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周开始(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467

  当初我就和夫君说,不该对你如此仁慈
既然如此大胆,犯下了此等丑事
还敢以此为凭要挟家人,就该乱棍打死
沉塘了事,如此也能保全盛家的名声!
  如今看来
当初还真被我猜对了
如此不知孝悌为何物
不知礼义廉耻的人,当真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忘恩负义!”
  墨兰看着张氏,美眸之中已然被怒火填满,胸膛不断的起伏,鼻腔之中喘着粗气,脸色已经沉得能够滴出水来了。
  张氏的话没有给墨兰留半点情面,就好像是把一只雪白纯洁的小羊羔,在众人面前撕下了她外表的伪装,将里头的肮脏,邪恶还有龌龊悉数展示在众人面前。
  华兰和如兰的面色亦有些阴沉,目光极为不善的看着墨兰,对于这个自小便仗着盛紘对其的宠爱,各种作妖,各种装柔弱,和她们几个姐妹不对付的庶妹庶姐,这对嫡亲的姐妹从来都没有半点好感。
  方才墨兰的一番话,不仅仅恶心了明兰,也让她们感到无比的羞愧,甚至于有些无地自容了。
  张氏虽说是明兰的舅母,可和她们之间毕竟隔了一层,更何况还有大房的淑兰和品兰在,墨兰这么做,岂非就是告诉别人,盛家二房的姐妹不和,已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是以方才如兰才会对墨兰如此冷嘲热讽,华兰才会如此义愤填膺的为顾二辩解。
  一旁的淑兰和品兰都被惊呆了,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神情满是错愕。
  淑兰虽然早就随着盛老太太和明兰来了汴京,对于墨兰的亲事也有些许耳闻,但毕竟这是见不得光的丑事,是以盛家上下,在盛紘夫妇的眼里约束之后,都对这事儿三缄其口,淑兰自然不清楚其中的缘由。
  而品兰就更不知道,品兰一直呆在汴京,嫁的也是她母亲李氏娘家的侄儿,她的表哥,对于汴京盛家二房这边发生的事情,除了平日里和明兰还有淑兰的来往信件之外,便一无所知了。
  如今张氏这一爆料,差点没把姐妹俩的小心肝儿给吓出来。
  若是此事当真的话,那受到墨兰牵连的,可不只是盛家二房的女眷,就连远在宥阳的盛家大房,还有她们那位嫁到了横溪的二姑姑,亦不能幸免。
  反正只要是姓盛的,只要是女子,都会受到影响,那些个嫁了人的,在夫家定然会受人冷眼,遭受苛待冷遇。
  那些个还没嫁人的,定然也说不上什么好人家了!
  想到这儿,淑兰和品兰两姐妹也不禁厌恶的看着墨兰!
  做出了这样的丑事,她如今竟然还敢若无其事的坐在这里,还敢出言诽谤明兰未来的夫婿,恶心明兰。
  两姐妹纷纷对于墨兰的态度,直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看向墨兰的眼神,也慢慢朝着华兰和如兰靠近。
  品兰的性子本就和如兰仿佛,都是一般的直来直去,嫉恶如仇。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恶,自然是她们眼中的恶。
  而现在这个恶就是盛家的四姑娘,她们的姐姐墨兰。
  此时的墨兰,却低着头,脸色几位阴沉,无言以对,不敢辩驳。
  若是说这话的是别人,或许墨兰还真要辩上那么一边辩,这偏偏说这话的是张氏,当初亲自登门说服墨兰的婆母吴大娘子,一手促成了她和梁晗亲事的人。
  再加上张氏的身份,英国公独女,受封二品诰命,堂堂的平章郡夫人,不论是哪一个身份,都不是墨兰能够招惹的。
  方才墨兰之所以会说出那番话,也是因为听了华兰、如兰还有淑兰姐妹对明兰的吹捧,心里头觉得极不平衡,而且是越想越觉得难受的那种。
  尤其是再看着她们姐妹和睦,有说有说,却独有自己一人在旁边敷衍陪笑,心中是既羡慕又嫉妒,最后实在是憋不住了,这才脱口而出的那番话。
  其实那些话刚说出口,墨兰就后悔了,只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尤其是听了张氏的一番话,墨兰的心里也不禁生出了些许羞愧之感来,可更多的,却是怨恨,对张氏的怨恨,对明兰的怨恨,对华兰还有如兰的怨恨,甚至于就连淑兰和品兰,也被墨兰给怨上了。
  她怨恨张氏的不留情面,把自己的老底揭了个干干净净,让她在一众姐妹面前丢尽了脸面,尤其是淑兰和品兰,这两个宥阳大房家的堂姐妹原本并不知道墨兰的事情,是以墨兰在她们面前,还能装一装样子。
  可现如今,怕是再怎么装样子也没用了。
  她怨恨华兰和如兰的不顾姐妹情谊,直接就选择站在了明兰那边,和她作对,怨恨明兰则是因为在墨兰的心里,这些事情都是因为明兰而起的。
  若是今日不是过来给明兰添妆,若是明兰没有那么一个疼爱她的舅舅和舅母,若是明兰没有受到那么贵重的首饰,那么让人羡慕的礼物,她怎么也不会失态,在这种场合,当着众人的面,说出那番话来。
  而淑兰和品兰则完全是被牵连的,谁叫这两姐妹好巧不巧的听了墨兰的丑事。
  看着众姐妹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厌恶,看着张氏眼中那宛若雪山坚冰一样的寒冷,墨兰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阴沉的脸色不由得一白。
  便是再好面子,张氏也不得不低头,否则的话,日后和盛家一众姐妹之间的脸面便再也没有意思维系的可能了,想着自家相公听到顾廷烨要成为墨兰的妹夫之后那副兴奋得模样,墨兰的心更加的沉了。
  无奈只能选择了服软:“六妹妹,方才是姐姐失言了,实在是对不住!还望妹妹不要放在心上!”
  明兰叹了口气,叹道:“不妨事,我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还望四姐姐日后谨言慎行,凡事三思而后行,莫要再似今日这般鲁莽了!”
  对于墨兰,到底事身体里留着想通血脉的姐妹,善良的明兰终究还是狠不下心,和其彻底闹僵,老死不相往来。
  “诸位姐姐妹妹,今日是我的不是,扰了诸位姐姐妹妹们的雅兴,我在这儿给姐姐妹妹们赔罪了!”说着,冲着众人福身一礼。
  如兰和品兰一脸的享受,华兰和淑兰则纷纷摇摇头,同明兰一样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墨兰又冲着张氏福身一礼,说道:“张大娘子,今日是墨儿的不对,还望大娘子勿怪,墨儿身体有些不失,就先行告退了!”
  张氏挥挥手,没有说话,甚至连眼神都懒得给墨兰,墨兰脸色更白,也不再舔着脸辩解,求张氏的原谅,而是带着女使径直出了暮苍斋。
  一场闹剧!终究还是落幕了!

254章
压箱底
  天道分阴阳,万物分雌雄,人分男******阳相交,雌雄相配,男女相合,这本就是天道至理,自人类还没有建立国度,从有文字可考的时候开始,男婚女嫁,延绵子嗣,便已然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定理了。
  历经夏商,乃至周朝,周公旦著《周礼》!而后延绵数千年,而且古代不似现代,各种伤寒疾病,都有可能取人性命。
  是以历朝历代,对于男婚女嫁之事,皆有朝廷法度限定  封建的男权社会当中,男人之所以能够三妻四妾,皇帝为什么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除了贪花好色之外,还有部分原因则是为了开枝散叶,延绵子嗣。
  当然了,各种缘由自然也是因人而异的!
  借用现代的话来说,有不少人对于婚姻是爱情坟墓的观点深信不疑,并且将其奉若至理名言,也因此滋生出了许多类似于不婚主义这样的言论。
  若是放到此时,放到大周,若是有人提出这样的言论,定然会遭到周遭所有人的口笔诛伐。
  明兰大婚之前的一段时日,不知又有多少人彻夜难眠了。
  至少卫允是这样的,每次只要一躺下,只要一想到自家小心呵护长大的那颗水灵灵的小白菜就要变成别人家的的时候,卫允就辗转反侧的难以入睡。
  一边替明兰找到一个好归宿而高兴,可另外一边,却又对于明兰的出嫁万分不舍,前世加上今生三十多岁的人了,老父亲的心态作祟呀!
  而另一边,即将成为新郎官的顾小二,也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每天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情不自禁的在脑海之中假想出明兰头戴凤冠
身穿霞帔的模样。
  然后脸上便不受控制的出现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
心情顿时就激动的难以附加,紧张
期待
忐忑,以及兴奋
开心。
  熬到大半夜的时候好不容易进入了梦乡,没成想连梦里都是明兰身披嫁衣和他拜堂成亲的模样
睡着睡着便笑出了猪叫。
  盛家
寿安堂之中,老太太把明兰叫了过去,把一盒子的银票、京郊一个叫做小雨庄的田庄地契,老太太在城中置下的两件铺子
还有几件老太太嫁妆之中的贵重首饰都给了明兰。
  “祖母
这些都是给我的吗?”
  光盒子里头的那一叠银票,一百两一张的,加起来差不多得有五六千两了,更别说还有京郊的庄子,和两个铺子了
价值已然过万了。
  老太太笑着道:“不给你还能给谁!”
  “祖母·······”明兰刚想说些什么,就被老太太抬手给打断了。
  “祖母知道
这些年你舅舅和姨母陆陆续续给您送的零花钱,都有好几万万两了
祖母的这点东西你看不上!”
  “祖母,孙女儿怎会看不上
祖母如今年纪大了
身边多留些银钱傍身也是好的!”
  老太太溺爱的看着明兰
伸手握住明兰的左手,抬掌轻轻的拍了拍,说道:“祖母知道你孝顺,祖母的私房还有不少呢,你不用担心,你马上就要成亲了,这些东西算是祖母的一点儿心意,祖母不奢求你日后过得多么尊贵荣华,只求能够平安顺遂,健康快乐就好!”
  “祖母!”明兰的眼中闪烁着泪光,话音有些哽咽,很是感动。
  这些年来,盛老太太多年如一日的疼爱,拂照,明兰心里也都清楚,在明兰心里,盛家之中,老太太的地位几乎与自家生母不相上下。
  “谢谢祖母!”
  明兰不再推诿,被老太太握在手中的手反握住老太太那已然爬满了皱纹的大手,欣然接受了老太太的东西。
  盛老太太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抬手轻轻的揉着明兰手:“这样才是祖母的好孙女儿!”
  明兰看着老太太,露出个灿烂的笑容。
  随即,似乎想起了什么:“祖母,您稍等一下!”
  明兰抽出手,也不等盛老太太说些什么,提着裙摆,便飞一般的跑出了老太太的屋子,跑出了寿安堂,径直奔着暮苍斋而去。
  小桃和丹橘还有翠微无奈也只能跟着自家姑娘,提着裙子朝着暮苍斋飞奔而去。
  “小桃,你快把添妆那日舅母给我的那个锦盒找出来!”明兰有些焦急的催促道。
  小桃跑到柜子边上,一边打开柜门一边问:“姑娘,是那个锦盒?”
  那一日张氏送过来的锦盒足足有四个,是以小桃才有这么一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4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