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267

  更何况,他们还按照大唐贵人的指点,将兵力集中于左右两侧,给自家死士在中央区域留出了一条快速通道!当唐军弓箭手和投石车的注意力,都被他们所吸引,死士就会策动战马,沿着通道高速扑上去,用大唐自己产的火雷,给落入陷阱的唐军致命一击!
  “全体都有,上马!”吐谷浑慕容氏埃斤的第五子,伯克慕容黑鸦被呐喊声,烧得热血沸腾。大吼着跳起来,飞身跨上黑鬃马的脊背。
  刚刚挣扎着站起来的黑鬃马被他压得晃了晃,嘴里发出低低的响鼻声。然而,很快就适应了他的体重,开始亢奋地用前蹄刨打地面。
  深深吸了一口气,慕容黑鸦扭头四顾。他看到身边的死士们,也都利落地跳上了马背。他看到身边每一个人都满脸决然。他看到有弟兄从羊皮口袋中掏出火折子,迫不及待地点燃了艾绒。他看到有弟兄将“火雷”举在了手里,长长的引线随风舞动。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然而,慕容黑鸦却迟迟没有发出进攻命令。他只是用火折子点燃了艾绒,随即,便停止了所有动作,仿佛在刹那间,就变成了一尊泥塑木雕。
  他在等待时机,一击得手的时机。而现在,敌我双方还没正式发生接触,猎物的注意力还没完全被自家步卒所吸引,他贸然冲上去,很难换回预定的攻击效果。
  “吁吁,吁吁,吁吁……”乌鬃马明白主人的心情,用前蹄继续刨打地面,转眼间,就在地面上刨出一个土坑。
  “吁吁,吁吁,吁吁……”响鼻声此起彼伏,其余死士胯下的坐骑,也焦躁不安地发出抗议。然而,慕容黑鸦却对所有嘈杂充耳不闻。
  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自家步卒的身影。目送后者,海浪般向前奔涌。目送后者,奔涌着,将自身与唐军之间的距离,从三百步缩减到二百步,然后又缩减到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一百步,乃至更近!
  旷野间,狂风呼啸,呐喊声震耳欲聋。
  半空中,忽然有密密麻麻的羽箭落下,将数以百计的吐谷浑步卒被羽箭放翻于地。鲜血迅速染红原野。
  伤者嘴里发出凄厉地惨叫,死者双眼圆睁,然而,没有被羽箭命中的其余大多数吐谷浑人,却继续高举的弯刀前扑,速度没有丝毫迟缓。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号角声宛若鬼哭,让人头皮阵阵发乍。吐谷浑队伍中的弓箭手们,一边飞跑,一边向唐军还以颜色,腾空而起的箭杆,让天空中的日光瞬间为之一暗。
  唐军队伍中,也有个别人中箭倒地。然而,展开军阵的动作,却依旧井然有序。
  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大唐刀盾手们,将盾牌斜举,尽最大可能为自己和同伴提供保护。位置稍稍靠后的弓箭手们,则快速拉动弓弦,尽可能地拖延吐谷浑人向自己这边靠近的脚步。
  在刀盾手和弓箭手之间,则忙碌着数以千计的其他弟兄。大伙彼此配合,努力将车厢侧板展开,将投石车架起,将点燃的火雷以最快速度放入投掷兜。
  当双方之间的距离接近到八十步,数十枚的火雷腾空而起,砸向吐谷浑勇士的头顶。“轰隆!”“轰隆!”“轰隆!”爆炸声转眼就盖过了喊杀声,此起彼伏。更大的伤亡出现,吐谷浑勇士的推进速度为之一滞,旋即,整个队伍由海浪化作一道道细长的河流,却继续努力向前。
  主动降低军阵中参战者的密集程度,就可以化解掉一部分“火雷”的威力。这是大唐“贵人”亲口传授的经验,并且经过了吐谷浑长老们亲自验证。
  虽然,参战者密集度降低之后,对唐军的冲击力也会随之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却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更何况,在百谷三姓大酋慕容道奴心中,破阵的任务,原本也没有指望由步卒来完成!
  真正的杀招,隐藏于步卒身后。而按照大唐派来的那位贵人的介绍,唐军的投石车装填相对缓慢,即便采用三车轮流发射战术,每次发射之后,也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空档。
  这个空档,就是吐谷浑人取胜的关键!大酋慕容道奴知道,他的小儿子慕容黑鸦也同样知道。
  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慕容黑鸦忽然大吼着策动了坐骑,“跟我来,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不死不休!”“不死不休!”死士们嘴里发出一连串鬼哭狼嚎,也纷纷策动了坐骑。五百匹聋马先后加速,在疾驰中,化作一条冒着火星的乌龙,恶狠狠地扑向了三百步外的唐军。
  “轰隆,轰隆,轰隆……”又一轮爆炸声响起,将试图靠近唐军的吐谷浑勇士们,炸得血肉横飞。
  很多没受伤的勇士,都迟疑着放缓了脚步。由勇士身影组成的一道道洪流,也纷纷出现断裂,难以为继。然而,在战场中央处,两道距离最远的“洪流”之间,慕容黑鸦却带领着死士们风驰电掣,一转眼功夫,就超过了大部分同伙的身影!
  八十步,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慕容黑鸦将艾绒凑向火雷引线,嘴里发出疯狂的狞笑,“哈哈哈哈哈……”
  他知道自己即将如愿以偿。人的臂力加上战马冲刺的惯性,足以将火雷掷出三十步外。而唐军那边,火龙车却喷不到三十步以外,投石车的角度也来不及做出调整。
  狂笑声中,慕容黑鸦看到唐军盾牌手开始纷纷后退,看到唐军弓箭手慌乱向两侧退让。看到唐军中有人拼命挥舞角旗,试图临时改变战术。看到数根金灿灿的粗管子从唐军盾牌手身后露出了,指向自己,随即,管口处,隐约有火光闪动。
  “轰隆!”“轰隆!”“轰隆!”……闷雷声翻滚,数以万计的弹丸,从十根铜管口处喷射而出,旋风般扫向正在策马狂奔的突骑施死士。
  慕容黑鸦被打得倒飞而起,浑身上下千疮百孔。他身边和身后的死士们,连同坐骑纷纷栽倒,没来得及扔出的火雷在尸体旁滚动,炸裂,一颗接着一颗,宛若鲜花盛开!
  发现一章篇幅不够。明天和后天估计还得再写两章。先把写好的发出来。
  大伙晚安。
第三十七章
诸神的黄昏(中)
  “轰——”“轰——”“红——”三门青铜铸造的“巨钟”口部火光闪动,上千枚弹丸和石子被火药喷下了重玄门城头。刹那间,在抬头仰射的万骑营弓箭手队伍中央位置,扫出了一个血淋淋的缺口。(注:重玄门,大明宫的北侧外门。)
  凡是被迎头喷中的弓箭手,全都死得惨不忍睹。
  板栗大小的弹丸和石子在火药爆燃生成的气浪推动下,可以无视双层牛皮甲。而即便能挡住强弩的镔铁背心,被数枚弹丸和石子同时命中,也被砸得向内深深凹陷下去。坚硬的镔铁在这个时候,反倒成了弹丸和石子的帮凶,化作一片片利刃,直接刺破披甲者的胸腔。
  即便侥幸没有处在正对“钟”口的位置,也有大量弓箭手遭受到了池鱼之殃。从城头激射而至弹丸和石子,打在他们缺乏有效防护的手臂、小腿、口鼻、脖颈等处,立刻凿出一个个血淋淋的窟窿。
  这些伤口虽然不会立刻夺走人的性命,大小和模样却极为血腥恐怖。受伤者立刻失去全身力气,倒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挣扎,同时嘴里发出凄厉的惨叫。
  恐惧则伴着惨叫声,瞬间于重玄门外蔓延,不光是弓箭手,正在推动冲车的陷阵兵,正在整理云梯先登死士,甚至还有一部分正在给投石车装填火雷的弟兄,也丢下手里的家什踉跄闪避,唯恐躲得不够及时,成为“铜钟”的下一轮瞄准目标。
  “蠢货,废物,全都给我站住,不许退。杀了妖后,尔等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妖后不死,她肯定会诛尔等三族!”万骑营都尉钟绍京大怒,挥舞着横刀从盾车后冲出来,砍向带头退避的一名校尉。
  那名校尉猝不及防,被他直接砍翻在地。鲜血沿着刀刃,刹那间窜起了三尺多高,溅了周围的袍泽满头满脸。
  周围的万骑营兵卒们,先被吓得停住了脚步。随即,一个个迅速想起了谋反失败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惩处,嘴里发出一长串鬼哭狼嚎,掉转头,冲向距离各最近的投石车,火龙车,弩车,七手八脚装填火雷,压动横杆,射出弩箭。
  重玄门乃是大明宫北侧的最外层防御设施,光城墙就高达两丈四尺,内芯为泥土板筑,外皮还包裹着厚厚的青砖。弩箭远距离仰射,很难命中敌楼和城墙内的目标。而火龙车的有效杀伤距离只有二十几步,更不可能隔着十几丈远,就将火焰喷上城头。
  唯独由前任军器少监张潜改良过的投石车,可以将点燃后的火雷掷上重玄门的城墙。然而,因为缺乏训练的缘故,万骑营的士卒们操做投石车的动作极为生疏,非但好半晌才能发起一轮攻击,掷出的火雷还没什么准头。要么砸中了墙砖,滚落于城外,要么越过了城墙,落在了重玄门与玄武门之间空阔的屯兵场上,毫无建树。
  反倒是重玄门上的宫廷侍卫和韦家子弟,因为忽然得到了三门古怪的铜钟支持,士气大振。在薛思简的指挥下,大伙操纵着同样由军器监精心打造的投石车,将火雷一波接一波射向城外,不多时,就将城外的火龙车、投石车和弩车炸烂了十几个,令叛军对大明宫的攻势,愈发难以为继。
  “弓箭手,弓箭手整队,靠近漫射,压制城头上的投石车!”发现形势对自己一方不利,钟绍京气急败坏,挥舞着横刀,逼迫弓箭手们重新集结。“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别想着中途退却。当年太子逼宫失败,追随他的人,妖后可是一个都没放过。”
  最后那句话,陈述得乃是神龙三年所发生的事实。在场的万骑营将士,有很多人都曾经亲眼目睹。刹那间,叫骂声纷纷而起,不幸被卷入叛乱,或者受到蛊惑主动参与了叛乱的弓箭手们,一边问候韦无双、薛思简、上官婉儿以及钟绍京本人的祖宗八代,一边再度集结起来走向重玄门,拼尽全身力气朝着城头释放羽箭。
  毕竟人多势众,他们射出的羽箭虽然没什么准头,却又急又密。很快,就令城头上出现了大量伤亡,反击的节奏也受到了严重干扰。
  然而,没等进攻的组织者钟绍京松一口气,重玄门上,三口铜钟又被人从敌楼中推了出来,钟口对着弓箭手的,先后喷射出炙热的火焰。“轰——”“轰——”“轰——”
  弹丸密如冰雹,在火药气浪的推动下,射入城外弓箭手的队伍中。近二十人当场被弹丸掀翻在地,还要差不多同样数量的人,身体被射出一个个破洞,血如泉涌。
  钟绍京费了老大力气才重新聚集起来的弓箭手队伍,迅速分崩离析。很多人宁愿面对督战者的横刀,也不肯继续站在城墙下被弹丸射成筛子!
  “太后英明!”“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有此神器,逆贼必败无疑!”欢呼声在重玄门上响起,与城下的惨叫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监门大将军薛思简,驸马都尉韦捷、左千牛中郎将韦锜等人,朝着敌楼上某个位置,兴奋地连连拱手。
  “全赖诸位之功!”太后韦无双身穿李显生前最喜欢款式的蟠龙铠,头顶凤翅盔,朝着薛思简、韦捷等人轻轻挥手,从头到脚,英气四射。“诸位继续努力,待天明之后,各卫将士进城,逆贼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太后英明!”“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欢呼声再度响彻城头,不光薛思简、韦捷等韦后的心腹爱将,甚至此时此刻,每一个驻守在重玄门的御林侍卫和大小宦官,都对即将到来的胜利深信不疑。
  的确,叛乱爆发的极为突然,并且据说有大量宗室参与,包括大唐高祖的曾侄孙,京兆府尹李晋,都出现在了叛军的队伍当中。然而,从半夜亥时直到现在,足足厮杀了两个时辰,叛军依旧没有能迈过重玄门半步。
  从于阗营中抽调精锐组建的三个御林侍卫团,虽然人数远不如叛军,却顽强地挡住了叛军在重玄门和百兽门同时发起的进攻。关键时刻,太后韦无双非但亲自披甲上阵,鼓舞士气,还拿出了多年前由上都护张潜敬献给中宗皇帝陛下的法宝,镇国“神钟”。
  那三口铜钟虽然模样怪异,装填了火药、弹丸和石子之后,杀伤力却大得吓人。特别是针对无法全身披重甲的弓箭手,每一轮齐射,都能给对方造成巨大的伤亡。
  而更大的打击,则作用在叛军的士气上。自从铜钟薛思简带着人用独轮车上推上重玄门城墙展开第一轮射击之后,叛军的士气就开始直线下降,如今,更是到了钟绍京需要用杀戮维持秩序的地步!
  冠军大将军韦播,带着其余于阗营精锐,就驻扎在未央宫中。卫尉卿韦璿、郎将高嵩、驸马武延秀,也各自统率着上万府兵,驻扎于长安城的四门之外。只要坚持到天亮,韦播、韦璿、高嵩、武延秀等人弄清楚的情况,肯定会立刻带领大军入城平叛。届时,太平公主和李晋等人临时收买的这群逆贼,必然溃不成军!
  “太后小心流矢!”昭容上官婉儿也是全身披甲,站在了重玄门敌楼上。然而,她却没有跟薛思简等人一道拍韦无双的马屁,只管小心翼翼地举起一面盾牌,护住了韦后的脖颈和小腹。“叛贼歹毒,万骑营又为招募游侠儿组建,其中不乏用弓的高手!”
  话音刚落,数支羽箭,果然从黑暗处呼啸而至。虽然没有射中韦无双和上官婉儿手中的盾牌,却将二人头顶的敌楼横梁,射得木屑飞溅。
  欢呼声戛然而止,薛思简、韦捷等人全都吓得瞪圆了眼睛,寒毛倒竖。待看清楚韦后安然无恙,他们一个个立刻又变得怒不可遏。纷纷寻找强弓和利箭,朝着城下的叛军发起了反击。发誓要将放冷箭的家伙,射成一只刺猬。
  对于这些马屁把戏,韦后看得多了,也不觉得奇怪。笑了笑,先冲着上官婉儿轻轻点头,随即,扯开嗓子高声吩咐,“别枉费力气了,放冷箭的,早躲起来了。赶紧把铜钟清理干净了,重新装填火药和弹丸,准备应付逆贼的下一次攻击。”
  “圣后英明!”薛思简等人齐声答应,带领太监和侍卫们,奔向还在发烫的铜钟。按照事先偷偷演练过上百次的步骤,熟悉地用布子清理“钟”膛,准备下一轮发射。
  “没想到当年张特进对付白马宗的东西,威力居然强悍如厮!”上官婉儿的目光也迅速被铜钟吸引,摇了摇头,小声感慨。“可怜白马宗那群蠢和尚,直到现在,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招来了天雷!”
  “不光白马宗的和尚们被蒙在了鼓里,至今,全天下知道铜钟用途的,恐怕也没几个。”韦无双笑了笑,满脸骄傲。“否则,李令月那个疯女人,今天就不会光让逆贼带着投石车来攻打大明宫了!”
  “太后英明,居然能发现张潜不肯告诉任何人的秘密!”上官婉儿满脸钦佩,举盾向韦无双表示敬意。
  “是先帝英明,拿到了张潜进献的黑火药和火雷之后,立刻就琢磨出了铜钟的真实用途!”韦无双继续笑着摇头,被权力熏红的眼睛里,难得露出了几丝温柔。“哀家当时还很生气,想要先帝质问张潜为何欺君。而先帝,却说这个用途,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现在看来,先帝是对的,他早就料到了,李令月等人决不会甘心蛰伏!”
  “先帝料事如神!”上官婉儿楞了楞,随即,发自内心地赞叹。“臣妾能够追随先帝和圣后,真是三生之幸。”
  “你也不差。先帝生前,就多次夸赞你有宰相之才。”韦无双听得心里头舒坦,顺口夸赞。
  “臣妾不过是一只萤火虫,依附于先帝和圣后尾骥,才能放出少许光华!”伺候韦无双这么多年,上官婉儿早就摸透了对方的脾气,低下头,小声自谦。
  “行了!越说,你还越谦虚起来了!”韦后摆摆手,笑着摇头,“除了不姓李之外,你哪点不强于太平长公主百倍?!只是身为女人,才不能出将入相罢了!”
  “婉儿不愿做宰相,只愿意永远站在太后身后。”上官婉儿被感动得眼睛发红,躬身行礼,“这里危险,还请太后入敌楼内稍微休息片刻。臣妾提刀执盾,在这里做太后的眼睛,一有情况,立刻向太后汇报。”
  “嗯!”韦无双明白,自己鼓舞士气的目的已经达到,继续站在明显位置,只会增加薛思简和韦捷等人的负担,于是,笑着点头。随即,缓缓向后挪动身体。却不料,被先前落在地上的一根箭杆,给绊了一下,脚步立刻开始踉跄
  “太后小心脚下。”上官婉儿尖叫着冲过来搀扶,另外一位自打武则天时代就入宫帮忙起草诏书的女官库狄氏,也赶紧冲上前,用力托住了韦无双的手臂。
  “不妨事。”韦后挣扎着重新站稳身形,顺势挣脱上官婉儿和库狄氏的手臂,“松手,将士们看着呢,这当口,本宫不能被人搀着。”
  说罢,她又看了看满脸担忧的上官婉儿,低声呵斥,“哀家只是被绊了一下而已,你没必要如此慌张。有搀扶哀家的功夫,不如去外边巡视一圈儿,替本宫鼓舞士气,安抚军心。”
  “是!”上官婉儿果断答应,随即,又想了想,小心翼翼地汇报,“重玄门这里,显然固若金汤。百兽门那边,有韦护带着于阗来的弟兄防守,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闪失。臣妾担心的是西便门,那边与太极宫是连着的,太后一直不肯让人将此门堵死,说是要留着那里给冠军大将军。可万一逆贼绕路太极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