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1024

  比方说《战狼2》的火爆,如果真的根据豆瓣之类的电影网站分析的话,你就会下意识的认为《战狼2》不过如此,没什么可看性。
  可是真的坐在放映厅,观看3D高清版的电影,你会觉得电影真的很精彩,让人热血喷涨。
  然后,票房那个就越积越高,五十多亿的票房,啧啧……
  电影票房出炉的同时,口碑也出来了。
  无论是豆瓣、时光网包括一些许辉从不看重的影评人都疯狂的为《那些年》打Call!
  “青春纯爱电影的开山之作,很纯真的年代,不狗血,引起共鸣!”
  “这就是青春的感觉!”
  当然,有人喜欢,肯定就有人疯狂反对。
  许辉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满意,更何况这部《那些年》虽然经过许辉的改编,但说实在的,许辉自己在看的时候,都会泛起一丝别扭。
  可能是台词略显矫情了些,毕竟许辉早就已经过了这种青春、热血就能感动的年龄了!
  “充满了导演自以为是的神经质表达……”
  “各种无聊各种装,多数笑点咸湿又勉强,角色脸谱化严重。如果这就能代表某些人的青春,我真无语……”
  这些许辉都能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是某些别有用心的语言。
  ……
  陆川导演很憋屈,眼瞅着《南京!南京!》马上票房就要破亿了,突然杀出来了《那些年》。
  《南京!南京!》由中影出品,南京政府拨款协同拍摄,整部电影耗资1.3亿,说白了,当初一帮人同意拍摄这部戏压根就没想过能回本。
  他们想着再现一段民族的灾难,让人不至于忘记过去!
  简而言之,把它拍成反战电影。
  票房嘛,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
  陆川是有野心的导演。
  举凡学院派都有自己的野心,想着从平凡中看见伟大,从平淡处透露史诗。
  哪有那么简单,如果每个导演都有那种能力,中国电影早他妈是世界第一了!
  可惜,这帮人不明白,陆川显然也不会明白,一开始执导《南京!南京!》他也是奔着把它打造成经典的方向努力的。
  可能是自我认知系统出现了偏差,又或者,他领悟到了凭自己的实力别说两年时间,就算再给两年,他也没把握把这么宏大的历史事件给拍明白了。
  干脆,咱就奔着票房去吧!
  于是原本准备往深奥、往大主题探寻的电影《南京!南京!》变成了一部披着国民悲痛赚钱的玩意。
  再加上拍摄期间,陆导又降服了高圆圆,可谓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然后,电影上映了。
  不出所料,口碑差的离谱。
  不过陆川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第一,业内对他的评价很好,不少影评人看在他老爹的面子上,闭着眼瞎逼逼吹,说《南京!南京!》足矣名留青史!
  第二,陆川这个人有被迫害妄想症。
  他是真的觉得所有在豆瓣上打叉的网友都是水军——‘哪来的恶评,豆瓣有一万网友给我打了满分!’
  呵呵,可你没看剩下的几万人都是差评吗?
  甭管口碑如何,票房却如预期般涨了起来。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宣传……
  正当陆川即将加冕为第七位票房破亿的国内导演的时候,许辉带着《那些年》强势登陆院线。
  原本陆川还没把这部电影或者没把许辉当回事。
  许辉有什么资格跟已经功成名就,被誉为下一代大师的陆川相提并论?
  现实打脸打的太快。
  首日拿下3400万票房,后两天,势如破足拿下了4800万和5200万!
  我操!
  发生了什么?
  这还是国产电影吗?
  再看看自己的《南京!南京!》,直接被挤到了拍片量只剩百分之十。
  没有了排片量,哪来的票房?
  没有票房,我……我怎么办?
  陆川开始恐惧了。
  王晶大导演的《金钱帝国》才上映一天,排片量就被砍到了百分之十四。
  陆川没有看过《那些年》,第六感告诉他,《那些年》肯定是一部烂片!
  所以说,第六感的质量比不上杜蕾斯是有道理的……
  ……
  陆川的父亲陆天铭,是那种写在百度百科上的人物,他的头衔很多,著名作家、评论家、编剧还有影评家。
  陆川骨子里是骄傲和清高的,喜欢史诗感、时代感与仪式感,喜欢人性深度,喜欢那些宏大命题和词汇。
  比如,对于《王的盛宴》,他是这么定义的:《王的盛宴》不是鸿门宴,他是讲一个时代的命运,讲一批人的命运,它完全不是一顿饭……
  而且陆川很聪明,《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选个“不可批判”的好题,加上艺术片元素的包装,再加上真诚的姿态,就很容易让自己刀枪不入。
  可惜,这次的好题材也没让他占到便宜!
  陆天铭显然是知道陆川最近忧心的事情。
  唉,儿子没本事,还得老子下场!
  于是,一篇名为《垄断排片对于电影发展的危害》新鲜出炉。
  “最近有一部叫《那些年》的电影上映了,三天时间拿下了接近1.5亿的票房那个,称得上席卷票房,我们先不评价这部电影质量的优劣,只看排片量,就让我对这部电影深恶痛绝!
  五部电影都在上映,为什么《那些年》能拿到百分之五十的排片量?
  院线这么排片考虑过其它电影的感受吗?
  都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可你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提供一个自由竞争的机会,这是不对的!
  美国有《派拉蒙法案》,我们国家没有,我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我觉得我们电影的相关从业者可以以此为鉴,我呼吁相关单位出台正式文件限制类似这种一片独大的行为!”
  对了,陆天铭的博客很有名。
  当初‘韩白之争’,陆天铭作为白火华的朋友,想装逼跟韩寒论战一番,结果被韩寒几句话气到差点心脏病爆发,虽然此事已经隔了三年,可陆天铭的名声还是有的。
  此刻他的博客才刚刚出台,一堆的评论立马出现。
  “陆兄果然深明大义,我亦有此看法!”
  “对呀,我就觉得现在的电影市场太混乱了,是时候管理一下!”
第38章
首周1.8亿
  陆天铭是非常传统的文人。
  传统文人是一群有些脱离社会的人,生活在幻想世界里的人。
  他们垄断了文艺圈,在圈子内部排排坐、分果果,成立文协,经常搞一些出游或者评论之类的活动,很多人尊敬他们,他们也自觉自己高人一等,心安理得接受一些向往文坛的青年们的恭维。
  当有一天,他们把这些嫁接到互联网上,继续认为自己可以得到称赞的时候,才发现,网友是一群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的人。
  别说尊敬了,没说脏话就算不错了!
  当初的‘韩白之争’,陆天铭的博客被韩寒的粉丝围攻,陆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实在扛不住了,他心灰意冷的关闭了博客。
  当然,之后他又开启了,而且因为‘韩白之争’平白让他多了很多粉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