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767

  所以朱由校就直接拦下了方正化,没让他搞什么太大的动静。
  一行人很快就进入了方正化的值班房,朱由校好奇的四下看了看。按照后世的说法,这里就是方正化的办公室。
  朱由校转了一圈,发现屋子里面的布置还不错,没有故作儒雅。不远处的墙上还挂雁翎刀,显然是方正化自己的。
  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朱由校看着方正化,温和的说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方正化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启禀皇爷,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该交代的事情陈洪都已经交代给你了吧?”
  “回皇爷,陈公公已经交代给奴婢了。”方正化恭敬的说道。
  轻轻的点了点头,朱由校说道:“那就继续吧。”
  考试放在内务府之中的一个大广场上进行,总共分为三轮。
  一轮是像科举一样考四书五经,不过难度却非常的小,基本上就是默写和填空。这对于考生来说根本就没什么难度,如果连这个都考不了,你就不用来了。
  这一项主要目的是检测大家是不是识字,除此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用处。
  第二轮考的则是算数。这个就比较难了,其中除了简单的计算和填空之外,还有应用题。
  第三轮考的是策论。这个也是学科举,但在朱由校看来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卵用。内务府考这个有什么用?
  不过方正化也给朱由校解释了。通过这一场策论的考试,主要是判断考试之人人品和行事风格。
  三轮考试过后,还会有一轮面试。面试过了,才能够正式进入内务府。
  因此考生们十分的慎重,所有人都在等着开考。
  朱由校站在考场正前方的监考楼上,透着窗子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的考生。
  说起来考生还真的不少,看到他们在准备考试,朱由校不禁叹了一口气。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自己应该在内务府成立一个学校,教导一下这些人,至少给他们进行一个培训。
  至于让什么人来教,朱由校觉得让宫里面的老内侍来就行了。
  为什么让老内侍来教?
  原因非常简单,老内侍在宫里面做事多年,能够熬到善始善终的,自然都是有一些想法和心思的。除此之外,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足够很多人学一辈子了。
  至于说学问嘛,这些人自然是不会差的。要知道,大明朝的内侍都是在内书堂读书的,可以说是耳濡目染。不然的话,不会写字什么事都不会干,在宫里面也走不远。
  另外一点就是内务府和宫里面的内侍都属于皇上的私人机构,他们也算是一类人,更加好相处一些。
  朱由校可不想把内务府的人全都教成朝堂上的大臣。
  另外还有一点,这里可以作为退休内侍们养老的地方。在这里教教学生,管他们食宿,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归宿。
  这对他们也有非常大的好处,有利于宫里面内侍的安定和谐,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
  朱由校在盘算这件事情的时候,下面的学子里面,有一个人正在全神贯注地答题。
  这个人的年纪可不小了,看起来已经有三十七八岁,脸色有一些苍白,带着几分病态,一副大病初愈的模样。
  他的神情异常专注认真,很快就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
  倒不是因为这个人长得帅或是怎么样的,因为这个人穿着的是一身儒衫。从他的打扮上能够看得出来,这人应该是一个秀才。
  虽然之前报名的秀才有不少,但来参考的却并不多。
  因为朝廷发布了招收胥吏的通告之后,很多秀才觉得受到了侮辱。他们非常的有骨气,怎么可以与胥吏为伍呢?
  所以他们就没来。现场到的大部分读书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秀才功名,大部分都是白身。
  不过看他们的样子也知道比较穷,毕竟连秀才都叫穷秀才,何况他们这些白身?
  现在看到一个秀才,自然吸引朱由校的目光。
  不过朱由校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些读书人很快就会转投到皇家书院那边去。
  内务府这边不适合他们,那么皇家书院自然就是更适合他们的地方。很多读书人都是这么想的,有秀才功名的人就更是这么想的了。
  在这里看到一个秀才,倒是让朱由校有一些诧异。他转头对身边的陈洪说道:“去查一查,看看那个秀才姓字名谁,哪里人士,做何营生?”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陈洪赶忙答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向下面走了出去。
  很快朱由校要的资料就被找来了。
  翻看了一下之后,朱由校发现还真的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叫做徐峰,的确是一个秀才,是顺天府的人,二十一岁就中了秀才。
  今年他已经三十八岁了,连着考了五次举人,全部都名落孙山。
  对他来说就是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然后还是没能考上。
  家里面为了供他读书,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每况愈下。前些日子他更是大病了一场,耗光了家里面所有的银钱。
  为了给他救命,家里面把仅有的几十亩地给卖了。如果他再不想办法考中,那么全家人都要去卖身为奴了。
  虽然大病初愈、身子还没有好利索,但徐峰还是来了。
  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朱由校发现徐峰这个人虽然看起来像一个非常倔强的人,不顾家里的情况不断的考试。
  可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他在不断考试的过程之中,给人做过私塾先生,甚至做过账房先生。
  总之一句话,能赚钱的事情他都做。
  当然了,没有做过苦力什么的。不过朱由校觉得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那个小身板根本就没法做。
  这一下,朱由校倒是对这个人感兴趣了。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样的人说不定将来就有什么大出息;在内务府的话,说不定可以大展拳脚。
  可以适当的关注一下。
  将手中的资料递回给陈洪,朱由校没有继续说什么,也没说要让他录取什么的。
  不过朱由校却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在现在的大明,这是绝对的官本位,
  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只有做官才算得上是出息人,才算得上是改变了自己的阶级。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
  经商做股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本钱,也做不起。倒不是说商人的地位低,可是大明朝到现在有几个是真正的商人?
  基本上所有的商人都是官商,即便不是官商,也与当官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普通的百姓是经不了商的,反而只有读书是一条相对公平的道路,能够让他们改变自己的阶级。
  如果自己想要真正推行四民平等,光在思想上宣传还是不够的,还要想办法抬高百姓的地位。
  至于如何抬高他们的地位,朱由校想到了一个非常牛逼的政策,这个政策就叫做评职称。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技术工种和政府部门的待遇相挂钩的。比如正处级待遇,副科级待遇,他们可能不是公务员,但就是给了待遇。按照这种待遇领工资,名义上是与公务员平级的。
  如果朝廷给予工匠这样的待遇,比如说正处级大匠,转换成现在的话就可以说是五品匠人,他所享受的待遇和五品官员一样。
  到时候再建一个专门的技校,是不是就可以从普通百姓那里吸纳很多的人来读书?
  或者是穷苦的百姓根本就用不着这些,只要你给他们读书,他们什么都愿意读。
  毕竟在这个时代,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读书,就是翻身的机会。
  这件事情要好好的想一想,朱由校站在窗口琢磨着。
  后世的国有工人,朱由校可是印象深刻。虽然有大规模的下岗潮,也有很多的体制改革,可是在国家成立最初的时候,这样的制度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的。
  他们让一个从战争之中百废待兴的国家,恢复到了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
  大锅饭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可以实行集体劳动的按劳分配。等有机会,先在百工院试试看吧。
  要是可以的话,可以推送到军中去,也算是一种改革。
  朱由校觉得可以试一试。
  “皇爷,皇爷。”
  正在朱由校想的出神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叫自己,于是转过头看过去。
  见是陈洪,朱由校眉头就是一皱,直接冷漠着一张脸问道:“什么事情?”
  “皇爷,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陈洪硬着头皮说道:“另外,这里的考取也完事了。”
  听完这话之后,朱由校赶忙看下去,发现下面居然已经开始交卷了。
  感受了一下自己站得酸麻的大腿,看来真的站得时间很久了。
  “行了,那走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转身往楼下走了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