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267

  “你去那边巡视一圈,同时派人再催一下韦播,问他为何还不赶过来支援!”韦无双想都不想,低声打断。
  “臣妾已经派人催过三次了,但是始终都没有回音!”上官婉儿的脸色立刻变得有些暗淡,低着头,小声回应。
  “再派人去催,以免先前派出去的人,遭到截杀!”韦无双楞了楞,随即再度做出决定。
  “是,臣妾先去巡视西便门。如果还等不到冠军大将军率部赶来救援,便亲自去未央宫那边搬兵!”上官婉儿咬了咬牙,回答得干脆利落。
  韦无双欣赏的就是她这股干脆劲,笑着点头。随即,又亲自将她送下了马道,目送她的背影在护卫的簇拥下去远,才又提着盾牌和横刀,缓缓走进了敌楼。
  太监们贴心地搬来了竹椅,宫女们则惨白着脸,为她打起了扇子。敌楼外,叛军依旧在努力组织新的进攻,却一波不如一波。而城头的侍卫和宦官们,则在薛思简和韦捷的等人指挥下,越战越勇,隔三差五就用铜钟给叛军迎头来上三记弹丸雨,将后者打得厉声惨叫,血流成河。
  时间还不到四月,长安城的天气,却已经热得有些让人难受。特别是被蟠龙铠牢牢保护着的上半身,除了腋下之外,根本没有其他通风的位置。让人的汗水很快就将贴身衣服润透,隐隐约约,还冒出了几丝馊馊的味道。
  先前战事紧张,韦无双鼻孔里只能闻见硝烟和血腥。而此刻,叛军攻势被成功遏制住了,汗水的馊味儿,就迅速变得清晰。
  这辈子,哪怕是与丈夫一道被贬居庐陵之时,她都没如此“臭”过,顿时,就让她轻轻将眉头轻轻皱做了一团。
  知道是谁将自己逼得如此狼狈,太后韦无双低声唾骂,“该死的李令月,本宫这回,绝不会再对你手软!”
  如果按照她的想法,早在三年前,太子谋反之时,就应该找借口将太平长公主李令月也碎尸万段。然而,丈夫李显却在关键时刻心软,只勒令太平长公主闭门思过,却没有对此人进行任何惩罚,甚至,没有出手砍掉此人在朝堂上安插的那些爪牙!
  韦无双知道自家丈夫为什么这样做。在丈夫心中,最重要的李家江山。而一旦杀掉了太平公主和相王,在他本人身体又不怎么结实的情况下,朝政难免落于韦家人之手。所以,利用李令月和李旦两个的实力,牵制韦家,才是丈夫的真正意图,根本不是什么心慈手软!
  但是,韦无双却没有说破。即便夫妻之间,偶尔也需要装一装傻。反正,这些年李显对她的支持,一点都没减少,甚至对她大肆提拔心腹的行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至于李显苦心制造的平衡,在她眼里,实际上早就脆弱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哪怕是在李显生前,她都能轻松地将窦从一、崔湜,甚至萧至忠,拉到自己这边。更何况在李显去世之后?
  事实上,李显的那些安排,也的确没起到丝毫作用。自打他去世那时起,她一直按部就班地,削弱相王和太平公主的势力,如今已经成功地做到了国家大事,全凭自己一言而决地步。除了没有废黜皇帝,临朝称制之外,隐然已经是第二个则天大圣。
  她几乎稳操胜券,唯一的疏漏就是,没想到李令月这么大胆,居然抢在她发起最后一击之前,勾结部分李氏皇族造反!
  可那又能怎么样?从昨夜亥时直到现在,叛军足足攻打了两个时辰,大明宫却依旧牢牢地掌控在她手里。长安城内外的六万府兵,至少有五万,天明后会奉命入城平叛。而不远处的未央宫内,还驻扎着数千身经百战的于阗精锐。这批将士在她的堂弟,冠军大将军韦播的带领下,随时可以切断叛军的退路,将其一网打尽!
  只是韦播今夜的反应,实在太慢了一些!
  想到未央宫与大明宫的距离,韦后心中就烦躁不已。按道理,韦播在一个多时辰之前,就应该已经听到了重玄门这边的爆炸声,赶来增援。然而,直到现在,韦播那边,依旧没派来一兵一卒!
  她已经着令上官婉儿,给韦播下得了三次懿旨,却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以至于刚才,她不得不答应上官婉儿的主动请缨,亲自去催。而万一半路上遭到叛军截杀,上官婉儿虽然智慧过人,却终究是个女儿身……
  想到这儿,韦无双又开始暗暗担忧起上官婉儿的安危来。虽然跟此女分享一个丈夫之时,双方之间的关系不算太亲密。但是,上官婉儿却跟太平长公主李令月势同水火。
  为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她和上官婉儿之间,越走越近。特别是在李显失去做丈夫的能力之后,她与上官婉儿之间的矛盾骤然消失,剩下的,只有惺惺相惜!
  终究有些累了,想着,想着,韦无双的眼皮就开始发沉,呼吸也越来越均匀。迷迷糊糊间,她突然又看到了丈夫李显,身体已经完全恢复,骑在一匹纯白色的骏马上,笑呵呵地向自己伸出右手。
  “圣上!”韦无双刹那间忘记了丈夫已经亡故的事实,激动地大叫了一声,伸手去拉李显的手。然而,丈夫和白马,却同时消失不见,回应她的,只有凄厉地惨叫,“啊——”
  “谁在喧哗!”韦无双骤然恢复了清醒,将身体坐直,冲着周围怒目而视。
  眼前视野先是一片模糊,随即,慢慢变得清晰。血腥气扑鼻,上官婉儿一手提刀,一手持盾,快步闯入。在此人身后,则跟着一个韦无双做梦都想不到的面孔。
  “谯王,谁让你回来的?你也要谋反么?”双手猛然发力,韦无双站起身,手指上官婉儿身后的那张面孔,厉声怒叱。
  “国家有难,本王身为先帝之子,不得不挺身而出!”向来没啥存在感,并且被韦无双和太平公主交替打压的谯王李重福像脱胎换骨一般,低头俯视韦无双,朗声回应。“倒是太后,如此倒行逆施,可对得起父皇多年来的相待之恩?!”
  “太后,太后救命!啊——”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的声音,在敌楼外响起,随即,变成了一声惨叫。
  “救命!”“饶命!”“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只是奉命守卫大明宫。”“愿降,愿降……”
  求救声和求饶声,接连在外边响起,转眼间响彻重玄门。不待韦无双做出任何反应,更多的人,沿着楼梯快步冲上。羽林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甚至还有深受他器重的周以悌,一个个手里的横刀仍旧在滴血,脸上却写满了大功告成的兴奋与骄傲!
  “你,你们……”刹那间,韦无双就明白了冠军大将军韦播迟迟没有前来救驾的缘由。
  三道懿旨,都是经过上官婉儿之手传出去的。而上官婉儿,却早就跟谯王李重福,太平长公主李令月等人勾结到了一起,随时可以改动她的懿旨,甚至,以她的名义,勒令韦播准不准轻举妄动!
  刚才,上官婉儿利用她的疏忽,打着巡视的由头,去了一趟西便门。随即,就将谯王李重福及其亲信引入了大明宫,从背后杀了薛思简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杀妖后,清君侧!”更多的将士,喊着口号涌入敌楼,将目瞪口呆的太监,宫女和少量侍卫驱赶到一旁,解除所有武装。同时,将太后韦无双团团包围。
  唯独没有被驱赶的,只剩下另外一个受韦无双器重的女官库狄氏,只见此女,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份密封着着的圣旨,高举着走到了所有人的正中央。扯开嗓子,高声宣告:“圣上遗诏,请太后上前接旨……”
  上官婉儿和库狄氏,在李显生前都有草拟圣旨和接触印信的机会。所以,不用看,韦无双就知道这份圣旨乃是伪造,至于上面所写的内容,她更是能猜得一清二楚。
  抬手狠狠给了库狄氏一个耳光,她瞪圆双眼向前走了两步,韦继续手指上官婉儿,声色俱厉,“你,你,这个贱女人,圣上和哀家,可曾半点亏待于你?你竟然……”
  “太后错了!”上官婉儿抬起横刀,轻轻一拍,就将韦后的手指拍歪到了一旁,“是太后先辜负了妾身,而不是妾身辜负的太后。”
  “你,你胡说!”韦无双明知道大势已去,却不肯束手待毙。瞪圆了眼睛,继续厉声咆哮,“你刚才还说,宁愿这辈子站在哀家身后。你刚才还说,要做哀家的眼睛。你这个贱女人,让别人做了皇帝,你能得到什么?哀家拿你当宰相对待,你都不肯满足?莫非你还能嫁给里李崇福,做他的皇后不成?”
  几句话,一句比一句凄厉,一句比一句用心恶毒。然而,上官婉儿却丝毫不生气,笑了笑,快步走到韦无双身后,将头轻低,将嘴巴凑向她的耳畔,用极小的声音补充,“太后莫不是忘了,在你最落魄之时,谁曾经向你施以援手?”
  说话间,她的声音忽然变粗,隐约宛若来自一位行将就木的老僧,“圣女,你莫非忘记了,当年皈依佛门之时,许下过什么诺言?”
  “你,你……”心中突然打了个哆嗦,韦后瞪圆了眼睛,扭头看向上官婉儿,满脸难以置信。
  那个声音很低,她却无比熟悉。在她接受了白马宗的资助,并且成为宗门圣女之后,第一次跪拜的法王,声音就跟现在一模一样。而她,却一直以为法王是慧范那样的老僧,万万没有想到……
  没等她揭破对方的身份,腰杆处忽然被人用力推了一下,她身体瞬间失去了平衡。随即,更大的推力传来,将她直接推出了敌楼,翻越了栏杆,径直坠向了地面。
  “臣妾说过,要永远站在太后身后。”在下坠过程中,韦后隐约又听见了,上官婉儿的声音,柔媚而又冰冷。
  她忽然笑了起来,嘴角处写满了嘲讽。
  倒数第二节
了。
  明天是大结局。
  各位晚安。
第三十八章
诸神的黄昏(卷终)
  “轰!”“轰!”“轰!”青铜炮口喷出怒火,将一枚枚椰子大小的弹丸送向三百步外的树墩城。吐谷浑人用碎石和泥土筑造的城墙,在爆炸声中瑟瑟发抖。
  无论是重金购买来的床弩,还是吐谷浑勇士手中的强弓,都射不到三百步之外。所以,守城一方的将士,只能将脑袋缩在垛口之后,硬扛碎叶军的狂轰滥炸。
  慕容、白、赫连三姓的大小萨满们,将脸上涂满牛血和白垩,挥舞着骨器和铜铃,在城内的高台上跳得筋疲力尽,唱得喉咙出血,然而,他们却没请到任何天神下凡来帮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头上的勇士越来越少,而城内的火头越来越多。
  “张潜是个恶魔,所以诸神也会对他退避三舍!而城外那不停喷吐硝烟和火雷的铜管子,就是是恶魔的法宝。”连日来,类似的谣言,已经传遍了吐谷浑各地。几乎是与谣言传播一样快的速度,碎叶军追着吐谷浑百花谷三姓溃兵的脚步,一路逆黄河源而上,连克宛秀、大莫门,武宁数城,将大半个吐谷浑一口吞下。
  非但利欲熏心,冒险跑出山外去截杀张潜的吐谷浑慕容、白、赫连三姓的土酋和长老们被打懵了。就连远在大非领的吐谷浑大王白丹,都被吓得连夜离开了王城,带领一众亲信,转向青海湖以西的广查“避暑”。
  至于“全歼碎叶军,拿着张潜的脑袋去吐蕃和大唐找贵人领赏”的梦话,自打上个月中旬,在吐谷浑就没一个人敢再提。
  而那张魔头,可怕之处不仅仅是手里掌握了连诸神都要退避的“法宝”。他蛊惑人心的手段,也令人想起来就脊背发凉。
  湟水畔击败三姓四十八部吐谷浑人的截杀之后,他对被俘虏七千多吐谷浑普通兵卒没做任何报复,并且还派遣随军郎中,尽可能地为俘虏们敷药裹伤。而紧跟着,他就命人在战场旁边搭建了一座高台,将被俘的大箭、伯克,小王、将军、侍郎、萨满等文武官员和神灵的仆从,挨个押上去公开审讯。(注:按照史料,吐谷浑受吐蕃,突厥和汉文化三重影响,既有渠帅,小王这种部族官职,也有自封的侍郎,刺史。)
  审讯的内容,不是这些吐谷浑贵人们如何胆大包天,出兵截杀大唐特进。而是这些吐谷浑贵人们,平素如何利用利欲熏心,与神明的仆从一道互相勾结起来欺男霸女,盘剥本族普通百姓。
  最开始,被俘虏的吐谷浑普通兵卒,还是被迫去高台下观看公审,并且其中绝大多数,都对唐军的挑拨离间手段,颇为不屑。然而,随着贵人们的招供,俘虏们就赫然发现,自己以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贵人们盘剥过重。
  而一些奴隶出身的俘虏,更是赫然发现,自己或者自己父辈之所以失去了最后的财产,从普通牧人变成了贵族们的奴隶,不是对神明不够虔诚,也绝非做事不够卖力,而是落入了贵族们联手做下的圈套。
  至于贵族们平素所做的那些抢人妻女,霸占人草场和牛羊,放贷盘剥,以及故意制造冤案夺人产业的丑事,更是一件接一件被暴露了出来,随即,变成了一团团火苗,烧进俘虏们的心脏。结果,没等公审全部结束,要求处死贵族们的哭喊声,已经响彻天地。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大唐碎叶军应被俘虏吐谷浑普通兵卒要求,将那些俘虏的贵族们尽数处死于湟水河畔。大部分被俘虏的吐谷浑兵卒,在大仇得报之后,都果断主动投效,成为了大唐碎叶军的辅兵。对于剩下的少量犹豫不决者,张潜也没有难为他们,分给他们每人五十斤粮食和一把缴获来的兵器,让他们各自回家。
  紧跟着,张潜的“仁德”和“恶毒”之名,就传遍了吐谷浑各部。
  那些平素被贵族们盘剥过甚,却不甘心永远食不果腹的吐谷浑牧人们,对唐军的到来非但毫不畏惧,甚至心中隐隐带上了几分期盼。而那些各部的头人,萨满,长老们,则恨得咬牙切齿,将一个又一个邪恶的头衔和一幢又一幢他们自己做过的恶行,不要钱般加在张潜的头上。
  只可惜,造谣和污蔑,阻挡不了唐军前进的脚步。在吐谷浑辅兵们的带领下,唐军沿着黄河源头一路推进,顺顺当当地就穿过了赤岭,杀向了百谷山三姓四十八部的老巢。沿途所有城池堡寨,都是一击而破。甚至还有一些堡寨,没等唐军到来,就被造反的吐谷浑牧奴们自己攻破,所有来不及逃走的贵族、头人和萨满,全都被牧奴们踏在了脚下。
  对于吐谷浑底层百姓自发的起义行为,张潜举双手欢迎。只要义军的头领前来投靠,他就以大唐同平章门下三品的身份,当众举荐并委任对方为新的县令、都尉和刺史。并且宣布,原先吐谷浑贵族名下的牲口、牧场和家财,全由起义者自行处置,唐军分文不取。
  如果义军希望加入碎叶营,或者举族内迁,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接纳。择其中青壮者,进入辅兵营,交给教导团的弟兄训练整顿。老弱和妇孺,则发给粮食、种子和缴获来的牲畜,由唐军护送前往甘州安居,正式成为大唐的百姓。
  如此一来,唐军越战,队伍的规模越大,一路势如破竹。
  半个月之前,唐军连克了宛秀、武宁两城,威逼百谷山。山顶的吐谷浑慕酋长容道奴和白、赫连两姓的大族长,不敢等死,主动放弃了老巢,退向了白水城。
  十二天前,唐军兵临白水城下,吐谷浑三部四十八姓再度惨败,不得以渡过了黄河源,退入了树墩城。
  十天前,唐军追至树墩城下,下达最后通牒,给出十日时间,勒令慕容道奴带领慕容、白、赫连三姓的长老们,出城请罪,接受唐军处置。
  昨天,唐军主力忽然出现在二十里远大莫门城外,采用围点打援战术,将远道而来的吐谷浑莫离、牛、库泽三姓的两万大军,尽数全歼,黄河水为之变赤。
  今天早晨,最后通牒时限已过。唐军主力返回树墩城外,发起最后的总攻,二十八门青铜炮轮番射击,将吐谷浑守军炸得魂飞胆丧。
  ……
  “邱参军听令,你去告诉慕容勃勃,复仇的时间到了。炮击停止之后,我会派人为他炸开树墩城的西门。届时,你和他带领他麾下的辅兵,充当先锋!”临时搭起的中军帐内,张潜抓起一支令箭,交给了跃跃欲试的邱若峰。
  “遵命!”邱若峰快步上前,接过令箭,随即转身狂奔而出。仿佛走得慢了,任务就会落在别人头上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