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多元宇宙帝国(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49

  一时间原本古朴无比的小树林,忽然就出现了很多异象,时而有一朵青莲笼罩树林,时而传来了阵阵读书声,有的时候还有刀剑碰撞之声。
  这一天由于口角问题,儒家和其他学派的人不断约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挑,儒家的人一个单挑诸子学派的人一群。
  虽然儒家的人数是最多的,但是今天却也是挨得最惨的。即使是荀老夫子本人,胡子也没了一半,有一个眼圈更是直接变黑了。
  夜晚,荀子揉着胳膊,由于白天的战斗太过激烈,如今腿脚有些不便,只能飘在空中了,看着没有性命之危仅仅只是丢了些脸面儒家的各脉掌教,放心的点了点头。
  “没事儿就好,至于这点儿表面伤势根本就不算什么。今日之事就已经表明了,秦法之下他们根本就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今日之后这事儿算是过去了。其实这也是个好消息,此界的历史表明,我们儒家是很有前途的。”
  “只不过大家不要骄傲自满,我们儒家越是有前途就越是要低调。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去好好看看秦法,然后结合此界的典籍,让儒家的理论推陈出新。”
  “诸位回去之后速度要快一些,可不能让其他的流派抢了先。就比如这大一统理论,赶紧改头换面,变成我们自己的。记住无论何时,我们坚决拥护帝国的统治,坚决支持秦法。”临走之前荀子又一次叮嘱道。
  诸子百家嘛,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实在是太正常了,至于读书人抄袭那能叫抄袭吗?那叫借鉴!
  就像大一统的理论学说,最先并不是儒家提出来的。在周朝就有了萌芽,在春秋战国之时进一步发育,到了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算出初步成型。
  可是后来儒家一家独大之后,这个理论就成儒家的了。后世甚至还有些不读书,没有自己理念人云亦云的家伙,一提起大一统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儒家的学说。
  没有儒家的这个学说,中国就要变成欧洲那样,诸国林立,民不聊生,混乱不堪。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始皇帝和先贤们的所有努力给抹杀了。
  大一统不是因为始皇帝统一了文字,也不是因为始皇帝一统天下,创造了中央集权制,而是因为儒家创造了大一统的理论学说……
第十六章:十万秦军降临大唐
  夷洲岛,传送门。
  今天从传送门过来的就不是诸子百家了,而是一支支队列整齐的军队,最先过来的是民兵。
  这些民兵身穿纸甲、皮甲,披甲率算是百分百。
  虽然比起战兵来说,他们要弱上不少,身体素质不达标,没法做到全员铁甲,但平均下来每十人一副铁甲还是没问题的。
  十人一副铁甲,这样的着甲率比杨广的中央禁军骁果军还强。甚至即使是骁果军,也做不到一天三顿饭,也做不到每天坚持训练。
  这些民兵千人为一个方阵,依次上前,李靖站在高处,看着这些军队就差流口水了。这年头明君思良将,可是良将喜欢的却是强兵!
  “很强,真的很强,这些士兵看起来就很壮,各个都是棒小伙子,每个人身上起码有着二十斤肉,真要是打起仗来,拼消耗都能耗死敌人。”
  李靖口中的二十斤肉,基本上可以等同于肥肉和脂肪。
  一场大战下来,其实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不仅仅是大战开始之后生死决战之时很消耗精力,连大战开始之前也非常消耗精力。
  这种情况下,谁的士兵平时吃得多,储备的肌肉储备的肥肉更多,谁的军队就更能消耗,就更能坚持下去。
  实际上一场大战前期的试探,前期的摩擦才是耗时最长的。有把握有经验的良将,往往会在前期试验之中花费很多时间,直到对方坚持不住了,或者出现了明显的破绽之后,才真正出动主力,一锤定音!
  “这些军队杀气不怎么旺盛,有些浮于表面,好像杀人杀的不够多,真是奇怪,大秦的军队竟然也会有这种新兵?”
  闻言房玄龄笑了笑:“听蒙将军说,这些士兵在大秦不过是二线军队,是地方守备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持地方治安,配合当地官员将大秦的统治深入基层。至于真正前去打仗的,那是战兵。”
  说到这里的时候,房玄龄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就凭眼前的这支民兵就可以一窥大秦虚实,实在是太强大了!
  “但他们的底子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军队要是让我带领,不需要太多,如果有三万,便可横行一时,割据一方,坚持十年二十年不在话下。”
  “如果有十万,便有望鲸吞天下,足以占据南方或者关中之地。如果有二十万,那就是天下无敌,哪怕是大隋巅峰之时,我都敢打一打!”
  踏
  踏
  踏。
  一个又一个方阵接连出现,起初之时李靖还惊讶一下,点评一番,到了后来他已经麻木了。
  “十万之众!”
  可是还没完,还不等李靖等人惊讶结束,一支全部身披黑色铁甲的军队出现了。这一支军队,每百人一个方阵,气势上和刚才的民兵就很不一样。
  “虎狼之师!这么美丽的肌肉线条,这么高大的身材,这么有力的手臂、大腿,这样的战兵一年下来得消耗多少粮食?多少肉食?”
  听着李靖的询问,杜如晦眼睛一睁一闭就算出来了:“这支战兵的总人数是一万人,他们每天坚持训练,每个人的气息都是练过的,更难得的是纪律严明。”
  “这样的军队,每人每天的各种消耗折合成大米的话,至少也要十斤,这还是最低限度,肉食至少一斤。他们每个人每天的训练花费便至少六十钱,一年下来两万钱都不够!”
  “养这么一支万人军队,哪怕光是训练,再加上逢年过节的赏赐,每年也至少三万万钱。其实这些钱并不算什么,隋朝咬咬牙也能拿出来,但是肉食就没办法了,大秦肯定有大规模养殖肉食的法子……”
  聪明人见一叶落而知秋,而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这样的顶级聪明人,更是在观看完民兵、战兵之后,就推测出了很多情报。
  对于大秦的实力,他们心里都大致的有了一个轮廓,慢慢的脸上就充满了笑容:这一回,妥了!
  ……
  宫殿之内,这里正在进行一个高层会议。总人数也不过才三十余人,每一个都不简单。
  嬴政自然是坐在主位之上,左边是蒙骜这位帝国前大将军,如今的征伐司大隋分支之主,在他的身后坐着一溜的武将。
  右边为首的是房玄龄,在过去的几个月之内,房杜魏征李靖等人,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本事。
  而今天他们几个代表的是本土文官、武将,虽然如今他们的势力还不够大,但大秦的国人是有限的,重用本土人士是迟早的。
  更何况他们几人已经学习了楷书,如今也是大秦国人,都是自己人了。在他们几人的身后,则是本土道门代表李淳风,本土佛门代表昙宗。
  简而言之,左边的是帝国人,右边的是归化派。可谓是泾渭分明,但是在嬴政的面前,却又都保持和谐。
  “诸位,不久以后帝国将发动战争,目标是彻底占领此界,初期的小目标是消灭隋朝,建立大秦帝国在此界的分支。接下来,让蒙将军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闻言,蒙骜站起来向着嬴政点了点头便开口了:“征伐司来到此界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来得益于石龙先生的无私贡献,得益于秀家南子先生的亲密配合,取得了不少成果。”
  “先整体的谈一谈,截止到目前为止,石龙道场已经吞并了扬州的竹花帮,成为了整个南方首屈一指的大帮派。”
  “帮派内部,严格按照军法治理,分为治安派和士兵派。”
  “前者在未来的定位是衙役是小吏,主要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学习的内容也都以此为主。总数目已经多达七千多人,他们学习的都是大篆,都是秦法,稍微培训一下即可上任。”
  “当然单论质量的话,和大秦的是没法比,但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勉强还算可以,至少比之前要强。”
  “后者则是严格按照民兵要求训练,如今总数目多达四万,可堪一用。一旦战争爆发,只需稍加训练再见见血,便是一支精兵。”
  “除了石龙道场之外,沿海的各大帮派,诸如海沙帮之流,也已经被彻底纳入掌控,明面上他们还是独孤阀、宋阀扶持的帮派,但是内部核心早就换人了。”
  “至于情报体系,在秀家的帮助下,如今大秦的暗探可谓是遍布天下,再加上电台电报这两样神器,可谓是无人能敌。”
  “至于金银财宝更是不缺,我们在夷洲岛、琉球岛等海外基地之中,大批量的制造海盐,这些海盐借助着秀家的渠道卖到了天下间绝大多数角落。”
  至于那些原本贩卖私盐的,利益遭受了侵犯怎么办?
  你还敢打上秀家不成?
  人家秀家连育儿经都拿出来了,如今就卖卖私盐,也不造反,还及时给朝廷上供,你脑子里想的都是啥?
第十七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最后就是铠甲兵器和粮食了,铠甲兵器都是从大秦运过来的,并不缺乏。至于粮食,虽然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储备,但是天下大乱,根本收集不了太多,到时候还是需要靠帝国的支援了。”
  “征伐司的想法是这样的,先南后北。先占据南方,严格按照秦法情理世家和佛门,这是原来的计划,如今肯定过时了。”
  说到这里,蒙骜就顿了顿。
  在原本的计划之中,即使先南后北,也是利用本土的军事力量起兵,到时候也不用对外宣称自己是大秦。
  到时候北方诸侯肯定不会把大秦放在眼里,大秦反而可以在占据南方之中,专心处理世家和佛门,然后慢慢种田。
  等到北方打完了,在冲上去决战。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帝国调动一支精兵,一锤定音。
  但是如今帝国军队都过来十万民兵了,这么多的数目,消息肯定就没法保密了,除非佛门、李阀独孤阀他们都是二傻子。
  而如今则唯有亮明身份,光明正大,吸引本土之人,最终进行决战,一战而定天下!
  哎,实在是赵国魏国他们太不禁打了。微微摇头,蒙骜便开始介绍如今的方案……
  片刻后,蒙骜讲完了军事上的行动方案,魏征就站了起来,他讲解的是政治上的方案,口号、大义等等。
  “蒙将军的方案整体而言已经很完善了,我要讲的是大家尚不了解,或者知道了但是并不深刻的胡汉之争。”
  “胡汉之争才是如今天下间最大的矛盾,顾名思义,胡汉之争值得就是胡人和汉人之间的战争。”
  “从晋朝末年丢失了中原、北地之时开始,一直到今天,胡汉之争都没有结束。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胡汉之争真的值得就是战争,是胡人和汉人豪强,是胡人朝廷和汉人朝廷之间的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