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67

  他要水井,张潜给了。他要让诵经声在水井旁日日不断,张潜也给了。还额外赠送了他一日两餐和僧衣芒鞋等物。他还有什么理由说张潜不拿全县百姓的福报当一回事儿。
  只是,如果他来张家修行,又如何为女菩萨出了那口气?今后又怎么可能在女菩萨身边,跟她一起参禅论法,谈笑炎炎?
  正急得火烧火燎间,却又听张潜笑着追问:“怎么,歹势莫非嫌张某家的庙小?张某可是记得,佛祖顿悟于菩提树之下,却没嫌弃那菩提树不够奢华。而我大唐,此时家中建了庙宇,供养高僧修行者,何止千家万家?如果庙小就不够虔诚,他们岂不是全都白费了香火和功夫?”
  “这,这,不是,不是,施主言重了,言重了!”慧岸原本准备说出来的挑剔话语,被卡在了嗓子里,顿时被憋得脸色发青,摆着手连连后退。“庙大,庙小,都是一样,都是一样!”
  哪敢说不一样啊,敢说不一样,全天下靠富户供养的那些大师,还不得活撕了他?然而,想到某个女菩萨受了委屈之后那珠泪盈盈模样,慧岸和尚心中的勇气突然再度高涨,“施主,且听我一言!”
  “和尚尽管说,张某洗耳恭听!”知道对方该亮底牌了,张潜笑着转过身,轻轻活动手腕和手指。
  “施主,你宅子里的古井有佛缘,则说明贵宅所在,乃是上上的弘扬佛法之福地。”既然所有圈套都套不住张潜,慧岸索性放弃了那些环环相扣的语言陷阱,直接拿出最后的杀招,“所以,为了阖县百姓的福报,小僧恳请施主施舍了此宅与我佛,建一座庙宇……”
  “啪——”一声脆响,将他的话拦腰打断。却是张潜抡圆了胳膊,一个耳光,结结实实地呼在了他的脸上。
  再看那慧岸,整个人被打得横飞出半丈远。人没等落地,鲜血伴着几个白花花的牙齿,已经嘴里喷了出来。
  而张潜,一巴掌呼完了,仍旧不觉解恨。快步追上去,单脚踩住慧岸和尚的胸口,弯下腰,左右开弓,“啪啪啪啪……”又是一连串大耳光。
  “贼秃,张某已经一让再让,你居然连张某的家都想霸占?张某乃是朝廷五品命官,若是连家都被你夺走,又秩朝廷的体面于何处?”一边打,张潜一边大声叱骂,唯恐自己的话,周围的人听不清楚,“须知道,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莫说你们这群贼秃,管不了那轮回福报之事。就是管得了,也该是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无论你念的是什么经,信的什么教,都休想把手伸得太长!”
第三十七章
自己的孩子(上)
  “好,打得好!打得痛快!连五品官员都敢讹诈,打死了都不冤枉!”当天晚上,紫宸殿东侧的御书房里,应天神龙皇帝李显放下密奏,拍案叫好。
  专程来送密报的百骑司副总管郑克峻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而监门大将军高延福做事却没那么多忌惮,笑了笑,在旁边低声挑刺,“圣上,此举痛快固然痛快,却终究有失风度。他身为朝廷五品少监,即便对方再欠揍,也不该亲自动手……”
  “你懂什么?别人动手,哪里如自己动手痛快!”应天神龙皇帝李显看了高延福一眼,摇头打断,“换了朕跟他易地而处,这顿大嘴巴,也会亲自动手去抽!”
  “老奴愚钝,斗胆请圣上解惑!”高延福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立刻弯下了腰,虚心求教。
  “由别人动手抽,跟自己动手抽,感觉能一样么?”李显心中,顿时满足感大增。翻了翻眼皮,摇头晃脑地解释,“并且由家丁动手打,自己在旁边训话。和自己一边打,一边将对方骂个狗血喷头,气势也大不相同。你听听这句……”
  信手抓起密折,他指着上面的文字,模仿着年轻人的声音怒叱:“张某乃是朝廷五品命官,若是连家都被你夺走,又置朝廷的体面于何处?”
  随即,又将声音降低了下来,笑着点头,“只有自己动手,才能把气势表达得淋漓尽致。若是让家丁打,反倒如同隔靴搔痒!”
  “圣上此言,让老奴茅塞顿开!”高延福装模作样将头凑上前,看了几眼,随即心悦诚服地拱手。
  “还有这句,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李显意犹未尽,兀自用手指关节在密折上轻轻敲打,“若是当时那贼秃被家丁按在地上,反而显得张卿仗势欺人了。而张卿自己打,一边打,一边骂,却是直抒胸臆。痛快,当真痛快!”
  “老奴明白了!”高延福再度将身体凑过去,笑着附和,“果然不一样。还有这句,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无论你念的是什么经,信的什么教,都休想把手伸得太长!”
  “嗯,这群贼秃,的确手伸得太长了!”李显手拍桌案,大声感慨。“朕前几年只是事情多,没顾得上收拾他们,呵呵,再这样下去,他们还真以为,大唐变成地上佛国了!”
  这回,高延福不敢接茬了。借着帮李显倒茶的动作,避在了一旁。
  知道此人行事素来谨慎,也不愿以落下个信任太监的名声,李显笑着摇了摇头,不逼迫此人出言附和。
  随即,他又把奏折抓了起来,盯着上面那几句话,反复玩味。
  “皇上,喝些热茶。高延福将茶盏放在御书案一角,小心翼翼地提醒。随即,也将身体退到了烛光的阴影里,静止不动。
  今天的话,他已经说得够多了。足够对得起小家伙儿的那几声“前辈”,和那个小巧的银火锅。再说,就容易被神龙皇帝察觉,他刚才是在欲扬先抑,对他自己,对小家伙儿,都不好。
  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哪里想得到,一辈子以谨小慎微著称的高延福,到老时,居然“毫无来由”地动了私心。端起茶盏喝了几口浓茶,然后继续用眼睛盯着密折,许久都不将目光移动分毫。
  张潜打了和尚,是不是维护了朝廷体面?尚有可争议之处。但是,“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和“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这两句话,可真的说到他心里头去了。
  按道理,关陇李氏,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人,道教应该在大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才对。然而,事实却不如此。
  他的母亲“则天大圣皇后”在年青之时,对佛教的兴趣就远高于道教。而夺了皇位之后,为了极可能地打击李家在民间的威望,更是对佛教扶植的不遗余力。非但前后以个人“脂粉钱”名义捐献给佛寺的财物,数以十万计。甚至动用国库里的钱财,续建了小半个莫高窟!(注:此处是历史事实。)
  而那些和尚,拿了大唐国库里的钱之后,光是念经礼佛也就罢了。却放贷求利,购买民田,甚至公然贿赂地方官吏,为他们的坑蒙拐骗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结果,不但弄得民间乌烟瘴气,连地方官府的许多行为,都大受当地的“高僧”影响。甚至由高僧来直接左右案件的审判结果。
  虽然他母亲“则天大圣皇后”在当政的最后两年,幡然悔悟,开始出手收拾一些做得太出格的“高僧”,他自己本人第二次即位之后,也尽量表现出了对佛教的冷淡态度,却终究有些迟了。冷淡的效果乏善可陈不说,他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们,也喜欢诵经礼佛,以求来世之福报。
  所以,应天神龙皇帝李显,今天接到百骑司的密奏之后,压根儿就不奇怪,为何僧人会如此大胆,居然敲诈到了一名现任五品高官头上?
  并且,他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推测出,那僧人背后,肯定还站着一位顶级权贵。仗着权贵的撑腰,僧人平时恐怕比今天还嚣张,所以才会去主动招惹张潜这个官场上的愣头青。
  他也不奇怪张潜的反应。才二十二岁,就官居正五品,心里头没有点儿傲气才怪!无缘无故,被一个和尚欺门赶户,反应怎么激烈,都理所当然。
  李显奇怪的是,张潜痛殴和尚时,说的这些话!
  好像是专门说给他这个当皇帝的听的,或者说,好像是专门针对大唐的时弊。
  “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
  “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无论你念的是什么经,信的什么教,都休想把手伸得太长!”
  这两句,真的是掷地有声!
  把贼秃换成道士、教长、以及蔓拉,甚至大儒,都一样适用!
  如今大唐境内的寺庙,可不止有佛家的。还有道观,十字庙、火焰庙、新月庙……,林林总总,把各自的分支再加起来,恐怕不下四十种。
  如果每一种都像佛家那样插手朝廷的事务,这大唐,究竟是谁的大唐?!
  想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孙,又可能变成某个教派的傀儡,李显顿时就觉得不寒而栗。落在密折上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明亮。
  然而,盯着密奏反复看了片刻之后,他却果断将头抬了起来。看着站在烛光的隐形里,幽魂一般的百骑司副总管郑克峻,含笑追问:“郑总管,此折是何人所奏?百骑司的人,当时就在现场么,还是已经成功进入了张卿的宅院?”
第三十八章
自己的孩子(下)
  高延福的耳朵迅速动了动,就像一只睡觉时受惊的野猫。旋即,又快速放松了下去,继续眼观鼻,鼻观心,做他的泥塑木雕。
  不能管得太多,除非他嫌弃自己命长。此外,他跟张潜之间,也没那么深的交情。更何况,派遣百骑司对来历不明或者位置特殊的臣子暗中监督,乃是皇家应该有的警惕。张潜刚好把“来历不明”和“位置特殊”这两条全都占了。
  然而,他不想听,百骑司副总管郑克峻的话,却不受控制地往他耳朵里头钻:“启奏圣上,张少监家至今为止,还没招一个外人。百骑司也奉了圣上的谕示,没有再向他家安插人手。但最近有个府学的学生,做了百骑司的侦听,他家恰好住在张少监的庄子附近。所以,末将就让他平素多留意了一下那边的动静。”
  “嗯!此人跟张少监可有瓜葛”李显的话,紧跟着传来,带着少有的谨慎和警惕。
  “没有!”郑克峻回答几乎是紧跟着李显的问话响起,干脆利落到了极点,“那个庄子是一个叫任琼的豪商为了答谢救命之恩,转让给张少监的。张少监此前根本没在庄子附近露过面儿。而末将新发展的侦听,却是两年前,就同父母一道搬到了任家庄附近。”
  “嗯!”李显终于确定了,百骑司的人没有在故意替张潜说好话,心满意足地点头。
  “惨了,张家小子以后麻烦大了!”高延福的耳朵又轻轻动了动,心中对张潜猛然涌起了几分同情。
  大唐官学的学生,向来是对皇家最忠心的一批人。也是最眼里揉不下沙子的一批人。他们会把任何他们认为可能对皇家不利的言辞,视作图谋不轨。也会对贪污、受贿、好色、欺压邻里等任何不符合官员道德水准的行为,视为洪水猛兽。
  总之,张家庄那个学生“侦听”彻底长大,或者明白“人无完人”这四个字之前,张潜的任何“出格”举动,都会很快通过百骑司,送到皇帝的案头。除非,除非张潜能做到让这些“出格”举动,不出自家院门!
  然而,如果站在大唐皇家角度,郑克峻新发展的这位“侦听”,则是再合格不过了。想吃百骑司的饭,本事可以差,对皇家的忠诚,却必须绝对保证。如果在忠诚的品质之外,还能加上热血上头和嫉恶如仇,就堪称完美!
  当然,如果张潜赤心为国,并且德行高洁,被这样一位“侦听”就近监视,也许未必全是坏事。有助于他更快地获得皇帝的信任和赏识,甚至平步青云。
  像今天这种情况,就是很好的一个实例。虽然张潜打人这件事,只过了几个时辰,就被百骑司的那位新晋“侦听”,传递到了皇上案头。可张潜打人时说的那些话,也毫厘不差地落进了皇上的耳朵。
  那些话在高延福看来,每一句,都说到了应天神龙皇帝心坎里。所以,也不怪谨慎的应天神龙皇帝,会怀疑百骑司的人已经被张潜发现并且收买,专门为他说好话。
  而一旦证实了百骑司的人,没有跟张潜暗中勾结。那张潜打人时所说的话,就太讨应天神龙皇帝喜欢了。甚至比当面拍皇帝的马屁,效果还要强出双倍。
  果然,还没等他在心中暗中夸完一句,“傻小子有傻福”。应天神龙皇帝李显的声音,已经又在御书房内响了起来,字字句句,带着如假包换的欣赏,“郑总管,朕承诺赐给军器监有功之臣的宅院,百骑司找好了么?”
  “回圣上的话,一共腾出了九处宅院。颁政坊一座,金城坊一座。普宁、长乐、胜业和义宁坊各两座。”百骑司副总管郑克峻做事甚为利索,想都不想,就报出了结果。”
  “颁政坊就算了,里边住的不是开国公就是尚书,张少监贸然住进去,肯定不会太舒服。”李显笑了笑,非常体贴了吩咐。把金城坊的宅子,给他留出来吧。其他四个坊的宅子,每坊留一个给军器监的其他有功之臣就行了。你明天把所有地契,一并转到吏部去,他们那边会替朕安排。不能一次赐予得太多,否则,朕的赏赐就不值得珍惜了!”
  “遵命!”郑克峻躬身行礼,朗声答应。
  “最近京畿和洛阳两地,民情如何?信佛的人还那么多么?”李显想了想,看似漫不经心地顺口询问。
  “终于到正题了。圣上的耐心可真好!”高延福的耳朵以肉眼几乎不能看见的幅度动了动,凝神静听。
  “启奏圣上,京畿和洛阳等地,入冬后雨水甚勤,民宅多有损毁。但好在今冬颇为暖和,而朝廷及时赐予民间的风车和机井,又让城里的内涝大为减轻。所以,民情相对往年,反而安稳了许多。至与信佛者,长安城内已经有所减少,但是洛阳那边……”郑克峻犹豫了一下,开始小心翼翼斟酌措辞。
  “洛阳那边怎么了,你直说便是!”李显敏锐地察觉出了他的小心,抬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笑着吩咐。
  “是,圣上!”好像立刻就有了勇气,郑克峻不再犹豫,将百骑司观察到情况如实汇报,“长宁公主兴建了一座寺院,刚刚开始动工,占地,东西南北,各占地一坊。奠基当日,有一百零八名高僧现场诵经,据说天降甘霖,云现佛祖形象!”
  “胡闹!”李显气得眉头倒竖,差点儿一巴掌直接将御书案拍翻。
  也不怪他生气,整个长安城,只有一百零八个坊(后来变为际一百零九)。洛阳城的规划几乎和长安一模一样。拿出整整四个坊的土地来建寺庙,那寺庙的规模,恐怕都能抵得上四分之一个皇宫!
  如此宏大的一座寺庙,忽然在洛阳城内破土动工,大唐各地“高僧”,当然会像闻见臭鱼味道的苍蝇一般冲过去。连带着整个洛阳城,都会转眼间光头云集!
  而这件事,如果是别人做的,他这个应天神龙皇帝还能趁机利用一番,甚至寻个错处,将那些所谓的高僧一网打尽。而主导此事的,偏偏是他的亲生四女儿长宁公主。这就让他没法不投鼠忌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