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67

  “折杀了,折杀了,任某何德何能,敢做仙师的长辈?!”任琼闻听,立刻挣扎着准备起身,吓得小胖子赶紧用手将他肩膀按住,急切地强调,“小心,万一扯破了伤口,张兄可没有第二份丹药给你。你可以不做张兄的长辈,他却真心拿我当自家兄弟!”
  “你这孩子,就这么跟为父说话!”任琼扭过头,大声呵斥。然而,却终究不敢扯破伤口,停止了挣扎,轻轻摇头,“仙师跟你以兄弟相称,乃是他抬举你,你却不能无礼僭越。松开我,去替为父给仙师叩头。”
  “哎,哎!”只要任琼不乱动,小胖子任琮也不在乎多给别人磕几个头。连声答应着站了起来,走到了张潜所在的矮几之前,双膝下拜。
  张潜哪里肯接受?赶紧起身阻拦。而那任琮却感谢他救了自己的父亲,诚心要拜。结果双方拉扯了半天,最终,还是任琮凭着眼泪和鼻涕齐飞的“真功夫”,占据了上风,坚持给张潜磕足了三个头,方才作罢。
  “丹药难得,任某不知道价值几何,也不敢问,所以,只能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容日后有了机会,再报答仙师了!”任琼做事极为利落,眼睛刚刚看到自家儿子站起身,就立刻笑着补充。
  ‘别,别,您赶紧问,问完了赶紧给钱。我现在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虽然从没指望过收回药费,可听闻任琼不打算付钱了,张潜心中依旧忍不住小声嘀咕。
  然而,嘴巴上,他却只能笑着说道:“庄主言重了,几粒药物而已。况且任兄先前帮我弄过所和手实,忙前忙后四五天,也没收我一文。”
  话音落下,坐在对面的任琼立刻用力摇头,“他那才真是举手之劳而已!与救命之恩,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几天,任某虽然躺在床上爬不起来,可心里却一直在想着,能为仙师做一些什么。跟仙师谈钱,恐怕会污了仙师的耳朵……”
  ‘不怕,你尽管污,尽管污,污得越狠越好!’张潜气得在肚子里偷偷大叫,却依旧拉不下脸来,将自己此刻身无分文的情况,直言相告。
  正气得欲仙欲死之际,却听那任琼忽然把话锋一转,笑着补充:“刚好家里于前年春天入手了一个小庄子,位置就在渭河边上,与仙师落户之处仅有六里之遥。而任某常年在外,也顾不上去打理,乃至此庄子杂草丛生,破败不堪。干脆,任某就斗胆高攀,将此庄子,连同庄子里的佃户,一并转到仙师名下好了。等仙师在那边落下了脚,琮儿也好随时登门求教!”
  “啥?”猝不及防之下,张潜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您老要赠送我一个庄子?”
  随即,他就意识到对方不是在说笑话,赶紧站起来,连连摆手,“不成,不成,太贵重了,任庄主,几颗药,真值不了这么多钱!”
  “区区一个庄子而已,及不上救命之恩万一!管家,把地契和佃户花名册取来,现在就交与仙师。”任琼却坚持要赠,根本不打算给张潜拒绝机会。
  一个庄园,即便真的像任琼所说,很小很小,也是长安城附近的庄子!放在后世,就相当于北京通州的一大块土地!
  张潜再缺钱,也不敢收如此丰厚的礼物,坚持摆手推辞。而任琼,却报恩心切,执意相赠。争来争去,双方僵持不下。就在此时,小胖子任琮却忽然憨憨一笑,大声说道:“张兄,你就收了吧,我看你的模样,也不像个会种地的,又不肯承认自己是仙师。没个庄子收租,你今后岂不是得喝西北风。至于贵不贵重,我阿爷的性命,怎么着也比一个破庄子值钱吧!”
第二十章
救人救出了大麻烦
  这张破嘴,怪不得任琮在整个庄子里都不招人待见。话音落下,就连张潜,都恨不得将他按在地上,狠狠痛打一番。
  再看他父亲任琼,直气得剑眉倒竖,抬起腿,朝着他的屁股就踹了过去:“闭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
  “阿爷息怒,阿爷息怒!我不说了,我再也不说了。”小胖子任琮想要闪开很容易,却担心自家父亲动作太大扯到了伤口,只好向前迈了小半步,一边撅着屁股准备迎接下一脚,一边大声求饶。
  如此一来,做父亲的反而打不下去了。悻然将鞋子尖在任琮屁股上沾了沾,低声呵斥,“滚远点儿,老夫一看这你就生气。仙师乃世外高人,当然不懂收拾庄稼!以后他庄子上的凡俗杂事,就着落在你身上。如果还敢像在家里一样啥都不着调,仔细你的皮!”
  “包在我身上,肯定得包在我身上。谁让我跟他是好兄弟呢!”小胖子如蒙大赦,欢天喜地的答应。
  经他这么一搅合,渭河畔那个庄子转到张潜名下,就彻底成了定局。双方之间的交流,也立刻变得随意了许多。
  “仙师通晓刮骨疗毒的神技,又有起死回生的灵药,却一再声称,自己不是仙师,不知所为何故?”又东拉西扯了几句,抓住张潜拒绝大伙叫他为仙师的机会,任琼很是认真地询问。
  “我的确不是什么仙师,更没学过什么仙法。庄主称我一声贤侄也好,叫我张少郎也罢,大可随意!”刚收下了对方一个庄子,虽然还不知道大小和里面的具体情况,张潜对任琼的好感依旧大增。笑了笑,坦然解释道:“所谓神技,只是在同门师兄们施展之时,张某在旁边打过几次下手。而那些灵药,也是师门所制,这次凑巧带在身上的。”
  “只是在同门师兄施展之时,打过几次下手,就学得了如此神技?张少郎真是了得!换了犬子,恐怕手把手教上三年,都未必学得会!”任琼微微一愣,迅速挑起了大拇指,高声夸赞。
  “怎么又扯到了我头上?阿爷,我没你说得那么笨吧!”遭了无妄之灾的任琮觉得好生委屈,抬起头,满脸幽怨地抗议。
  “你要是聪明,就不至于读了七年官学,却连个明经都考不出!”显然是亲爹,任琼打击起自家儿子来从不留情,你看张少郎,绝世神技,看几眼就能学会!“(注1:唐代科举,明经是其中一种。相对容易。)
  “也不是看一眼就学会了,只是学了个大概。庄主当时情况紧急,不得不冒险一试。亏得孙御医在旁边,将大部分事情都接了过去。在下只是开了个头,然后基本上就交给御医了!”张潜被夸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赶紧将整个手术过程如实相告。
  “张少郎知道该如何做,才是关键。”任琼丝毫不认为孙御医的医术,有资格跟张潜相提并论,笑了笑,轻轻摇头。“至于孙御医,只是手熟尔!此事好比两军交战,主将如何运筹帷幄,才是关键。冲锋陷阵者,顶多只能论次功!”
  “终究要仰仗孙御医!”张潜说任琼不过,只好笑着坚持。
  “当然,孙御医能自降身份,来替任某诊治。他那边,任某肯定少不得一份谢礼!”任琼也不继续在同一个话题上纠缠,笑着补充。随即,又喝了几口茶汤,犹豫着询问道:“张少郎师门能制得如此灵药,想必声名赫赫。可任某这几天躺在床上苦思冥想,找遍释、道两家,竟然找不出一门一派,能精通药理如厮!有关师承,不知道少郎君可否明示?日后任某带着商队路过宝山,也好登门拜谢!”
  唯恐引起什么误会,没等张潜接茬儿,他又快速补充:“如果不方便说,少郎君就不说就是。任某只是心中好奇而已!”
  “也没啥不方便说的!”连日来,总是被小胖子任琮缠着追问来历,张潜早就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编出一个来,否则,麻烦肯定会越来越多。
  因此,他在暗中已经打好了几分腹稿。此刻听任琼相询,立刻笑着说出了最不容易穿帮的那一个,“只是说起来过于离奇,未必能取信于人而已。在下师门,非释非道,传承于春秋之时,墨家一派。战国之时,墨家三分,家师的这派被称为东墨,不容齐。无奈之下,四代矩子扬圣匹马入秦,献铸兵与造弩之技于惠王,大秦兵马,方称雄于天下。大秦一统中原之后,国运二世而斩,七代矩子因受始皇之恩,拒食楚粟,带领弟子披发入山,自此,东墨消失于世间。门内只用秦历,不再问外边是汉是晋。”
  也不管周围的人如何瞠目结舌,喝了口水,张潜继续按照自己打好的腹稿,缓缓补充,“东墨传至家师,已经是第三十二代矩子。恩师姓刘,乃为世间少有的奇女子。收张某入门之后,待如亲子。奈何张某愚钝,所学不及恩师百一。更无奈的是,张某数日之前奉恩师之命,出山门寻找灵芝入药,傍晚空手而归,竟再也找不到山门!而张某从入门之日起,一直没出过山,对外边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亏得遇到了令郎,才不至于被官府当做流民给抓了去。”
  这番话,前面那部分关于东墨的来历及传承,乃是经过史学大家郭沫若考证的,真的无法再真。可从秦国的国运二世而斩那句开始,就纯属胡编乱造了。反正终南山范围极大,唐朝人未必处处都去过。即便有心去搜,也可以归结于恩师本事高强,故意用奇术遮掩了山门来搪塞。
  “怪不得你我初见那天,你居然连现在是何年何月都不清楚!”别人也许还对张潜的话有所怀疑,小胖子却抢先信以为真。得意地拍了几下手,大声说道:“阿爷还说你记性比我好,我从小到大,可从未没迷过路!”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被自家“傻”儿子气得七窍生烟,任琼狠狠瞪了他一眼,大声呵斥。随即,又想了想,继续问道:“听琮儿说,少郎君乃是河间人士。不知道家里头还有什么人么?父母可健在否?”
  ‘这话什么意思,不是想给我介绍对象吧?’张潜被问得心里发慌,看了一眼跪坐在中年美妇身边,脸色微红的小辣椒任盈盈,赶紧将目光侧开,“此事说起来,更为令人难以置信。张某很小的时候,就跟父母失散了,所以才被恩师带上了山。除了记得自己是河间人士之外,其余一概不知。这次失路无法再回山门,张某倒是想找个机会,去河间那边走走。万一能寻到亲生父母,也能承欢于膝下。免得二老为我终日牵肠挂肚。”
  父母可能健在,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找不到亲生父母,就没法请媒人,更无法弄什么父母之命。至于那个小辣椒任盈盈,她爱嫁给谁嫁给谁去,根本不是张潜的菜!自古舔狗无人权,他更不是什么贱骨头,喜欢什么野蛮女友!
  只可惜,他心里这些弯弯绕,全都落在了空处。任琼好像只是随口一问,旋即开始对张潜深表同情,“没想到,少郎君的身世,居然这般可怜。任家有商队往来河间,如果有机会,少郎君请赐给两幅令尊令堂的画像。任某让伙计们帮忙留意一下,说不定能让少郎君得偿所愿!”
  “多谢庄主!”张潜苦笑了一下,脸上不受控制地涌起了一丝哀伤,“不瞒庄主,父母长什么样,张某根本不记得。若是找,也只能根据张某现在的样子,先推测出一幅两三岁时模样,再去河间那边张贴,询问谁家二十年前曾经丢失过一个婴儿!”
  “有方向就好,说不定老天爷会垂怜少郎君!”任夫人听得心里难受,红着眼睛低声安慰。
  “下次去河间的商队出发,任某就把任务给伙计们布置下去!”任琼倒是古道热肠,立刻大包大揽,“画像之事,也由任某请画师来做。长安城里头,正好有几个名家,跟任某交情不错。”
  说罢,又想了想,试探着询问:“甚至还可以将少郎君现在的模样,派人画了,在终南山深处四下张贴。说不定,少郎君的恩师发现你久久不归,还会派师兄弟们出山门寻找。若是恰巧看到了画像,岂不美哉?!”
  “难,恐怕很难!唉——”张潜听了,忍不住又又低声叹气。
  同一个时空虫洞,他不认为会在同样位置,出现两次。而他在二十一世纪举目无亲,失踪了之后,顶多会成为公安部门的一件悬案,根本不会有人在乎他是否还活着。
  想到这,一股孤独感觉,在他心中油然而生。又长长叹了口气,他低声补充:“当初张某以为,是不小心迷了路。而现在想来,恐怕是家师嫌弃张某愚蠢,故意寻了个借口,将张某给丢出了门墙。否则,师兄弟们早寻来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张少郎君莫要多心,也许师兄弟们恰好跟你走岔开了呢!试试多贴张画像在山中,总之没有什么坏处!”任琼表现得甚为仗义,立刻大声安慰。
  “那就有劳庄主了!”明知道贴告示没啥用,张潜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好笑着拱手。
  “无妨,举手之劳尔,这才是真的举手之劳!”任琼笑了笑,轻轻摇头。随即,又将身体努力坐直了些,大声说道:“张少郎君,莫嫌任某啰嗦。任某还有一事,不知道该不该问?”
  “任庄主尽管问,张某知无不言!”还以为任琼从自己编造的师门传承或者家世来历中,发现了疏漏。本着亡羊补牢的想法,张潜笑着点头。
  “那任某可就问了!”任琼忽然收起了笑容,正色问道:“前日所赐灵药,少郎君此刻身上还有几粒?那炼药之秘方,少郎君可否记得?”
  “呼——”一股秋风透窗而入,吹得张潜透心地凉。
第二十一章
千年狐狸说聊斋
  ‘他居然在打胶囊和配方的主意,怪不得这一大早晨,又是送庄子,又是送女儿!’心寒之余,一股无形的怒火,只冲张潜顶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看着他去死。也能减少很多麻烦!’
  然而,后悔药终究无处可买,事到如今,张潜只能拱了拱手,冷笑着说道:“既然庄主已经能下地走动,那些药,对庄主已经可有可无。至于配方,乃是师门不传之秘,张某没资格知道,知道了,也没办法配出一模一样的药来!”
  “少郎君误会任某了!”仿佛早就料到了张潜会做如此反应,任琼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轻轻拱手,“任某可以对天发誓,并未打灵药的主意,也绝非那恩将仇报之人。否则,直接明抢就是,反正最后会跟少郎君结仇,何必还假惺惺先送上一座庄子?!”
  “嗯——”张潜眉头紧皱,将信将疑。
  对方的话,的确有那么一点点儿道理。自己此刻孤身一人住在任家庄,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流民”,即便被任家偷偷杀掉了,官府恐怕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儿。而抢了自己的胶囊,肯定会跟自己结仇,送不送庄子,结果都是一样!
  “少郎君,任某是真心想要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所以才故意提起灵药和配方的事情!”见张潜脸上的怒气,大部分都已经被狐疑所取代,任琼又拱了下手,大声解释:“少郎君用奇术和灵药救了任某的性命,乃是许多人亲眼所见。而任某这几天病得半死不活,也没顾得上下令封口。事实上,即便任某下令也没用,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相信用不了太久,少郎君神医之名,就会传遍整个长安。”
  给了张潜十几个呼吸时间去思考,他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声音急速转低:“如果少郎君手头的灵药还有许多也罢,凡是他人诚心来求,少郎君悬壶济世便是。若是只有几粒,或者已经没有了,他人来求,少郎君给还是不给?如果不给,对方肯定会怀恨在心。如果给了,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当灵药舍尽之日,也是少郎君与人结仇之时。若是对方报复上门来,少郎君该如何应对?”
  “这……”当初光顾着觉得小胖子可怜,张潜可真没想到救人一命,居然救出如此多的连带后果,被任琼问得呆呆发愣。
  而那任琼,不愧是十几家商行的幕后东家,又喝了口水,缓缓补充:“这些,还是寻常人的做法。若是那达官显贵之家,上门求药不得,恼羞成怒之下明火执仗,少郎君又该如何自处?这些年来,圣明天子在位,海清河晏,朝中大贤云集,可偶尔总会冒出那么一两个不讲道理的公子王孙,他们如果登门索要秘方,少郎君予之,还是不予?”
  “此外,先前任某那些话,也并非漫无目的。任某先前询问,少郎君师门可否下山来寻,少郎君已经不抱希望。任某刚才询问,少郎君在河间那边可有家人,少郎君也是凄然摇头。如果少郎君出身于地方望族,或者背后有个强大的师门作为依仗,别人打灵药和秘方主意之时,多少还能有点儿顾忌。而少郎君既没有家族撑腰,又没有一个强大的师门庇护,手握灵丹和秘方,与一个三岁娃娃抱着金砖招摇过市,还有什么分别?”
  “这——”冷汗,顺着张潜额头鬓角淋漓而下。
  什么圣明天子在位,海清河晏?学历史的时候,他可没听说中宗皇帝是个有道明君!
  什么偶尔总会冒出一两个不讲理的公子王孙,直到二十一世纪,韩国和东南亚各地,那些豪门子弟都不会跟普通百姓讲道理,强取豪夺乃是家常便饭,更何况是公元七百零几年的大唐!
  对那些人来说,他们看上你的灵药和药方,是给你面子。你不乖乖双手送上,就是不识抬举。想要讨价还价,甚至还想敝帚自珍,简直是白日做梦!
  到了此时,张终于明白为何孙御医那天会问他,手头有没有更多的灵丹?并且听他否认之后,立刻如释重负了。
  原来,在他将百服宁和头孢胶囊拿出来救下任琼性命那一刻,孙御医就已经看出了此举即将给他带来的风险,所以才好心出言提醒他。只是,只是他当时根本听不出此人话中有话,而萍水相逢,孙御医也不愿意说得更多!
  而现在,任琼将一切摆到明面上,掰开揉碎,他才赫然发现,自己一只脚已经踏到的悬崖边縁。自己连续琢磨了好些天,才编造出来的那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出身,在真正的大唐人眼里看来,简直跟用来自杀的上吊绳儿没什么两样!
  老天爷,在大唐,想要平平安安地活下去,怎地就这么难!
  “阿爷,阿爷,你有办法对不对?你快说啊,张兄可是因为救你,才惹出这一大堆麻烦来的?”没等张潜从震惊与懊悔中缓过神来,小胖子任琮已经冲到了他父亲身侧,抱着那只没受伤的胳膊拼命摇晃,“您跟段公爷交情非同寻常,请他帮忙关照一下张兄行不行?当初我求张兄救你性命之时,张兄可是连眼皮都没眨一下,现在他……”
  “放手!你再摇下去,伤口就被你撕裂了!”任琼扭头瞪了自家儿子一眼,大声呵斥。随即,又迅速将目光转回张潜,微笑着询问:“张少郎君可有脱困之策?若是有,不妨说出来,任某帮你参详一二。若是一时半会想不出来,任某这边,倒是已经想到了一个主意,只是,只是需要看少郎君是否相信,任某不是那别有居心而已。”
  “任庄主说笑了。你把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开诚布公跟张某说,张某如何还能怀疑你的用心?!”终究是从小被打击到大的,张潜额头上的冷汗冒得快,消失得也同样迅速。摇头笑了笑,他向任琼郑重拱手:“晚辈初来乍到,不熟悉长安情况。如今遇到大麻烦,还请任庄主指点迷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