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427


他生怕他的举动,反而给其他总督们起到了表率,如果是真的,那么自然一切好说,可若是假的,这张之洞就成为了王思锐的同党。
当然,现在一个更难的难题摆在了张之洞的面前,因为他已经证实了外面的流言,王思锐已经在信中向他摊牌了。
“欧美列强欺横霸道,东洋日本野蛮无理,窥视我华夏领土并非一时,然日本欺我兵力不足,盛京战事将至,吾有大军数十万,只为国泰民安,望君助之!”
王思锐的信件中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但却透漏给了张之洞海量的信息量,甚至让张之洞有些难以相信。
“香帅,无论是否接受,眼下我们都必须要表态!”纯来继续说道。
这也正是王思锐的聪明之处,大战之前用圣旨来指挥他们这些封疆大吏,虽然有可能会将大战的消息透漏出去,但谁又能保证王思锐不是故意要将信息给传到日本人那里呢?
日本人想要他们的资源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汉阳铁厂那边已经基本上被日本人慢慢的给渗透了进去,那里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了原材料直接装船运往日本的事情发生,而张之洞却只能望而叹之。
他没有办法去阻止日本人将那些矿石运走,因为日本人已经悄无声息的收购了矿场的部分股份,他们有权处理那些铁矿石。
“是啊,必须要表态了。”张之洞叹了口气,旋即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回复他们,就说我们会严格按照朝廷的指令进行军事改革。不过在暗中,我们仍然保持着现有的军队规模,这是底线。”
“另外也这么回信给岘庄吧,外战将至,我等虽不支持,但也绝对不能拖了后腿,免得被后人唾骂。”紧接着,张之洞继续说道。
“香帅,我这就去回复他们。”纯来点了点头,离开了这件书房。
关于张之洞的回复,其实是给三个人的,这第一个,自然是给代表了朝廷的王思锐,以便他能够安心的去跟日本人作战,第二个,保持军队规模,这个是对内部下发的命令,第三个自然是给刘坤一的回复。
待纯来离开之后,张之洞再一次的将目光放在了那份圣旨上,许久之后,这才回过神来。
军事改革,对于他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甚至可以直接颠覆到他现在的地位。但是同样的,王思锐也给出了相应的补偿,在人事任命方面,完全由张之洞做主,只需要上报朝廷即可,王思锐不会去干预人事方面的事情。
可即便是这样,若是真的按照王思锐的办法去改革,那么改革之后的军队,也不知道是会实力猛增?还是元气大伤。
按照王思锐的指令,湖广地区的军队将改编为大清陆军第九师,大清陆军守备第二十,第二十一师。
也就是说,张之洞手中的部队将被改编为三个师,顾名思义,陆军第九师为正规军部队,是作战部队,而这个师拥有一万五千人的编制,比起王思锐的师少了三千人的规模。
而这个师要驻扎在武汉沿长江一带,负责监视长江异动。而守备第二十师驻扎湖南,主要负责当地的治安问题,二十一师驻扎湖北,同样负责治安问题。
整个部队被王思锐给划分为了两部分,作战部队和守备部队,作战部队总人数为一万五千人,守备部队则为一万人。除了作战部队有明确的规定部队驻地以外,守备部队只是规定了驻扎的省份,并没有规定详细的驻地。
也就是说,改编之后,张之洞手下也就只剩下了三万五千人的军队规模,这与现在相比较起来,少了足足一倍。
而按照王思锐的划分,作战部队更是少了好几万,从六七万直接减少到了一万五,这绝对是能够让张之洞元气大伤的。
相比较张之洞这边,刘坤一手下的部队要多出了一个师。因为两江总督需要管辖三个省份,即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多出的这一个,自然是驻扎安徽的陆军守备第三十一师。
全部西式的改编,若是早个几年倒也无所谓,只是现在,这当家的是王思锐,而且有面临着外战,这让他们这些实权派很是难受。
若是拒不听令,王思锐只需要以朝廷的名义下发一道圣旨,他们便会立即失去这些,即便是假装没有接到圣旨,他们也会遭受到万人的指点。
可若是同意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被王思锐给算计了进去,日后若是在想反驳,怕是也有些有气无力了。
可无论他们进不进这个圈子,既然王思锐已经私下里告诉了他们,他王思锐即将与日军开战,那么他们这些实权人物就只能去听从,而无法反抗。
这就是道义,此时不比后世,无论做什么事情,你总要先占据了一个理由才能继续行事,否则便会遭到万人的唾骂。
与此同时,全国各个地区的总督,几乎全部接到了王思锐的圣旨以及密信。
而按照王思锐的计划,全国将会被改编为十个作战师,十七个守备师,共计三十三万人的规模。
其实说白了,王思锐只不过是想借助着这个机会,尽可能的削弱各地总督们手中的实力,为日后的统一提早做准备。
至于那些总督们是否认真的执行,这个王思锐并不在意,他只在意这些人是否响应了他的号召,对于王思锐来说,这就足够了。
而这也正是王士珍在投靠了王思锐之后,为他出的第一个计谋。
第189章
整军备战
街道上的百姓,人人的面庞上都带着丝丝的严谨,似是焦躁,似是无奈。
国家的战败,最终的苦果却落在了全部百姓的头上,他们必须为国家的失败来买单,而他们,却只能够去无奈的接受,而无力反抗。
每户三两银子的捐税,共分一年内缴清,可一次性缴清全部的捐税,超出一年者,未满两年者,按每户四两征收,超出两年者,未满三年者,按每户五两征收。
各地纷纷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即便是满清朝廷的老巢,东三省地区,也未能因此而幸免,他们也依旧无法逃脱捐税这一命运。
而与其他地方相比较起来,东三省似乎又有些幸运。
整个国内最为富庶的江浙地区,他们的捐税比例就要超过了全国所有的省份,与其他各地不同的是,江浙地区是按照人口数量来征收的,大人每人一两银子,十六岁一下的孩童,无论男女,每人半两银子。
而那个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也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名头,便让他们不得不支出比其他省份多一倍,甚至两倍的捐税。
相较而言,这里的百姓其实也并不算是富裕,最多也就属于那种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类型。
如此繁重的捐税,这也让全国各地的百姓纷纷有些为难。
因为,清廷的税款可不仅仅只是这么多,这个所谓的捐税,只不过是作为战争赔款来使用的而已,其他的一些正常税种,他们依旧要照常缴纳。
“大人,您就收下我吧,您要是不收下我的话,我们这一家老小就只能等死了。”一名中年男子苦苦的哀求着面前的几位身着迷彩军装的军人。
说是迷彩军装,实际上的效果却很不理想,因为工业技术以及材料的原因,所以导致最终的染色这一块很是失败。
前期的样品基本上已经全部报废了,四色迷彩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怪物一样,甚至有很多颜色都已经重合在了一起,混合而成为了其他的颜色。
最终,无奈之下,王思锐只好让乔家和邱家那边改变了策略,将布匹的颜色全部改为土黄色,单一的颜色并不会显的太过复杂,加工起来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目前的需求。
而那些失败的试验品,他们也并没有浪费掉,而是被制作成了数千套军装,将这些军装发放给一些后勤部队或者非战斗部队来使用。
比如说,辎重队,新兵营的教官等等,当然,还有募兵的军官和士兵,他们穿着的也是这些失败的试验品。
“你的身体条件并不符合我们的招兵要求,所以很抱歉,你无法通过我们的审核,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不要挡住后面的报名人员。”一名军官语气平稳的告诉了这名中年男子不收他的原因。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兵前来报名参军,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新兵报名,其实也要归功于王思锐提出的均摊赔款的这一举动。
大量的赔款让百姓们根本无法侍从,更加不知道该上哪去找那么多钱来交给国家。特别是京畿地区,这里的捐税是仅次于江浙地区的。
而正当所有人都摇头无奈的时候,却忽然间有人传来了京城那边正在招兵,每个月有二两银子可以拿,而且越往后,这能拿的军饷也就越高。
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能试着前来报名参军。
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新兵招募不仅仅只是在京城,事实上京畿地区,但凡是王思锐目前实际控制的地区,每一个县城都有一处招募点。
而这一幕,正是发生在距离京城不远的保定县城。
“这怎么就不符合要求了呢?我虽然眼睛不太好使,可我的耳朵和鼻子很好使啊,几十米外的小动静我都能听到,几百米外的肉香味我都能闻到。”那名中年男子一听是因为自己眼睛的问题,情绪便有些激动的为自己辩解道,他实在是不敢想象,一旦自己没有能够被他们收下,那家里面的那些捐税又该怎么办?
“唉,不收你其实这也是为了你好,你的眼睛达不到要求,到了部队以后打靶的时候也就看不到目标,这看不到目标,自然也就打不准靶子,连靶子都打不准,到了战场上还能打中敌人吗?而且,你的眼睛不好使,到了战场上万一敌人偷袭过来了,而你正好是唯一的一道岗,你没有能够发现敌人,岂不是要连累整支部队?有时候希望赚钱是好事,但也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不能因为我给你开了这个后门,就让其他的战士们因此而丢掉性命。”负责招兵的军官耐心的劝说道。
“长官,我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在夜里,只要有一小点的动静,我就能够听的清清楚楚的,而且我还能知道发出动静的具体位置。真的,不信咱们可以试一试,我要是说了瞎话,那就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中年男子似乎是有些着急了起来。
年轻军官暗暗摇了摇头,跟这些人讲道理怕是讲不通的,他先前只不过是举了例子而已,但却被这位中年男子给当成了救命稻草一样死死的抓住。
当兵不仅仅只是需要站岗的,打仗才是军人的职责,一双眼睛不好使的军人,到了战场上又能如何?至少,他不敢想象。
彭大飞是一名连长,这一次带着他的连奉命前往保定来招募新兵,上面给他的任务是两千人,对于一个保定县城来说,招募两千人并不算什么问题。
因为保定在现在属于大地方,南方进京的必经之路,附近更是有很多小村庄围绕着。
而在招募完成两千人之后,留下五百人继续由彭大飞原地对这些新兵进行突击训练,余下的一千五百人,则需要被从南边回京的新兵团带走,前往京城附近进行训练。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彭大飞手下的这一个营的部队,就是未来保定的守备部队了,而彭大飞也因此而被晋升为营长,兼任保定守备司令。
而任何一名军官,在前来之前都被上面发放了一整套严格的招兵要求,但凡是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准招募。
以军纪而闻名的汉军,又岂会有人因此而开后门?一旦这位中年男子到了战场上,或者在训练营中被人发现了问题,到时候可是要追责的,他彭大飞照样跑不掉。
而明天从南边北上的新兵团便会抵达保定,在这里进行两个时辰的休整,同时带走一千五百名新兵,而彭大飞手里也只剩下了一百来个名额,而这一百来个人对于他来说,也仅仅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可以了。
彭大飞是在四天前才来到的保定,安定下来便用去了一天的时间,所以,真正招兵的时间只有三天。
最终,那名中年男子还是没有被选中,只能带着遗憾的离开了招兵点,毕竟他面对的都是当兵的,态度也不敢过于强硬,人家不肯收,他也只能好话说尽,只不过现在,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或许对于他来说,只能回家等死了。
次日中午,从南边北上的一个新兵团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个时辰抵达了保定,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晚上一个时辰并不算什么大事,不过在汉军内部看来,这却是很严重的问题。
“老彭,人都准备好了吗?”一名军官在保定城外见到了负责保定招兵的彭大飞,急忙上前问道。
“早就准备好了,全部都是优中选优,剩下的歪瓜裂枣的都留了下来。走,进城吃顿饭,喝口水休息一下。”彭大飞笑呵呵的迎接了上去。
“你小子,少在这给老子偷奸耍滑,要是让我发现了你敢在这批兵里动手脚,以后你就在这里待下去吧。”那名军官说道。
“别啊营长,你说咱们营你就把我这一个连给扔在了这里,我委屈不委屈啊?”彭大飞多多少少的有些不满道。
按照王思锐的计划,每个营需要将素质最高的一个连给留下来,并且分配到各个县城,担任那里的守备部队,同时训练新兵。当然了,作为回报,这些连都将会被扩充成为营。
只不过,除了这些留下来的以外,那些没有被留下来的也会被扩充成为营级单位。这次大规模的补充新兵,也让不少人都暗暗的捏了把冷汗,生怕这些新兵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只不过上面却是不听。
“行了,委屈也不会委屈你太久的,相信很快上面就会有动作的,你这边要做好准备,好好的练一练你手下的这帮生瓜蛋子,别到时候好不容易等来了机会,还让你给挥霍掉了。”军官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