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1492

  李植走上前来,笑道:“郭淡,虽然我们之前有诸多争论,但本官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这一回本官绝对支持你。”
  “别!这草民可受不起。”
  郭淡是既委屈,又郁闷道:“草民不过是升斗小民,喜欢胡说八道,反正这事我又没签契约,我……我可不认,我还有事,各位大人,我先告辞了。”
  可是他刚走门前,一个小宦官便将他拦住,然后就见他低着头,惶恐不安的跟着那小宦官往慈宁宫方向行去。
  这回可真是有好戏看了。李植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不用想也知道是万历叫他过去得,又回过头去,向申时行道:“首辅大人,下官以为郭淡的建议非常不错,于国于民皆有利,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上奏陛下,减轻藩王给朝廷带来的负担。”
  申时行与王家屏等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会儿。
  他们岂不知李植的心思,但也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得机会,毕竟提出这个建议得是郭淡,而郭淡也是为了保全万历和他在卫辉府的利益,他们如果借郭淡来推进这事,他们面临的风险很小,但是回报却非常大。
  毕竟这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藩王给国家带来的负担。
  况且郭淡也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也不是为国为民。
  ……
  而那边郭淡跟着那小宦官来到慈宁宫的书房内,里面就三人,万历、朱翊鏐和李贵。
  这门刚刚关上,朱翊鏐就一手搭在郭淡肩膀上,嘿嘿笑道:“郭淡,本王方才演得如何?”
  郭淡竖起大拇指夸道:“若非我事先知情,非得被王爷你瞒不过去,厉害,真是厉害。”
  这绝对是心里话,演技实在是精湛了,没得话说。
  朱翊鏐又道:“咱们这么默契,你就抛弃荣弟,跟本王成立一个新得组合,咱们就叫京城双戏,你觉得如何?”
  “京城双戏?”
  郭淡睁大眼睛,连连摇头道:“这可不行,都叫京城双戏,那今后还怎么演,京城双愚至少可以麻痹敌人。”
  “这倒也是。”
  朱翊鏐双眸向上,不禁又是愁绪满面。
  这个名字可真是令他伤透脑筋啊!
  “行了!”
  万历哼了一声:“这可是慈宁宫,勾肩搭背,成何体统。”
  朱翊鏐赶紧松开郭淡,乖乖地站在一边。
  万历又看着郭淡,胖胖的脸上渐渐堆满了笑意,方才那一出,可真是演得痛快至极,三人的演技都达到一种忘我得境界,彼此影响着,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呵呵笑道:“说到底,还是你的计划比较周详,如果朕没有料错,他们下一步肯定会借你来极力推动这事,以此来挑拨朕与你之间的关系,以及迫使朕做出妥协。”
  郭淡点点头道:“陛下便可将计就计,让潞王改藩于天津的一块荒凉之地。”
  朱翊鏐突然道:“有一点,我有些不明白,为何要先说岭南,不直接说天津。”
  郭淡解释道:“这都是因为太后与陛下的关系,如果一开始就说在天津划出一块荒凉之地给王爷,首先他们不见得会答应,天津毕竟就在京城边上,如果他们不极力推进此事,那么咱们就可能白忙活一场。
  其次,在王爷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太后与陛下不可能不站出来保护王爷。到时反而会不好办,我先提出岭南,那么天津海边的荒凉之地,就是妥协得结果,这样更加合情合理,也不会让他们看出破绽来。”
第0472章
入戏太深
  其实资本家谈判来来回回,大致也就两招。
  其一,表面上是给你多个选择,但其实只是给你一个选择。
  其二,先抛出一个非常理想的价位,然后再慢慢谈。
  这两招看着是简单,但花样百出。
  郭淡这一回采取的明显第二个套路,但是这回他倒着用,他给出一个比底价更底的价格,然后再慢慢往上谈。
  其目的就是要勾引大臣们上钩,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拼命的推进此事。
  主要还要掩饰他们的海外计划,这海外计划还未成型之前,决不能让别人知晓,否则就全完了,就算放开海禁,凭什么让郭淡去垄断,如果一开始就指定天津卫,那么大臣们肯定会怀疑,这事是很难成功的。
  万历只是微笑地点点头。
  如这种事,他身为皇帝,自然不便明说,这君无戏言啊!
  但他心里其实很爽,以前总是他被大臣们忽悠,如今情况完全调转过来,大臣们全部落入坑中,成他的帮凶。
  “启禀陛下,卑职还有另一事禀告。”
  郭淡突然拱手道。
  万历问道:“什么事?”
  郭淡道:“陛下,我们要出海,其目的在于与弗朗机人打交道,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最近卑职知道一位名叫利玛窦的弗朗机传教士身在肇庆府,卑职恳请陛下允许利玛窦来卫辉府,到时卑职会派人向他学习弗朗机的语言,以及吸取他们航海的经验。”
  万历沉吟少许,然后道:“关于这些传教士,朕之前也有所听闻,他们那什么教,朕也不是很清楚,故而朕才下令限制他们得行动,朕可以允许他去卫辉府,但必须要严格限制他传教,若是他想要传教,也必须基于儒家经典之上。”
  自明以来,就是不准有自己的想法,八股文的基础就是一切都必须代圣人言,不能我以为,只能圣人以为,万历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不能说上帝、耶稣、圣母玛利亚认为该怎样,必须是圣人认为上帝、耶稣、圣母玛利亚怎样怎样。
  用儒家经典来解释天主教?这……这恐怕也只有万历干得出来。对天主教非常熟悉的郭淡,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万历问道:“怎么?不行吗?”
  “啊?行。陛下说得当然行。”郭淡道:“卑职知道该怎么做了。”
  万历又拟写一道手谕,传令肇庆府,如果当地有一名利玛窦的传教士,立刻召他来卫辉府。
  不用想也知道利玛窦肯定愿意上卫辉府,他就是想来中原传教,只不过明朝有明朝的规矩,这外来人士必须得严格控制住,可不轻易走动,凯瑟琳她们能够来京城,那也是因为潞王,否则的话,想要虏获来京城,也是比较困难的。
  而对于改藩一事,他们并没有过多得交谈,因为关于这事,他们都已经谈了一年,计划已经是非常成熟,就等着对方来钻。
  而且他们一定会钻进来的。
  因为双方的格局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考虑的就不是一回事。
  万历虽然没有太祖那般雄才大略,但是他非常谦卑,且又非常贪财,这可是很多皇帝都不具备得,他才不觉得什么中原地大物博,什么天朝上国什么都有。
  他对于自己国家,就只有一个概念——穷。
  这导致他是有掠夺的心态的,只不过没有遇到郭淡之前,他掠夺的格局很小,也都上不得台面,一般就是敲诈,勒索,甚至做个伸手党,问这个要,问那个要。
  遇到郭淡之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无上权力再配合郭淡的能力,那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敛财术中的葵花宝典。
  而且都是高大上的手段。
  他已经将目光转移到海外那白花花的银子,金灿灿的金子。
  而反观申时行他们,格局依旧,一个字——省。
  这钱是省出来的。
  如果能够削弱藩王的待遇,那么可以省很多很多钱。
  如今就有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且郭淡提出的计划,那是深得人心,他们觉得这完全是可以操作的。
  他们都在观望,看看万历到底跟郭淡谈得怎么样?
  他们也知道卫辉府的钱多半是万历的,万历应该会做出一些妥协的。
  然而,结果令他们非常失望,郭淡回去之后,是闭门不出,潞王也躲到慈宁宫去了,万历也没有给出一个下文。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这一幕又是何其熟悉。
  你们姓什么朱,姓龟算了。
  这大臣们可是不干了。
  你们这也太过分了,潞王违法违纪,我们都还没有要求惩罚他,只是让他去就藩,你们又不让他去就藩,又不给大家一个说法,这怎么能行。
  这我们绝不答应。
  大臣们开始上奏,要求给予潞王惩罚,而且每一道奏章都提到郭淡,都是建议万历采取郭淡的提议,让潞王改藩,去岭南。
  不仅仅是御史冲锋陷阵,就连阁臣也都带头上奏,他们都想借此事,从侧面去要求朝廷改变藩王制度。
  这其实也可见文人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群体。
  他们的信仰中,是有尚古因子的,因为孔子就非常尚古,一直都希望恢复周朝礼乐,这怀旧情怀有时候是非常可怕的。
  他们一方面口口声声说这祖制是不能轻易违背的。
  但他们的理智又告诉他们,这祖制必须得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