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7/1492

  “可不是么。”
  郭淡道:“故此我推出价格保险,以此来帮助自耕农销售粮食,但一诺保险并不会去开店卖粮食,我们还是会与各位合作的,大家统一出售,以此来控制粮价,基于价格保险,我们将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这粮价不会下跌,若是不赚钱,谁还会卖粮食啊!”
  “那是,那是。”
  孙贺天笑呵呵点头道:“与郭顾问合作,我们都非常放心。”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他们突然意识到,价格保险是保证粮价不下跌,这当然是有利于他们,而对于官府的话,粮价上涨是不利于他们的政绩,官府从始至终,都在尽可能得压低粮价,相比较起来,他们当然更愿意跟郭淡合作。
  可话说回来,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状况,是他们自己去兼并土地,控制所有的粮食。
  但是郭淡说得也是非常有道理,官府极有可能会介入乡村,他们也都知道,官府正在与郭淡竞争,那么郭淡先下手为强,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他们已经倒向郭淡,且又无力与官府竞争,就现实出发,最好的结果,就是由郭淡来控制。
  殊不知这价格保险,防得就是他们这些大地主。
  因为郭淡并未承包南直隶,不像卫辉府,在卫辉府郭淡可以借法院来控制粮价,在这里可是不行的。
  而在此之前,地主与官府都是合作关系,虽然此时两边分手了,但谁能够保证将来他们不会复合,如果他日官府与地主又展开合作,并且操控粮价,那商业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资本一定要介入粮市,为资本护航。
  徐姑姑对于郭淡这方面的口才,已经是见惯不怪,因为他对于利益的分析,凌驾于所有人的之上,他总能找到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关系,然后就只说这一面,大家很容易就被他给洗脑了。
  不过她对于郭淡出口成脏,倒是有些不满,等到孙贺天他们离开之后,便道:“王锡爵又没有得罪你,你至于这么骂他吗?”
  郭淡笑道:“夫人,我敢拿自己的信誉来保证,这期间那王锡爵在背后肯定没有少骂我,只不过他比较有文化,可以四个字四个字得骂,听着不让人反感,而我文化稍微差了一点点,只能用三个字的,我其实吃了没有文化得亏,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得。”
  他如今是在利用王锡爵,但王锡爵肯定也在利用他的威胁,那嘴里能有好话吗。
  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徐姑姑抿唇一笑,轻轻点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只不过这一字之差,可真是天壤之别啊!”
  郭淡呵呵道:“效果一样就行。”
  这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三娘?”
  徐姑姑愣了下。
  来者正是杨飞絮。
  郭淡也愣了下,但旋即便笑道:“看来洞乌那边要出结果了。”
  杨飞絮如今唯一的任务,就只剩下洞乌,本来还负责江西,但目前江西已经被王锡爵接管,若是洞乌还没有出结果,杨飞絮肯定不会露面得。
  杨飞絮点点头道:“方才那边传来战报,洞乌已经发生了内乱,洞乌的三个邦,相继独立,并且起兵反抗那莽应里的统治,而那所谓的洞乌王国已经濒临崩溃。”
  郭淡与徐姑姑只是相视一眼,都显得非常淡然,因为这一切都在预计之中。
  这虽然是计划中得,但这更多是小国的悲哀。
第0991章
我的邻居我做主
  这一场战争从一开始,胜败就已经注定。
  几乎是不可逆得。
  这小国面对大国,且不说能不能打赢,关键是他们消耗不起啊。
  而这一场战争之所以打几十年,不是洞乌打得多么好,而是在于大明内部搞得是一塌糊涂,就事论事,在管理方面,大明确实不怎么样,干了不少蠢事,大明在那边实行的是羁縻制度,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矛盾,就是当地的大土司,大明不希望当地大土司过于强大。
  因此当那些归顺大明的土司出现矛盾时,当地官员不但不制止和调解,还经常在旁煽风点火,他们是乐意见到这些土司内耗,这土司衰弱,就便与官府管控,这就出现只要不跟洞乌交战,当地土司就会相互攻伐,导致内耗非常严重,等到洞乌打过来时,当地军事力量已无力抵抗,就只能从中原调兵。
  此又乃兵之大忌。
  那边山路十八弯,要从中原调兵调粮过去,肯定损耗巨大,真得是以十倍得消耗在跟洞乌打,还连累到云南地区的百姓。
  导致明朝就非常纠结,打的话,又没有钱,不打的话,整个云南都会变得岌岌可危,有很长一段时间明朝比较绥靖,只要他们不咄咄逼人,能忍则忍。
  但即便如此,只要明王朝态度坚决一点,即便没有郭淡,也是不可能输的。
  没法输!
  更别说这一次完完全全由资本主导的战争。
  派多少兵出征,可都是经过计算的,当地粮食就能够满足这支军队作战,并且不是征粮,而是花钱购买,纯粹的市场运作,云南百姓反而因此得利,同时还是有火器加成,李如松采取防守反击战,在战争初期,利用得火器优势,以少量的兵力跟对方主力进行周旋。
  一鼓作气再而歇三而衰。
  洞乌主力几番大举进攻,皆是大败而归,他们精锐象兵都被火炮直接轰得退出战争舞台。
  在消耗完洞乌精锐之师,李如松才开始反攻,但也是步步为营,进攻一年多,是连战连捷,对方进攻明军得要塞,基本上是绝望,在狭隘得地势上攻击,这一发火炮出去,基本上就是一条尸骨,更别有密集得鸟铳火力网。
  反过来,当明军开始进攻要塞时,一轮火炮齐发,许多木质的要塞直接就没了,可即便如此,明军也就是收回孟养、孟密、木邦三地,只是将战线稍微往前堆了一点点,要打也别在我家打。
  这个战场就完全是由郭淡来主导,万历也没有说让王锡爵来决定。
  王锡爵压根就不知道情况,因为这一场战争在朝中完全就没有存在感,大臣们也不议论。
  原因就是因为羁縻制度配合当地官府,根本就管理不好,不然也不会打几十年,只能用过商业手段去控制当地,再说这场战争,朝廷也没有出钱,到时这片地区,只是名义属于大明疆土,但实际上是属于肥宅个人资产。
  是否该继续下去,就完全取决于郭淡的态度。
  由于江西动乱接近尾声,那么这个战场就显得比较累赘,继续是不可能继续的,就看该怎么收尾。
  这也是杨飞絮此行的目的,如果只是告诉郭淡一声,她只怕不会亲自前来。
  “如今我军已经彻底占领孟养、孟密、木邦,与此同时洞乌那边卑谬、阿瓦、清迈三大势力宣布独立,这里面沈惟敬是厥功至伟,是他四处游说,才加速这些地方的独立,并且表示将来愿意与我大明通商往来。”
  杨飞絮站在地图前,向郭淡说道。
  郭淡笑道:“沈惟敬这老头可真是有点意思,是个人才呀。”
  “不但如此。”杨飞絮又指着地图上两处道:“暹罗(泰国)与阿拉干(缅甸西南沿海一带)势力相继发兵进攻莽应里。”
  郭淡诧异道:“这两家跑来凑什么热闹?”
  杨飞絮道:“这与你有着莫大的关系。”
  郭淡愣了下道:“与我有关系?我与他们没有联系啊。”
  杨飞絮道:“你在暹罗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同时又出售不少物资给他们,促使当地商业繁荣,实力大增,而暹罗曾被洞乌征服,如今暹罗首领纳黎萱见我军大胜,故而趁虚而入。
  至于阿拉干的话,也是因为你在那边大肆购买粮食,导致弗朗机人四处寻找粮食来源,而暹罗与我大明有着直接来往,他们的首领不惜将港口让于风驰集团,渴望与大明进行贸易,弗朗机人难以在当地站稳脚跟,于是他们就将目光就锁定盛产粮食以及有着重要港口得阿拉干地区,希望能够控制整个洞乌的粮食出口。
  正是因为弗朗机人的相助,导致阿拉干实力大增,他们企图取代莽应里,成为这一代得霸主。”
  郭淡挠挠头道:“这么说起来,还真跟我有些关系。”
  与阿拉干合作的其实是葡萄牙人,因为西班牙人在吕宋,有田地让他们经营的,他们已经在从事粮食买卖,但是葡萄牙人在澳门,澳门可没啥土地,这心里着急,如今大明要粮食,他们就得到处找粮食。
  徐姑姑笑道:“想不到这情况是如此复杂。”
  “还不止如此。”
  杨飞絮接着说道:“由于洞乌曾在孟养、孟密、木邦等地屠杀当地百姓,如今他们都要求进军洞乌都城白古,但沈惟敬认为如果再进军得话,可能引起当地所有的势力恐慌,除非我军企图彻底占领整个洞乌地区。”
  “没有必要!”
  郭淡赶紧摇摇头,道:“我只要孟养、孟密、木邦三地,这里盛产各种矿石,农业也非常发达,只要管理得好,经济很快就能够复苏,其它地方的话,占领成本太高,一点也不划算,送我我都不要。”
  杨飞絮道:“如果我军不再进军的话,那么根据目前的情势而言,极有可能是阿拉干击败莽应里,毕竟目前莽应里四面楚歌,已经无力与阿拉干和暹罗抗衡。”
  “故此我们必须得保住洞乌。”郭淡笑道。
  “嗯?”
  杨飞絮、徐姑姑同时看向郭淡。
  郭淡指着阿拉干所在的地区,道:“阿拉干这片地区实在是太重要,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这片地区,战火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再说,我决不能允许弗朗机势力控制当地。”
  徐姑姑好奇道:“为什么?”
  郭淡手指两地得边界,“如果双方贸易全都集中于孟养、木邦等地,那么就会造成人口也都集中两地的边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我们出现什么疏忽,当地的势力可能瞬间获得大量的人口,组建成一直强大的军队,一旦爆发全面战争,损失是不可估量得。
  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贸易将他们部分得人口迁往海岸线,远离两地的边界,这个地区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以及势力不再均衡,我们可以轻松通过贸易控制洞乌北边地区的经济。
  而我们未来的重心也将会转移到海外贸易,我们又能够通过海外贸易控制他们的海岸线,如此便能够将他们分而治之。另外,你们看阿拉干的地理位置,正好在孟加拉和洞乌的中间,如果能够控制这里,我们就能够渗透到孟加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7/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