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427


只不过,此时的琉璃厂却并没有以往的那么喧闹的感觉,更是没有任何一名书生进京赶考,甚至连一些官员的家门也是紧紧的闭着,上面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昔日的繁华,今日的落魄!成也洋人,败也洋人!”乔老爷子望了眼只站着零零散散少数人的街道,与昔日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由的叹气道。
乔家商号的分号也建在琉璃厂附近,而乔致庸作为乔家的掌舵人,这些年来更是一直居住在京城,所以对于这琉璃厂附近的情况,那可谓是了然于心。
看着现在的这一幕,不由的让人感到有些唏嘘。
“乔掌柜为何如此感慨?”一名上了年纪的老者刚好听到乔老爷子的叹气,不由的问道。
“邱掌柜看到这一幕难道就一点也没有别的想法?”乔老爷子看着自己的这位老对手,老朋友。
“说没有想法那是假的,可这想法却不是我们能想的,乔掌柜,听我一句劝,有些事情别去较那个真儿了,如今的京城,已经变了天了,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的。”邱掌柜低声的说道。
邱家和乔家最开始的时候是对手,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那种。但乔致庸后来以德报怨,结果邱家也下定决心两家永不相斗。
也正是有了这个基础,才让乔家后来的生意越做越大。所以,两家即便是有生死之仇,但是现在也早就已经冷静了下来,反倒是成为了相互的助手。
“邱掌柜难道有什么消息?”乔致庸微微皱了皱眉头,显然,京城变天这事他还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但是在此之前,乔致庸可是做了不少的铺垫的。
“你可知道两宫为何会这么快便返回京城?”邱掌柜问道。
“还不是王思锐统领带兵打败了洋人,逼迫洋人签订了协约?”乔致庸说道。
“话虽这么说,可实际上这里面的头头道道可多着呢。有些事情你知我知便可。”邱掌柜拉着乔致庸走到一旁,低声的吩咐着,待乔致庸点头同意之后,这才继续开口:
“其实咱们看到的条约,那是第二份条约。”
“第二份条约?”乔致庸有些疑惑,他可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份条约签订了两份的。
“没错,你知道这第一份条约上面的内容吗?这么跟你说吧,第一份条约那才叫真正的条约,只不过条约上面却又一项条款是见不得光的。这份条约我们只需要支付给洋人一共三千万两白银的安置费就行了,而最后一条却是要杀掉王思锐王统领。
而后来朝廷也的确这么做了,可这王统领死了以后,洋人立马翻脸不认条约,硬是强迫着朝廷签订了第二份条约,也就是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一份。
还有,昨夜的枪声你应该也听到了吧?还有这大街上的士兵,是什么来路我就不多说了,以乔掌柜的脑子,我想并不难猜出这些人的真正身份。”邱掌柜说道。
“出事了!出事了!”一名年轻小伙子慌慌张张的跑向琉璃厂,口中不停的独自喃喃道,甚至差点撞翻了路人。
“老二,出什么事了?慌慌张张的!”乔致庸看向自己的二孙子,都三十好几了,可人却总是毛毛躁躁的,一点也不让人放心。
“祖父,朝廷刚刚颁布了圣旨,革除庆亲王朝中所有职务,令庆亲王终老庆王府。还有,成立了军事改革小组。”老二说道。
乔致庸的脸色微微一变,亦劻下台了,这对于乔家来说可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先前朝廷西狩的时候,曾经缺钱缺粮,乔家则主动捐赠了十万两白银给朝廷,这也算是跟朝廷搭上了线。而原本乔致庸是打算让两宫到乔家去短暂居住的,但没想到京城这边风云突变,朝廷并没有继续西进,反而在榆林堡这个小地方停留了几个月便返回了京城。
亦劻被革职,对于乔家的影响并非没有,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顶多也就是之后的计划中少了个可以帮助他们说话的人而已。
“军事改革小组?这倒是有趣!”乔致庸不禁点了点头,这次倒是学西方国家学的比较透彻,连名字都照搬了过来。
不过,眼下这个阶段进行军事改革,虽说有些操之过急,但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祖父,这个改革小组可不一般,他们能够管辖全国所有的军队,甚至有权将两支部队进行整合改编,甚至是将他们强行解散。而且……”说到这里,乔老二有些不敢说了,看了眼邱掌柜,又看了眼自己的祖父,旋即还是选择了保密,若是祖父有意让邱掌柜知道,那么待会自然会告诉他。
乔老二附在乔致庸耳旁,低声的说道:“这个改革小组的官员全部都是王思锐的心腹。”
乔致庸微微一愣,旋即便恢复了过来。
即便你王思锐没死又能如何?改组军队与我们这些商人又有何干?而且,条约已经与洋人签订了,眼下朝廷无力归还,只能通过他们这些商人来负责。
没错,这就是乔致庸的打算,他打算接过庚子赔款的示意。
而历史上乔致庸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庚子赔款的走账交款什么的,全部都是通过乔致庸手下的票号进行的,而这也让乔家赚的金钵满盆。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在证明着,王思锐并没有死,反而控制了京城。
而他们这些各地的商人代表被召集到这里,恐怕也是王思锐的意思,至于他真实的目的,这个乔致庸暂时还猜不到,但今天这件事绝对不会简单。
“邱掌柜,这次有没有胆量跟我在疯狂一把呢?”乔致庸转头看向了邱掌柜,继续说道:“成了,到时候你家的钱库都装不下,输了,有可能会倾家荡产!”
“这么大的事,我总要知晓一二吧?”邱掌柜摇了摇头,笑着回应道。
说实话,他是心动的,也是无动于衷的。
如今年纪已经大了,属于是那种脖子以下已经进土的人了。家里面的财产也并不算少,留给子孙后代也是足够用了,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的话,邱掌柜是不想跟着乔致庸走这一遭的。
邱掌柜不敢在临死之前,将这一辈子积攒下来的财产给挥霍的一干二净。
“呵呵,待会你就知道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会代表到来,乔致庸和邱掌柜二人也并不适合继续站在门口,况且,门口警卫的士兵也在不停的关注这他们。
两人这才按照先前士兵的嘱咐,进入到了琉璃厂,不过,这次的会议参与的人数很多,所以开会的条件倒是无比的简陋,就是在琉璃厂的院子里,连个遮风挡雨的棚都没有。
“钦差来了!”人群之中,也不知道是谁吼了一声,旋即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将目光瞥向了入口处,大约有一个班的士兵在前面开道,并且不停的观察着四周。
第150章
被坑的商界
“嘶~~~”
随着王思锐的出现,让不少在场的商业大佬都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气。
不过他们倒不是感叹王思锐死没死的问题,因为他们压根就没见过王思锐,现在也不是互联网时代,王思锐虽然名气挺大的,但却只有很少人见过他的真实面目。
他们感叹的是眼前这位钦差的年龄,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他们虽然是商人,但并不代表没有见过朝廷的钦差。
试问哪一个钦差大人没个四五十岁的?就是三十来岁的钦差都很少见,百年内能有一个就算不错了,这二十来岁的钦差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人都到齐了吗?”王思锐转过头,朝着身后的秦春风问道。
秦春风本是二团六营营长,后来扩军之后被任命为四旅十团团长,四旅这次的任务主要便是负责外城西城和北城以及南城和东城这四座城区,而十团则被安排成为了巡逻治安团,不负责驻守,只负责巡逻。
所以,下发通知,组织会议的任务自然而然的也就落到了十团的身上。
“报告军长,已经全部到齐了。”秦春风大声的汇报道,更主要的是,秦春风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王思锐的身份,这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威慑,至少在反对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看够不够格。
“封闭会场!”王思锐点了点头,下令道。
“吱呀~~~”
随着王思锐的一道命令,沉重的木门发出了刺耳的声音,两扇高大的木门被四名士兵从内部关上,随后四支步枪就这么放在胸前。
这一幕,让不少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这关门就关门,四名士兵端着枪站在那里算是怎么回事?眼前的这一幕,让不少人都觉得这位年轻的钦差似乎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的。
“诸位都是商界的精英,大家时间都很紧迫,所以一些多余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咱们直接切入正题。”王思锐的第一句话并不是介绍自己,也不是去跟这些商人们拉拢关系,反而直接切入了正题,这让这些习惯了商战的商人,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商场如战场,这些在商场上角逐了一辈子的老油条们,哪一个不是尔虞我诈的典型?
换句话说,若是他们在背后没有那么点尔虞我诈,也就不可能会被王思锐给请来了,没有点手段的商人,是永远也不可能做大的。
“今天叫大家来呢,主要是为了三件事情。”王思锐继续说着,旋即伸出了一根手指:“第一件事,关于京城的物价问题,从明天开始,我不希望听到任何一个百姓抱怨物价飞涨的问题。
当然,我知道诸位都是商人,所做的这些事情也都是为了一个利字。但是我要奉劝诸位一句,有些钱可以赚,有些钱就算是赚了,你也得有命花才行。朝廷对于哄抬物价这件事情可是很上心的,出了事情别怪本钦差没有提醒你们。”
“大人,物价增长,这也并非我愿,只是近一年以来,京城附近战乱纷纷,导致没有多少商队敢来京城这边做生意,而我们这些在京城有分号的商家又不能不管不问,所以只能自己派人去外地采购货物,在运回京城来贩卖。
而这一来一回,无形中便是增加了货物的成本,除此之外,商队还需要找镖局那边押镖,即便如此,也时常会有货物被土匪抢走的事情发生。
说句实在的,若不是看在这京城百姓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苦了,我们即便是为了保本,也绝不会以现在这个价格去贱卖那些货物的。”一名商人站起来痛苦申诉道。
似乎他们现在的价格,已经是百姓们占到了极大的便宜似的。
当然了,孙老六敢站起来当着钦差的面诉苦,可不仅仅只是一时间烧坏了脑子那么简单。
孙老六为人多么的精明啊?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便将孙家的一个米铺发展到了在北方地区拥有四十多家店铺的规模,而年流水账更是达到了近百万两银子,利润至少也有十万两一年。
虽然跟一些庞然大物比起来,孙老六的这点家产的确不值一提,但不得不承认,孙老六这个人还是比较有才华的。
而孙老六的这双眼睛,更是羡煞的那些商场中的一群人,更有一些小商人开始跟在孙老六后面,只要孙老六干什么,他们也就跟着干什么,到最后都能小赚一笔。
孙老六正是看到了如今京城的困难,朝廷虽然可以对某些人施加压力,甚至是无情的打压。
可是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朝廷却只能拉拢,因为京城这边的百姓还是要生活的,如果没有了商人的来往,那么不出三天,这京城便会彻底的大乱。
粮食涨价,让孙老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便赚到了之前一年的利润,这么丰厚的利益,孙老六又如何会轻易的放弃?
但钦差毕竟是钦差,代表的也是朝廷不是?孙老六还没有自大到去跟朝廷顶风作对,他不想降价,但也要给朝廷找个台阶下。
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孙老六也不会让对方太难看,这也是孙老六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一个原因。
“这么说,朝廷应该感谢你才对喽?”王思锐微微眯着眼睛,看向孙老六。
其实王思锐内心深处是不想动这些商人的,因为这些商人才是以后政府财政的基础,他不可能像清廷那样去将债务摊派到每一个百姓的身上,也同样不可能像清廷那样,将原本就不轻的商人税赋再增加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