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427


不过看到河南与山东两地以及盛京还有二十五万的新兵等着配发武器,王思锐便是一阵的头疼。
那么问题来了,在国际市场上磨刀霍霍的王思锐,究竟能够瞒得了多久?答案显然易见,并不能瞒得了多久。
事实上,现在西方列强就已经发现了王思锐的异常,并且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了王思锐的真实情况。
所以,那些列强们开始慌了起来。他们纷纷找到王思锐,要求从04年1月开始,将每年一次的还款更改为半年一次,还款数额不变。
也就是说,列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将王思锐手里的钱给榨干,让他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发展自己的部队和工业,以便他们能够继续的奴役中国。
王思锐直接拒绝了洋人的提议,王思锐并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可他必须要这么做,不然的话,华夏将会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以内都无法抬起头来。
而华夏也将会被这十亿两的战争赔款给压的喘不过气来,而那些洋人,更是一个个的摆出一副丑恶嘴脸,明明还款期限被缩短了,可利息却一分不减,让用十四年半的时间还完二十九年的利息,真当王思锐是傻子么……
于是,王思锐南下了,他已经决定了,不再支付一毛钱的战争赔款,因为那份协议并不是他签署的,现在他已经有了资格去跟洋人叫板,虽然他的实力并不怎么硬,也并不足以给他百分百的信心来抗衡洋人。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次王思锐南下,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安排这十万新兵整编的事情的,更重要的是,王思锐这次是来找信心的。
而相比陆军人数几十万几十万的增加,很显然,段祺瑞的炮兵并不能够给王思锐带来多大的信心。
其实这也不怪段祺瑞,要怪也就只能怪中国的工业实力太弱了,这一年的时间,陆军人数已经翻了一倍,炮兵的人数也同样翻了一倍,可炮兵的火炮数量,却只增加了五十门。
也就是说,拥有近三万人的炮兵部队,现如今却只有一百五十门左右的各式火炮,这让王思锐在见了段祺瑞以后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王思锐没有想办法去购买火炮生产设备,而是这玩意实在是太敏感了,压根就没人敢卖,这也逼的王思锐不得不想着办法的去搞迫击炮,希望用迫击炮来补充炮兵火力的空缺。
第222章
安定后方
“河南这一年的情况怎么样?”郑县,作为十九师的司令部驻地,王思锐自然而然的来到了这里,不过与王思锐一起来到郑县的,还有位于郑县东几十里的开封那里的河南巡抚张人骏。
张人骏去年才刚刚调任河南巡抚,也就是王思锐命令田志超进驻河南之前,不过那道命令是清廷下的,对于清廷之前的命令,但凡是配合自己的,王思锐也就没有再去动他们的心思。
反而只要将军权收回来,并且派遣军队进驻,那么这些巡抚总督们自然而然的便会老实下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王思锐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可是在他名下,真正能够称得上总督,或者与总督平级的也就只有两个,一个是直隶,一个是盛京。
张人骏倒也光棍的很,明知自己不是王思锐的对手,而且手中更是连乡勇的兵权也没有了,无论是道义还是军事方面,张人骏都不可能在对王思锐产生任何的威胁。
而张人骏本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也还不错,虽无大功,但也并无大错,还是个硬汉子。不仅宣称了国家的主权,更是在清朝灭亡以后直接拒绝了民国的邀请,悍然下野回乡。
对于张人骏的评价,王思锐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愚忠。
果不其然,在自知无力抗衡之后,张人骏便写了道奏折,希望能够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不过张人骏的折子却被王思锐给打了回来,虽说张人骏并非他的手下,又是个对朝廷忠心耿耿的汉臣,所以王思锐也用了个最简单的方法来刺激他。当然,王思锐若是有人可用,也绝不会用这样的方式。
田志超按照王思锐的命令,以河南百姓的名义这才勉强留下了张人骏,而汉军三个师的部队也都老老实实的待在驻地,即便是偶尔有出营的,也并未出现强买强卖,欺负百姓的事件发生。
而经过一年的磨合,对于王思锐这个伪政权,张人骏的思想也开始渐渐的出现了转变。
而就在两个月以前,汉军的一个举动,更是让张人骏彻底的抛弃了心中的隔阂,虽然还没有让他完全效忠于王思锐,但最起码目前他是不会反对了。
“大人!去年一年河南风调雨顺,加上汉军大量的招收新兵,部分百姓家中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百姓对目前的局势相对满意,只是有不少百姓纷纷打听,看汉军何时进行下一次的招兵?同时也希望汉军能够降低招兵的条件,从而得以让更多的百姓加入汉军。”张人骏回复到。
对于王思锐,他有些很蛋疼,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称呼王思锐。
在军中,王思锐依旧以军长自称,对于军人而言,称呼他为军长自然没有问题。可在政府当中,已经控制了满清朝廷的王思锐,却没有担任任何的职位,所以,不少政府官员在见到王思锐的时候,也只能以大人相称。
“新兵肯定会继续招募的,只不过短期内是没有这个计划了,在一个,对于招兵的要求,以后只会越来越严格,而不会越来越宽松,不然到了战场上,只能害得他们丢了性命。”王思锐摇了摇头。
近期内汉军的确没有继续招兵的计划了,一是王思锐没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招兵,二是目前的部队已经到了极限,甚至频临崩溃的局面了。
盛京战役时候,一个普通的士兵,现在有一半以上都已经是班长了,当时的班长,现在有的已经做到了连长的职位。
倒不是因为他们战功赫赫,而是王思锐手中实在是太缺人了,甚至对于这些军官的培训,也只能用速成的方式来进行,平日里只能让那些有经验的将领去讲讲课。
可那些将领大多数也都是泥腿子出身,讲课的水平也更是参差不齐,若是继续扩军,汉军不仅无法保持现有的战斗力,反而有可能会瞬间崩溃。
用句后世的话来说,王思锐的步子迈的有些太大了,再往前一点点,怕是就会扯到蛋了。
“报告军长,一月份,河南驻军第十八、二十五、二十六师展开了一次联合扫荡,主要对境内北部,西部以及南部区域的土匪流民进行了驱逐或是歼灭。此次联合行动共剿灭大小土匪窝点三百余个,消灭土匪数千人,俘虏数万,目前河南境内基本已经没有有规模的土匪出现。
不过此役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作用非常有限,清剿土匪战斗强度普遍低下,并不足以达到练兵效果。好在对于部队的拉练,提升部队行军能力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这次的行动中,部队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现在基本上也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六月份,第十八,二十五两个师,以及在黄河两岸整训的四万新兵,共计七万六千余名官兵,配合黄河沿岸数十万百姓对黄河河道进行了加固,从目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今年雨季并未出现黄河决口事件。”田志超说道。
王思锐暗暗点了点头,用土匪来练兵,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王思锐总不能为了练兵而发起战争吧?万一要是搞砸了呢?
和平时期,想要练兵只有一个途径,演习。国际维和什么的就不用说了,现在联合国都还在娘胎里没出来呢。
可演习毕竟是要开枪的,没有演习弹,拿什么去演习?所以,留给王思锐的也只剩下了土匪,可大多数土匪还是连枪都没有一支的乌合之众,大军一到,这帮人便会立即散作一团,根本起不到练兵的效果。
“继续增加练兵场的设施改造,尽可能的让练兵场复杂化,通过练兵场来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王思锐想了下,继续说道:“另外从这批新兵当中抽出三万人,分别加入你们三个师,余下的转入预备役,负责河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但凡是作奸犯科之辈,全部罪加一等,严惩不贷。另外公告全民,但凡是被举报过后,官府未能按时处理的,或处置不公的,可将证据送到就近预备役军营,由预备役来负责处理这些人,但凡是由预备役查证过后属实的,全部罪加一等。”
王思锐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但目前自己的政权还未彻底的稳固,所以也必须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处理一些特殊的事件。
而王思锐也很清楚,能够帮助他稳固政权的人是谁,尽管河南地区有大小官吏数十万,但这些人却只能是毁他根基的蛀虫,而不是那些能够辅佐他的百姓。
所以,对待那些让人恨不能昧的作奸犯科之辈,王思锐更是毫不留情的一律严惩不贷。
“是,大人,等预备役全部到位之后,下官便会发布公告。”张人骏点了点头,对于王思锐的这一决定,他倒是有些认同,不过同样的,他也有自己的担忧。
毕竟这可是数千年来形成的风气,河南本地又有大小官吏数十万,这盘根交错的,关系网又有多少?若是得罪了这些官吏,一个两个的倒也无所谓,可是一旦全部得罪了,那么对于王思锐之后的统治,怕是会起到不小的影响。
在一个,他张人骏虽然为人正值,可架不住七大姑八大姨家里面也都跟他一样不是?若是有人找上门来求情,那他是帮呢?还是不帮?
如今王思锐已经将话说的这么清楚,他张人骏若是敢站出来替某人求情,到时候怕是连他自己也都吃不了兜着走。
王思锐虽然有副好脾气,也让很多人都认为王思锐比较好接触。可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重点,王思锐毕竟是个军阀,是个枭雄,一旦他用起了手段,那可就不是这些人能够接受的了的。
再三犹豫之后,张人骏还是觉得他必须要为那些官僚们求个情,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至少别人不能再说他身为河南巡抚,竟不为河南官吏着想这类话。
“大人,您看是不是划定个时间界限?不然的话,怕会引起一些官吏的反弹。”
“恩,那就从今天开始吧,到时候也一并公布出去,只受理今日往后的案件。”经过张人骏的提醒,王思锐下意识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不禁暗暗感叹道,看来自己还是太过年轻了啊,有些太理想化了,总想一竿子将所有的坏人都给打死,可实际上呢?就是放在后世,放在对贪官污吏治理最严格的明初时期,也依旧未能将那些贪官污吏赶尽杀绝。
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反应的时间,就这么新账老账的一块算,到时候怕是会拖累了王思锐的步伐也说不准。
毕竟这些官僚们可是在这里经营了一辈子,甚至是几辈人的经营,王思锐想要一竿子打死所有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是,大人,下官这就去办。”张人骏总算是松了口气,至少他为那些人争取了个机会,若是今日往后,他们继续为所欲为的话,那么到时候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第223章
装甲部队
告别了郑县,王思锐开始折身北上,在距离郑县几十里地的新郑停留了下来。
事实上,这一次王思锐的南下的真正目的,便是新郑。
或许只有在这里,王思锐才能够找回自己的自信,找回让他抗衡列强的信心。
尽管这一年以来,王思锐的发展看似平稳而又迅速,可是暗地里到底遭遇了多少的困难?这个也只有王思锐自己才最清楚。
洋人们处处设防,让王思锐左右为难,加上国内的那些总督们又跟王思锐很不一心。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倒是跟王思锐一心了,可实际上呢?在送了两次赔款之后,这些人似乎也是发现了王思锐的虚弱,发现了王思锐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征服他们。
于是,除了两湖和湖广两地依旧不遗余力的将赔款送至京城以外,这全天之下,也就只剩下了山西那边还勉强能够送一些钱过去。
其他地方更是觉得自己山高皇帝远的,即便王思锐有能力进攻他们了,那么到时候他们也早就收拾好细软跑路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南方各地官府对民间宣称洋人缩短的还款期限,所以更加肆无忌禅的继续搜刮着民脂民膏,可实际上呢?这些搜刮上来的钱,却是一分钱也没有送到京城,反而被这些人秘密的藏了起来。
甚至有人更是直接将钱存入了国外的银行,而看到有这么大一笔钱被存入银行,那些欧美的银行家们更是高兴的不得了,这等于他们从此便有了更多的资金去干别的事情,比如,用华夏的钱贷款给华夏,然后赚华夏的钱。
那些银行家们更是恨不能抱着这些将钱存入自己银行的那些家伙们亲上一口。
而这件事情,也在半年之前,传入了王思锐的耳中。
看着越来越多的钱即将流失海外,这让王思锐有些坐不住了,虽然很想直接挥兵南下,可无奈军力有限,加上军队打到地方的时候,那帮人也早就跑光了。
无奈之下,王思锐只好分出了大量的人员,潜伏到各省总督,巡抚身旁,对他们进行监督,一旦汉军决定了要南下,这些人必须要立即控制起来。
只要这些人没跑,存在银行的那些钱就不怕要不回来。
而原本是打算用五年的时间统一全国的,只是现在,王思锐不得不加快自己的步伐了。
这也是为什么急于在山东和河南以及盛京继续招兵二十五万的目的,而按照王思锐最新的计划,最迟年底,便会挥兵南下,收复那些割地为王的总督、巡抚们。
同时,又为了抵御洋人带来的压力,王思锐又无法全军出击。这也是最让王思锐没有底气的原因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4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