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492

  李如梅都快要哭了,他们李家玩这一手,玩得已经是炉火纯青,可郭淡这一番话,真是刷新了他的下限,是穷凶极恶,他们到底也是根据局势来的,而郭淡摆明就是要打,完全不讲道理,当然,有一万门火炮,似乎也不需要讲什么道理,道:“这……这我知道,但是……但是暂时真的没仗可打。”
  其实要打也是可以打的,但问题是你这太恐怖了,动不动调万门火炮来打,这哪是打仗,你这是要毁灭一切,可是周边势力跟李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那行吧。”
  郭淡是一脸惆怅啊!
  其实他是在告诉李如梅他们,皇帝能够立刻调集一万门火炮过来打蒙古、女真,也能够立刻调集一万门火炮来打你们。
  各位将军,时代变了。
  一万门火炮,足够取代你们。
  别将自己太当回事了。
  如今好处给了你们,这该放下的也就该放下了。
  大棒加红枣,是永不过时啊!
第0914章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与郭淡谈判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关于这一点,喜欢嫁孙女的陈方圆那是深有体会啊!
  他也是最早得受害人。
  当初郭淡为了帮助陈方圆高价卖掉陈楼,曾一度令陈楼生意火爆,但这也令陈方圆想反悔,然而郭淡却非常直白得告诉他,如果你要反悔的话,那我就将帮助金玉楼收购陈楼。
  最终还是逼得陈方圆将陈楼出售。
  时至今日,套路依旧,只是受害者变了。
  郭淡在谈判初期,先画下一个大饼,令众将领为之兴奋,随后他又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条件,那个饼画得有多大,这个条件就有多么苛刻。
  在令谈判对手陷入纠结、困惑之际,他又从身后拿出大棒来,扛在肩膀上。
  仿佛是在告诉对手,如果你不答应,那么你们不但失去了大饼,同时还会受到伤害。
  这几乎是郭淡惯用的套路,套路虽旧,但有用就行。
  在与郭淡谈判完之后,李如梅、秦得倚等一众将士,陷入痛苦之中。
  如果他们答应郭淡的条件,他们虽然得到了更多的财富,甚至于更大的权力,但是辽东将不再是他们说了算,他们不再控制辽东的贸易、田地、人口,等等。
  可如果他们不答应,未来又是什么呢?
  ……
  卫辉府。
  近日被辽东一案弄得茶饭不思的李成梁又来到火器研究院。
  一生戎马,导致他始终难以适应闹市的生活,故此一旦心情不好,他就会来到这里走走。
  与往常一样,刚刚来到门口,就听得一阵阵炮火声。
  轰轰轰!
  日日夜夜的炮火声,让当地居民将火器研究院取名为“雷区”。
  同时,这里也出现了军校影子。
  只不过这里只是负责训练专业士兵,而是高级将领。
  这是因为在火器的研发、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实际操作者,这些操作者本就是士兵,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滚瓜烂熟。
  因此在西南战役中,研究院为李如松他们提供大量了的炮兵和工兵。
  在大规模配备火器的军队中,这两种兵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军中也是非常吃香。
  故此在西南战役结束之后,当李如松、赵士祯他们回头看时,发现这似乎能够一举两得,既能够为研究院提供足够人力,同时也能够源源不断为军队提供这些专业兵种。
  故而赵士祯他们有意将火器试验过程,当成一种培训。
  当这一批士兵熟练掌握之后,就立刻更换新兵。
  “快快快!”
  只见一名将官在催促着几十名士兵,赶着八辆马车快速前进,每辆马车后面拖着的一架火炮。
  “停。”
  又听得一声令下。
  炮兵立刻马车调转过去,将火炮口对准远处一扇扇巨大的红门。
  “准备!”
  士兵们立刻装弹。
  准备就绪之后,又是一声令下,八门火炮齐射。
  四门红门应声而破。
  虽然只是击中一半,但是命中率已经是非常可观。
  要知道当初杨飞絮率领战舰进攻吕宋的时候,一轮齐发,那是无一命中。
  李成梁看得是目瞪口呆,走到赵士祯身边,问道:“赵主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赵士祯见过宁远伯。”
  赵士祯先是行得一礼,然后解释道:“我们这是在尝试着,如何在野战中快速利用火炮进行攻击。”
  “原来如此。”
  李成梁点点头,又道:“看来非常成功啊!”
  赵士祯抚须一笑,道:“这还多亏了广州佛山来得那些铁匠。”
  李成梁好奇道:“此话怎讲?”
  “宁远伯这边请。”
  赵士祯带着李成梁来到一门火炮前。
  李成梁瞧着那火炮,不禁眼中一亮,“这火炮……!”
  赵士祯道:“这是一种铜铁炮,比青铜炮要更加轻,比纯铁炮要更加耐用,威力也比二者更大,在各方面皆已经超过咱们曾今购买的弗朗机炮。”
  他又指向边上那门更轻型的炮,“这门火炮乃是用钢与生铁铸造而成的,虽然耐用和威力不如铜铁炮,但要更轻,价格更加便宜,而这些冶炼技术,全都是佛山的工匠给我们带来的。”
  说话时,他是一脸骄傲啊!
  其实在此之前,大峡谷的生产的火炮,已经不弱于进口火炮,但不能说完全超越,而如今是全方面超越,其原因就是大明的冶炼、合金技术突飞猛进。
  在炼钢、合金技术方面是要胜于西方的。
  再加上郭淡的资本玩法,将全国大量的优秀工匠,都吸引来大峡谷,虽然没有什么理论,但这些优秀工匠集中在一起,无疑刺激技术进一步发展,另外,卫辉府作为生产中心,许多技术是可以相互分享的,比如说铸币技术,就给予了大峡谷一些技术支持。
  当然,李如松他们那些将军见大峡谷有求必应,跟以前的兵部和工部简直天壤之别,自然也就不会客气,是疯狂的挑毛病,关于火炮机动性的问题,就是李如松拼命吐槽得问题。
  你们知道推着一坨铁走在崎岖的山路,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吗?
  我的士兵到达战场,都已经没有力气点火线。
  跟西方不一样,自孙子兵法起,中国在军事上就一直强调机动性。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赵士祯也是深感羞愧,今年鸟铳的研发重点,是点火装置,而火炮的研发方向,就是增加机动性,那么减重自然是一个方向,这铜铁炮、钢铁炮是应运而生。
  正当赵士祯在跟李成梁聊着还能如何改进火炮时,一个随从来到李成梁老仆身边,在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将一封信函递给那老仆。
  老仆拿着信函,又来到李成梁身边,低声道:“老爷,辽东来信了。”
  李成梁微微一怔,然后向赵士祯道:“赵主事,我这有点事要处理,明日再来跟赵主事详谈。”
  “宁远伯慢走。”
  刚转身走得几步,李成梁就拆开信,看了起来。
  “原来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