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739

  不由得,黄一凡记起了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
  一百年多年前,那些学子,那些支持新文化运动的年轻人,不也是像他们一样的吗?
  一百年多年后,他们与一百多年前那些前辈们一样,同样走上了一条破开迷雾之路。
  想到这里,黄一凡突然一愣。
  他有一些被这一些人感动了。
  也有一些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疯狂的聚在一起,几千人的联手请愿。
  现代诗歌属于现代的产物。
  现代诗歌也是最能代表年轻人内心的文学作品。
  哪怕黄一凡前世没有经历过现代诗歌寻找方向的年代,但是,当看到这一群学子,为了希望,为了新诗出路,为了现代诗歌发展,为了冲破百年带给他们的黑暗……坚定站出来的画面,黄一凡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可以为他们做一点什么。
  当天晚上,黄一凡接受了青年报当红记者“童静”的文字采访。
  “秋水先生,您的现代诗歌死水,一度引发了人们的强烈议论。包括,当天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几万学子参加了游行请愿活动,对于这些,您如何看待。”
  “对于游行请愿,我只能向各位学子表示抱歉。我没想到,我的一句退出比赛却让大家如此激烈的站了出来。不过,大家放心。虽然我退出了诗歌大赛,但我并没有退出诗歌的写作。如果有时间,我将继续向大家分享我写的诗歌。”
  “在这时面,包括现代诗歌吗?”
  “当然包括。”
  “我想,秋水先生,这是您给予那些诗歌爱好者,那些年轻人的最好回答。”
  当青年报将作家“秋水”答应回归诗坛的新闻发出去时,全国无数年轻人喜极而泣。
  他们相互拥抱,他们高歌胜利。
  他们大声的喊出,秋水先生,我们爱你。
  这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这一晚,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一颗星星,世界被黑暗笼罩。
  但这一刻,那些年轻人却觉得,在黑暗之中,此时已经透露着星光,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就在这时,秋水的微博,突然又写了一首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一代人》
第二百三十一章
震撼诗坛
  “凌云师姐,我们燕大这一次总算是赢了水木一筹,这一次游行请愿,一直都是我们燕大文学社在主导。”
  “小雪,你这是与水木有仇呀。”
  “哪里,只是一直很看不惯水木一直标榜说他们才是华国中文系第一,气急了嘛。这一次游行请愿,我们也算是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燕大的实力。各家报纸已经对我们进行了采访,你知道吗,有几家报纸还将我们这一次游行请愿与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相比。天呐,这真是想想都让人激动,我都有一些不敢相信。没想到,我们竟然创造了历史。不过,还是凌云姐厉害,如果不是你组织的这一起游行请愿,我们也不可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也不算是我组织,如果大家没有对新诗的热情,我组织了也没用。还是秋水先生厉害,一沟死水,彻底的将我们给焕醒了。”
  “是呀,秋水先生真不知道是何方高人,古诗写得这么好,连新诗也写得如此精妙。章教授昨天还特地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死水》的阅读心得呢,真没想到。当新诗渐渐被我们遗忘的时候,阳光却穿越乌云,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
  “嗯,小雪,所以,我们未来得更加努力了。有秋水先生在,我们新诗就一定能寻找到方向。而我们,一定要努力追赶,跟着这道方向,给我们新诗彻底打开道路。”
  “是,凌云姐,您放心,未来时间我们一定好好努力。”
  燕大文学社社长李凌去与成员韩雪正聊着新诗方向,这时,突然有一个坐在电脑前的社员一声尖叫,“社长,出大事了。”
  “怎么了?”
  李凌云与韩雪赶紧走到那位社员的身前。
  只看到,这位社员已然全身颤抖,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声地说道,“秋水先生又写了一首诗。”
  “汪东,吓死我了。”
  听到汪东说话,韩雪拍了拍胸口,“刚才还以为你怎么了,不就是秋水先生写了一首诗吗?”
  只是,说完,韩雪亦是一愣,“什么,汪东,你说什么,秋水先生又写了一首诗。写的是什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汪东情绪激动,断断续续,将这一首诗给念完。
  韩雪倒是一下子没有听清,但边上的李凌云却是一下子呆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李凌云依稀记得,昨晚的新诗诗坛,不正是无尽的黑夜吗?
  在黑暗之中,没有一丝光亮。
  新诗也在黑暗之中,迷茫了一百多年。
  而无数的人,在黑暗之中就此放弃。
  无数的人,因为黑暗早已不记得新诗是什么。
  哪怕就是一直坚定的李凌云,在黑暗中也感到无比的失望。
  只是,当这一首诗出现之时,李凌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黑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在黑夜中迷失的人们。
  只有那些在黑夜中仍能坚定信念,仍能保持本心的人儿,才能最终冲破黑暗,发现光明。
  就像这一首诗说的一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内心激动之情如波涛汹涌,李凌云彻底的被这一首诗给震撼住了。
  原来,她只认为秋水先生有大才,是绝世的学术大师。
  如果不然,他怎么可能写出《离离原上草》这样的古诗,怎么又可能写出像《死水》一样给予新诗带来方向的现代诗歌。但现在,李凌云知道了。原来,秋水先生不仅仅有其无法估量的大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那一颗始终没有迷失的心灵。
  “黑夜给了秋水先生黑色的眼睛,秋水先生却给我们寻找到了光明。”
  情绪交加,李凌云突然泪流满面。
  “汪东,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一代人。”
  “一代人。”
  李凌云又是内心一震。
  她知道,这一首诗,注定将传播至整个华国。
  ……
  如果说诗歌《死水》的出现,给予了新诗诗坛方向。
  那么,《一代人》的出现,则感动了几乎所有的诗歌爱好者。
  一代人。
  诗歌的名字,说的不正是他们吗?
  他们在黑暗之中,不知道迷失了多少年。
  就在他们以为黑暗将一直继续,再也不会有光明的时候。
  一首一代人,彻底的打开了他们的内心。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无数诗歌爱好者,这一晚,都被这一首诗歌感动的热泪盈框。
  这一首诗不但说尽了他们的心声,更被这一首诗歌惊醒住了。
  当黑夜来临,当你一直习惯黑夜的时候,那么,黑夜就一直长住。
  但你如果拥有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哪怕就是在黑暗中,你也能寻找到方向。
  感谢秋水先生。
  没有你,我们恐怕再也看不见光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