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67

  “上都护,吐谷浑可是号称控矢者十万,并且背后还有吐蕃人支持。”李隆范终于回过了一点神,顾不上计较保护自己的力量被大幅削弱,迟疑着小声提醒。
  “那又如何?”张潜一改在长安城中时的隐忍,眉头轻挑,冷笑着摇头。“当初娑葛还号称控矢二十万呢,张某照样割了他的脑袋。”
  “吐谷浑人,主要居住在赤岭和祁连山以南的高地上。以往即便冒犯了大唐,大唐兵马也不会追过赤岭,否则,因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胜负很难难料。”李隆范被问得心中好生郁闷,犹豫了一下,再度低声补充。
  “无妨,赤岭不必葱岭更难翻越。吐谷浑人能下来,张某就能带人杀上去。”张潜笑了笑,仿佛早有成竹在胸。
  冥冥中,有既定的轨道也罢。还是有一双执棋的手,终究还是要做过一场才知晓。眼下,他正不想走得距离长安太远,吐谷浑人试图半途对他不利的消息,来得恰是时候。
  “这……”李隆范隐约感觉到一股寒气,缩了下脖子,再度无言以对。
  控矢十万,指的是可以上马而战的青壮数量。实际上,吐谷浑各部的总人口,肯定是青壮的四倍以上。
  以三千兵马打垮十万敌军,并且还准备一口气打进吐谷浑人老巢。即便眼下还只是假设这态度也太狂了一些!
  放眼大唐,把所有领军宿将全算上,敢说出如此嚣张话语的,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人。
  然而,偏偏这话从张潜嘴里说出来,他还真没办法质疑。因为在前年冬天,号称控矢二十万的突骑施人,就被张潜带着区区数千借来的兵马,打了个落花流水。
  而在碎叶军面前,吐谷浑各部的地势之利,也的确不足为凭。去年春天,位于葱岭之西,人口号称百万的石国,就被张潜打毫不还手之力,最后不得不割地赔款,并且让大唐在自家国王头上设立了大宛都督府!
  “殿下,请恕张某不能再派兵护送。如果殿下还是想要前往沙洲,就只管带着家丁,远远跟在碎叶营之后。”比起可能出现的偷袭,张潜明显更在意李隆范的去留,连口热乎饭都不想招待对方,笑着拱手送客,“二师弟,你替我送殿下出营,顺便借一批家丁给殿下。”
  “是,大师兄!”察觉到张潜神态不对,郭怒不敢引火烧身,果断高声答应。
  “上都护,请听李某一言!”李隆范闻听,顿时顾不上再考虑,张潜刚才的话是不是狂妄,用力摆了几下手,快速补充,“消息未必做得准,李某也是道听途说。吐谷浑人会不会出兵,还在两可之间。”
  “知道。即便如此,张某依旧非常感谢殿下。”张潜微微俯身,礼数周全无比,却丝毫没有留下对方详谈的意思。“张某提前多做一些准备,总好过被人杀一个猝不及防。”
  “长安那边既然有人敢勾结吐古浑人谋害你,肯定会将碎叶军的虚实提前告知吐谷浑人,特别是贵部擅长使用火雷的消息,去年随着突厥的覆灭,就已经传遍了天下。吐谷浑人要么不敢下山,如果下山,想必就是已经琢磨出了应对火雷的办法。”将自己累了半死,才追上了张潜,李隆范岂甘心随便说几句话就离开?想了想,快速抛出另外一个在他看起来足够份量的消息。
  “无妨,碎叶军所依仗的,又不止是区区几枚火雷!”张潜的反应,却依旧嚣张无比,笑着点点头,继续向中军帐门口移动脚步。
  “可能,可能有一部分火药和火雷弹,也会,也会流入吐谷浑人手里。”李隆范脸色忽然发红,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嗯?”张潜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些变化,眉头也迅速皱成了一个川字。然而,很快,他便又摇头而笑,“无妨,只要配方没流传出去就好。少量火器,吐谷浑人肯定舍不得消耗在日常训练上。而不仔细练习的话,在临战之时,很难发挥出火器的威力!”
  顿了顿,他再度皱着眉头向隆范凝视,“殿下不会告诉张某,连火药配方,也被泄露给了吐谷浑人了吧?那样的话,张某就必须掉头回返,先问问泄露者是谁了?”
  “那,那倒没听说过。”李隆范犹豫了一下,继续红着脸补充,“除了军器监的工匠之外,全大唐目前知道黑火药制造配方的,到目前为止应该也不到三十人。如果配方也流出去的话,肯定容易追查到泄密者头上。然后,全大唐百姓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他活活淹死。”
  “如此,张某倒是又可以继续放心赶路了!”张潜心中的石头悄然落地,声音里,却带上了明显的遗憾意味。“殿下也请放心,如果吐谷浑人真的已经实力已经强大到不可力敌,张某会选择避其锋樱。只是,如此一来,临洮河以东各州,也很难再得半日安宁。若是哪天吐谷浑人大举东进,长安城内,恐怕也得一日数惊!”
  甭说是大唐官府,据他所知,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到了宋朝,官方也没有丝毫的技术保密意识。各种战斗和守城兵器的制造方法,都被官员们写成著作,公开对外发售。而黑火药配方,在自己将其献给朝廷之后,能保密这么久,还没被传得全天下尽知,无疑已经是个异数。
  至于朝堂上有某一方大势力的掌控者,为了借刀杀人,将火药弹和火药输送给吐谷浑,在这个时代,则更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张潜来大唐之后所听闻的掌故之中,就有右武卫大将军程务挺被武则天一怒之下诛杀于防御突厥的前线。而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也有高仙芝和封常清,在率部奋力抵御安禄山叛军之时,被唐玄宗下旨割了脑袋!
  与皇帝宝座相比,某个国之干城的性命,真的微不足道。而如果能用区区几车黑火药和火药弹换取政敌的头颅,想必很多枭雄都不会做任何犹豫。
  至于黑火药和火药弹这种这两种在大唐堪称镇国利器的东西,落入异族之后会导致什么一连串后果,枭雄们恐怕连想都懒得去想。
  “实话跟你说了吧,真正想要你性命的人,是太平长公主!”李隆范终于被逼得无关子可卖,把心一横,干脆选择实话实说,“而被你和牛师奖联手赶出安西的郭元振,早就成了太平长公主的人。他即便为了自家儿子不永远被你压制,也会尽全力为太平公主出谋划策来对付你。”
  “这个消息,殿下从哪得来的?可算道听途说?”张潜也缓缓停住了送客的脚步,回过头,笑着询问。声音很平和,却令人感觉有闷雷在半空中涌动。
  “消息从何处而来,请恕李某不便相告。”李隆范被逼得没了办法,索性继续实话实说,“反正,太平长公主早就将你视作了眼中钉,这点你自己也应该清楚。而郭元振一直就是太平长公主的人,并且还是少数几个熟悉战阵的将领之一,被她用来专门琢磨如何对付你,也算用人得当!”
  “至于消息是否可靠,只能说,关于太平长公主和郭元振两个,暗中联络吐谷浑人截杀你这部分,能够确定无误。”偷偷看了看张潜的脸色,他又继续补充,“但吐谷浑人是否已经答应,我却无从得知。而黑火药和火雷被偷运给了吐谷浑人的消息,我还没来得及验证真伪。即便有,数量也不可能太多,否则很难平上武库的帐。”
  “上都护,你别拿这种眼神看我,我是奉了家兄之命,一旦发现有不利与你的消息,就尽可能地向你示警。而如果继续留在长安验证的话,恐怕没等我把传言真伪给弄清楚,你已经被自己创造的火雷炸得尸骨无存……”
第三十六章
诸神的黄昏(上)
  天气乍暖还寒,丘陵间的灌木丛刚刚萌发绿意,与枯树和乱石一道,被东南风吹得呼呼作响。
  灌木丛后,吐谷浑百谷三姓大酋慕容道奴的第五子,伯克慕容黑鸦用左手缓缓支撑起身体,用右手从怀里掏出一把黑豆,一粒接一粒,吸进自己嘴里,缓缓咀嚼。
  黑豆味道不怎么样,嚼着还很费牙,却能让他的肚子很快就有了涨的感觉,甚至从丹田处,还涌起了一丝暖意,缓缓驱散先前已经渗透到骨头缝隙中的寒冷。
  然而,他却只吃了十几粒,就将手放在了身边乌鬃马的嘴底下。颇通灵性的乌鬃马轻轻打了个响鼻,伸出猩红色的舌头,迅速在他手心处一卷,刹那间,就将剩下的所有黑豆,卷了个干干净净。
  四周围,低低的咀嚼声如同桑蚕啃食树叶。五百余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吐谷浑死士,差不多都在采取同样的方式,来抵御刺骨的春寒和临战之前的紧张。
  在他们这支队伍背后和左右两侧的灌木丛中,还隐藏着一万九千余名吐谷浑步卒。每名步卒都努力将身体蹲得很低,好像一群准备捕食的豹子,静静等着猎物从前方的丝绸古道上出现。
  总计两万精锐,分别来自吐谷浑慕容氏、吐谷浑赫连氏和吐谷浑白氏,统一听大酋慕容道奴调遣。因为这三姓吐谷浑人目前都居住于赤岭背后的百谷山附近,因此被称为百谷三姓。为了完成这次伏击,百谷三姓四十八部青壮几乎是倾巢而出,并且发誓不惜一切代价。
  “唳——”“唳——”几头人工驯养的猎鹰,从东南方急掠而至,嘴里发出短促且尖锐的悲鸣。
  “来了!”伯克慕容黑鸦的心脏一抽,立刻将手按在了自己的腰间。
  猎鹰是吐谷浑人的眼睛,可以盘旋在数千尺的高空中,寻找猎物的踪迹。因此,被伏击目标只要靠近伏击阵地两千步内,就会被猎鹰发现,并且以最快速度“报告”給它们的主人。
  “悉悉索索”的衣物摩擦声,紧跟着在慕容黑鸦身后响起。他眉头紧皱,带着几分怒意回头扫视,却发现,几乎所有弟兄的动作,都跟自己一模一样!身体微微前倾,两腿半跪且紧绷,单手按在各自的腰间。
  大伙腰间原本系箭囊的位置,如今系的一只羊皮口袋。口袋里,放着火折,艾绒,和两枚只拳头大小的“火雷”。
  等“猎物”正式进入伏击范围之后,慕容黑鸦就要带领身后的五百死士,跳上战马,在步兵的掩护之下,以最快速度冲向“猎物”。然后,将点燃了引线的火雷,借着战马冲刺的惯性,直接砸向“猎物”的头顶。
  这套攻击方案,慕容黑鸦在七天前就开始带领死士们练习,足足练习了三十遍,已经娴熟得宛若行云流水。
  而上百枚“火雷”爆炸的威力,则可以用“天崩地裂”四个字来形容。慕容黑鸦曾经亲眼目睹,一枚火雷落地之后,将两头牦牛同时炸得肠穿肚烂。所以,他相信,天底下任何一支强军,都挡不住上百枚“火雷”的迎头一炸。包括让吐谷浑各部畏之如虎的吐蕃狼骑,在从天而降的“火雷”面前,也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只是,想使用“火雷”作战,代价也非常巨大。为了避免战马被爆炸声所惊,冲乱自家阵脚,百谷三姓四十八部的长老们商议之后,按照远道而来的大唐“贵人”建议,放弃了自家最擅长的骑兵战术,几乎让所有青壮,都变成了步兵。
  今天,出征的两万精锐里头,除了伯克慕容黑鸦和他身后的这五百死士之外,没有任何人配备坐骑。而慕容黑鸦等死士身边的战马,也全都提前半个多月,就用锥子刺聋了耳朵,不会再为任何声响而受惊。
  由于族中缺乏兽医的缘故,为了凑出五百匹聋马,吐谷浑慕容、白和赫连三大姓,都付出了五倍以上的代价。这对原本就不怎么富裕的三姓,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万一偷袭得手,先前的一切付出,都必将收获十倍以上的回报!
  吐蕃使者许诺了两万匹骏马和一万头牦牛!唐朝的贵人更大方,许诺了十万石粮食、一万石茶叶,整整三万吊铜钱!并且还在话里话外隐约暗示,如果三姓能成功割下张潜的脑袋,他可以帮忙运作,让朝廷将湟水以南直到赤岭的数十万亩土地,全都划给三姓四十八部,以供大伙休养生息。
  比起一年当中会下四个月雪的百谷山,湟水南岸直到赤岭,可谓膏腴之地。慕容黑鸦记得,自己小时候就住在湟水河畔,每年直到八月,还能找得到油绿的牧草和洁白的蘑菇。然而,二十年前某一天,吐谷浑各部却在与大唐的战争中溃败,一路被赶过了赤岭。从此之后,饮马湟水,就彻底成了整整两代吐谷浑人叫不醒的梦想。
  “我得孩子们,在长生天眷顾中原之时,你们不要再主动挑起战火,只需耐心等待。当中原失去长生天的眷顾,当大唐下一次爆发内乱的时候,你们就可以重返家园!”上一代慕容氏埃斤慕容德光临死之前,曾经给后人们留下了这样几句遗言。从那时起,吐谷浑慕容氏上下开始耐着性子等待,一等,就是整整十五年。
  而今年,机会终于来了。百谷三姓四十八部吐谷浑没有主动挑起战火,吐蕃和大唐,却几乎同时派来的使者,邀请他们深入大唐境内,去截杀整个大唐最善战的将军!
  作为慕容氏最出色的王子,慕容黑鸦知道,如果此战获胜,百花姓三部吐谷浑人,即将收获的,肯定不止是一片膏腴之地。
  当大唐的贵族,开始借外人之手,斩杀自家将领的时候。基本上内乱就成了定局!并且没有三到五年时间,无法恢复安宁。
  而三到五年时间,不仅仅可以让百谷三姓四十八部重新回到各自的故乡站稳脚跟。还可以让他们将前些年贪图大唐安定,主动内迁到甘、凉、肃、洮各州的族人,全都重新召唤回来。
  届时,吐谷浑就会重新成为与大唐和吐蕃相提并论的大势力,一如去年冬天刚刚覆灭的北突厥。
  想当初,阿始那骨托鲁和墨啜兄弟俩,趁着大唐内乱,带着七百弟兄叛出,就能重建起突厥。慕容黑鸦相信,如果重新带领部族返回湟水河畔,自己父亲慕容道奴和兄长们,一定能再现慕容氏的辉煌。
  至于自己,慕容黑鸦轻轻抹了下眼角,再度看向腰间盛放“火雷”的羊皮口袋。吐谷浑人不会制造,暂时也买不到那种传说中可以将火雷投射出一百多步远的投石车,只能靠死士骑着聋马去冲击唐军。而死士,注定就是一去不回的,如果两枚“火雷”都成功丢出之后,他还能继续坐在聋马的背上,他会骄傲地举起弯刀,战斗到最后一息。
  “唳——”“唳——”猎鹰的叫声越发急促,飞行的轨迹,也变成盘旋。
  这意味着猎物已经走到了伏击场的边缘。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前方由商贩们用骆驼踩出来的丝绸古道上,就会出现唐军斥候的身影。
  慕容黑鸦迅速抓起一根木棍塞进嘴里,随即,用手轻轻按住身边的黑马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全部听觉的黑马,感觉到自家主人的心思,温顺地卧倒在地,将头藏到了灌木丛后。转眼间,一人一马,就跟周围的环境彻底融为一体。
  四周围的死士们,也纷纷采用同样的动作,将各自的身体和聋马,都藏在了刚刚泛起绿色的灌木丛后。所有人和马发出来的嘈杂,也迅速消失不见。料峭的春风拂过灌木稍头,“呼啦啦”,“呼啦啦”,“呼啦啦”发出来的动静,宛若青海湖半夜的涛声。
  “吱——”“吱——”刺耳的哨子声忽然出现,将“涛声”搅了个支离破碎。紧跟着,就是一阵剧烈的马蹄声。二十几名唐军斥候,骑着身材壮硕的西域良驹,分成前后四组,风驰电掣般从道路上掠过。每名斥候都瞪圆了眼睛,快速左顾右盼。
  刹那间,慕容黑鸦的心脏就提到了嗓子眼儿。灌木还没长出叶子,茎秆也不够密,很难遮住所有吐谷浑精锐的身影。万一被唐军斥候发现,本次伏击,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长生天保佑!”将额头触向冰冷的地面,慕容黑鸦用心声虔诚地祈祷。“保佑我吐谷浑人,能重新崛起!保佑这次,能够全歼碎叶军,砍下姓张的主将脑袋。保佑死士能成功发起一轮冲锋,将唐军的阵型炸碎。为此,慕容氏的第五子,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永坠死亡之黑狱,受一万年火烧。”
  长生天仿佛真的听到了他的呼唤,第一队唐军斥候很快就从伏击阵地前“路过”,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紧跟着,是第二,第三队唐军斥候,同样瞪圆了眼睛,却一无所获。
  当第四队斥候出现在丝绸古道上,慕容黑鸦抬起头,不再祈祷。
  已经足够了,每队唐军斥候之间,隔着三百步远。三队斥候过后,碎叶军的大队人马,与伏击阵地之间的距离,肯定不会超过五百步。而五百步的距离上,碎叶军即便发现危险,立刻掉头逃走,也来不及带上辎重和补给。
  没有辎重和补给的话,在荒无人烟的西域,猎物们根本不可能逃得太远!而吐谷浑精锐们,只要从辎重车上解下马匹,即便没有鞍子,都照样能骑上去,追亡逐北!
  眼前正在发生的事实,也正如慕容黑鸦所料。第四支唐军斥候当中,果然有人发现了隐藏在灌木丛后的杀机。一边拨转马头仓皇逃遁,一边用力吹响了含嘴里的铜哨子。
  “吱——”凄厉的哨子声,刹那间响彻原野。紧跟着,所有斥候都迅速拨转了马头,相继吹响了嘴里的铜哨子。“吱——”“吱——”“吱——”……,一声接一声,将警讯传给了不远处正在向前移动的队伍。
  猎物们立刻停止了前进,随即开始原地展开,准备结成军阵,且战且退。而隐藏在灌木丛后的吐谷浑精锐们,却坚决不给对手准备时间,在伯克、大箭和小箭们的带领下,潮水般冲出,高高举向半空的兵器,耀眼生寒。
  喊杀声冲天而起,刹那间,覆盖了所有杂音。猎物远在三百步外,但吐谷浑勇士却全都迫不及待。
  三百步的距离,对常年在野地里讨生活的吐谷浑勇士们,真的不算遥远。他们只需要跑上五十几个呼吸就能到达。而只要他们能冲到“猎物”身侧,凭借六倍于对方的人数,肯定稳操胜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