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2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467

  而卫允,却半点都没有感到意外,似乎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很是爽利的冲着永安帝躬身一礼,退入了人群之中。
  ···········
  早朝散去
太和殿外,顾廷烨拉住了卫允。
  卫允却道:“不忙
我知道顾指使要问什么,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
待会儿出宫之后
咱们找个地方再详谈如何?”
  顾廷烨望着卫允
目光幽幽,但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卫允说的在理,尽管有满脑子的疑问,可还是重重的点下了头。
  不成想,两人没走几步,便有内侍跑过来拦住了两人的去路,说是永安帝相召,命他二人去养心殿觐见,有事相商。
  两人心照不宣的跟着内侍往养心殿而去。
  养心殿中,永安帝在养心殿中央开辟出了一小块地方,铺上了自城外皇庄之上运来的肥沃土壤,去岁冬季中下麦种已然破土而出,一株株矮小的麦苗沐浴着阳光,茁壮的成长的。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参见桓王!”
  永安帝正拿着锄头,在地里一下一下的翻着土壤,皇后和桓王还有沈从兴站在一旁看着,卫允和顾廷烨朝着三人行礼。
  “免礼平身!”永安帝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谢陛下!”二人齐声说道。
  看着绑着攀搏,卷着衣袖裤脚,光着脚的永安帝,卫允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眼前这个亲自下地耕种的人竟然真的是永安帝!
  “可知朕把你们二人叫来此处所谓何事吗?”永安帝扶着锄头,侧身看着两人。
  卫允和顾廷烨对视一眼,卫允先拱手说道:“想必是为了微臣方才在朝堂之上建议顾廷炜前往西南一事!”
  永安帝丝毫不觉得惊讶,笑着道:“那卫卿就说说吧,究竟为何忽然提及此事?而且还非要让顾廷炜去不可?”
  大理内乱,和大周有甚关系,两国之间虽有邦交,但关系实属一般,而且以大理的实力,定然不敢对大周有秋毫之犯。
  卫允所言,不过是抓住了其中的一点小小漏洞,将其无限放大了而已,但偏偏就是这样,让永安帝,曹太后,乃至满朝诸公都没法反驳拒绝。
  卫允道:“为臣斗胆,在回答陛下的问题之前,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一问陛下!不知可否?”
  永安帝歇息够了,继续挥动着锄头,翻动着他那一小片土壤,说道:“卫卿有什么问题但问无妨!”
  一旁的沈皇后亦好奇的看着卫允。
  卫允冲着永安帝拱拱手,微笑着问道:“微臣想问陛下,是想做一个富足守成的圣明之君,还是想做一个开疆拓土的英主!”
  永安帝手中的锄头一顿,目光一凝,瞬间就变得无比深邃,宛若星空之中能够吞噬一切黑洞,可却立马又恢复了古井无波,扭头抬眼看着卫允,问道:“守成之君如何?开疆拓土之君又如何?”
  卫允道:“若是守成之君,那陛下大可将微臣的之言悉数驳回,对大理之内乱置之不理!可若是陛下想要做开疆拓土之君,便决不能轻视此番大理内乱!”
  永安帝道:“此言何解?”
  卫允道:“如今的大理国,外有杨允贤叛乱,内有高氏一族手握大权,架空大理国君,大理国君虽有平叛之心,却无平叛之力,只能向高氏一族求助,可若是大理国君当真开了这口,日后的大理国,究竟是姓段还是姓高,只怕就难说了!”
  永安帝握着锄头的手不由得紧了紧,看着卫允的眼睛,沉声问道:“大理不过西南边陲效果,疆域甚至不如我大周一路之地,国力更是弱小,不论其国内权力如何变更,于我朝而言,无足轻重矣!”
  卫允却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关于这点,微臣倒是有点不同的见解!”
  永安帝愈发好奇:“不同的见解,那朕倒是要好好听一听了!”永安帝放下了锄头,自台阶处走上殿中,一边用宫女们端来的水擦洗着手脚,一边说道:“这里就咱们几个,卫卿若是有什么话,直说便是,无须顾忌!”
  旁边的沈皇后亦微笑着看着卫允,说道:“本宫对于卫卿家的见解也颇为好奇呢!”
  卫允笑着看向一旁的桓王赵策英,问道:“不知桓王可知大理段氏和高氏的区别?”
  赵策英虽没想到卫允会忽然问自己,虽然有些许惊讶,低头思衬片刻,便道:“大理段氏一族崇信佛教,历代皇帝,最后皆是皈依佛门,而高氏一族却不然,高氏一族原本乃是外戚出身,而后逐渐得势,野心亦越发庞大,逐渐架空段氏一族,架空大理国君,名为臣子,实乃奸贼,人人得而诛之!”
  咱们的桓王殿下骨子里还是有点愤青的,不过站在他的立场上看,高氏一族确实是该死。
  卫允笑着道:“桓王对天下各国形势了如指掌,微臣佩服!”
  “卫大人谬赞了!”桓王脸上还有几分愤愤之情。
  卫允还没说话,一旁的顾廷烨就先开口了:“卫侍郎是想说,段氏一族崇尚佛教,不喜战争,是以若是大理由段氏一族执掌,我朝西南边陲,自然便可相安无事。
  可高氏一族野心勃勃,若是任由其掌握了大理国得权柄,只怕他们不会甘心继续偏居西南边陲,此事天下承平自然无事,可若是我朝想要拿回燕云十六州,势必会和辽国展开大战,彼时,高氏一族定然不会坐视!
  大理虽小,国力虽弱,却也不容忽视,彼时若是辽国联和西夏、吐蕃、大理等国,共讨我朝,我朝纵使国力再强,兵力再多,只怕也会力有未逮!”
  顾廷烨说罢,转身看着卫允,问道:“不知顾某所言,是否为卫侍郎心中所想?”
  卫允笑着道:“不错,顾指使所言,正是微臣心中所想!”
  永安帝却有些疑惑:“可区区一个顾廷炜,不过一个纨绔子弟,整日无所事事,只知吃喝玩乐,如何能够担此重任?”
  顾廷烨是永安帝的心腹爱将,对于顾家,永安帝自然也了解的十分清楚,顾廷炜到底是个什么德行,永安帝自然不会不知道。
  卫允说道:“陛下莫急,臣说过了,臣之所以举荐顾廷炜去西南,不过是为了借助宁远侯府的名声,借助顾指使的威名,暂时安定军心,震慑大理罢了,咱们可以双管齐下,遣使前往大理,面见大理国君,向其言明陛下之意。
  此时此刻,大理国君已然别无选择,微臣相信,只要大理国君不是蠢材,便不会坐视段氏祖先一手创立的基业,就这么拱手送与高氏一族!”
  ··············

229章
酒楼雅间说因由
  汴京城,樊楼,雅间之中!
  卫允和顾廷烨相对而坐,空旷室内再无一人。
  两人中间的长案之上,摆满了酒菜,小白杨和顾廷烨的贴身侍从石头,皆站在门口,一左一右,好似两个门神。
  石头身材高大魁梧,孔武有力,宽额扩鼻,乍一看过去,哪里像个侍从,倒是颇有几分燕赵义士的慷慨豪迈。
  若是纵横沙场,那便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若是行走江湖,那便是似虬髯客那般的豪侠。
  反倒是另一边的小白杨,只中等身材,算不上高大,而且身形有些偏瘦,不过并不是那种没有二两肉的干瘦,筋骨还是颇为强健的。
  不过和高大魁梧的石头站在一起,这对比就鲜明了。
  雅间之内,卫允和顾廷烨喝着小酒。
  顾廷烨道:“如今四下已无外人,舅舅可以告诉我原因了吧!”
  卫允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有些无语的道:“早跟你说过了,别乱叫舅舅,你我之间又没有亲!”
  顾廷烨立马改口:“卫侍郎,不知卫侍郎现在能否替顾某解惑呢?”
  没办法,如今顾廷烨正肖想人家的外甥女呢,自然要把姿态放低了,连舅舅都提前叫了,哪里还会在意把姿态放低一点儿,左右日后若是取了明兰,卫允便是货真价实的舅舅了。
  卫允看着顾廷烨,脸上一片木然,“我早已和你说过了
若是当真有意求取明兰
便将你顾家的那些龌糟事儿,那些个龌糟人都给处理好了
否则的话
就算明兰自己同意了,我这一关
你也绝过不了!”
  说着,卫允将手中酒盏往桌上一顿
沉声道:“盛紘此人如何
不用我说,想必顾指使也早已了若指掌了吧!顾指使觉得,盛紘在你我二人之间,究竟会更倾向于谁?”
  这还用想吗?
  一个是汴京城里有名的纨绔
公子堆里出了名的浪荡子
以前年轻的时候做出的糊涂事儿简直罄竹难书,虽然如今是新贵当红,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难不成盛紘会为了和顾廷烨攀亲,而去得罪卫允吗?
  卫允和顾廷烨同岁,却已经做到了正三品的户部侍郎
身上还兼着锦衣卫指挥使的差事,同样是正三品
而且还封了个从二品的文散阶,手握重权
在官家和太后面前也颇为当用,丝毫不差于如今任京卫指挥使的顾廷烨。
  而且就两人的名声来说
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卫允可是正儿八经的文官
探花出身
在翰林院里头任过职的,以卫允的年纪,只要不出什么岔子,将来等他把朝堂那些都已经过了天命之年的老大人们熬死之后,说不定还能够混个大相公当当。
  可顾廷烨呢?名声早就坏了,虽然现如今是新贵当红,可是和卫允一比,盛紘会如何选择,顾廷烨心里当然有数!
  顾廷烨眉头微蹙,沉声说道:“顾某答应过的事情,定然会做到。”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卫允却摇了摇头:“话别说的太满,顾家里头,你那些个叔叔婶婶,堂兄堂弟什么的就先不说了,他们又不是你的正头长辈,顶多也就是恶心恶心人,谅他们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不暂时先处理也不打紧。
  可你那个继母小秦氏,还有你那个恨你入骨的大哥哥,如今的宁远侯爷顾廷煜,可都不是什么善茬,昔日你是怎么他们被赶出顾家的,难道你这么快就忘了?”
  顾廷烨脸色阴沉的几乎都能滴出水来了,目光亦变得深邃,黑色的眸子好似化作了能够吞噬一切的黑洞,冷声说道:“刻骨铭心,怎会忘记!”
  卫允又道:“你那个大哥哥得的是弱症,此病当世无药可治,偏生他又极为聪明,为了对付你,他可是耗费了不少心力,现如今,只怕是已经时日无多了!”
  顾廷烨先是一愣,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目光,随即目光又变得坚定,冷笑一声,言道:“这是他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对于这个所谓的大哥哥,顾廷烨是真的失望透顶了,否则的话,以他的性子又岂会说出这般绝情的话。
  卫允又道:“反倒是你那个继母小秦氏,于你而言,才是真正的难缠!”
  顾廷烨深以为然的点头道:“不错,我那个继母是个惯会在人前做戏的,在旁人眼中,她这个继母对我这个继子可谓是尽心竭力,爱护有加,可他们哪里知道,就是这个在他们眼中世间难寻的好继母,才是将我赶出顾家,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让我见到的罪魁祸首!”
  说到最后,饶是以顾廷烨如今的心性,仍旧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就连声音也高出了许多,说话间,声音竟有几分颤抖,深邃的眸子当中,流转着的,是满满的悔恨和遗憾。
  卫允看着顾廷烨这番模样,心中竟莫名的生出一股同情心来,看着这个纵横疆场,自尸山血海之中走出的英伟男子,就有些唏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