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427


这时,彭大飞也发现了城外的那支新兵团的规模似乎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大一些,在联想到营长的话,不仅皱了皱眉头。
“营长,我看你这新兵差不多有一个旅了吧?”
“差不多,不过咱还是只能留下一个团的人,其他的要均给京城的那几支部队。”
“管他呢,只要咱们有就行了,营长,咱们进城吧。”
“不了,路上耽误了一个时辰,得在之后的途中赶回来,部队休息一个时辰就要继续出发了,趁着这个时间,咱们交接一下新兵工作。”说到这里,军官稍稍的上前了两步,低声的继续说道:“团长告诉我说,这次我们很有可能要直接去卢龙那边训练,小鬼子近期有些不太老实,恐怕最迟半年,咱们就要再打一仗了。”
第190章
拖延
卢龙县至抚宁县一线,如果此时有飞机的话,那么从上面看下来,一定会觉得这里很壮观,整整几十公里的区域内,密密麻麻的分布着一拍又一排的野战营房。
这些营房全部都是简易的,从四周砍下的树木,临时的搭在一起,或是在地上挖出一条长长的战壕,然后将砍下来的树木放在上面,在缝隙处在用树叶遮挡,这样便成为了简易的房屋。
而那些被砍掉的树木空余出来的地方,便成为了新的临时校场,以营为单位,到处都是正在训练的新兵,到处都是正在朝着新兵发火的老兵。
紧接着,通讯员迅速的奔走于营区内,各连连长纷纷前往营部开会。
我不知道当时开会的内容是什么,但是按照当时军方的规定,以及后面的规定来看,当时让我们上战场,无疑是一次很危险的决定。
当我接到上战场的命令的时候,我参军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其中有大概二十天的时间,是从我的家乡前往前线营地的路上,我们只训练了两个半月,在这之前,我们甚至没有自己的武器。
那场战争打的很苦,我们连一共有将近一百名新兵,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还活着的新兵也只有四十多人,不过还好,我们打赢了,那些死去的战友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司文昌,时任大清陆军第四师,第八旅,第二十一团三营一连新兵战士。
……
时间退回到一个月前,新兵的各项工作基本进展的还算是顺利,前期的部队已经抵达了预定的地点,他们住进了先头部队为他们临时制造的简易营房,并且在那里展开了训练。
而京城那边,如此巨多的新兵加入到部队当中,这给部队的战斗力打了个很大的折扣,由王思锐,王士珍,段祺瑞以及武羊,武自诩和王树起几人临时组成的汉军司令部内却是吵翻了天。
而这些人主要是分为了三个派系,王士珍和段祺瑞两人在来到了王思锐这边之后,便自然的成为了一派,在这件事情上面,他们两人的意见倒是统一的。
他们都认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将大量的新兵混合进入到原有的部队当中,如果不想对部队的战斗力有太大的影响的话,那么最多也只能按照三比一,或者四比一的老新兵比例去编组新的部队。
武自诩自成一派,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接触,他倒是成为了王思锐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这个决议是王思锐提出来的,所以在武自诩看来,这个决定就一定是对的。
而王士珍和段祺瑞两人的反对,在武自诩眼中看来,自然就是在反对王思锐的决定,这种行为在他看来是绝对要不得的,所以两方便吵了起来。
而最为冷静的便是武羊和王树起两人,这两人从一开始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这两位却将自己的态度摆的很准,不管你们最终吵的怎么样,王思锐是怎么下命令的,他们就会怎么办。
“好了,都不要再吵了。”看着下属们吵的不可开交,恨不能上手比试一番的燕子,王思锐有些头疼的喊停了这场无谓的争吵。
王思锐很清楚,他们双方都没有什么异心,而争吵的目的也只不过是一个觉得更加理智一些,另一个则觉得他们不服从王思锐的指挥,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的本意还是相同的。
“你们的意思我都很清楚,为了这么点事也不值得大家伤了和气。关于部队新兵的补充问题,这个我已经有了决定。”说到这里,王思锐稍稍停顿了下,这已经是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了,眼下日本人已经有了最新的动作,他也必须要准备好一切才行。
“一师抽调出两个团出来,以这两个团为基础,成立第十八师,另外给一师补充一万一千名新兵,京城已经训练完成的这三千新兵全部补充给一师。
二师抽调一个团出来,组建陆军第十九师,余下的二师五个团一分为二,在组建一个第二十师,接下来京城的守备问题将由二师和二十师这两个师负责,由二师师长王树起全权负责。
另外从三师抽调两个团出来,组建陆军第二十一和二十二师。之后有可能发生的战争,将以一师为重点,十八师,十九师,二十一师和二十二师作为辅助。这一次由我亲自担任总司令,负责指挥此次的作战。聘卿担任总参谋长,负责调度全军。”王思锐直接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按照王思锐的分配方案,经过分离和补充之后的一师,将拥有两万三千多名士兵,与日军的一个满编师团规模相等。
相比较于其他的部队而言,一师只抽调了两个团的部队,并且补充了三千名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的新兵,所以在总体实力方面,一师仍然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而其他的几个师除十八师拥有两个老兵团以外,其余的三个师都是只有一个老兵团作为骨干。
这四个师的部队到了战场上,战斗力方面倒是不敢保证,不过让他们负责一些策应任务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而此次的对日作战,不一定会打,但也不一定不打,而时间拖得越久,汉军这边的战斗力就越是强悍一些。
如果能够将战争的时间拖延到三个月以后,那么王思锐基本上已经有了9.5万人可以派往前线作战,在人数方面,王思锐这边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日本人绝对不可能派出超过五万人的部队到东北去作战的。
倒不是日本人没有那么多的部队可以派,而是他们没有钱去支撑这么多的部队去作战。
说完了自己的计划之后,王思锐再一次的开口了:“现在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给我们用来吵架了,日本人已经先行出手了,我们必须要做好战争的准备。”
“日本人已经出手了?”王士珍微微一愣,显然,近期一直都在忙碌着工业园区的事情的王士珍,并没有接到任何有关于这方面的情报。
王思锐点了点头,“日本人买通了盛京将军崇善,崇善同意了日本人在盛京境内开采矿产的要求。”
“不行,战争一定要继续拖延下去,现在开战对我们很不利,即便是能将战争拖延到三个月以后,我们虽然在人数方面占有又是,但是在武器装备方面依旧处于绝对的劣势。
兵工厂刚刚投产,即便是有德国技师的帮助,目前的产量也依旧很低,步枪每天只有两百支不到的产量,而我们的新兵就有十多万,我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武器去装备部队。”王士珍在听到了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出声反对道。
尽管王思锐已经采取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而这种方式让原本年产十万支步枪的生产线得以将生产效率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但目前工人的技术并不熟练,所以每天仅仅只能生产出不到两百支步枪。
而就在这两百支步枪当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步枪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的检修,看是否需要更换零部件。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德国人在工作方面的确很严谨,在德国人的监控之下,他们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很少有不合格的。而现在之所以会有不合格的步枪,那也是因为工人技能并不熟练这个原因,相信几个月以后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即便是暂缓部队换装的工作,我们也仍有大约6.8万支步枪的缺口,而按照目前的产量,以及日后工人熟练之后的产量来预算的话,我们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做到人手一支步枪,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子弹的储量也差不多能够进行一场大战。”王士珍继续说道。
半年,半年的时间,日本人早就已经不知道将多少的资源运回到了日本国内。
而他们每运走一块矿石,日后能够对付他们的武器就会多一只,虽然他们并不在乎这些,但王思锐还是不想让日本人能够顺利的将矿石运回到日本国内。
可是,他又哪能等得起半年的时间?
同样的,王思锐也很清楚,有些事情,他必须要想尽办法的往后拖一拖,就好比现在,新兵训练还没有完成,连最基本的战术要领都不清楚,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只会让王思锐的汉军成为第二个苏联红军,那完全以人命来填补各种劣势的军队。
“华仁,我倒是觉得,不如我们将崇善调离盛京将军,然后在命令新任盛京将军采集铁矿,并且将这些铁矿送往我们这里。这样的话,他们必然会与日本人抢夺资源,即便抢夺不成,也会影响到日本人的采集速度,如果运作得当的话,我们应该能够争取到几个月的时间。”王士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恩,这倒是个好办法,那就让崇善调任绥远城将军,调任前宁夏将军增祺担任盛京将军。”王思锐直接想到了原本历史上的任命,而与之不同的是,增祺从宁夏将军这个位置上卸任之后,在回到京城的时候,被王思锐刚好给抓个正着,眼下王思锐与增祺一家老小来威胁增祺,不怕其不听话。
第191章
一定要敲诈日本人一笔
“八嘎,狡猾地王思锐……”京城的日本使馆区内,小村寿太郎愤怒的将手中的茶杯摔的粉碎,仍旧无法释放自己心中的怒意。
就在昨天,日本人刚刚一次性的将两万支步枪以及四百万颗子弹移交给了盛京将军崇善。
而且崇善也答应了日本人,他们只需要支付矿工的工钱,就可以将开采出来的矿石给运走。
虽然要付出代价,但只支付工钱的话,日本人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无论是由他们负责开采,还是由崇善来负责开采,工人的工钱这一块都是少不了的。
而现在日本与华夏并无战事,日本也不可能派出军队进入盛京地区强掳平民去当矿工。
所以,日本人只是提出了要在每一座矿区安排人手监督这个条件,之后双方便达成了一致,但凡是日本人看上的铁矿,都可以秘密的进行开采。
只不过,让小村寿太郎没有想到的是,昨天日本人和崇善刚刚交易完毕,现在就等着日本人去圈定矿区的地址了,可王思锐却突然间将崇善调离了盛京。
而新来的盛京将军,更是与东北八竿子也打不着,日本人对于增祺更是一无所知,毕竟宁夏深处内陆,日本人的手脚目前还没有触及到那里。
“小村君,伊藤首相认为此事应当以和谈为主要,尽量避免战事再起,大日本帝国目前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支撑起一场战争的消耗了。”一名体型瘦弱的中年男子,轻轻的瞥了眼小村寿太郎,稳稳的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的抿了口热茶,不急不躁的开口道。
“八嘎,山口君,帝国刚刚将大批军火移交给崇善,还没等我们划定矿区,王思锐就将崇善调走,这会极大的引起海军和陆军那帮家伙的不满的。”小村寿太郎有些气愤道。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巧合的话,那么小村寿太郎是一点也不相信的。
这世上的确有很多很多的巧合,但却绝对不会有这么巧的巧合。王思锐一定是提前得知了消息,然后才等着日本人移交了军火之后,便立即将崇善给调走,派上一个日本人并不熟悉的人去担任盛京将军,以此来拖延日本人对矿区的控制时间,同时,以此次事件来进行外交施压,或是逼迫英法美等国对日本进行施压。
小村寿太郎干的就是这种活,所以他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是王思锐应当怎么办。
“就算他们不满,这怒火也烧不到小村君你的身上。帝国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撑一场战争的消耗了,而且,现在王思锐肯定是希望我们能够出兵,因为只有我们出兵,他才有理由拒绝在下个月底之前支付首批赔款。而到时候,没有拿到赔款的西方列强,肯定会向我们进行施压。
一旦这件事情闹大,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王思锐会牢牢的盯着我们,列强也会牢牢的盯紧我们,只要我们一有异动,王思锐便会拒绝支付赔款,而列强则会立即施压。
一旦我们的目的被透漏出去,到时候列强肯定会对我们施压的。即便是得到了英国人的同意,可那毕竟只有一个英国,别的不说,到时候北面的俄国人,肯定会将这潭水给搅浑的。”山口有一极为淡定的说道。
山口有一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派来华夏支援小村寿太郎的,他们两个的目的也只有一个,拿下东北地区的铁矿,以支持日本国内的需求。
虽然两人的目的相同,可是在一些想法上面却并不相同。
山口有一很清楚目前日本的软肋,也知道伊藤博文的底线在哪里,所以,在没有触及到这个底线之前,他是不会轻易的让小村寿太郎提出开战的申请的。
“那怎么办?我们已经支出了一大批的军火,现在又要重新开始,这至少会耽误一个月,或者更多的时间的。”小村寿太郎有些急躁的说道,同时心里不由的再次将王思锐给骂的稀巴烂。
“既然事情没有办成,那么我们自然有理由讨回我们的损失,接下来就看崇善敢不敢违抗那所谓朝廷的命令了。如果实在不行,就去接触增祺,以同样的价码收买他,同时派人在盛京地区寻找矿区,我们该做的准备,一样都不能少,一旦达成新的协议之后,立即展开采矿工作。”山口有一说道。
随后,看着仍旧有些不太服气的小村寿太郎,山口有一继续说道:“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越快越好的,也不要觉得这是王思锐处心积虑的结果,根据我们的了解,崇善的任期在年后就应该到了,说不定这一次只不过是正常的人事调动而已。我们要做的,是解决好一切后顾之忧,在这个前提下,耽误一两个月的时间也无所谓。”
“唉,只能如此了!”小村寿太郎渐渐的消了怒气,毕竟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位,小村寿太郎自身的实力还是没有问题的,他只不过是被之前的消息给气昏了头而已。
现在一旦冷静下来,小村寿太郎很轻易的便搞清楚了这其中的缘由。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