诸葛芸太过溺爱以外,以前那位道士说诸葛芸能修成仙果也是主要的原因,既然能够修道成仙,那为什么还要强迫她嫁人呢?
  因此,诸葛亮在询问荀粲时,也并没有让荀粲一定要娶诸葛芸,只需要让自己的女儿快快乐乐一辈子就行了,他知道荀粲一诺千金,只要答应,便一定会做到的。
  “叔父所言极是,其实我第一次见到那位风姿如仙的‘芸道人’时,就被她身上的特质所吸引了,果果确实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我很喜欢,只要她愿意,我一定会满足她任何想要的,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荀粲十分郑重的说出了这句话,作出了自己的承诺,不就是好好宠一个女孩子嘛,这样的事情他最擅长了,况且诸葛芸的容貌气质皆是上佳,这就足够了,妇人者,才德不足论,自宜以色为主!如果诸葛芸长得不漂亮的话,那荀粲绝对会婉拒的……嗯,荀粲就是个如此肤浅的人。
  诸葛芸紧紧抓着两边青草的手一下子松开了,那医书下隐藏着的脸颊上全是红晕,她刚刚听到荀粲说她可爱,说很喜欢的时候,她真的欢喜的想要在草地上打滚,然后放声高歌一番,有什么比所爱之人也爱着自己这样的事情更加快乐的呢?
  诸葛芸觉得大笨蛋感情白痴荀粲终于开窍了,她就说嘛,像她这样优秀的女孩子,为什么这荀粲就无动于衷呢,却没想到这个家伙也在见她第一面时,就产生好感了呢……诸葛芸这时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好,有你这样的承诺,我就放心了!”诸葛亮开怀大笑,拍着荀粲的肩膀,一副很愉悦的样子,然后他又凑到荀粲耳畔低声道,“奉倩贤侄,请不要真的爱上果果,只要用最完美的伪装永远理智而冷静的宠爱着她就行了,因为有时候,炽热的爱,反而是最伤人的……”
  荀粲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也轻声道:“叔父,我一直是这样做的,请放心,炽热的爱永远也不会长久,我会用最冷静理智的宠爱,让她永远快乐,我对每个爱我的女人都是这样做的,虽然自己很累,但作为一个好色之徒,这点根本就不算什么……对了,想必叔父对叔母的爱,也是如此吧?”
  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荀粲的问句却不置可否。但事实的确如此,对于自己的妻子黄月英,他一直用冷静理智的爱宠溺着她,包容着她,这样的爱,才够一辈子,而诸葛亮那炽热的爱,却早就随着赤壁的那场大火,燃烧殆尽,那样激情的爱,太过短暂了,却印象深刻,以至于在多年以后,回想起时,还会觉得心痛。
  诸葛亮希望荀粲能时刻保持冷静,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包容诸葛芸对爱的索取,荀粲只需要给予她最温柔的宠溺就行了,要不然一旦荀粲也陷入其中的话,那种强烈的爱,或许一不小心就会转化为极致的恨,所以,用平常心对待,是最恰当的。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夏四月
  魏国黄初三年三月乙丑,曹丕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曹熊等十人皆为王。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甲戌,立皇子霖为河东王。甲午,行幸襄邑。
  吴国鄱阳言黄龙见。刘备令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陆逊随轻重以兵应拒。
  夏四月戊申,曹丕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癸亥,行还许昌宫。
  时当暮春初夏时节,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此时的刘备,脸上有风霜之色,皱纹遍布,头上已有点点银霜,他遥望那自胜了一场后就龟缩不出的吴军,不由十分焦躁,他自去年率大军攻打东吴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再这样下去的话,随着天气的逐渐转热,蜀军的锐气一定会慢慢被消耗殆尽。
  刘备的身边侍中马良,马季常进谏道:“陆逊深有谋略。今陛下远来攻战,自春历夏;彼之不出,欲待我军之变也。愿陛下察之。”
  马良乃是襄阳宜城人,显然是蜀国荆州派系的,他有四个兄弟,都有才名,而马良又在五人中最为出色,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而他的那位弟弟马谡在蜀国也颇有才名,深受诸葛亮的赏识。
  马良眉中有白毛,故有“白眉最良”的说法,他历官从事、左将军掾、侍中。之前马良奉命招纳五溪蛮夷,蛮夷全部顺从蜀汉,为此深受刘备器重。
  总的来说,马良算是一位能力比较出众的文官了,刚刚向刘备提出的建议也颇为中肯。
  刘备闻言,沧桑的脸颊上一片阴沉,让马良颇为不自在,他觉得皇帝陛下在他的那两位结义兄弟死后,仿佛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切举动都有种癫狂的趋向,让马良胆战心惊。他无法理解刘备对于关羽和张飞的手足之情的执着。
  “彼有何谋?但怯敌耳。向者数败,今安敢再出!”刘备冷哼一声,用不屑的语气的说道。至于之前黄忠的失败,他觉得是黄忠年老,又不服老不愿别人配合而轻敌冒进所致,说到底是吴国的那位小周郎运气好罢了,刘备觉得若是让自己领兵,绝对不会失败。
  这时先锋大将冯习忧虑道:“而今天气渐渐炎热,军屯于赤火之中,取水深为不便。请陛下早作打算,若军士不服热,战力必降。”
  这冯习在历史上只有一句话记录他那龙套的人生——随刘备入蜀。刘备东征吴,习为领军,统诸军,大败于猇亭,为吴将潘璋部下所斩。
  不过,冯习虽然是无名之辈,但能得到刘备如此重用,应该还是有他的长处的,刚刚他提出的问题,就让刘备重视了起来。
  刘备沉吟片刻,忽然露出一丝狠辣的笑容,似乎已经想到了破吴之策,于是他下旨道:“冯将军,请命各营,移于山林茂盛之地,近溪傍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
  冯习遂奉旨,将诸寨皆移于林木阴密之处。
  马良提醒道:“我军若动,倘吴兵骤至,如之奈何?”
  刘备淡淡道:“朕令吴班引万余弱兵,近吴寨平地屯住;朕亲选八千精兵,伏于山谷之中。若陆逊知朕移营,必乘势来击,却令吴班诈败;逊若追来,朕引兵突出,断其归路,小子可擒矣。”
  这时文武皆贺道:“陛下神机妙算,诸臣不及也!”
  马良却心里却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妥:“近闻诸葛丞相在东川点看各处隘口,恐魏兵入寇。陛下何不将各营移居之地,画成图本,问于丞相?”
  刘备脸上出现一丝不耐烦的神色:“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
  马良:“古云兼听则明,偏听则蔽。望陛下察之。”
  刘备冷哼一声:“卿可自去各营,画成四至八道图本,亲到东川去向丞相。如有不便,可急来报知。”
  马良怏怏领命而去。
  于是刘备移兵于林木阴密处避暑。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2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