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6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1492

  “因为……!”
  黄大效张着嘴,就是出不了声。
  因为郭淡说得是对的,当时确实有许多官员为了保住乌纱帽,为了政绩,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征税、抢钱,虽然张居正自己也有去考察,但他毕竟是一个人,分身乏术。
  这也是大臣们提议废除考成法的一个重要佐证。
  黄大效自然不会又推翻这个佐证。
  郭淡笑道:“不是人的原因,而是制度设计的原因,是你让我每年交一百万两,但是遇到天灾,交不上这么多,交不上你又得罚我,那我不得硬着皮头去抢,我抢来的钱都给了你,你钱拿走了,你还来怪我抢钱,我想世上应该没有这么无耻之人,要怪也应该怪张居正,事实也是怪在张居正头上。”
第0507章
注意!前方是友军
  讨论如此具有争议得话题,但是场内是出奇的安静,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唇枪舌剑,有人听得极其入神,也有人在认真地思考。
  仿佛郭淡就真是一个老师?
  怎么会这样?
  苏煦对此感到非常困惑。
  这简直不可思议。
  其实他也知道这其中原因。
  就是因为郭淡的这番分析,都是纯硬核来的,那绝不是说在利口巧辞。
  但他不解得是,郭淡怎么懂这些?
  要命的是,他还说得是滴水不漏,他并未一味的否定考成法,但也没有否定废除考成法。
  这令许多人感到非常痛苦,那你到底是赞成还是不赞成?
  崔有礼便道:“你说了这么多,却也没有说出一个具体答案。”
  “这就是答案。”郭淡回答道。
  崔有礼一愣,问道:“这是什么答案,你只是点出其中利弊关系,而关于其中利弊,朝中早有人分析过了,这并不稀奇,这解决之策你还没有说,你们士学院教得不就是这个吗?”
  郭淡笑道:“我方才不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吗?”
  崔有礼摇摇头道:“那只是一个思路而已,具体怎么做,你并未说出清楚啊!”
  “老先生稍安勿躁。”郭淡又看向考生们,笑问道:“你们也想知道吗?”
  几乎是所有人都点头,他们都已经代入进去,他们也想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哪怕是徐姑姑也都非常期待地看着郭淡。
  因为自张居正死后,这吏治又成为明朝的问题。
  况且你都说到这份上了,要不说出这解决之策,那你郭淡与那些挨千刀的断章狗又有什么区别。
  “没有了!”
  郭淡摇摇头,笑道:“这就是我们士学院唯一的答案,不管是任何事,我们士学院都不会为你们提供一个非常具体的答案。”
  众人为之一愣。
  郭淡笑道:“首先,只有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才需要多听从老师的话,但是我们士学院是招收的都是心智成熟的,如果还一味听从老师的话,那也算是一种人云亦云,毕竟老师也是人,故此你必须要学会自我思考。”
  他顿了顿,又继续道:“而就政治而言,过去的任何事,都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我们是活在当下,为得是未来,偌大得王朝,每一天都会出现新得问题,如果我今天告诉你们,该怎么怎么做,可能你明天拿来用,可能就是错的。
  政治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任何答案都不是永恒得,只存在于当下。那商鞅变法成功吧,助秦朝一统六国,但如果你将商鞅变法用在当下,那肯定是错误的,其实别说当下,那秦王朝也就短短……”
  说到这里,他突然卡壳了,心想,秦王朝到底是十几年,还是几十年?我擦,这上课可不能乱说。
  大家也都愣住了,怎么卡在这里。
  难道这里面还有玄机?
  一直待在郭淡身边的徐姑姑自然知道其中原因,八成是郭淡不记得了,喃喃自语道:“看来还是那个郭淡啊!”
  然而,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女人也一直待在郭淡身边,这个女人就是杨飞絮。
  “十余年。”杨飞絮小声道。
  “短短十余年,可见任何改革都不能一劳永逸,故而为官者,要实事求是,要与时俱进,而不能墨守成规。”郭淡也真是面不改色,“也许其中某些条例值得参考,但绝不是答案。
  我们士学院只能告诉你们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看待问题,并且给你们提供一些思路,但是当你们入朝为官,具体该怎么做,就看你能否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地运用老师所授。”
  许多考生是频频点头,都带着一丝尊敬地看着郭淡。
  郭淡这么说,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肯定。
  “此人果然与众不同啊!”
  听到这里,李时珍也不由得点点头,这一席话,他也是受益匪浅啊。
  “何止是与众不同,简直就是一个鬼才。”徐渭饶有兴趣地看着郭淡。
  “鬼才?”
  李时珍好奇道:“此话怎讲?”
  徐渭鄙视李时珍一眼,又是叹道:“罢了,罢了,看在你带老夫进来的份上,老夫就与你医呆子说道说道吧。你别看他说得是冠冕堂皇,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他这话里面可是暗藏杀机,倘若学生可以不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可以质疑老师,那么苏洵他们又凭何立足啊!”
  李时珍恍然大悟,又瞧了眼郭淡,摇摇头道:“此人看上去恁地年轻,想不到竟有这般城府,可也真是奇哉!”
  苏煦这老狐狸当然也听出郭淡这弦外之音,心里已经开始在骂娘了,但他也没有办法,因为基于郭淡之前所做得铺垫,在这一刻,确实很难争得过他。
  总不能说,一定要听郭淡的。
  这也不对。
  关键他们不太敢跟郭淡正面争论这个问题,郭淡是用他们的佐证来否定张居正,你要跟他争,等于是在否定自己。
  可偏偏郭淡话里话外,还稍稍暗示张居正改革其实是对的。
  他们原本想利用张居正来攻击郭淡,结果讲到这里,张居正反倒束缚了他们。
  这真是见鬼了。
  “在之前我们已经说明张居正提出改革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当时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你们知不知道,张居正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他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难题?”郭淡突然又问道。
  如今郭淡的每一个问题,都令在场所有人是绞尽脑汁。
  不太敢轻易开口,毕竟郭淡讽刺人,也真是一绝。
  包括苏煦他们也在思索着,这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你得想出他下一步要说什么,才能够做出应对,不然的话,只能被他牵着鼻子走。
  “财……财政?”
  只见一个考生唯唯若若,极其不确定的说道。
  “说得很对,就是财政。”
  郭淡点点头,又向旁边的下人使了个眼色。
  那考生当即激动的握了握拳,眼眶渐渐湿润了。
  我也并不是那么蠢。
  而赵清合他们则是面色怪异。
  他们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个。
  只怕郭淡又要借张居正改革,含沙射影。
  郭淡轻咳一声,继续言道:“张居正的变革,都围绕着财政在进行,这绝对是正确的。一个国家兴盛与否,不看别的,就是看这个国家是不是富裕的,这国家当然就包括国库和百姓。
  为什么改革,就是因为没钱。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太好意思张口言利,闭口言利,但我可以非常明确告诉你,你们作为一个学生,应当这么做,但是作为一个官员的话,必须要将利挂在嘴边,仁放在心里,此乃仁也。而将仁挂在嘴边,将利放在袋里,此乃不仁也。”
  “好一个仁与不仁,真是妙哉!妙哉!”
  郭淡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令李贽突然激动了起来。
  圣人就是圣人,这么一颠倒顺序,竟成真理。
  谈修、姜应鳞等人也陷入沉思之中。
  就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蕴含着大道理啊!
  利在嘴边,仁在心中,此利自是为国为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