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739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带着野草,秋水再一次出现。
  “兄弟们,秋水先生发文了。”
  一声呐喊,无数人等便已万马千军杀到。
  “哪里,哪里。”
  “在哪,在哪,好久没有看到秋水先生的文章了。”
  “是呀,也好久没有学习秋水先生的思想了。”
  相比于黄一凡,很多成年人自然更为的喜欢秋水先生的作品。不管怎么样,黄一凡的作品虽然不错,但要么太过于商业,要么虽然不商业但也只是科谱类的作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虽然也不错。但也只是科谱类的文章,比较适合小孩子阅读,里面也并没有太多高深的思想。一些成年人研究了一下,自然懂得。
  但是,秋水先生的作品却不一样。
  不管是大学之道,还是孔乙己,更或是秋水先生的神话,简直是每一次看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这是华夏文学的最高成就。
  自然,秋水先生一出现,却是吸引了无数的人。
  只是,当秋水带着这一篇“野草”出现之时,一众人等却是有一些变得看不懂了。
  “野草,兄弟们,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但我感觉很厉害。”
  “我靠,不知道你怎么就感觉很厉害了?”
  “正是因为不知道,我才感觉很厉害呀。看看这篇文章里面的用词,文风,简直是将文字运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也这么认为,就像这一句‘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一样,这一句写得真是有味道。此前我一直以为只有文言文读起来才有味道,现代白话文已经失去了那种精髓。可现在读了秋水先生这一篇野草之后,我竟然发现这篇文章也并不比文言文差。”
  “我更为喜欢的是这一句‘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但我对死亡有大欢喜’,神一样的文笔,神一样的思考方式,这简直是天书呀。”
  “其实我想说,野草里面,每一句都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
  “这不废话嘛,秋水先生是什么境界,在他的文字当中,任何一句都是充满着无数的诗意。”
  “确实如此,只是,我真的很想知道,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意思?”
  鲁迅的作品一向比较难懂。
  前世经常将鲁迅的散文搬到教科书上,关于鲁迅的文章也一直令很多学子头痛。
  当年语文考试的时候,一众学子最怕的就是出现有关于鲁迅文章的题目。
  很多时候老师在教鲁迅文章的时候,有一些学子不能理解,干脆就让一众学子背下来。
  说这个代表什么,那个代表什么?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
  鲁迅的散文在无比讽刺当中其实却又是无比的隐晦,如果不下功夫去研究,你真的很难品味出这里面是什么道理。正如藤野先生这一篇,你可能只会认为这是一篇记念老师的文章。又如故乡这一篇,你同样会认为这是一篇怀念故乡,思念幼时小伙伴的文章。至于阿Q正传,年纪小的时候你估计会觉得这只是一个笑话……但真正研究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里面的深意,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而作为鲁迅最为难懂的一篇散文集《野草》,更是如此。
  他写的更为的隐喻,他写的也更为的不被人发现。别说是一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哪怕就是一些中文系的学子,讲师,一时半会都没能弄明白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正如很多人说的一样,这一篇文章里面的字我全都认识,但是,当他们组合排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或许你会说这是乱写的。
  不,这怎么可能是乱写的。
  他写的可是无比的通顺,写得也是无比的有味道,更写的无比的传神。
  同样,还写得无数人感觉不明觉厉。
  可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却是难倒了无数的人。
  “求高人出现,解读野草。”
  “燕京大学的教授哪去了,赶紧来评析。”
  “对了,还有水木大学的,秋水先生不是你们的荣誉教授嘛,赶紧出来翻译。”
  这真是一个悲剧的现象。明明用白话文写的,没有任何一个难于认识的字,可偏偏人们就是不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
  一瞬间,一众秋水铁杆变得尴尬了。
  同样的,一众文学界的人士也变得尴尬了。
  当然,还有水木大学,燕京大学的一杆学子与讲师,亦是感觉脸面无光。
  还说什么吸取秋水先生的文学,还说什么传承秋水先生的思想。现在好了,秋水先生写篇文章你都看不懂,你凭什么传承?
  “1000块重奖解读野草达人。”
  这个时候,有网友直接在网上砸出了1000块人民币的解读任务。
  “1000块算什么,1万块重赏勇士。”
  又有人砸出了1万块钱。
  “既然大家这么热闹,作为秋水先生的铁杆,那我出10万块,不知道有哪位高人能够接下这个任务。”
  价码越拉越高,人们对于秋水写的“野草”也越来越为的渴望。
  他们看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每一次都感觉看不出是什么意思,但感觉每一遍读了之后,都好像能读懂什么。
  为此,一众粉丝便又是一遍又一遍细读。但不管怎么读,他们仍是不明白这篇文章到底代表什么?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无数粉丝对着野草看了一遍又一遍。
  偶尔所悟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
  可再一看全文,又陷入沉默。
  直到,当燕京大学,水木大学,复大……等十几所高校中文系教授联合讨论了这一篇《野草》之后,一篇15所大学联合发表的对于“野草”的评读正式出现。
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问
  那么,“野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前世鲁迅并没有特别的说明“野草”是什么意思?
  人们只能通过当时的环境,以及鲁迅的写作风格,加之对于这篇文章的研究给予解读。
  在文中,前世无数评论家将“野草”象征为鲁迅。当然,事实上,这一篇文章里面鲁迅也是自比野草。认为野草虽然不美,但却吸取了雨露,正如鲁迅的文章一样,吸取的是无数先驱的思想,留下的是不时战斗的意志。
  不过,显然,在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时间当中,人们对于野草的分析也就不尽相同。
  正如黄一凡用笔名秋水写的这一篇野草,15所大学联合发表的对于“野草”的评析便与前世有着很多的不同,该解读表示:“从整篇文章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秋水先生是带着一种压抑的心态在抒写,虽然我们并不知道秋水先生真正压抑的是什么原因。但是,通过自比野草,我们似乎可以明白一些。
  既然散文的名字叫做野草,那么,我们可以从野草这里下手分析。秋水先生说自己只是野草,并不如乔木,这里的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也指的是栋梁之材。显然,秋水先生在这里是一种非常自谦的说法。以秋水先生现在的境界与水平,早已成为了别人眼里的乔木。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文中的第二句‘过去的生命已然死亡’,这句话说的过去的‘秋水’已经不在,旧的秋水先生已经死去,新的秋水已然诞生。诞生的是什么呢,就是野草。
  别小看野草。可能秋水先生也意识到大家并不喜野草,因为他没有乔木的高大,因为他没有乔木好看,因为他看起来做不了什么。但是,秋水先生却直接点明了野草虽然不美,但却吸取了水,吸取了露,吸取了一切可以让他生存的东西。
  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秋水先生觉得,哪怕是我这样坚强的活着,野草仍然遭受到了践踏,甚至遭受到死亡与腐朽。所以,秋水先生变得压抑,变得不知道如何发泄。他只能用‘大笑’‘歌唱’以此舒缓自己压抑的心情。
  但文中又说‘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看起来,连‘大笑’‘歌唱’也不能够了,所以,秋水先生只好写下了这一篇‘野草’献给自己,献给朋友,也献给自己的仇人。
  所以,最后他用了一句‘去吧,我的野草’作为这一篇散文的结束。”
  这一篇解读一出,一众粉丝却是一片哗然。
  “秋水先生生气了?”
  “谁惹秋水先生了?”
  “还是谁对秋水先生说了什么坏话?”
  秋水先生的境界之高,几乎是所有学者公认的。在他们认为,像秋水先生这样的如仙人一样的人,他应该无欲无求,应该无所不为,应该能看淡一切事才对。但看了这篇文章的解读之后,人们似乎发现自己想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