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739

  更从来没有想到,原来真正的有学问的大师,竟然是如此的牛逼。
  震撼。
  叹为观止。
  拍案叫绝。
  一系列的赞美之词,瞬间涌入了出来。
  当然,还有比之这一些电话更为激动,更为疯狂的粉丝。
  “之前我就是百家讲坛的粉丝,我一直觉得百家讲坛这一类的节目很不错,可以给人增长见闻,增长知识。但是,哪怕如此,内心深处我也觉得之前的百家讲坛栏目讲得太深奥了。有一些根本就听不懂,还有一些讲得也太复杂了。但今天,在听了黄教授的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学问并不是那么的复杂,真正的学术同样可以用更为简单犀利的话语讲出来。黄教授,我顶你。”
  “要我说百家讲坛给我映像最深的还要数黄教授讲课的风格,你是不是找枪手写的,你们不知道曹植这个人我就放心了……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水木大学的教授也能这般恶搞。不过,我能说,能不能来得更给力一点?”
  “通俗而不庸俗,百家讲坛此前一直想要做出一期雅俗共赏的节目。但可惜,因为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对于百家讲坛讲师的要求也很大。所以,一直以来,百家讲坛只做到了雅。或者说,哪怕是雅也只做到一半。但黄教授这一堂三国之曹植之后,雅与俗却是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天才,黄教授,大师,黄一凡先生,请受我一拜。”
  “百家讲坛,对应的是先秦诸子百家。但在此之前,所谓的百家只不过是一个笑话。直到黄教授出现,此中的百家才真正的得已正名。”
第七百零二章
重现历史
  一炮而火。
  黄一凡登陆百家讲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炮而火。
  此前百家讲坛默默无闻,到现在的虽然不算是大红大紫,但却真正的打出了百家讲坛的招牌,人们终于看到了百家讲坛中百家的魅力。
  这只是其一。
  其二,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也从原来的央视倒数第一,一跃连升了3名,摆脱被腰斩的命运。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
  真正让百家讲坛心动的,还是百家讲坛的受众变化。
  原来来看百家讲坛的用户普遍是高学历者,虽然这也让百家讲到取得了很高的评价度。虽然这在某个方面来看的确也很不错。可是,也正因为百家讲坛所对应的高学历者,却是让一些普通学历,让一些普通人对于百家讲坛没什么兴趣。
  很多普通人会认为,这是比之大学课程还要深奥的课程。
  如此,这也让百家讲坛的受众维持在那么一个小圈子。但自从黄一凡登陆百家讲坛之后,黄一凡不但维持了原来高学历用户的同时,他还将原来的受众进一步扩大到了普通用户。说明白一点,那就是那些普通用户也对百家讲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据调查,连小学文化的都有人对黄一凡的讲课感兴趣。
  这才是央视最为看重的。
  因为,这代表着未来百家讲坛巨大的潜力。
  甚至,他们已经看到了百家讲坛大红大紫的那一天。
  事实上,至黄一凡登陆百家讲坛之后,他已经表现出了大红大紫的潜力。
  在一众人被黄一凡的讲课震撼之后,有历史专业研究者也开始研究起了黄一凡的讲课。
  “张春”就是华中大学历史系的讲师。
  此时,在百家讲坛粉丝群里,一众粉丝却是讨论的好不热闹。
  “真精彩,之前还不怎么看好黄教授呢,没想到,黄教授竟然创造了一个奇迹。”
  “黄教授果然有大才,我现在才算明白了为什么水木敢于不怕被人质疑,硬是将二十来岁的黄教授提拔成为副教授。”
  “是呀,这份才学,哪怕就是正教授我也服呀。”
  “对了,张春张大教授,您不是教历史专业的嘛,出来评价下黄一凡的课吧。”
  此时群里有人@了张春。
  “只是讲师,不要叫我教授。”
  张春苦着脸说道:“看到张教授的才华,我想,我一辈子也晋升不了教授了。”
  这般说法却是让群里众人大乐:纷纷安慰张春说道:“张大教授别灰心,不能与黄一凡这种妖孽比呀。要是个个都像黄教授这般妖孽,那国内一些教授都要下岗。在群里这么久了,我们也是佩服您的学术功底。我相信,再过几年,您也可以评为副教授的。”
  “希望吧。”
  张春叹了口气:“如果要评价黄教授的讲课,我只能用高山仰止来形容。”
  “高山仰止?”
  “我靠,不会吧。”
  “张大教授,您这话也太谦虚了吧。”
  听到张春用高山仰止这个词,群内众人只感觉太夸张了。
  “是呀,张大教授,若我们来评价的话,用这个词还适合。但您可是历史专业的,而且还是大学历史系讲师,这话是不是太?”
  “各位,没什么夸张,这是我的心里话。”
  张春说道:“可能大家体会不到我现在的心情,正是因为我是研究历史的,当看到黄一凡教授讲课之后,我才知道什么才叫差距。”
  “哦,张教授,难道黄教授讲的这一堂课里面还有更为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吗?”
  “当然。”
  张春有些激动,心里他却是知道。此前人们所激动兴奋的,只不过是他们仅仅只欣赏到黄一凡讲课魅力的十分之一而已。可是,哪怕就是这十分之一,也足于让他们高呼不止。可是,真正这一堂课的魅力,却是远远不只是如此。
  “张教授,您给我们解读解读?”
  被张春一下子勾得兴趣大增,群里众人问道。
  “行,就说说黄教授开讲第一句来说吧。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大家还记不记得这句话?”
  张春在群里说道。
  “当然,这句话这么吊,怎么记不住。”
  “是呀,说实话,我就是被这一句话给吸引的。”
  “对,对,这句话虽然嚣张,但不得不说,这句话说得够有气势。而且,曹植的天纵奇才,也确实体现了这一句话。不过,张教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张春摇摇头:“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但是,各位或许不知道,这句话并不是谢公义说的。”
  “不是谢公义说的?”
  群里众人有些糊涂了:“不是谢公义说的是谁说的,黄教授不是说这句话是谢公义说的吗?”
  “奇怪了,张教授,您这意思说的是什么,我们怎么没听懂。”
  “好吧,那我就详细说一下吧。”
  整理了一下思路,张春说道:“谢公义这个人的确是南北朝时期一位太守,而且谢公义这个人的确也很有才华,也很傲。有一次他跟朋友聚会,曾经说过自己的才华天下无双,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比得上。但是,他并没有说‘才高八斗’这句话。”
  “我好像听明白了。”
  群里有人冒泡说道:“也就是说,这句话是黄一凡黄教授说的?”
  “正是如此。”
  张春点了点头。
  “我靠,这这这……”
  被张春这一说,群里众人一下子爆炸掉。
  “妈呀,黄教授之前还说这句话不是他说的。尼玛,这分明就是他说的嘛。”
  “我算是明白了,黄教授简直是谦虚的过份呀。”
  张春这一解读,众人一下子回忆起当初看百家讲坛时的情形。现在想来,当时黄一凡教授将这一句话安在谢公义的头上,这完全是将举世的才华隐藏起来。而哪怕就是如此,一堂课下来仍是将无数人给震撼得说不出话。
  这份才华,该当到了何种地步。
  “既然如此,张教授,您别告诉我最后曹植所写的七步诗历史上也没有。”
  “七步诗历史当中倒是有。”
  张春回答说道:“历史当中有七步诗这个典故,同时,曹植两兄弟争夺世子之位的历史也是真的。不过,历史当中关于七步诗仅仅只是说了一个典故。也就是说,历史当中记载的是曹植在七步里面做出了一首诗,但作出的这一首诗到底是什么,却没有流传出来。”
  “我了个去,黄一凡教授这是在改写历史呀。”
  有人惊呼说道。
  “不,这不是改写历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