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739

  “一百年来,我们华国诗歌成为世人的笑话。”
  “一百年来……”
  请愿游行,一位穿着民国时期衣服的女生,大声的念道。
  “多少次我们梦想,我们高唱着新诗,我们大声的念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
  “多少次梦中,我们万里千山,寻找着新诗的方向。”
  “多少次泪流满面,让我们就此以为诗歌成为了时代抛弃的产物。”
  “多少次蓦然回首……我们渐渐已完全失望。”
  “醒来吧,兄弟们。”
  “醒来吧,姐妹们。”
  “一首死水敲响了新诗的钟声。”
  “一位大家,唤醒了我们沉睡百年的新诗。”
  “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渴望的心灵。”
  不知是谁发起的活动。
  也不知道是谁组织的请愿。
  当人们知道这一新闻的时候,整个华国却是暴发了一场恳请秋水先生归来的请愿活动。
  燕京3000多人走在十里长街,高喊“秋水”先生的大名。
  魔都6000余人参与游行,高举“华国诗坛需要您”的标语,致敬秋水。
  汉武7000人对着媒体向秋水请愿,“诗歌长在,明灯永存,秋水先生,您回来吧。”
  深广……
  还有西江,东山,江浙……十几省的市名,诗歌爱好者,亦加入了游行请愿大军。
  一场浩浩荡荡的诗歌请愿游行,就此赫然出现。
  与此同时,一场请愿,也彻底的拉开了华国新诗浪潮的序幕。
第二百三十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啊啊啊啊……”
  水木公寓楼,周晶晶一同往日一样尖叫的冲了出来。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当黄一凡与宿舍人等再度出来之时,周晶晶已经站在了桌子之上,两手伸展,大声的念道。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鼓掌,鼓掌,面对一首伟大的诗作,你们怎么不鼓掌呢?”
  一首死水念完,周晶晶跳了下来。
  宿舍众人,包括黄一凡,亦是小小的给了周晶晶面子,双手拍了几下。
  “你们呀,还有你,老大,你别跟我说是水木中文系的……”
  一幅被宿舍众人打败了的样子,“你们知不知道,这一首诗代表什么?”
  “代表秋水先生很厉害,成功打脸现代诗坛的那些诗人了。”
  张家伟却是在边上说道。
  “你这小子也关注了秋水呀。不过,我要说不。死水哪里有这么肤浅,死水的伟大不在于打脸诗坛的诗人,而在于他对于现代新诗的开创性。这是指引华国新诗方向的巨作,这是影响未来华国诗坛最为重要的诗歌。”
  周晶晶再次大声地喊道。
  “走走走,你们跟我来。”
  见众人都没什么反应,周晶晶拉着黄一凡,张家伟,李伟辉一同出门。
  “去干什么?”
  李伟辉不解,问道。
  “看游行。”
  “什么游行?”
  “对秋水先生请愿的游行。”
  “啊……什么情况。”
  黄一凡有些蒙了,“请愿,这是怎么回事。”
  “一时半回跟你们说不清楚,长话短说,那就是,秋水先生最近写了一首非常牛叉的诗作,就是刚才我念的那一首死水。这首诗写得太好了,可惜,因为现代诗坛那一帮诗人恶意攻击秋水先生,最后秋水先生退出了诗歌大赛。”
  “我知道这事,退出了岂不正好嘛,秋水估计也不想与那些家伙打交道。”
  黄一凡却是点头说道。
  “不不不,以个人来说,秋水先生退出华国诗歌大赛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于整个诗坛,整个华国诗歌发展来说,秋水先生退出大赛,简直就是我们华国诗歌的损失。你知道么,华国新诗诞生了一百多年,多少作者,多少年轻人将无数希望寄托于现代诗歌当中。只是,因为现代诗歌一直迷茫,一直没有找到出路,我们的新诗也一直不受他人重视。好不容易出了一位秋水先生,如果秋水先生就此退出,那我们新诗之路将又会是一片黑暗。”
  “那这与游行请愿有什么联系?”
  “怎么没有联系。燕京大学文学社那边的人已经出发了,他们联合了附近几所大学的学子,准备一起向秋水先生请愿,请愿他重返诗歌大赛,请愿他能给我们的新诗指引方向。”
  周晶晶无比激动地说道。
  走出清华园,这时,三三两两都能看到一起结伴出去的学子。
  看到黄一凡等人,他们都是问了一句,“一起去游行请愿的吗?”
  “当然。”
  周晶晶骄傲的回答。
  “太好了,我们一起去,我这边已经做好一横幅,你们能帮我们一起拿过去吗。”
  “当然没问题。”
  随即,周晶晶自靠奉勇,拿着一杆写着恳请秋水先生回来的横幅,顺带也给了黄一凡一杆。
  看到横幅上面几个大字,黄一凡泪流满面。
  这什么跟什么。
  直到现在,他都有一些头晕晕的。
  这些人,怎么这么激动,不就是写了一首死水嘛,整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只是,当黄一凡与周晶晶离开水木校园,赶上游行请愿的大部队时。
  几千人的游行请愿,却是当场将黄一凡给震住了。
  燕京十里长街,从头至尾,清一色的年轻人。
  他们拿着横幅。
  他们或喊,或唱,或高歌。
  他们只向一个人请愿。
  请愿一位伟大的作家回来,请愿一位伟大的诗人给他们指引方向。
  “同学们,姐妹们,一百多年的迷茫让我们几乎陷入了绝望。现在,终于到了破开迷雾,重见青天的时候。我们要让我们的行动,让秋水先生真正的感受到我们对于诗歌那份无比渴望之情。我们要让秋水先生听到,听到我们心中对于诗歌的呐喊……秋水先生,您回来吧。”
  带头人物是燕大一位才女,据说很有名气,周晶晶此前跟黄一凡说过。
  不过,黄一凡不记得这位才女叫什么名字。
  但是,看到几千人的游行请愿,黄一凡却是一震,感觉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
  虽然他仍是有一些不能完全与这些人感同深受,但是,黄一凡却是渐渐有一些认可。
  为了心中最为的渴望,为了自己拥护的事物,这一些年轻人可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