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书狂(校对)第6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739

  秋水先生的心境似乎变得有一些糟糕。
  “是黄一凡惹到了秋水先生吗?”
  有人猜测起来。
  “怎么可能,黄一凡对秋水先生一直很尊敬的。”
  黄一凡的粉丝反驳说道。
  “切,我怎么感觉有可能,你们不都说黄教授现在和秋水先生平起平坐了嘛。”
  “靠,我们只是说了黄教授达到了秋水先生这般的境界。但你觉得秋水先生会因为黄教授而感到压抑吗?”
  “难道是社会的原因?”
  这个说法众人倒是认可。
  想起当年秋水先生写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虽然无比的有正能量,但其实反过来不正是说现在的社会很黑暗吗?如果不黑暗,要去寻找光明做什么?
  “对对对,肯定是因为这样。各位,还记得秋水先生写的狂人日记吗?狂人日记写的是什么,写的就是这个社会吃人的本质。秋水先生正是因为有感于这个世界吃人,这才感到无比的压抑。所以,他写了这一篇野草。”
  不过,有人对于这一个猜测也并不认可。他们认为,现在是和平时代,虽然现代社会也会有一些吃人的事儿发生,但毕竟较少,哪有狂人日记中说得这么严重。可以说,当代是华夏几千年以来最为美好的时代,秋水先生不可能因为社会当中一些不公而厌恶这个社会。
  “要我说,秋水先生写这篇野草是对那些怀疑者的无奈。”
  这时,有一位网友却是说道。
  “这怎么说?”
  “不是么。大家想想,秋水这些年写了不少作品,除了大学之道堂堂正正,不被他人质疑之外,其他的都被人质疑。特别是秋水先生写的神话,很多人都说,秋水先生写的只是一个故事,凭什么拿秋水先生写的故事当成是人类华夏神话的起源。虽然很多专家,学者,都考据过,认为秋水先生写的神话是参考了很多的依据,并不是凭空捏造,是最接近于我们华夏的神话。可是,仍是很多人不相信。哪怕就是现在,还有一些人质疑。所以,我感觉,秋水先生用着自己一生的心血写出的内容,但却不被他们接受,于是便有了这一篇野草。”
  “这个说法倒是有一些道理。”
  不少粉丝认可地说道:“秋水先生一向不喜欢解释,别人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算了。可是,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让秋水先生变得有一些压抑。”
  一众粉丝感叹地说道,有一些为秋水先生担心起来。
  境界越高,心魔就心越大。
  万一秋水先生想不通了,那该如何是好?
  不过,刚才那位提出这一个猜测的网友却是笑着说道:“当然了,各位也不要担心。这一篇文章虽然秋水先生写的时候很压抑,但写完之后,秋水先生估计已经焕然一新。正如他写的那一句一样,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过去的秋水将不再,未来走出来的是一位全新的秋水。”
  全新的秋水?
  不少粉丝一愣。
  原来的秋水先生已经达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高度,全新的秋水难道要变成超级赛亚人吗?
  没有人知道。
  但黄一凡在写完“野草”之后,他却是又写了一篇文章。
  准确的说,这是一首诗。
  黄一凡知道,当他完这一首诗之后,那么,秋水可能比超级赛亚人还要厉害一些。
  而这一首诗,叫做:天问。
第七百六十章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天问》是前世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屈原最具有魅力,最为大气的一篇作品。
  此中的天问,不是天在寻问,其实是问天。但因为天太过于尊贵,不能这么明显的问天,所以就叫天问。这一首诗产生的背景是屈原被楚国国王流放,心中苦闷不得志,每日彷徨于山泽,游荡于草原,突有一日,屈原去了楚国先王的宗庙,宗庙里面描绘着主宰天地的神灵,画面瑰奇美丽,形象神奇鬼异,可谓是巧夺天工。又有一些描绘古代先贤君王的绘画,屈原四下看完之后突有所感,便在壁画上书写了一段文字,以此发泄自己的愤懑之情。
  这一段文字,便叫做天问。
  与此前所有的诗体不一样,也与屈原此前所创造的骚体诗也不一样。
  天问所用的格式是四言诗体,但又与四言诗体不一样。
  在这一首四言诗里,整篇天问完全是一问到底的格式,令人叹为观止。
  又因为屈原本就是楚国的贵族,还是王氏后裔,加之又是天文世家,自小就研究星象天文,先贤古典,对于天文学,对于先贤经典有着无比深厚的研究。所以,在天问里面,屈原采用了大量的天文术语,以及更为动人的神话,从而始得整个的场面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构造了一个无法想像的宏大之境。
  只要是任何人随口一读,哪怕是不知道这一首诗的意思,都将被这一首诗给征服。
  事实上正是如此。
  正当大家还在讨论着“野草”,一首《天问》横空出世。
  当一众秋水的粉丝试着去品读天问,几乎是所有人都被这一首诗给震撼住了。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
  是的。
  就是不知道。
  很多人哪怕是读了这一首诗,但他们仍是没能搞清这一首诗是什么意思。
  但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这一首诗的浩大。
  哪怕是他们什么也不懂,但他们却知道这首诗所散发出来的无边气势。
  正如第一句一样的“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读这一句感觉就像听到亘古之时某位圣人说的话一样。
  这哪里是什么诗?
  这是诸子之音,这是圣人之言。
  “兄弟们,不要给我翻译这一首诗是什么意思了,说真的,我不想懂。”
  “是呀,也不要给我翻译,我想,这一首诗无人可以翻译。”
  “我已经在怀疑,这还是人类作出来的诗吗?”
  对着天问,一众秋水的粉丝问道。
  “或者,谁能告诉我,秋水先生到底是谁?”
  秋水先生到底是谁?
  这看起来问的有毛病。
  秋水先生不就是秋水先生吗?
  其实,这一句话一众秋水的铁杆却是再明白不过。
  此前他们一直觉得秋水先生是仙人,但是,理智告诉他们,秋水先生只不过是比他们厉害的哲人而已。虽然哲人看起来与仙人与圣人也差不多,但哲人毕竟还是人。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在这一首天问之后,所有人都已经有一些不敢相信,秋水先生到底还是不是人。
  他是否真的是仙?
  一个惊天的疑问,就此问世。
  ……
  “我觉得秋水先生写野草的原因是对于现状的愤怒。”
  “我不认同,我认为秋水先生自比野草只是为了教育世人不要放弃战斗。”
  “其实我认为野草并不悲伤,相反倒是一篇希望之歌。”
  “我反对……”
  十五所高校一干教授坐在一起,虽然此前讨论了三天,将野草勉强翻译了出来。但是,这仅仅只是将野草字面上的意思搞明白了。但真正野草代表的是什么,秋水先生为什么会写野草,秋水先生写野草之时的心态为什么这么压抑……种种问题都没有搞明白。
  所以,哪怕一众教授将野草分析了一遍,但其实还没有真正的明白野草。不过,不明白不要紧,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众人分析的。轻轻敲了敲桌子,水木大学中文系教授说道:“各位,大家先暂停一步,我们还是来欣赏一下秋水先生的一首诗吧。”
  “秋水先生写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