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6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9/1492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所学,都是统治者制定的,里面就是这么说得。
  好在这回有郭淡。
  这以前他们对于藩王制度,畏首畏尾,就是因为藩王涉及皇室,涉及到祖制,这都是非常敏感的。
  但是如今有郭淡顶着在前面,他们当然就不怕,反正元凶是郭淡。
  一诺牙行。
  “曾几何时,你与士林还斗得是不可开交,而如今士林竟会这般支持你,真是世事无常啊。”
  徐姑姑笑吟吟道。
  如今郭淡在士林中是声名鹊起,人人都推崇他的建议。
  这在以前可真是不敢想象。
  “千万别这么说。”郭淡没好气道:“我跟他们才不认识,他们也不是支持我,而是在利用我。唉……这事可真是两边不讨好。”
  徐姑姑略带狐疑地瞧了他一眼,沉吟不语。
  郭淡偷偷瞄了眼徐姑姑,道:“居士,这回你可得帮帮我。”
  徐姑姑轻轻摇头,道:“这事可是不好办,朝廷花费这么多钱,建设潞王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潞王去就藩,总不能说因为商人的买卖,而不让潞王去就藩。你当初承包卫辉府时,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郭淡叹道:“当初我也是被迫承包卫辉府的,而且在当时,卫辉府是一团糟,我哪还有空考虑这事,这事后我倒是有过考虑,但是这种事不是我能够决定的,我寻思着拖得一日算一日,可不曾想,潞王又……唉……想着就生气。”
  徐姑姑只是稍稍点头,并未做声,心道,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做任何事都是步步为营,未雨绸缪,看得也要比人家对方更加长远,不可能在这么要命的问题上,一直放任不管。若是如此得话,他也不敢投入那么多钱在卫辉府。又是那么凑巧,此事又涉及到藩王制度。看来我之前的推测并没有错,他早就想考虑好如何去改变藩王制度,而如今可能只是刚刚开始,既然如此,我也无须为此多虑,且在旁看着就行。
  念及至此,她不禁满怀期待,因为她也看不透这个答案。
  不过她知道此事闹到这层面上,那必须得给个结果。
  不可能总是不让潞王去就藩。
  而且朝中大臣面对潞王,那真是众志成城,甚至比对付郭淡时,还要团结。
  上回那事不但让潞王躲过一劫,还被他倒打一耙,被指责官员是无能,这可是令官员们一直心怀怨气,只不过之前一直撒在郭淡头上,这回可算是逮着潞王,决不能轻易放过。
  这朝中一吹风,立刻就是民怨四起。
  潞王践踏庄稼,殴打执法人员,立刻就被无限放大。
  这万历就不能不出面,于是他委派张诚去跟申时行他们交涉。
  “诸位大人,咱家就跟你们明说了吧,让潞王去岭南就藩,这是不可能的,别说陛下不答应,太后也不会答应啊!”张诚非常直白地说道。
  王家屏立刻道:“让潞王去岭南就藩,那是我们考虑卫辉府的百姓,倘若陛下不答应得话,那就只能让潞王就卫辉府就藩,这可是一早就定好得,且潞王府都已经花费数十万两。”
  张诚道:“难道诸位大人忍心让卫辉府的百姓失去生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王锡爵立刻道:“卫辉府已经承包给郭淡,是郭淡的计划,令潞王府变得恁地重要,如果当时委派官员去治理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这是郭淡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
  张诚顿时哑口无言。
  他们就是要逼万历做出决定,这鱼和熊掌可是不能兼得的。
  这第一次交涉,以张诚完败而告终。
  大臣们更是欢欣鼓舞,士气高昂,团结一心,继续推动此事。
  关于这藩王制度确实就没人喜欢,因为藩王不但占据国家利益,也占据了官员的利益。
  然而,在万历和郭淡看来,他们只是入戏太深。
  为了他们更加入戏,为了让整出戏演得更加逼真,万历也是经常召郭淡入宫,商议对策,这又让张诚用尽一切办法,先跟他们周旋。
  但是大臣们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这事你要不给个结果,你休想我们罢休。
  经过几番交涉,见火候也差不多了,万历终于派出最强阵容去跟他们交涉。
  其实就是张诚与郭淡。
  东阁。
  “咱们就不明白了,国家这么多事,你们为什么要偏偏盯着潞王不放,潞王都已经答应赔钱认错,太后也说了会对潞王实行禁闭,你们却还有揪着不放,是不是欺人太甚。”
  这一开场,张诚就不断的抱怨着。
  王锡爵道:“内相,这怎么就成我们纠缠不休,让潞王去就藩,这是理所当然之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陛下迟迟不让潞王去就藩。”
  张诚哼道:“咱家都已经说了几万遍,这关系着卫辉府成千上万的百姓,可是不能轻举妄动。”
  宋景升马上道:“这是郭淡该解决的问题。”
  郭淡郁闷道:“大人,这问题我怎么解决,一时半会,我也建不出一个潞王府来安置那么多百姓,当初要不是我,卫辉府的百姓如今只怕没几个活下来的,如今卫辉府好不容易安定下来,诸位大人又给我制造困难。”
  宋景升冷笑道:“你不是喜欢讲契约吗?契约中可没有说不让潞王去就藩,而且你之所以让卫辉府尽快恢复过来,凭得就是潞王府,倘若是官员去治理的话,他们可不能拿潞王府敛财来贴补官府。”
  郭淡沉默不语。
  如果事后诸葛亮的话,这么说也没有错,但其实将潞王府交给官员,官员赚不到钱。
  王家屏道:“我们也并非是给你制造困难,你上回提出的建议,就非常不错,可一举两得,我们也是非常支持的。”
  郭淡欲哭无泪道:“我那纯属胡说八道,当不得真。”
  “行了,行了,你们都别争了。”
  张诚摆摆手,又道:“此事,咱们各退一步,另外选地让潞王就藩,改藩所用银两,全由郭淡来承担,但也别选岭南那么远的地方,就择那天津卫。各位意下如何?”
第0473章
终得出海口
  “天津卫?”
  饶是性格温和的申时行,见张诚恬不知耻的说出这番话,不禁也是怒不可遏,当即冷笑道:“内相,既然如此,那何不就让潞王在京城就藩?还跑去天津卫作甚,省了这几步路吧。”
  这天津卫是著名得三岔口,是漕运的中转地,非常繁荣,你这是要惩罚潞王,还是在奖赏潞王。
  而且可就在这北京脚下,隶属北直隶,而这北直隶可从未有过藩王。
  其他官员不禁也是怒容满面,只觉张诚是在侮辱他们,要不是申时行先开口,他们就直接开喷了。
  这简直欺人太甚。
  “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张诚也是战战兢兢,赶忙解释道:“你们误会咱家的意思,咱家可不是说在天津卫城内建一个潞王府,而是在天津卫临海处的一块荒凉之地建造潞王府,这地图咱家可都给你们带来了,就在渔阳港这里。”
  说着,他还真将一张地图拍在桌上。
  渔阳港?
  有这么个地方吗?
  大家探头望去,只见这地方是在天津卫最东边临海的一处海湾。
  因为海禁政策,天津卫繁荣不是依靠海湾,而是运河,那边真的没有什么人,最多就是一些稀稀散散的渔民。
  而古人从来就不觉得海边是什么好地方,大海是多么可怕的,你觉得大海很自由,可以坐船遛了,那你就溜吧,绝对没有人阻止你。
  这倒是令申时行他们的出乎意料。
  张诚又解释道:“不瞒各位,其实陛下也觉得郭淡的建议是有道理的,近年来因为天灾得原因,国库都已经几番拨粮接济藩王,陛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陛下身为人子,这不得不考虑太后呀!潞王年纪尚小,心智又不成熟,让他去岭南就藩,让太后如何安心呀!这手心手背都是肉,陛下也不容易啊!”
  王家屏道:“但是北直隶向来不容藩王就藩。”
  “要依祖制,岭南也是不行的呀!”
  张诚叹了口气:“各位是真不知道,陛下近日是为此是伤透脑筋,连觉都睡不好,左思右想,才想到将潞王府放在这渔阳港,这里没有人居住,亦没有什么耕地,四周是荒无人烟。
  陛下的意思是,就在这里划块地给潞王,建一个潞王府,所有支出,不用朝廷或者天津卫负担,全由卫辉府来负担,禄米也不用天津卫来负担,不要当地百姓一粒米,一寸土,全由卫辉府来拨款购买粮食。”
  郭淡补充道:“诸位大人都知道,卫辉府人口增长不少,还得从外面购买粮食,交给朝廷的税收,也全都是银两,这样的话,也不需要朝廷做出任何调整。”
  他的建议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理由,就是用偏远地区的粮食来养藩王,就近得就运往京城,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很多损耗。
  卫辉府直接出银子,也可以避免许多损耗,即便损耗也是损耗私人的,跟国家没有关系。
  张诚接着又道:“陛下也是想将此当做一次尝试,虽然天津卫就在北京脚下,但可也从来没有亲王在这种荒凉之地就藩,如果此番成功的话,那么将来再陆续做出一些改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9/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