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精校)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2

  儒家讲究‘因材施教’,对于心性和智力超常的孩子,如果也用普通儿童的教育法,无疑会抹杀天赋,使其泯然众人。
  对于三郎的异常与不凡,陈希亮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早就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立即做出反应,而是默默的‘听其言、观其行’,得对其智力、性格、兴趣……都有把握之后,才谈得上因材施教。
  从智力上,三郎无疑属于孔子所谓的‘上智’,自然不能以同龄人的功课要求他,而应该高难度,加大容量,把他的极限压榨出来,这样才能使他保持用功,不至于过分自满,不思进取。
  从个性特点上,三郎是那种个性鲜明,甚至有些桀骜不驯,却又不失善良的性子。陈希亮身就有嶙峋风骨,自然不希望抹杀儿子的个性,但必须让他改掉冲动、蔑视规矩的毛病,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
  从兴趣爱好上,陈希亮看出来,这孩子显然对钱财有强烈的感情。这固然不值得称道,但‘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尚能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何不能正确引导,使其爱财而不贪财,将来国家培养个‘计相’出来,也是莫大的成功。
  ~~~~~~~~~~~~~~~~~~~~~~~~~~~~~~~~~~~~~
  “给你喝这口酒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从今往后,爹爹把你当大人看。”陈希亮定定望着陈恪道:“但你的行,必须要有个大人的样子,如果让我失望的话,那么对不起,还继续当你的小三郎。”
  “嗯。”陈恪两眼发亮,不知这老儿何转性,但这种转变总是好的……他实在受不了,总被人当成屁孩子,于是重重点头。
  “那么咱们就来一场男人间的谈话。”陈希亮把竹筒挂回腰间,显然那只是象征性的一口酒,并非给他开了酒戒:“三郎,你希望自己将来是什么样子?”
  “真话还是假话?”陈恪有些不确定道。
  “当然是真话。”
  “个人来讲,我希望娶很多老婆,过最好的生活。”陈恪两手一摊道:“往大里讲,便是给你们也娶很多老婆,让你们也过最好的生活……”
  “……”陈希亮满头黑线,强忍住暴走的冲动道:“除了咱们这个家庭,就没想天下人做点事儿?”
  “天下啊……”这命题对陈恪来说太虚无了,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奋斗的目标,从来都是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国家大事,似乎只是大家茶余饭后、嬉笑怒骂的谈资而已。所以他来到这世界后,除了想知道所处的时代是否太平时,仔细回想过天下大势,其余时间都是在考虑,如何能让这家庭摆脱贫困……
  他实在不是那种自己食不果腹,却心怀天下之人,所以对陈希亮的问题一片茫然。
  “……”陈希亮心里这个郁闷啊,听苏老泉说,人家苏轼才八岁时,听了母亲讲范滂舍生取义的故事,便立志要做范滂那样勇敢无畏、忠贞国之士……相较之下,自己儿子的境界,实在是太庸俗了吧。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他给自己打气,将就着往下道:“那你准备如何实现目标呢?”
  “不知道,我对这个世界还不了解,”陈恪有些迷茫道:“将来如何去做,也没主意。”
  ‘那就好,那就好……’陈希亮松口气,故作神秘道:“我给你指条明路,要不要听?”
  “讲。”
  ‘多说几个字会死啊……’陈希亮郁闷的直翻白眼,深吸口气道:“读书!”
  “读书?”
  “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我朝真宗皇帝所言,”陈希亮得使劲对自己说几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才克服不适,说出那些庸俗之言:“真宗皇帝曾做过一首《劝学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第27章
炼狱的开始
  见陈希亮了说服自己读书,连真宗皇帝的广告词都拿出来了,陈恪不禁暗暗偷笑……他上辈子好歹也是二三十岁的人了,怎么会连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谁不知道大宋朝有两个阶级——君与士大夫是一层,其余人等是另一层。
  当大宋朝的官,不仅有地位、有尊严、有经济收入,而且相当于拿到一面免死金牌——这是个不杀士大夫的国家啊,就算犯了法,顶多就是罢官、流放,不抄家、不株连,更不用担心哪天会被自杀。要不后世读书人,怎会那么神往大宋呢?
  不说别的,皇帝亲自作广告的工作,那肯定是有政策倾斜的。除非实在不是那块料,否则不读书求出仕的话,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
  但是做惯买卖的人,一要察言观色,二要藏住心里的想法。陈希亮的心意自然没什么好猜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只盼娇儿好读书。从根上,两人并没有冲突,然而陈恪的性子,带着前世的烙印,最不愿受人管束。他不奢望无拘无束,但要争取尽可能多的自,便装出一副无心向学的样子,等着陈希亮给出优厚的条件。
  这个分寸要拿捏好,不然把陈希亮惹毛了,可就得鸡飞蛋打了。
  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方’,不欺白不欺啊……
  果然,陈希亮率先出价了:“只要能完成每天的功课,其余时间你可以自支配!”
  “每天都要应付功课的话,时间太琐碎。”陈恪还价道:“不如一段时间检查一次,这样你好我也好。”
  “你要那么多时间作甚?”在陈希亮印象中,这么大孩子,不就是玩么,还用拿出整日的时间来玩耍?
  “不瞒爹爹说……”陈恪便道出,自己这几日的去向。
  陈希亮起先气不打一处来,直想揍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但当听他说到,陈恪决定将炒菜技术传授给那蔡传富,使其有能力养活老娘时,陈希亮又感动了:“那蔡老板的确是孝子,你能帮他的话,实在是一桩积善积德事。”说着拍拍他的头道:“原来汝等昨日,是做此勾当去了,直说不就完了?何必瞒着我,白吃一顿板子不说,还关了一宿的禁闭。”
  “……”陈恪轻轻一记马屁奉上道:“哪想到你这么……开明。”
  “某就个开明的老子。”陈希亮果然受用,呵呵笑道:“你可以去教他厨艺,不过入股之事,就免了吧。君子不趁人之危,我们只要回账来就是了。”
  “……”陈恪心说,真是个败家老子,便坚持道:“我们家将来也需要个进项,总不能光指着爹爹下力气,收回来款子后,还是在他店里入点干股吧,横竖不欺他就是了。”
  “这样,等他生意好起来再说,”陈希亮不是那种古板之人,想想也是个理,万一自己长病生灾,孩子们总不至于饿死,便叮嘱道:“到时候人家有能力还债,还愿让我们入股,就不算我们趁人之危了。”
  “是。”陈恪点见敷衍过去,便很痛快道:“全听爹爹的。”
  “那就五天检查一次功课。”陈希亮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他愿意试试。因他从陈恪的身上,感到了无穷的活力。不免生出一份期待,想看他能折腾出一番什么样的新天地!
  “还是十天吧……”
  “嗯……”陈希亮鼻音浓重。
  “五天就五天……”陈恪果断接受,不敢再还价。
  ~~~~~~~~~~~~~~~~~~~~~~~~~~~~
  陈恪还是小看了陈希亮,君子虽然可欺,但智商一点不低,陈希亮在父子之约里,还是留了后门的——父子只约定五天一查,但课业量多少,却掌握在老子手里。
  古人学问无遗力,岂能让顽劣儿讨清闲?
  而且老陈是铆足了劲儿,想让自家三郎和苏家二郎比一比,倒要看看谁家儿郎更优秀!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陈恪,在具体制定课程之前,陈希亮先对陈恪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考试。结果发现他的大学知识要远好于预期,但小学知识却一塌糊涂。
  这年代,以经学大学,称语言文字之学小学。比起宋人来,陈恪有超时代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更加全面,思考角度更加新颖,加之他自幼熟读儒家典籍,对一些微言大义的解释与阐发,自然远超同龄人,甚至比陈希亮也不遑多让。
  但陈恪的知识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对一些经义理解的很深刻,对一些经义又曲解的很厉害,对一些经义更是一窍不通……不过在陈希亮看来,这很正常,因自己从没对他讲解过经义,只要他反复背诵。
  这倒不是陈希亮偷懒,而是因此时教学方法如此。一者,是后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二来,是这些圣人之言都有深刻的哲理和内涵,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讲了也未必明白。需要学生自己体悟,然后等到进入高一层学习时,学问深厚的宿儒,来传道授业解惑的。
  无论如何,陈希亮认定陈恪的悟性极高、思考能力极强。在没有老师讲授的情况下,就能自己想到这么多东西……简直是大儒的胚子啊!
  ‘孔夫子小时候,也不过如此吧……’做父亲的不无意淫的想道。要是他知道,陈恪的那些惊艳之谈,都是从后世的书籍、网络上看来的,不知该有多失望。
  但在小学方面,陈恪的表现就惨不忍睹了。
  所谓小学,就是要求学生对字词辨形体、通音韵、明训诂。
  首先是辨形体,陈恪虽几乎无字不识,可一笔字写得太丑……这倒不是大问题,因古人并不是从幼年开始习字,他们认幼时‘骨软易伤’,所以要等到孩子长大些。才开始教其笔练字。大约就是从十岁开始,而三郎还不到十岁呢。
  真正的麻烦在‘通音韵’和‘明训诂’方面。所谓音韵,就是文字的读音,所谓训诂,就是对字词的解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通音韵,就无法真正训诂。
  陈恪的麻烦就在这里,于时代的古今迁移,地域的南北阻隔,彼此的语音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他在陈希亮面前,才尽量少说话,就是怕被识破露馅。
  但你要读书识字,押韵做对,就必须掌握今人的声韵调。更恐怖的是,除了掌握宋代人的声韵外,还得掌握古人的……唐代人有唐人的音韵,汉代人有汉人的音韵,先秦人有先秦的音韵,掌握不好那时代的声韵调,就无法真正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字……因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来说明问题。
  其实,宋代人自己都不怎么治小学,不去深究经文的含义,也不去探索古人的声韵,但那只是说一般的士子。凡是有成就的大学问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和训诂学,因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基础打不好,上层建筑自然谈不上多牢固。
  陈希亮就坚持认,不通文字、声韵、训诂、天文、历法、数术,不能读古书,只能人云亦云,不能发前人所未发!
  他这是把自家三郎,照着大儒的方向培养啊!
  ~~~~~~~~~~~~~~~~~~~~~~~~~~~~~~~~~
  找出问题来,自然要对症下药,陈希亮开出了第一份作业——临《广韵》正文一遍。
  所谓《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共五卷,是开国时官修的一部韵书,也是历代韵书集大成者。全书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基上是谁看谁吐,望之尚且生畏,哪里得起学习的兴致?
  这当然不符合宋朝,将科举做成最广泛事业的目标,所以真宗年间,了便于士子记诵和掌握,降低应试难度。礼部又颁行了较简略的《韵略》,只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较《广韵》少了许多。
  但陈希亮对三郎高标准,严要求,自然跳过《韵略》,直接奔《广韵》去了。
  三郎看到这五韵书,算算时间,一天抄一,还得用正书,一字不得潦草!不禁心中狂叫:‘你妹啊,还让我干别的不?’
  他出抗议,但陈希亮掀起温情的面纱,露出了严酷相,面无表情道:“按照约定,只要你一次没完成功课,特权就要取消!”说着冷冷笑道:“与其在这里哀叹,不如赶紧笔写字!”
  “啊……”三郎惨叫一声,倒在床上。原还对他争取到自,无限羡慕兄弟们,全都只剩下深深的同情。
第28章
做不做大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