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明(校对)第6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1492

  仁在嘴边,利在袋里,那就是自私自利。
  不少考生也反应过来,情不自禁的直点头。
  “抛开金钱,谈仁政,那就是在耍流氓。什么是仁?百姓衣食无忧便是仁,碗里有肉,圈里有猪,田地有粮食,就是仁。不谈这些,你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仁。那么张居正围绕财政进行改革,绝对是正确的,不过他改革的政策是不是正确的?”
  说话时,其身后的下人已经将新得布给挂上去。
  结果人人看得是一头雾水。
  他们认为郭淡若谈及财政,那必有一番高论,毕竟谁也不能否认,郭淡在金钱方面,确实有着无与伦比得天赋,那这图肯定也是最复杂的,但郭淡还是一如既往得令他们失望。
  布上的图案非常简单,就是画着一个大大的黑线圈,圈上一个小尖尖,尖尖上写着一行字——统一赋役。
  郭淡终于拿起一根细棍来,指着那小尖尖道:“在我看来,统一赋役就是张居正整个财政改革中,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其余的改革措施,就非常一般,不提也罢。”
  不少人都面露诧异之色。
  不管他们是否反对张居正,但是他们谁也不能否认,在整个改革中,最为精华部分,就是这一条鞭法。
  你倒好,来个不提也罢?
  你正常一点行吗?
  饶是徐渭、徐姑姑、苏煦等人,也都犹如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阁下为何这般说,张居正的财政改革,在我看来,是利国利民之策,这不提也罢,从何谈起啊。”
  李贽直接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
  “如果说从财政上为国为民,也就是说,要增加财政的收入,要增加百姓的收入,不知对否?”
  “难道阁下不这么认为吗?”李贽反问道。
  郭淡笑道:“这不是我认不认为的问题,而是事实是怎样就是怎样。”
  李贽又问道:“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而且是显而易见的不是。”
  “愿闻高见。”
  李贽感觉自己的人生观都颠覆了。
  “都已经是画着得。”
  郭淡拿着长棍指向那个黑线画得圈圈,道:“假设,此乃张居正改革前夕,我国全民总产值,也就是说所有田桑盐铁的总产出,那请问在张居正改革之后,哪方面有所增加?”
  徐渭听得是目光急闪,“原来还能这么来解读?”
  “这……!”
  李贽差点没有咬着舌头,一向能演辩驳的他,此刻亦是满头大汗,这是他完全没有想过得问题,不太确定道:“不……不能这么来论吧。”
  郭淡道:“你说利国利民,国利、民利,自然这天下之利也要有所增长,可问题是,张居正变了十年,也没个增长,不能说把一部分人的利益,挪到另外一群人头上,就是利国利民,那些人也是民,但是他们不但没有从中得利,反而还是损失了不少钱。如果这样也行的话,那么再等十年,他再挪一次,那不成神了。”
  赵清合他们这些开封大地主们,听得泪眼朦胧,泪光中又泛着深情与愧疚。
  郭淡!
  原来……!
  原来你是友军啊!
  “你这纯属狡辩。”谈修听不下去了,“照你这般说,什么才是利国利民,老夫倒想听听。”
  “拿卫辉府来说。”
  郭淡笑道:“卫辉府自我承包之后,卫辉府的每个人都增加了收入,不管是地主,还是贫民,然而,州府的财政也增加了,如果张居正的财政改革在什么都没有增长的情况下,都能算是利国利民,那我在卫辉府干得那些事,又算是什么?”
第0508章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面对郭淡的质问,才华横溢的谈修是哑然无语。
  他……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郭淡曾去过很多国家,但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把一个词挂在嘴边,这个词就是“发展”。
  发展!
  继续发展!
  不断地发展!
  如果经济增长低于百分之六,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
  上面也抱怨,就下面也抱怨。
  发生了什么,你们在搞什么鬼?
  会出现无数得质问。
  如果在那时候,谁要变法变了十年,结果经济是原地不动,估计人们会把他送去火星上去得。
  祸国殃民不过如此啊!
  但是,在古代几乎没有“发展”一词,皇帝也是说励精图治,而不是励精图发展。
  何谓治?
  简单来说,就是统治、管理的艺术。
  与经济增长是毫无关系的。
  如果硬要说经济增长,那尽限于国库的税收增减。
  过得一会儿,谈修道:“你……你这毕竟只是一个州府,而张居正是针对整个国家。”
  “那么加上一个开封府,不够再加上一个彰德府,不够再加上一个怀庆府,虽然这三府不如卫辉府涨得那么快,但到底也是在增长。”郭淡又问道。
  “……!”
  谈修是彻底无语了。
  黄大效、崔有礼他们是看着着急,但就是不知该怎么办。
  不是他们词穷,而是他们纠结。
  反驳郭淡。
  那无疑是推崇张居正。
  反对张居正,那就是推崇郭淡。
  这可真是要命的选择题啊!
  在这纠结中,他只能保持沉默。
  考生们见这么文坛大家对此都是沉默以对,不免相信郭淡说得都是对的。
  只见郭淡拿起手中细棍,在那黑线圈圈上一划,只见一张圆形白纸落下。
  圈圈内写着四个大字——普普通通。
  “单论张居正改革。”
  郭淡手腕一抖,细棍指向那小尖尖,“除去这一点,剩余的就是普普通通,而为什么这一点是尤为凸出,因为统一赋役,可以节省了许多损耗,为朝廷,为百姓节省了不少得精力和时间。而节省出来的精力和时间,又能够让朝廷和百姓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一种增长,而其余的改革就只是原地踏步。那么结论是什么?”
  他手中细棍在往全权下面一划,又是一种长方形得白纸落下,只见圈圈下面有着一个箭头符号,箭头指向一行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郭淡笑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就是我对张居正变革的评价。”
  “阁下,先勿下断言。”
  李贽抖了几下手,道:“我承认你说得也有道理,或许张居正的变革不如阁下在卫辉府的所做得一切,但也不能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先前那学生说得很对,其时土地兼并严重,不少地主偷税漏税,导致税收的负担又转移到百姓身上,张居正的改革到底还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能说是一无是处。”
  他与崔有礼他们不一样,没有那么多顾虑,他只是以事论事,他以前是非常憎恨张居正,他的好友何心隐就是被张居正弄死的,但同时他也推崇张居正的改革,其实两者也并不矛盾。
  郭淡微微一笑,道:“不知居士可有听过我们一诺牙行的股份制?”
  “当然听过,我还研究过。”李贽又好奇道:“但这二者有何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1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