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251

  她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还是翠姑递了帕子过来,擦了擦眼睛,这笑意才慢慢收了,但眼底眉梢还是有着掩饰不住的欢喜,对翠姑道:“他爹是个冷心冷肺的,我呢,也只顾着自己高兴,也不知道这孩子随了谁,倒是个重情厚义的,只怕这媳妇进了门,还会闹出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来。”
  “这不也挺好的吗?”翠姑心里觉得陈珞这事办得有些太过殷勤,可话里却劝着长公主,“总算是像个普通的孩子使劲折腾去了。”
  “也是!”长公主叹气。
  她是没办法陪着这个儿子了,还不允许别人陪着啊!
  “只要他们过得好,我这个做婆婆的有什么好说的。”长公主道,问翠姑,“你说,他们成了亲,要不要把他们分出去单过?这府里的事乱糟糟的,听着就让人不舒服。再说了,我瞧着陈愚那样儿,怎么也还有二十年好活,这世子之位,有等于无,还得帮他跑前跑后的,不如让琳琅搬出去住,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了。只要别惹到陈珞身上。”
  这么大的事,翠姑可不敢搭腔。她笑道:“要不,您和二公子商量商量,这可是他自个的事。”又道,“二公子像您,从小就有主意。您看这个媳妇,不就找得挺好吗?他满意,您也喜欢。”
  还真是这么回事。
  长公主点头,笑道:“那我到时候再商量他。”
  刚成亲就搬出去肯定不成的,但成了亲之后,在府里过些日子就搬出去,他是次子,倒可以想想办法。特别是陈珞若能被立为世子,为了贴补没用的长子,暂时和长子住在一起,陈珞脱身就更容易了。
  长公主打定了主意,安安心心过年去了。
  皇上在宫里却焦头烂额。
  不知道谁,把宁嫔的那个族兄拿了天津卫船坞银子的事给捅了出来。那银子去了哪里,还是他一手操办的,可在朝堂之上,他怎么能说是自己拿了。可宁嫔那族兄到底是没有做过高官,根本不是谢时等老狐狸的对手,几句话问下去,就不知道说什么了,只知道向他求助。
  庆云伯趁机踩他,让人误会这银子是他拿了,他向皇上求助是仗着他是宁嫔的族兄,让皇上网开一面。
  有个这样的族兄,宁嫔怎么能母仪天下?
  皇上头痛的很。
  往常这个时候,陈珞总是维护他,孩子气的闹一闹也就过去了。可如今,陈珞站在旁边,一副万事与他不相干的样子,就是找个劝架的人都找不到了。
  他有点后悔把陈珞拖下水了。
  但后悔有什么用,事情已经发生了,唯有一门心思往前走。
  他装着不舒服下了朝,下朝之后就把庆云伯叫到上书房,开门见山地问他想做什么。
  庆云伯也推脱,直问皇上想干什么。
第226章
相携
  皇上想做什么,朝堂上有见识的人都猜出了几分,可当初设了内阁,设了大学士,就是叫拦着皇上不要乱来,几位阁老怎么可能让皇上废嫡长而立幼子呢?
  看那三皇子和五皇子,皇上刚给封了爵,朝堂上的几位大人就都催着三皇子和五皇子就藩,皇上不过是犹豫了片刻,言官们的折子就像雪片似的飞进了宫。
  他真正的心意哪里就能说出口?
  庆云伯和皇上还没有到刀兵相见的时候,有些大面就得顾着,自然不能把皇上逼得太紧。要是紧逼了,让皇上不管不顾起来,非要立七皇子为太子,阁老们人肯定会要“嫡长”,二皇子虽是嫡,却不是长,上面还有个成年的大皇子,吃亏的总归是他们薄家。
  皇上不说话,庆云伯也没有说话。
  可两个人这样不说话也是不行的,难道一个做臣子的还指望着皇上服软不成。
  但庆云伯也不准备惯着皇上了。他道:“四皇子年纪也不小了,五皇子都封了爵,过了年就要启程去封地了,四皇子比五皇子还年长,是不是也应该早点封了爵去封地?”
  这样一来,京城里能继位的皇子就剩大皇子、二皇子和七皇子了。
  大皇子早已称病,角逐太子的也就是二皇子和七皇子了。
  也好!
  皇上觉得此事一个一个的解决也行。
  他点了头,道:“那就开了春,让他和老三、老五一道启程吧。”
  至于到哪里就藩却没有说。
  好歹是开了这道金口。
  庆云伯觉得既然皇上退了一步,他也不能再继续逼他了,见好就收地笑道:“那我就问问四皇子,看他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
  催着皇上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皇上却在想着宁嫔那个族兄的事,道:“严皓的案子怎么样了?”
  庆云伯听着在心里冷笑,想拿四皇子就藩的事交换严皓的案子,那也太便宜了。
  他道:“三司还没个定论,您看要不要派个阁老过去问问?”
  要是能派阁老过去问问,他早就派了。
  皇上气极,想了想,想到了吏部尚书。
  他要做什么,总有那愿意做马前卒的。
  皇上不再纠结这件事,挥了挥手,让庆云伯退了下去。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陈珞的耳朵里。
  当时陈珞正在王晞这里试菜。
  王晞做了道烤鸭。
  或者是水土的缘故,京城这边鸭子和鹅都长得比较好,但这边的鹅又没有广东那边的鹅好吃。她想吃个烤鹅,怎么都烤不出原来的味道,找了半天,才发现是食材的缘故。她当时就问京城里大家都喜欢吃什么家禽?
  就有小厮说是鸭子。
  她找人买了好几个,照着烤鹅的工艺做几只,别说,和肥腴的鹅肉相比,鸭子的肉更紧实,更可口,做出来的还挺不错的。
  她准备将之做为年夜饭的主菜。
  “我觉得可以。“陈珞道。
  他很喜欢用鸭皮沾了白糖吃,特别的酥口。
  而且王晞这里的糖好像也是她自己做的,雪白雪白,看着就觉得好吃。
  王晞大受鼓舞,吩咐灶房的:“给大掌柜那边送几只过去。”想想不行,道,“还是得趁热吃。这样的天气,人都要冻没了更不要说吃食了。”
  但她还是让小厮带了几只过去,还叮嘱那小厮:“跟大爷说一声,然后照着我们家这边这样的给砌个炉子起来。”
  她是照着蜀中祖父灶房的样子砌的炉子,她祖父用这来烤馕的,她前段时间做了烤羊肉串,想到了家里的炉子,烤了馕,用来配着羊肉汤吃。
  这炉子砌得一般,烤出来的馕没有祖父灶房的好。
  她明明是看着祖父督促工匠砌的炉子……
  王晞不禁对陈珞道:“可见人人都有舍不得的东西。我祖父把做生意的本领全都倾授给了我父亲,把灶上的那点活计都告诉了我,可还是在这烤炉上瞒了我。”
  陈珞和王晞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王家的人不简单,特别是王晞的祖父。现在再听她这么一说,好奇心达到了顶点。
  他道:“你出阁你祖父会来吗?你不是说他身体还很好吗?每年夏天都去爬青城山或者是峨眉山吗?要不,我们把日期定得远一些,接了祖父、祖母来京城多住些时日?两边风景文俗都不一样,祖父和祖母肯定会很感兴趣的。”
  王晞也有此意。
  她吃了块用薄饼卷着的烤鸭,示意白芷拿了热帕子过来擦手,道:“我这就去书房给祖父写封信,正好让小厮带去铺子里面。”
  陈珞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个匣子来,道:“这是昌平那边的两个小田庄的地契,你也一并送给大舅……嗯,你兄长,到时候给你做陪嫁。”
  京郊的庄子可不好买。不是皇家的,就是功勋富贵家的,都是些祖产,又不缺银子,怎么可能卖出来。可谓是寸土寸金。
  她大哥就是想给她花银子也不是一时两刻间的事。
  王晞没有推辞,笑盈盈地应“好”,把匣子递给了白果,并道:“到时候让陈裕去找我大哥要银子去。”
  她大哥这几天为了她的陪嫁肯定愁白了头。
  陈珞暗暗松了口气。
  不和他客气才好,这才是一家人的样子。
  王晞抿了嘴笑,道:“要不要送几只烤鸭给长公主尝尝?”
  送腊八粥是有这样的礼节,可送烤鸭,不要说两家的婚事没有定下来,就是定下来了,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也没女方上赶子巴结的道理,除非女方真的连颜面都不要,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也要送过去。
  她要送,当然是借陈珞的手送过去。
  陈珞笑着应好。
  王晞能和他母亲融洽,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万一过不到一块儿也不要紧,大家互相敬着就是了。但王晞愿意率先示好,他还是很感激。
  只是陈珞这辈子还没向女子道过谢,他也不知道如何说是好。就帮王晞续了杯茶。
  王晞当然能感受到他的好意,可这样不声不响的,事事处处都要人猜可不是什么好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