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739

  幸好黄一凡先生没有告诉自己。
  如果告诉了,恐怕自己真会如他所说的,不再对这一首诗感兴趣。
  而一旦自己这个CEO对于这一首诗都没兴趣了,那么,誓必影响到未来对于这一首诗的运作。
  兰辛竹何等聪明,一想便已明白。
  “Ok,那就这样,希望下次有机会合作。”
  “一定有的。”
  兰辛竹肯定的回答。
  “如果有的话,我一定给你一个更大的惊喜。”
  黄一凡也肯定地说道。
  结束与兰辛竹的交流,黄一凡也念起了这一首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能将一首诗写出三重境界者,当真得是牛的不行。
  对于苏轼,黄一凡又是佩服了一翻。
  事实上,当初黄一凡初看这一首诗的时候,连第一层意思都明白,直到年龄大一些的时候,才如一般的读者一样,只看出了第一重意思。也就是淡妆与浓妆。认为,西湖就像西子一样,不管是画淡妆还是浓妆都很美。直到多年之后才发现,也才总算知道淡妆浓妆也是别有意思。联系前面的诗,你会知道淡妆与浓妆代表的是晴天与雨天。
  同时,当你体会到这一层意思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首诗比之原来有意思多了。
  至于第三层意思。
  这个说来就相对复杂一些。
  当初黄一凡也是想了许久,参考了许多的资料,这才体会出来。
  要理解第三层意思,必需联系第一首与第二首诗。
  第一首诗说的是诗人在早晨的时候迎客,但因为下了雨,于是大家都没有出去,只是陪着客人喝酒。只是可惜客人不胜酒力,竟然醉了。这让诗人倍觉可惜,感叹一句,其实西湖晴天与雨天都有不同的魅力,不同的看点,但自己的朋友却无福欣赏。
  随后是第二首。
  第二首其实是对第一首的补充。
  他告诉我们为什么说西湖晴天与雨天都好看。
  不过,第二首诗最为重要的并不是晴天与雨天,而是西湖与西子的对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拿西湖与西子相比,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很美丽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
  其实诗人在第一首诗的时候,他就已经说了西湖的晴天和雨天都很好看,并为,正因为他知道,所以他才感叹朋友没有欣赏到有些可惜。那么,按理来说第一首已经解释了,那么第二首就不需要再解释了,可诗人仍然解释。
  那么,如此强加解释除了诗人有一个更为好的比喻解释之外,他还想对大家说,我已经跟大家说了西湖的美丽,那么,拿西湖与西子相比,你们认为谁最美丽?
  当然,第三重意思黄一凡不可能告诉他人。
  他人能明白的就明白,不明白的黄一凡也不会说。
  且让这一首诗当作是考验大家诗歌欣赏水平的诗句,不是很好吗?
  心里微微笑着,黄一凡感觉这一趟旅游爽得不行。
  不仅赚了100万,而且因为自己写的这一首诗,西湖竟然开辟了一个人工景点。
  这可是一大装逼神器呀,以后逢年过节还可以吹上几个小时。
  这简直如古代名人一般的待遇嘛。
  不过,黄一凡不知道是,相比之100万以及西湖的人工景点。一个更为让黄一凡感觉到爽快的事儿,却是又跟着来到。
  天下第一白以及黄一凡本尊笔名竟然从6星一跃之间成为了7星作家。
第五百二十五章
泰山风景区也要黄一凡写诗
  7星。我靠,竟然这么快就达到7星了。
  看着黄一凡笔名升到7星,黄一凡简直有一些不敢相信。
  因为,前一段时间他还看了黄一凡的作家等级,也才6星。
  这个6星纯粹是此前写的射雕与纯爱小说积累下来的经验升上去的。
  可是,最近自己又没有做什么,怎么一下子就6星了?
  难道是楚辞学的原因?
  黄一凡有些奇怪。
  如果要说做了的话,那么,应该就是楚辞学了。
  毕竟是关系到学术,只要学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样能升星。就像秋水这个笔名一样,几年时间都不冒泡,但是,一篇大学之道就够他不断升级的。可是,黄一凡却知道,虽然自己最近搞出来一个新的楚辞学,但目前这种学术并没有得到全国所有人的承认。
  最大的阻力是燕大,哪怕黄一凡三堂讲座讲的他们哑口无言,但要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地位,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不可能。
  随即,黄一凡便查看了一下具体升级的解释。
  果然,不是因为楚辞。
  虽然上面也有解释黄一凡的楚辞学的确很出色,也的确加了不少积分,但因为黄一凡新楚辞学刚刚出现,暂时无法定义,所以加的积分也有限。
  那么,不是新楚辞学是什么?
  黄一凡继续查看解释。
  最终,从经验值解释上面,黄一凡查看到了真相。
  “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一首诗,竟然给黄一凡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一首诗增加500万经验值。
  这个结果将黄一凡给吓到了。
  我草,这不是直接等于写一首诗立即就成为了5星作家?
  看到这个答案,黄一凡简直傻了眼。
  有没有搞错?
  黄一凡太奇怪了,要知道,他可是知道诗歌这种东西虽然经典,但诗歌再经典也架不住创作起来容易呀。要是随便写一首诗就给你几百万的经验值,那岂不是分分钟直接升到10星,成为挑战上帝的人物。
  而且,一般来说,作家在创作诗歌之时,第一首比较有份量的诗可能会加比较多经验。但是,如果下一首诗与之前所作诗差不多,哪怕虽然也很经典,但所加的积分也不会多。此外,哪怕就算是创作了更为经典的诗,也不会加太多的积分。
  这也是为什么此前黄一凡写了很多不少经典的诗,但却并没有加多少积分的原因。
  可是,这也是黄一凡同样感到奇怪的。
  按理说,之前自己写了这么多首诗,为什么只加了一点点积分。
  反而,最近只写了一首广告诗,虽然这一首诗也很经典。但却比之此前自己所写的诗来说,这一首诗或许还排不上号。可是,为什么这一首诗却给自己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而此前所写的更为经典的诗,却一点反响也没有?
  黄一凡脑海里不断细想。
  他倒是知道,华国作家协会里面除了有硬性按销售册数为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按影响力评价星级的影响因子体系。影响因子体系不会考虑作品写得怎么样,也不会考虑作品销售多少,但是,他所抽查的却是作品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值。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分数越高,所额外给的隐藏分也越多。
  大学之道一路帮秋水升级,就是因为大学之道这一篇作品的影响因子指数非常强大。
  但这仍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看上去很普通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影响因子竟然如此之大?
  难道是因为这是广告诗?
  这当然是笑话。
  难道是因为自己弄出来的这首诗的三重意境?
  应该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