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67

  仙师不承认自己是仙师,那是要在红尘中历练,打磨道心。而几粒药物的意思,则是避免今后有俗人上门打扰,提前做了藩篱。此药只能赐给有缘者,无缘的来求,就是早已用完,爱莫能助!
  人的思维一旦进了歧途,九头牛都拉不回。眼下孙安祖就处于这种情况,无论张潜说出花来,他都能找到跟仙道有关的解释。
  ‘你明白个屁!你要是明白了,就想办法把我送回二十一世纪去,老子把现金和储蓄卡连同密码全给了你都行!’一看孙安祖的表情,张潜就知道误会更深了,气得在肚子里破口大骂。
  然而,他却知道,此刻自己解释得越多,误会就越深。于是干脆不再浪费口舌,叹了口气,指了指屋外,对着孙安祖和任盈盈大声吩咐,“算了,你们两个,干脆过来搭把手。先去找盐水把各自的手和脸洗干净,然后把口也漱一下。等一刻钟之后……”,扭头又看了一眼呻吟渐渐停止的任琼,他继续发号施令,“一刻钟后,咱们想办法给他重新清理伤口。”
  病床上,任琼的额头处已经隐隐冒出了水光,呼吸也渐渐变得平稳。
第十六章
能否活得长寿,全靠概率
  不愧为有西方板蓝根之称的二十一世纪万能神药,百服宁的退烧效果没得说。没等张潜指挥着御医孙安祖和大小姐任盈盈两个,手忙脚乱地将任琼胳膊上的绷带剪完,后者的高烧症状已经开始消退,憔悴的面孔上,隐约也有了生命的光泽。(注1:如果在国外看家庭医生,最经常给开的就是扑热息痛,无论是啥症状。)
  孙安祖原来之所以认定了患者无力回天,最大难题就在于患者任琼邪热难退,药石无用。此刻发现任琼的额头已经不再发烫,且汗出如浆,顿时惊喜莫名。握着剪刀的右手,不停地哆嗦,好几次,差点把剪刀戳在自己的左手上。
  而大小姐任盈盈,先前听孙安祖解释过,只要邪热开始消退,就是药物遏制住了邪毒的攻势,心中更是惊喜得不能自己。没等将手里的脏绷带扔掉,就想跪下给张潜磕头。
  “别,别,别,早着呢,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作为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张潜最受不了别人动不动就跪,哪怕对方先前还辱骂过自己。因此,果断将身体躲在一边,连声解释,“出了汗,退了烧,只解决了表面问题,真正麻烦还在后头。你有给我磕头那功夫,还不如去外边催催,烈酒和盐水什么时候能到。”
  “仙师,仙师,烈酒到了,盐水也准备好了,都准备了两大木桶。一起给您摆在门口了!”小胖子任琮讨好的声音,在外边迅速响起,隐约还带着一丝哽咽,“先前,先前看您忙,就没敢打扰您。我阿爷情况怎么样,您刚才说汗发出来了?!”
  “退烧了,就是你们平常说的邪热。出汗是退烧的表现之一!”对于努力帮过自己忙的小胖子任琮,张潜的态度要好得多,想了想,尽可能地为他解释。“你要是不放心令尊,可以进来看看他。不过记得提前打了盐水洗手洗脸,顺便再用盐水漱干净嘴巴!”
  “哎,哎,我洗,我这就洗!”小胖子任琮喜出望外,连声答应。话音落下,又顺口问道:“仙师,你呢,你需要洗一下不?”
  “我?”张潜楞了楞,这才意识到,对别人提的卫生要求,自己一条都没遵从。顿时,脸色微红,讪笑着回应,“洗,麻烦你也给我弄个脸盆和杯子过来。好在绷带还没剪完,还没到为令尊处理伤口的时候。”
  “是,仙师!”没想到自己还能给张潜查缺补漏,小胖子激动得连声音都开始发颤。
  “你们继续剪绷带,我出去一下。还有,不要叫我仙师,叫我张少郎,或者张公子,都可以。”扭头对孙安祖和任盈盈两个吩咐了一句,张潜迈步出门。
  “是,张,张少郎君!”孙安祖和任盈盈两人都楞了楞,然后果断做出了正确选择。
  公子是官宦之家儿孙才能有的称呼,平素如果周围没有外人,叫也就叫了。如今正厅里还坐着一位如假包换的小国公,该遵守的忌讳,大伙还是不要故意去犯。
  “仙,张少郎君!”管家任福的反应,也不比孙安祖和任盈盈慢。抢在其他家丁“冒犯”高人之前,带头改口,“张少郎君要净面是吧?盐水已经给您打好了,任四,任五,任六,你们几个还不把脸盆和茶杯,给张少郎君拿来!”
  立刻有家丁如众星捧月般围拢过来,端脸盆的端脸盆,端杯子的端杯子,伺候张潜洗脸,洗手,漱口。然后又拿来崭新的手巾,小心翼翼帮他擦干净了脸上和手上的水渍。
  张潜依旧无法适应被人伺候,特别是被一群大老爷们伺候,硬着头皮坚持到漱口完毕,赶紧分开众人,转身直奔放在病房门口的两个木桶。“哪个里边放的是酒?”
  “这个,仙,张少郎君请看!”刚刚洗漱完毕的任琮,屁颠屁颠地凑上前,亲手为他掀开了一个木桶盖子。
  “你还是叫我张兄就行!”张潜从旁边拎起一只木头勺子,一边舀酒水,一边吩咐。
  “那,那怎么行。仙,张少郎君救了我父亲的命!”任琮却坚决不肯答应,摆着手连连后退。
  “能不能救下来,还要两说着呢!”张潜瞪了他一眼,大声补充,“况且你先前帮过我,我帮你也是应该。除非你觉得,张某不配跟你攀交情!”
  “张,张,张……张兄,小弟这厢有礼了!”自家父亲的性命悬在别人手里,任琮不敢违抗,支支吾吾了好一阵儿,才终于又将“张兄”俩字叫出口。
  “酒的度数不够!”张潜没功夫继续跟他在繁文缛节上浪费时间,瞪了他一眼,将酒水放在嘴边,仔细品尝,“闻起来就知道不够。你们这里没有烧酒么?烧刀子,三碗不过岗那种?!”
  “没,听都没听说过!”任琮绞尽脑汁拼命想,也没想出烧刀子是什么东西,只好老老实实地摇头。
  “长安城中,最烈的酒,就是三蒸三酿的刘伶醉。但是距离张少郎君说的,三碗不过岗,还是差了许多!”小国公段怀简有心跟高人结交,主动在一旁补充。
  “那就算了,只能用盐水了!”张潜丢下勺子,遗憾地摇头。
  即便身为二十一世纪文科生,他也懂得一个基本的常识,酒精想要消毒,至少得达到七十度。而任琮精挑细选出来的酒,乃是粮食所发酵酿制,根本没经过任何提纯。
  往高了说,这些酒也就能达到十一二度,跟后世的烈性啤酒差不多。给酒鬼解馋都嫌弃不够劲儿,更不用说拿去给伤口灭菌!
  正郁闷间,耳畔忽然传来一声尖叫,“啊——”,紧跟着,就是任盈盈的求救声,“仙师,张少郎君,救命,救命,我阿爷,我阿爷手臂漏水了!”
  “不要慌!肯定不是水!”张潜听得哭笑不得,连忙转身,三步并做两步来到病榻前。只见包裹在任琼胳膊表面的绷带,已经尽数被孙安祖和任盈盈两个去除。早已看不出颜色的伤口处,正有暗黄色的液体,淅淅沥沥往外淌。
  “去外边,拿个木盆来接着!”张潜也不知道那液体是什么东西,但是坚信人不会漏水。先大声命令任盈盈让开,然后从书包里取出义乌造的“瑞士军刀”,将其中一片最薄的小刀子打开,放在刚才忘记了熄灭的油灯上烧了烧,随即,便用刀尖儿轻轻去挑任琼胳膊上的伤口。
  “蠢货,果然是在草菅人命!”不接触则以,一接触,他就又忍不住低声唾骂。
  以他穿越之前在大二暑假去地震灾区做志愿者,被组织方临时安排给医生打过几天下手的水平,都能看出来,任琮的父亲之所以落到今天这地步,给他治伤的郎中,至少得负担七成以上责任。
  伤口实际很小,长度绝对不超过两厘米,并且被人用烙铁之类的东西烫过,当时肯定有效地止住了流血。然而,不知道是处理伤口的人外行,还是故意,竟然只烙糊了伤口的表面。如此一来,血的确没有再往外流了,但箭蔟上的细菌却与淤血一起被封在了皮肉里头,时间久了,不发炎才怪!
  然而,想想正厅里还坐着一位少国公,答案恐怕就呼之欲出了。这任老庄主的身份,绝非普通地主或者商人那么简单,从他受伤后,能惊动一位少国公和一位御医的情形上看,十有七八,此人就是后世日本等国家里存在的那种“白手套”。专门为达官显贵们经营他们不方便出面的生意,然后从中分一杯羹。(注1:说的是日本。河蟹退散!)
  如此重要的人物,随行郎中给他用烙铁处理伤口之时,岂敢把他烫得太狠?结果,这一手下留情不要紧,把细菌也给留下了。再加上受伤后捂着不透风,才引起了急性炎症,差一点儿就要了他的老命。
  “先前晚辈看过一次伤口,当时还没有流脓!晚辈看伤口表面完好,任庄主却被邪热烧得昏迷不醒。又看到有邪毒已经蔓延过了肩甲骨,才断定任庄主之病,已经非药石之力所能救治!”还以为张仙师是在骂自己,孙安祖红着老脸,小心翼翼地在旁边解释。
  “真不知道武则天怎么活到了那么大的岁数!”心中偷偷嘀咕了一句,张潜对这个时代的医术水平彻底失望。随即,又摇了摇头,低声朝着外边喊到:“任琮,找个干净盆子,和一块干净布子,端盐水进来!”
  “哎,哎!”任琮的声音,贴着他的脊背响起,明显带着战栗。显然刚才就跟在他身后冲进来了,只是没敢凑得太近,怕打扰他救自己父亲任琼的性命而已。
  “张少郎君,需要给任庄主用盐水洗伤口么?恐怕只能洗得再仔细,也无法将邪毒从肩膀那边抽出来!”见张仙师不搭理自己,孙安祖又在旁边试探地提醒。
  “恐怕需要将烂肉从伤口里头全部挖出来才行!”张潜咬了咬牙,低声回应,“刮骨疗毒,你听说过吗?今天就算赶鸭子上架,也得勉强试试!”
  “刮骨疗毒?”饶是对张潜的神奇已经有了一定适应能力,孙安祖依旧大惊失色,“仙师,张少郎君会此奇术?晚辈听说过,在《三国志》里头有记载!但从那时之后,世人就再未见到此绝技施展第二次。”
  “那你知道麻沸散不!”张潜听得好生失望,却依旧有些不死心地询问。
  扑热息痛有一定止痛效果,却未必能压制住割除烂肉时的剧烈疼痛。这点,他从自己小时候牙疼的经验中就能得出结论。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传说中的古方。
  “听说过,没有看到过方子,此方自魏晋时代,就已经失传了!”孙安祖摇摇头,老老实实地回应。
  “蒙汗药呢,你知道怎么配制吗?”古方不行,则只能求助于传说,张潜继续不死心的问。
  “没听说过!”孙安祖明知道答案会让“张仙师”失望,依旧如实做出了回应。
  “五麻汤呢?”
  “没听说过!”
  “曼陀罗花呢,总能找到吧?”
  “听说过,长安城里肯定没有!”
  “还魂草?”
  “没听说过!”
  “情花?”
  “回张少郎君的话,情花是什么东西?少郎君说的是催情草么?那是给牲口配种时用的,没有麻痹效果啊!”
  ……
  接连将民间传说,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的,各种麻药问了个遍,得到的答案却全都是否定。张潜终于彻底绝望,将小刀子往桌案上一拍,厉声喝问:“那你平素给人看牙或者清理伤口,总得止痛吧!这没有,那也没有,你平素到底用什么?”
  “金,金针!”孙安祖辈吓得连连后退,回答得好生委屈,“金针刺穴止痛。还,还有乌头草。每次不超过两钱熬服,毒不死人,只会让人昏迷上几个时辰!”
第十七章
不要小瞧御医
  “你怎么不用砒霜?!”张潜终于明白,为啥古代皇帝没几个长寿的了。连乌头草都敢当麻醉剂用,平素有个头疼脑热就吃药,有毒有副作用的东西,还不知道吃进去了多少!倒是那些普通人,小病小灾吃不起药,只能靠身体去硬抗,说不定还能寿命长一点儿。
  “砒霜?少郎君可是说的信石?”沉迷于医道中的孙安祖,丝毫没听出张潜话语里的讽刺意味儿,皱着眉头,非常认真地跟他探讨,“信石主要用来治疟疾,花柳和痔疮,做麻药却是第一次听说。少郎君可知用量几何?以何药为辅?若是切实有效,晚辈回头给人治病,倒不妨拿来试试!”
  “我也不知道,你可以学神农氏,自己去尝!”张潜彻底无话可说了,抓起高仿瑞士军刀,再度用灯火烤了消毒,“现在,烦劳孙御医用金针给他止痛,实在不行,发现情况不妙,你就把他直接打晕。我必须把伤口中的腐烂肌肉,给他尽快处理掉!”
  说罢,拎着烤得滚烫的军刀,走到任琼耳畔,弯下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嘀咕:“任老爷子,您刚才应该也听到了,孙御医说,不拔除了您体内的细菌感染,您肯定十死无生。而如果您死了,晚辈保证,任琮会被别人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轻轻叹了口气,他继续用普通话低低的补充:“所以,晚辈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等会儿一旦手重了一些,您老千万忍住了。万一碰到了血管引起了大出血,您老也别怪我庸医杀人。我即便失了手,您老好歹都能死得痛快点儿,换了他们,您老死前肯定受更多的冤枉罪!”
  说这些,他纯粹是为了让自己安心。毕竟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他敢这样干,无论最后治疗结果如何,都难免要进局子里走一遭。而眼下,如果他不冒险一试,任老庄主就只能等死。而以小胖子任琮那怂样和其继母,管家、仆人们对他的态度,此人肯定难逃被剥夺继承权,扫地出门的命运!
  孙安祖听不懂张潜所说的二十一世纪普通话,见他在任琼耳畔嘀嘀咕咕,还以为是施展刮骨疗毒奇术之前,必须念给患者的定魂咒。所以也不敢听得太仔细,只管命徒弟替自己从药箱里取来银针,一针针地扎在任琼的手掌、肩膀和脖颈等处,然后又点燃艾绒,放于针尾处缓缓熏烤。
  这一手“伏羲神针”,乃是他师门绝学,他从小练到老。因此,整套动作施展起来宛若行云流水。而施针之后,任琼手臂上的皮肤和肌肉,立刻变得松弛了许多,很明显,针刺的确起到遏制痛觉或者舒缓神经紧张的效果。
  张潜见此,对手术成功的信心,立刻又增添了许多。拿起瑞士军刀,第三次在火上烤了烤,旋即命令孙安祖帮忙压住任琼受伤的手臂,用刀尖儿轻轻朝已经化脓腐烂的伤口割了下去。
  也许是任琼昏迷太久了,痛觉已经麻木。也许是百服宁和金针的效果产生了叠加。病榻上的患者,只是轻轻皱了下眉头,就再也没做出任何动作。而被烙铁强行烙在一起的皮肤,被锐士军刀切开之后,先前伤口处冒出来的黄水儿,立刻变成了脓血,沿着刀刃滚滚而落。
  “啊——”奉命端来木盆负责接“黄水儿”的任盈盈,低声尖叫。随即,毫不犹豫地抬起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唯恐尖叫声打扰了“高人”施展奇术。
  奉命打来盐水备用的小胖子任琮,则快速将头扭到了一旁,面颊,手臂,大腿上等处的肌肉,突突乱跳,冷汗也沿着额头滚滚而下。
  第一次拿刀子切人肉,张潜其实也被污血刺激得头皮发乍。然而,患者的伤口已经被切开了,他会做也得做,不会做没理由停手。所以,干脆把心一横,牙关一咬,继续用刀刃往伤口深处切去。只要没把患者当场疼醒,就全当自己是在削木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