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1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5/1492

  最后,这法不责众,这么多人戴,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且口号也是三皇六帝,这能说是错吗?
  这大臣们是一计不成,又施一计。
  翰林院大学士是集体辞职。
  同时包括六部的一些官员,可以说是小半个朝廷。
  否定儒家思想,那我们还凭什么服人?
  一刻钟!
  他们的辞呈到司礼监仅仅是一刻钟,然后就全部给批了。
  肥宅跟他们斗了这么多年,岂不知他们的招数,他早就吩咐张诚,今日之后,但凡有递上辞呈,直接就批,大小官员,疑虑不用问朕。
  翰林院顿时空无一人。
  而那边万历马上就下达圣旨,授予更多年轻进士官职,填补朝中官职缺失,并且明言,将来朝廷要多多启用年轻人。
  这可是政治,不是好勇斗狠。
  万历岂不知治国还是离不开读书人,他还是要得到读书人的支持,但是他选择了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多。
  大学士顿时傻眼了,感情我们辞职,反倒是帮了皇帝一把。
  目前支持皇帝的全都是年轻人,这么一弄,只会有更多年轻人认为支持皇帝。
  而年轻学子多半都集中开封府,开封府也是最为坚定支持皇帝的州府。
  开封府。
  “罢黜独尊,百家争鸣!”
  “罢黜独尊,百家争鸣!”
  只见茫茫多的学生,头戴“为陛下而战”或者“三皇六帝”的头巾,高举口号,游走在大街上。
  为首一人是一个短发老者。
  不是李贽是谁,他是一个边哭着,一边高喊口号。
  老头实在是情难自禁。
  罢黜独尊儒术,是他毕生追求,不曾想,突然就降临了,这让他犹如活在梦中。
  他也最先站出来支持万历,为万历摇旗呐喊。
  而当五条枪发行的报刊传到开封府时,顿时引来无数年轻学子的共鸣。
  年轻学子本就是看不到什么希望,因为他毕生所学,就是为了当官,结果进士都是万里挑一,且进士都有很大一部分没法进入朝廷。
  虽说不至于饿死,但他们也没法干别的。
  好不容易来个三院,来了一个参政院,你们却还要取消,可真是不管我们的死活。
  郭淡说得太对了,儒家瓶子太小,本就装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却占据大量的资源,我们连汤都没得喝。
  而郭淡之前暗中散播舆论,其实就是为此做铺垫,就是他到处宣传言论反对的自己,三院毕竟是出自他手,顺便将三院也给否了。
  保守派哪里想得到郭淡会花钱找人骂自己,这是正常人干得事吗,他们觉得郭淡说得很有道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重用商人,胡搞瞎搞,搞得人心都乱了,思想都乱了,他们就将这个诉求给接了过去,要求废除新政,加强礼教,加强思想教育。
  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
  站在路边亭子里面的高攀龙看到眼前这一切,也觉活在梦中一般,不可思议,千年思想,顷刻崩塌,这简直太可怕了,这是怎样的破坏力,他也不想想,当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个是千年,一个是白家,差也差不了多少啊。
  他不禁向身边的顾宪成道:“幸亏恩师当时选择与苏煦合作,否则的话,儒家思想可能真的会毁于一旦啊!”
  顾宪成却似没有在听,只是喃喃自语道:“郭淡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跟李贽一样,也是非常擅于宣传、演讲,也博得许多人的支持,但多半都是文人,比起郭淡来,那真是天差地别,可以说就不在一个层面上,郭淡仅仅凭借一条头巾,就直接将这把火烧向全国。
  这种手段实在是令他感到有些绝望。
  之前他来应聘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认为郭淡需要他的威望,如今看来,好像换个人也行。
  ……
  一家酒楼上,谈修看着一切,看着自己的信仰,如今却被世人唾骂,心里是十分难受,不禁问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帝王!”
  苏煦简单明了地说道。
  “帝王?”
  谈修侧目看向苏煦。
  苏煦点点头道:“如果没有帝王的支持,就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如今帝王已经不再支持儒家,那么儒家自然做不到唯我独尊。”
  谈修问道:“可为何当今陛下不再支持儒家?”
  苏煦道:“因为儒家思想已经威胁到陛下的统治,那国本之争便是大臣们利用儒家思想与帝王的无上权力所展开的争斗,而结果就是儒家思想取胜。”
  其实唯有他看透这事情的本质。
  这种事若没有万历的支持,就算郭淡敢,他也不会成功的。
  他当时才迫不及待地寻求与顾宪成的合作。
  可不是仅仅是一诺学府的学生上街游行,南京学府不少学生也都参与,而原因就是之前顾宪成和苏煦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直接表明支持郭淡的三皇五帝论,皇帝的天职就是要给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要不断的求发展,求进步,实事求是,百花齐放。
  整个观点,其实就是顾宪成一直推崇的实学思想,只不过配合如今的局势,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将其改名为新学。
  因为实学也属儒家思想,换而言之,他们要脱离儒家思想。
  但是顾宪成很巧妙的将三皇五帝论,解释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句话可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以民为本。
  他只是表面上脱离儒家思想,但实际上是要改造儒家思想。
  然而,以开封府如今在文坛的地位,思想方面的争论,开封府自然不可能只是充当一个配角。
  京城的言论在影响着开封府,开封府也立刻给出自己的反馈。
  这篇文章也已经传到京城。
  顾宪成、苏煦那可都是文坛中的泰山北斗,虽然新学其实就是脱胎于儒家思想,但文章明确写到支持三皇五帝论,这等于就是支持皇帝。
  这可真是要命啊!
  这些士林大佬突然带头造反。
  在这内外夹击之下,以礼教为首的保守派顿时就崩溃了。
  而且是全国性崩溃。
  不仅仅是开封府或者京城,临清、南京、江西,全部崩盘。
  真是山崩地裂。
  那些还在坚持儒家信仰的读书人,就纷纷加入新学。
  他们这些人,内心其实是非常推崇儒家思想的,他们不认为这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是他们也反对保守派所作所为,他们夹在中间可是非常难受。
  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
  在新学出现之后,他们立刻就投奔新学。
  同时以李贽为首的心学派,也是在大放异彩,他们大肆批评朝中那些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同时他们提倡功利主义,将朱熹骂得是狗血淋头,他认为此乃人性,怎能泯灭人性?
  这人往高处走,不就是功利主义吗?
  否定人性,就是虚伪。
  顾宪成的实学与心学本是一对冤家,但如今却奔向头一个目标。
  一诺牙行!
  徐姑姑看着从开封府传来的文章,不禁笑道:“他们是来穿你的嫁衣啊!”
  郭淡呵呵笑道:“身为一个商人,天职就是帮别人做嫁衣的,只要价格合适。”
  徐姑姑好奇道:“不知他们给出的是什么什么价格?”
  “价格就是他们自己。”郭淡双手一摊,笑道:“他们的思想就是为我服务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5/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