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884

  “你这丫头怎么回事?”
  约莫是早就憋了半天,还不等邢岫烟上前行礼,邢夫人就抢先发难道:“我之前明明送了两件上好的毛料大衣裳给你,你却偏要打扮的如此寒酸,莫不是想让人以为,我这做姑母的虐待你?!”
  那两件狐裘明明是孙绍宗所赠,用的也是贾迎春的名头。
  邢岫烟近来就是为了避嫌,才刻意的不去穿戴。
  却不曾想邢夫人如此厚颜无耻,非但把这事儿揽到了自己头上,还借此向邢岫烟发难。
  不过此时最尴尬的,却还是旁边的邢忠。
  他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脸上再没有半点笑意,几次鼓着腮帮子欲言又止,却终究不敢得罪这判了高枝儿的妹妹。
  于是只能把羞恼吞进肚里,强笑道:“妹妹莫怪,她这也是……”
  邢岫烟却突然截断了父亲谄媚的言语,不卑不亢的道了个万福:“姑姑莫要生气,原本因为隔壁宁国府正在办丧事,姑父如今又在病中,我便换了些素净些的衣裳——如今看来,却是侄女想的不够周到了。”
  说着,又向邢夫人福了一福。
  这回就轮到邢夫人尴尬了。
  她就是想随便找个借口,先给邢岫烟一个下马威,免得这黄毛丫头不知好歹,拒绝自己的美意。
  却哪曾想竟被邢岫烟瞧出破绽,反将了自己一军。
  更让邢夫人窝火的是,邢岫烟还拿贾赦做了由头,让她压根无从反驳。
  其实她这也是赶巧了。
  若昨儿说出这话,邢岫烟心中还未松动,除了这荣国府,便再无容身之处,自然不好得罪邢夫人。
  可方才阴差阳错的,邢岫烟对这桩婚事的抵触,却远不似之前那般强烈了。
  既然有了退路,对于这尖酸刻薄,又试图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当筹码的姑母,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脸色给她。
  一时间,那邢夫人咬着牙、瞪着眼、运着气,却死活找不到宣泄的途径。
  好在一旁还有个邢忠在。
  他虽然看着妹妹被女儿噎的哑口无言,心中也是暗爽不已,却知道自己谋划依旧的婚事,要想顺利达成,邢夫人的助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故而只是看了片刻热闹,就忙给邢夫人递了台阶:“妹妹同她理论这些作甚?咱们还是先说正事、说正事!”
  邢夫人一想也是,就算再怎么窝火,也不能把白花花的银子往外推。
  于是将那恼意压制下去,绷着脸道:“原本留你在这府上吃住,也算不得什么——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借着我的慈悲,去忤逆父母的好意!”
  “那孙家二郎是何等人物?他纳你做妾,也算不得委屈你——偏你背着父母躲到我这儿,倒好似长辈们要害你似的!”
  “如此任性妄为,便是你父母容得,我这里也断然容不得!”
  “方才我同你父亲已经商量过了,选个好日子让你二姐姐做主,把这事儿先定下来。”
  “至于什么时候成亲,又要如何操办,也都有你二姐姐看顾着,万没有委屈你的道理!”
  之前邢忠虽也百般逼迫,却到底还是给女儿留了些体面,但邢夫人这番话疾风骤雨的,却连一丝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满满都是最后通牒的味道。
  邢岫烟虽然早有预料,此时仍是不由自主的生出些悲凉感。
  暗暗在心底叹息了一声,她恭声道:“既然姑姑说到这份上,侄女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
  “你……你这是答应了?你当真答应了?!”邢忠自椅子上一跃而起,喜的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事实上,他方才一直绷紧了神经,就怕自家这外柔内刚女儿,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举动。
  哪曾想到,女儿竟答应如此轻松!
  邢夫人听她应下,脸色也稍稍缓和了些。
  谁知邢岫烟又接着道:“只是有一条,侄女毕竟是好人家的女儿,不是那风月场的倡优,我要的是夫家礼敬,而非是什么黄白之物!”
  顿了顿,她又斩钉截铁的道:“若他要拿钱买我,我便宁死也不受这等羞辱!”
第856章
妥协与交换
  就在邢夫人因为邢岫烟的话,而勃然变色之际,大理寺内衙的案件分析会,也已经步入了尾声。
  说是案件分析会,其实主要就是歌功颂德。
  毕竟能在短短两日里,便将天师府无头案的真凶拿获,对于做了多年咸鱼的大理寺而言,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功绩。
  就连大理寺卿魏益,也一反之前排挤冷落的态度,对孙绍宗的专业素质大加称赞。
  毕竟这次可是钦命差遣,托孙绍宗的福,他这大理寺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自然也跟着落了些好处。
  至少以后在面对刑部和都察院的时候,不至于未开口先就气短三分。
  另外……
  他其实也担心孙绍宗会节外生枝,毕竟根据种种迹象显示,孙绍宗似乎还在怀疑宏元真人也曾涉案。
  这就不符合大理寺,以及他魏益的个人利益了。
  要知道那宏元真人,可是皇帝最宠信的方士之一,依照眼下的行事,就算能把他定为幕后元凶,最后多半也会从轻发落了事。
  毕竟他要杀的,乃是一对儿奸夫银妇——虽然最后杀错了人,但古语有云‘论心不论迹’,何况他极有可能还是受人蒙骗,动手杀人也并非是他。
  在这万恶淫为首的时代,苦主杀死奸夫银妇,本就不是什么重罪。
  孙绍宗若把这事儿揭露出来,最后却不能钉死宏元真人,那大理寺必然要收其反噬的。
  不算孙绍宗这始作俑者的话,届时首当其冲的,还不就是他这个大理寺卿?
  故而魏益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息事宁人,不说直接结案,至少也不要再大张旗鼓的查下去。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拖’字。
  不过他这其实是多虑了。
  孙绍宗之前查案时,虽然出于对宏元真人惺惺作态的反感,一心想要揭穿幕后真相。
  但眼下马义真咬死了不肯招供,他一时间也拿宏元真人没有办法——总不能拿自己推断出来的线索,以莫须有的罪名起诉他吧?
  所以即便魏益没这意思,这案子注定也是要放一放了。
  可既然魏益小心翼翼的,试图劝说他放弃,孙绍宗若不因势利导,换些好处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这好机会?
  故而在会上,他一直是模棱两可未曾表态。
  直到最后即将盖棺定论了,才突然抛出了一个额外的议题。
  “普法下乡?”
  魏益同右少卿李文善,咀嚼着这个陌生的专用名词,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这四个字直白的可以望文生义,但内里究竟包含着什么,却让两人有些拿不准。
  “正是‘普法下乡’!”
  孙绍宗环视了一下在场众人,然后斩钉截铁的道:“咱们大理寺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根基不牢,在地方上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这‘天下纲纪之总宪’的名头,又如何能名副其实?”
  “孙某思前想后,觉得要改变这种窘迫的境地,最好也是最彻底的办法,就是‘普法下乡’!”
  “只有将权责、触角,深入到广大乡村的田间地头,植根到我大周朝的亿万子民心中,我大理寺才真正配得上‘天下纲纪之总宪’的名头!”
  这番话,若是在下层的书吏衙役们面前说出来,或许会引来一些狂热的反馈。
  但在这大理寺内衙里,在这群最低正七品的官员之中,得到的却是一片尴尬的沉默。
  孙绍宗倒也不急,他本就没指望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僚,能一下子变得主动起来。
  再说了,他这刚提了个名头,具体内容还没有细说呢,真要有人跳出来支持,反倒显得不知所谓了。
  魏益显然也意识了这一点,不过他却并没有让孙绍宗在会上详谈此事的意思,毕竟这种突然袭击,一个吃不准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孙少卿能如此为我大理寺着想,老夫心下甚慰。”
  他屈指轻敲着椅子扶手,不急不缓的道:“不过今天要议的,毕竟是天师府的案子,与此无关的事情,容我与李少卿先行过目之后,再议也不迟。”
  孙绍宗闻言一笑:“自然是要请廷尉大人与李少卿先行雅正的,毕竟总要诸位同僚鼎力支持,本官才好去诸位阁老面前打官司。”
  顿了顿,却又道:“不过这案子眼下也没什么好议的,内中几个疑点难以解释清楚,怕还要再仔细查上一查才行。”
  这就是明摆着提出交换条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