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739

  黄一凡摇了摇头,这首诗的三重意境虽然很吸引人,但他的影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只有一些文艺青年会去纠结里面的三重意境指的是什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只是会认为这首诗写得不错,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湖的特色。
  咦……
  想到这里,黄一凡灵光一闪,他现在有些明白了。
  为什么普通人会认为这首诗写的不错?
  答案是这首诗写得很好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话。
  相比于写得好,黄一凡写的任何一首楚辞都要秒掉这一首。
  可是,为什么他们还给这一首诗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答案只有一个,西湖景区砸了1亿多人民币在央视等各个地方做广告。
  西湖做广告虽然为的是给他们西湖风景区拉人,但是,西湖做广告最为重点的一句话,便是黄一凡写的这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铺天盖地的广告,最终造成了这一首诗瞬间在短短时间之内,成为了人人都知晓的一首经典诗句。
  哪怕是一些没会文化的人,在这么多广告轰炸之下,也知道了这一首诗。
  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影响因子”指数会这么高的原因。
  也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会比黄一凡此前写的任何一首诗都更具有传唱度的原因。
  黄一凡眼睛不时乱转。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快速升星的办法。
  如果按刚才自己所想的是正确的,那么,自己便可以靠这种方式再来刷一些积分。
  脑子转的飞快,黄一凡立即将目光打到了全国各地的五星级名胜古地之上。
  当然,之所以选择五星级风景名胜是有原因的。
  黄一凡认为。
  这些五星级名胜古地前世就有一大堆的诗可供自己选择,比较好运作。
  二来,这一些5星级名胜古地名气大,有比较多的人观注。
  三来,也是为重要的原因,这一些5星级名胜古地有钱,并且也舍得花资本做广告。就像西湖,光是在暑假的广告费就投入了1亿多。这要是选择一些4星的或者不入星的风景区,哪怕你的诗写出堪比诗经圣诗一样的句子,一时半会也同样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你要问为什么?
  废话,这些风景区没钱呀。
  一切考虑好,黄一凡便准备拿一个五星级风景区试试手。
  拿哪家呢?
  泰山还是黄山,亦或是庐山?
  这一些名山大川的名气,可不比西湖低,而且,也同样有钱的狠。
  正在黄一凡准备随便挑一个的时候,让黄一凡意想不到的是,一个自称是泰山旅游风景区CEO的家伙,却是主动找到了黄一凡。
第五百二十六章
泰山PK西湖
  刘风华是泰山旅游风景区有限公司CEO。
  时值暑假,正是各大旅游风景区的旺季。
  只是,前些天刘风华却是统计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泰山旅游的人数。却是发现,今年时期来泰山旅游的竟然只比往年增长了1%。这样的一个增长幅度,对于国内日益需求的旅游市场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增长。
  当然,刘风华其实也知道,泰山是全国知名的五星级旅游胜地,本身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哪怕再增长,可能也有限。可是,当刘风华知道西湖风景区最近人数一下子大涨200%之后,瞬间心情就有一些不淡定了。
  同样是五星级的旅游胜地。
  但一个是1%,一个却是200%。
  是泰山比西湖名气小吗?
  不,泰山怎么可能比西湖名气小。
  是西湖最近一段时间广告打得凶吗?
  虽然这的确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刘风华自问泰山最近打广告的力度也不小。哪怕比不上西湖,但也不可能一下子游客的增长人数就完完全全的碾压他们泰山。
  直到,当刘风华研究了一下西湖的广告之后,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诗写得经典。
  不过,刘风华认为经典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多么有意境。
  他认为好的原因,是从商业角度去考虑的。
  这首诗不但写得好,最为重要的是这首诗恰好完美的突出了西湖。
  这样的一首诗,简直就是给西湖量身定做的呀。
  而且,又因为这一首诗写是实在是经典。哪怕很多人知道这一首诗是在给西湖打广告,但冲着这一首诗也不再去计较。如此之间,在轰炸般的广告之下,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便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一众游客前往西湖。
  西湖这一次的广告简直绝了。
  刘风华忍不住的叫了一句。
  哪怕西湖是与他们泰山存在竞争,但看到这一首诗之后,刘风华亦是止不住的赞美。
  “不过,这首诗是谁写的?”
  赞美之后,刘风华冷静下来。
  他突然发现,这种用诗打广告的方式,似乎他们也可以。
  不过,刘风华仔细的想了一想,历来写泰山的诗虽然写得很多,但都是一些关于权力政权的。这是因为各个朝代都将泰山看得很重,认为泰山是通往天庭的地方,再加上几千年来有13位皇帝在泰山进行封禅,泰山的名气与地位都不是其他的名山可以相比的。
  也因此,各种诗人写的一些诗虽然写得好,但都偏向一政治,并不太适合放在广告里。
  反倒是像西湖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种纯粹只是描写景色的,最为适合。
  这个时候,刘风华想到了“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作者。
  这个作者虽然刘风华不认识,但刘风华却绝对认为,这位作者一定不是西湖风景区的管理人员。至于为何,还要问,如此有才的能人,他又怎么会蜗居在小小的风景区。他认为,西湖风景区应该是找了一位文学界厉害的高人。
  刘风华的想法是正确的,在他一翻调查之后,他找到了黄一凡。
  半个小时之后,刘风华得到了一首自己想要的诗。
  看着电脑屏幕上发过来的诗,刘风华整个人都傻眼了。
  要知道,在他向黄一凡提出写诗的要求这才过了仅仅5分钟呀。
  可是,5分钟之后对方竟然给自己写了一首诗。
  而且,还是一首完全可以秒杀“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好诗。
  看着这一首诗,刘风华止不住的都想大叫一声。
  这可是他几十年来读过的关于泰山的最好的诗。
  有了这一首诗,以前那些写泰山的诗,恐怕都白写了。
  匆匆给黄一凡支付了100万人民币,刘风华当天召开了一次公司会议。
  “刘总,你真打算与黄一凡合作?”
  在刘风华确定与黄一凡合作之时,底下首席财务官“李智朋”却是有些担心地问道:“刘总,您还是多考虑一下吧。西湖的成功虽然令人眼红,但未必可以复制。”
  “刘总,我也这么认为。西湖的成功有太多的运气成份,当然,哪怕没有这分运气,我们也不能确定黄一凡仍能写出与‘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样水平的诗句。我认为,像这样的诗只是神来之笔,不可能再出现第二首了。”
  市场部经理“吴通”也是说道。
  对于手下几位经理的反对,刘风华却是微微一笑,一点儿也不在意。
  “各位,先别急着反对,看完这一首诗再说。”
  说完,刘风华便拿出刚才抄下来的这一首诗:“老李,你第一个反对,那就你先看一看这一首诗。”
  “刘总,我可是管财务的,不懂诗,我如果说不好,你可别怪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