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2132

  这一幕多么的相似,就如之前越使事件那般,王康在前方,赵皇在后方,君臣二人,年纪相仿,但却如出一辙的霸气,强势!
  不但对越国使臣是如此,对于考生也是如此!
  你不是要罢考么?
  好啊,那你就罢考,直接永不录用,看看朝廷是否缺你这一个人,一些聪明之人,已经闻嗅到其他的意味,结合之前越使事件,这分明就赵皇跟王康,君与臣之间的又一次配合!
  而且再结合王康的出身,更是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明白这点之后,朝中再无反对的声音,而在民间的考生都也一时沉默,正如王康所说,值不值,这是一个该考虑的问题,更有一点,罢考者,永不录用,这意味着什么,谁都清楚……
  垂拱殿,赵皇姜承离的幽幽之声响起,“王康,朕已经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到你的身上,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啊!”
  “不然……”
  “不然,谁都救不了他!”
  淮阴侯府,沈元崇知道此事后,也是惊骇的无以复加!
  疯了,简直就是疯了!
  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
  这君臣二人,当真疯狂!
  不过他更从中体会出赵皇要改革科举的这种决心!
  虽然现在能极力压下,但压的越深,到时的反弹也是越重!
  只要科举失败,出现重大的纰漏,那王康绝对难逃其责,谁也救不了他,而赵皇也会因此,威信大减,这对老牌贵族来讲是最有利的局面!
  所以,一切都需要好好的运作,想明白这点,沈元崇又赶往了翰林院,他要做一些安排了……
  而此刻,王康已经组织安排,准备正式出题,范围划分下来,只是开始,真正的出题,才是复杂,这是科举,首先要保证出题的难度,而且还要有针对性的考察,包括题量等等,经过一天,王康的才能,气势已经证明,很多人已经信服,逐渐占据了话语权,在这么一众高官中,竟也没丝毫不适,甚至也不突兀,而其他人竟也接受,这也让不少人暗自称奇,出题官,就是在这些人中选出,礼部尚书宴礼群留下,但右侍郎韩勤换,并未参与,他要回去主持礼部工作,在出题开始,就要进入封闭的禁足状态!
  并且要严格执行!
  但如左相林相如,礼部尚书宴立群,这本身还有重职,完全限制也不现实,这就需要自己的准则了,还有王康,他是主官,还有其他事情安排,也是不能禁足,就算这样,非特殊事情,还是要待在这里,这是他本人定下的规则,自然要以身作则,淮阴侯沈元崇并不在此列,他是监察使,不参与出题的职责,最终定下出题官,十六人,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因为要出两套试题,一为正用,一为备题,而正题则是采用改革方案,这从未有过经验,接下来的时间,就只能是在御书阁,吃住都在这里,这样谁会泄题,就能确定泄露之人的范围,真正出题开始,不了避免的又要陷入争执,而王康又采取了一个办法,先按科目划分,一科一科的过,每一科,先由每人都各出几题,最终将这些题都汇总排列,再由众人商讨,举手表决选取,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这样很公平,也能提高效率,后备的保障当然也是有的,笔墨纸砚,摆在每人之前,王康也是动笔写着,在写的时候,他也在悄然观察着每一个人,淮阴侯的提议,他一直都记在心上,出一份备题,这很正常,时间紧迫,按原先所出,这也正常,很合理,但结合他至从开始时的反应,这就很不正常了……
  他肯定会有暗中的谋划,那这个谋划会是什么呢?
  无一例外,在科举中出现重大纰漏,什么纰漏最大,大规模的泄题,徇私舞弊!
  这才是对他这个主要负责人的最大打击!
  陛下力排众议选定的主官,却根本没控制好,那肯定要给个说法了……
  既然是这样,那肯定在这其中会有淮阴侯的人,而目前,王康已经基本确定了一个人选……
  
第四百九十八章
你是什么鬼才
  王康目光落在一人身上,此人相对讲比其他老儒要年轻一些,年约五旬,别人都在执笔绞尽脑汁思索着出题,而他则显得无所事事,此人正是编撰主官,卓谦和,他的职责就是将他们所定下的考题,校核编撰,然后成卷……
  这也是必须要有的职位,不过他并不直接出题,只是提一些意见,但就是此人,王康第一次见他,发现了些秘密,他跟淮阴侯沈元崇似乎有特殊的关系,应该是沈元崇的人,作为编撰他并不直接出题,但他却能看到所有的成题,这显然是一个相当关键的人选,具王康了解,卓谦和在翰林院任职编撰许久,之前科举相关,都是他负责,是一个老人,很得信任,也很可靠,从未出过差错,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之后再没有确定的人选,但王康相信不会这么简单,还有一个人,是他怀疑的对象,侍讲学士,上官延,他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侍讲学士,而且还是除去他最年轻的人,只有四旬出头,这足矣说明他的才学能力,而他也确实很有本事,是之前科举中的探花,中举之后直接进入翰林院,也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他的老师,就是翰林学士柏博,王康之所以怀疑他,是因为他的出身,上官这个姓本身就很少见,在京都中只能是出自一个家族,上官家!
  上官家族也是上京城的权贵之家,家主受封伯爵,势力极强,家中更是所出人才,文武兼备,上官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上官家族,也是属于老牌贵族一方,在京都自然是绕不开淮阴侯沈元崇,所以他们之间有着联系,也不足为奇……
  王康暗自考量思索,一时出神,而这时卓谦和开口道:“王大人如此入神,是遇到什么问题了么?”
  他对王康一直都很是客气,可以说他对每个人都是如此,一副老好人的形态,因此,也风评极好,王康回神应道:“哦,我已经出完了。”
  “出完了?”
  这一声也把别人惊醒,皆是抬头看着他,这才开始不到半刻钟,这速度也太快了吧,宴立群好奇的问道:“你出了几题?”
  “十题。”
  “十题?”
  最初立定,每人出五题即可,最终晒选,而首先所出的题是经义,经义与论相似,是一种短文,只限与用经书的语句做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回答,类似一种阐述性的开放题,此科设置五题,需要从四书五经中选取经典之句,作为考题,所选要有难度,有针对性,对出题者来讲,就需要对四书五经有足够的熟悉并有很深的研究,就连翰林学士方孝廉,在出题时都将四书五经放置身旁,不停翻阅,而王康却并未见其翻看,而且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出了十道?
  汤卜皱眉道:“我说王康,你认真一点啊,出题不是那么简单,虽然是选取一些句子,但要有难度,要有针对性。”
  “这么短的时间,又能出什么。”
  “你连四书五经内容都不明吧,都未见你翻阅。”
  几人都是不满开口,很显然都是不信任王康,“四书五经,我当然了解。”
  王康直接道:“也有深研,这有什么好怀疑的?”
  “你这口气是否有些大了?”
  柏博挑眉道:“这些经典,我等都不敢说深研,你却……”
  “先看看王康出的是什么?”
  宴立群见又要起争执,忙的开口,他就在王康身旁,直接将写好的纸张拿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宴立群念出,王康也恰好开口道:“此句出自《大学》其意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这一句应该算是《大学》的总纲,至于我为什么选取这句,诸位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闻言,众人都是一凛,都是饱读之士,经此一说,自然明白了,这一句在《大学》里,算是很普通的一句,平常很少有人注意,但确实是具有代表性,以此为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引申出的也有很多,必须要有对此经有足够的理解,很深的研读,才能解此经义,另外此句的本义所提出的亲民,也是为官的一种论证,确实是一道好题,无可争议,宴立群又说出了王康所出的第二句,“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这句出自《中庸》,意为为人处事,始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偏不倚,若是深思,也能明白,这题所出也很精髓,暗扣为官之道,为官者,就应该如此,坚持原则,不偏不倚,同样也是发人生省,紧扣主题,接下来,宴立群又接连念出,每一天都很经典,王康都一一做出解释,为什么要选这题,所考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其中还有生僻之句,在坐有人都还未听过,只好当下翻书寻找……
  而随着进行,他们眼中的惊骇却是越来越浓!
  因为王康所选都很是应题,角度刁钻,考察全面……
  而这其中还有生僻之语,他们都不太明白解义,但王康却清楚解释,这足矣说明,王康对四书五经,有着很深的研究,之前他说,并不是空话,而是真的,这么快的速度,又未见翻阅,这得需要熟悉到什么程度?
  简直是不可想象!
  他才是弱冠之年啊,不是说他是富家少爷败家子吗?
  怎么能有这样的才学?
  这种所带来的刺激,比什么都更甚,因为这可是他们的专长啊!
  之前嘲讽的人,都说不出话来。
  唯有一个人眼神不同,略带深意,略带凝重的看着王康……
  他便是翰林学士……
  王康问道:“怎么样,诸位,可还能行?”
  闻言,宴立群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笔,苦笑道:“我不出了,没意义,王康的选题,很完美!”
  纪宁摇头,“我也停了吧。”
  “这……”
  参知政事索愕也放下了笔,这开了个头,随之几人都是停下,因为他们自认再出,也就这样了,“我们就商讨怎么从这十中选五吧。”
  “真不知道你是什么鬼才。”
  一众人惊叹不已,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才只是震惊的开始……
  
第四百九十九章
从震惊到麻木!
  最终所有人都未在经义这一项出题,而是从王康的十题中,选出五题,正式作为试题,他出题的速度虽然快,但讨论还是很慢的,因为这是最后所出,这一番,一个上午就已经过去,最终定下交由编撰卓谦和,记录校核,经义的试题结束,便开始下一科,论!
  所谓论,也叫试论,议也,比经义更高一层,形式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体,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思想认识,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这个出题的范围就比较广了,算是一种综合考量,并不单拘泥于古籍经典中,当然这也是王康所提出,在出这题时,还是按照先前的模式,每人所出,汇总选用,但王康又是很快列出……
  而所出题目,毫无疑问又是精妙,无论从哪个角度,在所有人一片震惊的神色中,最终所讨论的又是他所出,从中选取……
  一天就这样过去,并连出两科,这个速度已经是相当的快了,当然这都归于王康的成果,到这一刻,所有人已经明白,为什么最初他敢说,有他一人就能完成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吃饭,睡觉都是在御书阁,大家也都不外出,第二天,又开始出第三科,策论,策论在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特点是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这是很重要的一项,也是偏重之点,也是加分项,一篇好的策论,哪怕别的科目不行,也有被选上的机会,甚至能够被直接任命为官,纵观朝廷重臣,无一不是策论考手,如之前声明很大的蔡禾,就是王康也是凭借一篇《教战守策》的策论,走入赵皇姜承离的视眼,策论跟其他不同,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所出题自然也要针对当今时政,这个出题的争议就比较大了,因为现今的赵国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可以预见的越赵之战,北方游牧的侵害,如何控制,地方上民生吏治的问题,水利建设等等多种,治国,战争,经营,发展等都在其列,如何选取,是一个问题,但人们很有默契的都没有提一个最大的问题,削藩斩贵!
  这始终是有着遮羞布,人人皆知,但都没有放在明面上,因为这个事情太重大了,策论只选一题,也是每人出一题,最后选择,而人们也是第一时间去看王康所提,他本身是出身于富阳伯爵府,被赵皇扶持,对抗老牌贵族,这个身份可是很敏感的,其个人也是胆大包天,最有可能出这方面的题,科举是举国大事,这不是捅破遮羞布吗,王康当然没有这么傻,这事可不是其他在可控的范围,而是太过重大,赵皇如何,哪怕现今还是不敢硬来,只能采用怀柔政策,可以说,目前是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哪怕是要打破平衡,也应该是赵皇,而不是他,这时宴立群已经拿过王康所写的纸张,其上只有短短的几行字
  你认为现今赵国所存在的问题是何?自立题目,并出策论,念过之后,众人轻松了口气,王康并没有提出大不讳,但所出的题目,却很有意思,让考生自己出题,自己论策行文!
  没有定范围,没有指明,让考生完全自己发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