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0/739

  我们来看看这首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这说的是我跟着父王四处游玩,登上了铜雀台心情大好。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我见到了四周高大的宫殿,见到父王以贤德苦心经劳。
  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愿所偿,何其称心。
  各位听一听,这诗写的是什么?
  完全是一首给曹操也就是他老爹戴高帽的文章呀。
  果然,曹操看到这一首赋就极为开心,感觉自己的儿子不但有才华,而且很圆滑,知道自己心事。这样的文章不但夸了他,而且又因为写得好,肯定可以传世。而这一流传下去,自己的美名也将被这一首赋传播开来。
  因为这一次的登台赋,曹操慢慢的对曹植很是上心,准备立他为世子。”
  掌声再一次送来。
  众人都是点头称赞。
  本来对于曹植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曹植这个人。但是,仅仅只是听了黄教授讲了二十几分钟,一个才气逼人的天才就出现在他们眼里。
  “不过,世子之争就像太子之争一样,竞争非常激烈。不是你有点才华,你就一定能被立为世子。往往一不小心,你稍稍做错了什么事情,这个世子之位就没有了。当时曹植连得曹操的喜欢,于是就经常饮酒,而且没有节制,好几次大醉的场面被曹操看到。曹操这个人是个枭雄,看到这个样子就对曹植有些失望。不过,真正让曹操放弃曹植还要属另一件事。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外出期间,曹植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到金门。曹操回来听到这事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渐渐的,曹植也就失去了世子之争之位。”
  “可惜。”
  “唉,为什么有才华的人却偏偏恃才傲物。”
  “我说怎么没有听过这个曹植呢,原来是被曹操给废了,在历史当中没有什么名气。”
  台下听众早已沉醉到了黄一凡的讲课当中,纷纷叹气为曹植而感到可惜。
  “关于曹植的故事并没有说完。如果仅仅只是到这里,那么曹植也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欣赏的。他最多就是有些才华,但历史当中有才华的有多少人呢?而且,如果仅仅只是这,又如何体现出曹植的八斗之才呢?”
  “在曹植失去世子之位后,他的哥哥也就是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位置,这个曹丕也就是历史上的魏文帝。任何一人当上皇帝之后,他都会铲除自己的威胁,曹丕也一样。在曹丕登上皇帝之位后,因为小时候就知道曹植这个人太聪明了,而且当时还与自己争夺世子之位,怕曹植造反,有心想杀掉他。但是,因为曹植是自己的弟子,想杀又没有好的借口。”
  “一次,曹丕见到曹植就说。老弟,自小你就很聪明,做哥哥的是完全不如你。自从我登基之后,有人说你很不高兴,有没有这事?曹植赶紧否认,哪怕他心里不高兴,但曹丕做了皇帝,哪敢承认,这要是承认,自古以来帝王最是无情,杀死弟弟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不过,曹植虽是否认,但曹丕却不准备放过曹植。又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来考一考你,命你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解释一下你现在的处境,如果作不出来,休怪我大义灭亲。曹丕说完,曹植就开始向前迈步,一步,两步,三步……一边迈步,一边作诗,七步走完,一首诗也被曹植给作了出来。当看到曹植真的在七步之内作出了一首诗,并且看到这一首诗之后,曹丕深有渐色,当场就放了曹植,并且,以后也不再找曹植的麻烦。”
  课程讲到这里,一切课也差不多结束。听到最后,众人不免再一次陷入感叹。
  “这个曹植果然牛叉,走七步就能写诗,难怪黄教授要讲这个人。”
  “七步诗,这个历史典故讲得好,曹植我记住了。”
  不过,就在众人纷纷感叹之时,台下有听众却是站了起来问道:“黄教授,那个曹植写的七步诗是什么呀?”
  “黄教授,这首诗您念给我们听听吧,我们还没有听过呢。”
  听到一众人等的寻问,黄一凡考虑了一会,便说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前世大名鼎鼎的七步诗,便在这个世界正式问世。
第七百零一章
黄一凡先生,请受我一拜
  “黄教授这堂课?”
  黄一凡在百家讲坛的第一节课很快就已录制完成,在黄一凡回到水木之后。此时,百家讲坛栏目组看着录下来的视频,却是不知道怎么评价。
  这节课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收获良多。他们即看到了黄一凡的精彩解说,又看到了无比有魅力的人物曹植。更为令人眼前一亮的,还要数黄一凡的讲课风格。这种风趣幽默,不时引用当下流行甚至是网络用语的上课方式,的确是与众不同。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同,却是让节目组有一些担忧。
  “赵编导,你觉得黄教授这课怎么样?”
  央视副台长熊孟光问道。
  “我觉得黄教授这课讲的是极好的,但我不知道播放之后是否会产生其他一些影响。”
  赵之文皱了皱眉头,他并不是认为黄一凡这课讲的不好,相反,在他眼里,这课讲的实在是太好了。可是,正是因为讲得太好了,赵之文才越是有些担心。百家讲坛是一个纯粹学术型的论坛,此前虽然百家讲坛没什么收视,但也没什么争议。但赵之文相信,这一次如果他们将黄教授这一堂课播放出去,这争议恐怕顷刻之间就会到来。
  “熊台长,您觉得呢?”
  有一些拿不准,赵之文问起了熊孟光。
  正待熊孟光准备说下自己的看法之时,突然百家讲坛栏目组却是走进了一人。
  “各位,这么热闹呀。”
  这声音一出,所有在坐成员全都站了起来:“欧阳台长。”
  是的。
  进来的正是央视正台长“欧阳义”。
  别看央视正台长与副台长好像都是台长,但是,副台长在央视有7个,但正台长央视只有一位。而且,这仅仅只是明面上的区别。真正的区别,那就是,哪怕有7位副台长,他们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晋升成为正台长。
  所以,欧阳义在央视有着绝对的权威。
  此时欧阳义刚走了进来,一众人等都是起身问道。
  “大家站起来做什么,坐,坐。”
  欧阳义挥挥手,叫众人坐下:“我就是来这里看看,据说你们的节目邀请了一位很厉害的讲师。”
  “是的,欧阳台长,我们百家讲坛栏目组最近邀请了水木大学副教授黄一凡黄教授担任我们百家讲坛的讲师,目前我们已经录制了第一集节目。”
  “哦,这么快,这个节目能让我欣赏一下吗?”
  “当然,当然可以。”
  赵之文连忙点头,打开投影仪,录制好的节目便已投放在多媒体屏幕之上。
  40分钟之后,三国之曹植这一课却是讲完,栏目组一众人等都是期待的看着欧阳义。
  只是,众人的期待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声音。欧阳义在看完了之后却是一言不发,这样的表情反倒是令众人咯噔一声,心叫不好。只是,谁也想不到的是,就在赵之文关掉了节目视频之后,坐于正中的央视台长“欧阳义”突然泪流满面。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众人只听见欧阳义小声的念着这一首诗,随后,欧阳义却是颤微的站了起来,仍是一言不发,离开了节目组办公室。
  没有人知道,这一首诗,却是说中了当年欧阳义当年与自己的亲生弟弟决裂的往事。而当读到这一首诗时,欧阳义内心百感交集,无数种滋味却是浮在心头。
  有惭愧。
  有后悔。
  更有亲情化为无情争斗的羞愧。
  “熊台长,台长这是?”
  看着欧阳义离开,众人一度不解,都是看着副台长熊孟光。
  “这个……我也不知道。”
  熊孟光也是有些发愣,但过了一会,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我想,我们不需要考虑太多了,这个星期六中午13点,正式播出黄一凡的三国之曹植。”
  ……
  在此之前,很多人以为百家讲坛就要退出央视栏目。
  在此之前,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也一直不被大众所知。
  在此之前,人们更多的是喜欢去看其他一些电视节目。
  但在这个星期的周六由央视播放的百家讲坛之后,百家讲坛成为了当天最耀眼的存在。
  当一集40分钟的百家讲坛结束之后,央视电话早已经被无数的观众给打爆了。
  “央视吗,是央视吗,你们的百家讲坛简直讲得太好太好了。”
  “请问,黄教授下个星期还有课吗?”
  “能不能一个星期播放七集课呀,就像电视剧播放一样。”
  无数观众在这一刻简直不能自己。
  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一个学术性栏目。
  也从来没有想到一个学术类的节目竟然可以讲得如此精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0/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