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739

  此前一向支持凡尘的文学评论者“吴华”第一个出马开评说道。
  “其实我们现在讨论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下一章之后凡尘先生就会给我们公布出答案。不过,哪怕我知道这种讨论没有意义,但我仍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水浒108位的排位并没有公式,也没有指出谁第一,谁就第二。要将108位英雄人物排出名号,绝对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在这里我再向凡尘先生喊一句,学生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佩服之后,我说说我的看法。第一:水浒108位英雄好汉的排名,应该并不会遵循谁的武功最厉害,谁就当为第一。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哪位武功最厉害的能当得上皇帝,反倒是那些武功平平常常甚至半点武功也没有的,才真正成为这一个群体的带头大哥……”
第七百三十一章
水浒大结局
  说完第一点,吴华接着说第二点。
  “第二:梁山好汉虽然大都出于梁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梁山。有一些是投降过来的,还一些是主动过来的,还有一些是从其他山里并入来的,比如二龙山的鲁智深,武松,杨志,他们原本就不是梁山,只到后来并入了梁山之中。所以,在排座位里面,可能也会参考这一些。”
  “第三:虽说排名,但这个排名也不见得完全按个人能力。在这里面,可能参照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忠义,绿林好汉靠什么起家,靠的是义。梁山靠什么起家,靠的也是义。若是没有这个义字,再出色的本领也很难混到高层。当然,仅仅靠义是不够的。他还有其他的因素,如贡献。对于梁山做出的贡献越多,那么排位也就越多。虽然很多人一直都在争论林冲排第一,我认为第一应该不可能,但以林冲对于梁山所做出的贡献来说,排名前五应该问题不大。
  此外,还得参照上山之前的身份。这个倒不是看谁身份高,谁就排在前例。主要是上山之前身份越高,越代表自己的能力与资源。便如卢俊义,江湖名声无比之大,又义胆云天,武艺高强,比之林冲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人物的排名,估计应该在前三甲。
  同样还有政治派系,梁山好汉虽然不分贵贱,都是兄弟。但兄弟也有的亲,有的没那么亲,于是这就形成了各自的派系。有宋江派,混江龙李俊的揭阳镇派,少华山史进一派。林林总总,作为一个团体为了平衡,各个派系的带头人物排名都会靠前。”
  不得不说,吴华的研究可谓是一针见血。
  一众读者看到这里,都是有一些蒙圈。
  “我靠,没想到,这个排名都搞得这么有研究。”
  “是呀,看到吴华的分析我算是又重新审视起了梁山一遍。”
  “果然梁山是越研究越有味道,哪怕就是排名都弄出这么多学问来了。”
  不少读者无比的期待,而第71回也在众人的期待之下,正式出现。
  这一章说的是夜半三更之时,梁山突然一声炸响,闪现一火坛,随后进入地下消失不见。众好汉掘开泥土,却是发现一块石碣,上面龙飞凤篆,大家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正好有一位姓何的道士说,我家中留了一册文书,专能辨别天书。对着这一些古文说道,这一块石碣一边写的是“替天行道”,另一边写的“忠义双全”。众人听到当声叫好,何道士又说,这一块石碣当中还写了108位义士好汉的名字,对应的是南北星辰,各有尊号。如果大家不见怪,我可以将这一些义士好汉的名字念出来。
  宋江大谢何道士,就叫人取出笔与纸,由圣手书生萧让写,何道士念。何道士对着石碣大声道:“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
  说完,便对着众英雄好汉道:“第一天魁星呼保义宋江,第二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随后又有: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大刀关胜,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广花荣,天贵星小旋风柴进
  天富星扑天李应,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天伤星行者武松
  天立星双枪将董平,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天佑星金枪手徐宁
  ……
  地煞星七十二员: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地煞星镇三山黄信
  地勇星病尉迟孙立,地杰星丑郡马宣赞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地威星百胜将军韩滔
  地英星天目将彭,地奇星圣水将军单廷
  地猛星神火将军魏定国,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
  ……
  名次排好。
  对应列星,众好汉无比感慨。
  至此,水浒梁山108将便在此时,成为了不朽的传奇。
  “水梁108将,将将非凡。”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哈哈哈,108将,这简直是几千年以来没有过的传奇。”
  “此乃神书也。”
  “咦呀呀呀呀……此生能观得这书,一生无憾了。”
  无比的痛快之情从内心当中生出。
  这种爽感从来没有来得那么强烈。
  这种爽感完全不是那种娱乐小说,装逼打脸式的作品所能带来的。
  这种爽感是一种喝了一坛陈年老酒,初时不烈,回味悠长。
  这是一部百年难出的奇作。
  梁山108将排出座系却是让水浒达到了最高潮。
  无数读者期待,希望能看到水浒108将带着他们攻城拔寨,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
  “宋哥哥,杀了宋朝的皇帝。”
  “是呀,林冲,带上你的兵马,杀了高俅。”
  “还有鲁智深,来吧,来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点吧。”
  读者们的期待很有道理。比之方腊起义不同,方腊起义虽然是一个大型的农民起义,但只不过是纯粹的农民起义。梁山好汉比之方腊有更为完善的政治体系(108好汉排座次,并各自掌管权力),也有更为完善的政治思想(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更有绝对的势力(与朝庭对抗而不败),这是一个有着相当力量推翻当朝政权的组织。
  但愿望是美好的。
  水浒梁山虽然一时辉煌,但却注定了他的失败。
  而这个失败,一切都起源于招安。
  招安一出,便出了大事。
  虽然对于招安一事梁山当中分成两派,一派是反对招安,代表有鲁智深,李逵,武松。特别是鲁智深,对于朝庭黑暗看得无比深刻,他最是清醒。可是,梁山不是鲁智深说得算,更不是武松说得算,也不是李逵说得算。在鲁智深提出反对招安之时,竟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同意。
  最终,在小数服从多数,而且宋江又极力主张招安之下,水浒也就被并入了朝庭。
  但被并入之后,水浒英雄并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反而立马派他们去攻打方腊。
  结果方腊是被水浒好汉给捉住了,但水浒好汉却死得死,伤得伤。108将死了72将,剩下回来的几位当中鲁智深在六合寺听潮坐化,武松当了和尚,燕青悄然离开了。宋江与卢俊义两人也没有逃出厄运,被高俅设计用水银做的酒宴害死了两人。小李广“花荣”与智多星“吴用”吊死在宋江坟前,此后高俅后葬了宋江等人,就这样,水浒108位好汉的故事结束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蒙学:声律启蒙
  “可惜。”
  “可惜。”
  “可惜。”
  水浒的大结局,无数读者都是暗叹可惜。
  当然,可惜的并不是作品,作品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比之高的高度,哪怕是想下降都有一些困难。这里的可惜,可惜的是水浒大结局108将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108将当中除了仅仅个别得到善终之外,其他的好汉都是死与非命。
  不过,仔细想来。虽然水浒大结局令人有些苦涩,但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水浒从出现那一天开始,他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水浒108将当中,虽然此前一直打着替天行道,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旗号。但说到底,这一些大将对于朝庭,对于君主内心是敬畏的。而且,不少英雄加入梁山也并非完全出于本愿。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用计骗过来的,也还有的是拿梁山暂且安身的,特别是以宋江为首从上山到结束一心都想着招安的,这样的水浒梁山起义又如何成功得了?
  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千年以来农民起义为何失败的原因。
  不是他们没有能力。
  也不是他们没有机会。
  更不是他们没有势力。
  而是他们的思想受到了非常大的局限。
  你想都没想过反朝庭,最终你反得了朝庭吗?
  哪怕就是偶尔造一下反,也不过是为了以后在招安的时候能提更多的条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