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1024

  废话,看韩寒不爽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这篇文章才出炉,立刻有不少同行们拍手称好!
  大家心知肚明,陆天铭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无非是想帮儿子出口气。
  这玩意,你能说啥,人家一把年纪,为了儿子重出江湖,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赞赏。
  “我也是从行业内部拿到了记录表,才知道的这件事。”
  “是呀,柏兄,咱俩意见永远那么统一……”
  陆天铭很高兴的回复这些评论。
  如果这时候有画外音的话,估计会是一阵机械式的女声:‘注意、注意,许辉的粉丝还有五秒到达战场……’
  “我去,这孙子还敢开博客,前些年就知道这货了,被韩寒骂的狗血淋头,怎么,现在觉得我们老大好欺负是吗?”
  “草你么,死老头你知道什么叫电影吗?你拍过电影吗,连看都没看,还好意思评论人家的电影!”
  “哎呦,我去!我就知道肯定会有人说我们老大坏话,还真让我找到了!你等着,我去叫人!”
  没到一分钟,陆天铭的这篇博客评论就被刷新了,清一色的‘草你么……’
  谁再敢说许辉的粉丝没有素质,不守纪律,简直是胡扯,有见过好几千评论这么井然有序的吗?
  连破坏节奏的都没有!
  陆天铭在文坛是很有名的家伙,他的博客第二次被人攻击,然后被迫关闭,立刻成为新闻热点。
  甚至很多纸媒也刊登了这条消息,新闻媒体很激动,他们觉得这个很有可能是第二次的‘韩白之争’,可惜,等了好些时候,也没见许辉回应!
  难道他心虚了?
  于是,更多人站起来呼吁相关单位控制下排片量。
  这他妈一看就知道是在针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占据了百分之六十的排片量!
  “有些电影,质量先不说,只是因为有明星,有名导演,有大公司的加持就能拿到非常高的排片量,这是对正常市场的践踏,我们呼吁一起抵制垄断排片……”
  “垄断排片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强迫观众只能选择一部电影……”
  陆川也亲自上阵了,撰写了一篇《我赞成现在就推行限制排片量的法案》
  “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对‘派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制片厂垂直垄断为非法,要求制片公司放弃电影发行和电影院放映的业务……”
  引古用典、旁征博引试图证明单一的排片量对于电影市场的危害……
  呵呵,说得真好!
  等《建国大业》上映了,你们再说这些话吧!
  (《建国大业》垄断排片直接垄断了一个月……)
  许辉不说话,不代表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不说!
  “为什么《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的时候,拿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排片量,你们不说话?《赤壁(上)》上映拿下百分之六十多的排片量,你们不说话?偏偏轮到许辉的《那些年》你们开始叫了起来?”
  “说白了,还不是看我们老大好欺负嘛!”
  “如果你们的电影能让我看到痛哭流涕,我也赞成多给你们排片量,可惜,没有这种可能!”
  ……
  许辉这段时间很累,但精神上却很亢奋。
  他很清楚自己在创造新的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几乎每一天的票房报告都在创造新的历史。
  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目标定的有点太低了,虽然现在的银幕数量比不上后世,但观众的观影热情一旦开启,票房神话这种东西还是能够创造的。
  想想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都能创纪录的拿下3.6亿票房。
  没准《那些年》的票房真的能达到5亿甚至6亿也说不定!
  强行让自己闭上眼,许辉靠在飞机商务舱的沙发上,戴上眼罩,准备休息。
  下一站是重庆,可以睡3个小时……
  才刚刚要睡着,旁边几个人小声讨论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要不要叫醒导演,问问他应该怎么办?”
  “别了,许辉最近太累了,好容易睡着,让他休息一会吧!”
  “可是这件事已经闹到全民皆知了!”
  “……什么事闹到全民皆知了?”
  许辉摘下眼罩,问道。
  “……这时今天上午的早报,你看一下。”
  何晓雯白了眼刚才说的最大声的陈小宇,还是把报纸递了过去。
  头版头条就是‘电影排片量应该由谁决定’
  这跟我有么关系?
  下意识的反应,等到许辉读完全篇稿子,才算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搞了半天,原来是陆看到自己儿子的电影要挂了,所以亲自上阵对垒众网友,可惜,他有点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或者低估了网友对电影《那些年》的‘喜爱’……
  “……暂时不用回应,等五一档结束,票房出现下滑的时候再说!”
  许辉有一万个反驳说法,可现在不是好时候。
  还是等五一档结束,《那些年》的票房出现滑坡了,咱们再说。
  刚好可以利用舆论宣传一下电影!
  “难道我们任由这些人踩在我们头上……”
  “得了吧,看看这些人他们知道什么叫电影嘛,知道怎么拍电影吗,不过是一群只知道耍嘴炮的外行人士罢了,不用理他们。”
  许辉摆了摆手,重新戴上眼罩。
  其他几个人撇了撇嘴,既然导演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这样。
  许辉已经在他们心里建立了无数不止无数不能的形象!
  达到重庆,已过子时。
  “许辉,今天的票房出炉了,4900万!上映四天,首周票房累计票房1.81亿!”
  “看吧,我就说不会有么影响,明天是五月三号,估计票房还会维持在五千万左右!”
第39章
五一档结束
  重庆四面环山,风景秀美……
  算了,不扯这些了,你们对人文也没多大兴趣。
  抵达重庆,一行六人乘车到了下榻的酒店。
  原本浩浩荡荡的接近三十人的宣传团队,只剩下六个人了。
  乔山他们三要回去准备《欢乐喜剧人》的竞演。
  话说乔山、修瑞、崔志家三人也算是《那些年》票房能井喷的原因之一,《欢乐喜剧人》播出两期,这三人凭借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不少观众的掌声。
  三人分成两个团队,乔山搭档修瑞,崔志家搭档潘炳龙。
  《欢乐喜剧人》的规则跟原时空一模一样,只不过因为合作的电视台是北京卫视,所以德云社就不可能上场了。
  无所谓,中国说相声的虽然老郭最有名,但能说相声的不止德云社一家。
  再加上东北戏剧团队,开心麻花团队,几个常驻春晚的老前辈,一场大戏齐活了!
  为了让《欢乐喜剧人》能够一举成名,许辉给出了损招,前两期直接把潘黄河给淘汰了。
  当然,暗地里补偿了老艺术家一笔不小的钱……
  果然,《欢乐喜剧人》一炮而红,成功挤进了周六档综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