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739

  时也?
  命也?
  谁也说不清楚。但不管如何。水浒这一部书却是真正打出了一部名著该有的高度,且不说与方腊起义相比较,哪怕就是比之四大名著《瓦岗传奇》比较,也是隐隐高上一筹。哪怕结局有再多的可惜,但能看到如此一部奇书,也是再没有遗憾了。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水浒之精彩,或许说也说不完。
  现在我们最应该的,应该对凡尘表达出自己最为衷心的感谢。
  “感谢水浒,感谢你给我们呈现了108位个性十足的英雄好汉。”
  “感谢凡尘先生,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况世绝作。”
  “感谢……”
  一部水浒,诞生了无尽的话题。
  而在水浒结束之时,这一些话题也慢慢回归到平淡。
  但是,这一些话题哪怕归于平淡,但却并没有消失。
  如果你愿意,只要过去那里开一个讨论贴,围绕水浒的话题又将如万马奔雷之势响起。
  ……
  “黄教授,您说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水浒传结束之后,黄一凡去了一所初级中学考察。
  虽然黄一凡并不是特别想去,但本着为了教育华国学子便也去了。
  一翻考察之后,不少初一教语文课的老师便围着黄一凡,不断的问道。
  虽然大家的问题各有各的不同,但比较多的人问的还是作文问题。
  这个倒也好理解。
  黄一凡本身是教中文的,又是大作家,自然对于写作有很深的心得。再加上现在语文考试对于作文越来越为的重视,120分的试卷里面有50分是作文分,几乎占了一半。语文要想考高分,如果作文写不好,那基本上与高分无缘了。
  “黄教授,听说您高考的时候作文得了满分呢,您跟我们讲一讲呀。”
  “是呀,黄教授,你不知道。现在这一些初一的小孩子,我们都有一些头痛。教深一点的知识他们听不懂,教得太浅了,写出来的作文和小学生的好像没有什么两样。”
  不少教初一的语文老师都是头痛,不知道该怎么教。用他们原来的教法,那就只能靠学生们的天赋。反正我教就是这样教,至于大家怎么写,那就靠悟了。这又不是数学这种有公式,有正确答案的题,语文课本里面的作文,似乎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汗,各位老师,谁说我高考的时候得了满分作文。”
  黄一凡一个头两个大,这满分作文的传言是谁传出去的?
  各位老师纷纷说道:“网上都这么说。”
  “网上都是骗人的,别相信。”
  黄一凡摇头:“其实对于作文怎么写,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黄一凡虽然也是老师,教的也算是语文。不过,黄一凡教的并不是初等语文,而是高等语文教育。况且进入水木的都是精英当中的精英,所以,关于如何写作这类的事儿,根本就不是他要教的。相反在中文系里面,还真没有“写作系”,有的是文学评论,古代汉语学研究,汉语言文学之类的专业。按原来的经验来说,一般只要掌握了这一些语文知识,你的作文想写烂都不可能。
  不过,对于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初一学生来说,他们又哪里知道什么文学欣赏,什么文学评论。别说是欣赏了,哪怕是老师们将自己的欣赏分析给大家,一众学子也未必全听得懂。所以,在听不懂的情况之下,自然写的作文也就又和小学生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提高。
  其实,不只是初一。
  甚至是整个初一到初三,怎么教作文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有天赋的学子可能不用教,他自己写都写得很好。
  而没有天赋的,又没有太多的办法教好。
  难道,作文真的需要靠天赋吗?
  黄一凡摇了摇头,便说道:“大家应该推荐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课外书给学子们读。”
  “黄教授,我们也有推荐。四大名著,国外名著,这一些都推荐了。不过,效果很一般。不少学生都反应,老师,四大名著看不懂,他们说话怎么和文言文一样。至于国外名著,也有学生反应,虽然这一些字我全都认识,但他们说的话我是一个意思也不懂。”
  这番话却是让众人大乐。
  哪怕就是黄一凡这会儿也被这番话给逗得乐了。
  确实。
  四大名著虽说是白话文写的,但其实也是半文半白。别说是初中学生了,有一些高中学生都不一定完全看得懂。至于国外名著,因为是翻译过来的。所以整个的剧情与写作逻辑关系用的也是翻译体,完全与中国式的文章不一样,所以一众学生看着也怪,直言看不懂。
  “这么看来,只能让大家去背声律启蒙了。”
  想了想,黄一凡说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声律启蒙虽然写的是关于声律方面的内容,只是为作诗与写对,但其实‘诗词’‘对联’与作文有着很深的关系。小孩子现在理解不了没关系,那就背,背熟了,字里面的意思也就慢慢理解了。”
  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黄一凡感觉自己的建议应该不错,只要小孩子他们将《声律启蒙》背得滚瓜烂熟。不说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大作家,但起码写作上的能力至少可以提升三成以上。而且,这个还可以推广而来的。只是,就在黄一凡感觉良好之时,几位教初一的语文老师却是问道:“黄教授,你说的声律启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哪里有卖,我去看看。”
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封对教育部的建议信
  “这个声律启蒙呀……”
  正待黄一凡要说,过了一会,却是有一些傻眼。
  《声律启蒙》是一部前世的蒙学巨作,这个世界自然是没有的。既然没有,又怎么可能有卖?总不能说一句,这个,等我写好了,你再去买吧。还好,黄一凡却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说道:“作文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开始只能让大家先背一些名著,不管是文言文,还是其他。虽然这并不是特别好的办法,但背得多了,稍稍也能明白其义。”
  “看来黄教授也是这么认为呀,我们还以为只是教学生背,是太过于古板的传授知识呢。”
  三天的教育考察很快就已结束。而此时,黄一凡却是在回到水木之后,专门写了一篇《蒙学:一封对教育部的建议信》的理论文章。
  文中强调,为什么一个初中生写的作文看起来就像小学生写的,甚至,有一些初中生写的作文还不如小学生。是他们天资太差吗,是老师们没有教育到吗?在此之前,很多教育学者包括我们这一些当教师的人都会认为这两个原因。但事实证明,这并不是的。
  课堂上老师并不是一对一的讲课,而是专门给几十人同时上课,不存在特殊照顾谁,所以这也不存在老师没有教育到。至于天赋看起来有高有低,但事实上越是在某些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越是认为自己没有天赋。
  所以,单独的天赋与教育并不能说明问题。
  那么,最后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方式了。
  我们的教育方式对不对?
  其实我不去讨论,我们来专门讨论一下初中生写作文的问题,或者说是语文教育的问题。
  语文语文,即要培养说话,也要培养写作。
  但现在看看大部分学子的作文,先别说“说话”了,哪怕连写都不过关。
  汉语是我们的母亲,语文本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也是最容易学的一门学科。但很奇怪,我们就不说语文考高分了,但为什么连一篇像样的作文也写不出来呢?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批评国内的教育制度,也不是批评国内的教育体系。我只是提出自己的意见,综合研究,我发现。其实造成我们华国学子写不好作文,学不好语文这一块的问题,是因为受启蒙教育不够。
  对于这一个观点,可能很多专家学者,包括家长不认可我说的话。大家或许会说,国内现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幼儿教育。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学前班,现在的幼儿教育更是开通了小班,中班,大班。原来从6岁甚至7岁开始读书,直接隆到了3岁开始。
  3岁就开始接受幼儿教育,难道,这个启蒙教育还不够吗?
  对于这样的质问,明面上看起来有道理。
  从3岁就开始受教育,怎么能说受教育不够。
  但是,仔细研究之后,大家或许便会发现其问题。
  笔者不禁要问,我们3岁受教育,受的是什么教育?
  认识ABCD。
  认识数字。
  讲童话故事。
  唱儿歌。
  背一些简单的古诗。
  当然,我认为这一些都很有必要。
  但是,这一些却并没有很系统的将语文启蒙教育给普及。
  听了童话故事小朋友们就会写童话故事吗?
  背了古诗,小朋友们就会写诗吗?
  不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